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全氟异丁烯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及清开灵早期治疗长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芳 张东泉 +5 位作者 许兴兴 邹春平 胡祖良 柳月珍 赵建 丁日高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525,共9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全氟异丁烯(PFIB)单次暴露诱发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及清开灵注射液早期救治的长期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气暴露后ip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1))、清开灵对照组(空气暴露后ip给予清... 目的观察低剂量全氟异丁烯(PFIB)单次暴露诱发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及清开灵注射液早期救治的长期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气暴露后ip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1))、清开灵对照组(空气暴露后ip给予清开灵注射液10 m L·kg^(-1))、PFIB染毒组(PFIB 280 mg·m-3,染毒5 min,1 h后ip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1))和清开灵救治组(PFIB染毒后1 h ip给予清开灵注射液10 m L·kg^(-1)),分别于染毒后24 h和3,6,12,24,36和48周随机处死8只,检测动脉血气、肺功能、肺系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和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FIB中毒组大鼠染毒后24 h肺系数和BALF中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动脉血氧分压Pa O2(P<0.01)和氧饱和度Sa O2显著降低(P<0.05),吸气时间、呼气时间、潮气量(TV)、呼气量(EV)、呼气末停顿和弛豫时间显著降低(P<0.01);上述指标从3周开始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至48周时,TV、EV和呼气峰流量(PE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中HYP含量在染毒后24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之后至6周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2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中HYP含量在染毒后24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之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清开灵治疗组大鼠染毒后24 h BALF中蛋白含量显著低于PFIB中毒组(P<0.01);染毒后24 h至24周,TV、EV、吸气峰流量和PEF值与PFIB中毒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至48周时TV和EV均显著高于PFIB中毒组(P<0.05),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低剂量PFIB致大鼠ALI的长期修复过程中,肺组织损伤得到代偿性修复,但肺容量和肺通气功能有所降低。清开灵早期救治可抑制PFIB-ALI急性期BALF中蛋白渗漏,并对后期肺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 急性肺损伤 清开灵 肺功能 长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的高温脱氧改性及其床层对全氟异丁烯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平伟 栾志强 +5 位作者 张敬畅 张忠良 李凯 李岩 马兰 曹维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4-958,共5页
在N2气保护下对颗粒状活性炭进行了不同温度(400~800℃)下的高温改性,考察了不同的空气流湿度(30%~80%R.H,)下全氟异丁烯(PFIB)在活性炭床层中的吸附穿透行为.利用Wheeler方程对穿透数据进行了处理,并采用线性平衡吸附... 在N2气保护下对颗粒状活性炭进行了不同温度(400~800℃)下的高温改性,考察了不同的空气流湿度(30%~80%R.H,)下全氟异丁烯(PFIB)在活性炭床层中的吸附穿透行为.利用Wheeler方程对穿透数据进行了处理,并采用线性平衡吸附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对床层的穿透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基炭经高温改性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没有明显变化,表面含氧量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减少,在高湿条件下对全氟异丁烯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显著提高,活性炭床层可使PFIB的防护时间延长,各种实验条件下的理论穿透曲线与实验值数据吻合,可以利用线性平衡吸附体系的动力学模型来预示PFIB在活性炭层中的穿透行为,进行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参数的选取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全氟异丁烯 高温改性 吸附 穿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异丁烯单次暴露诱发小鼠急性肺损伤的长期效应(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孟革 王和枚 +3 位作者 赵建 丁日高 张宪成 黄春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31,共7页
目的探讨全氟异丁烯(PFIB)单次暴露诱发急性肺损伤的长期效应。方法 70只雄性小鼠暴露于全氟异丁烯130 mg.m-3 5 min。10只小鼠于暴露后24 h评价肺水肿程度。其余小鼠分别在PFIB暴露后2,4,6,8,12和16周,应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观... 目的探讨全氟异丁烯(PFIB)单次暴露诱发急性肺损伤的长期效应。方法 70只雄性小鼠暴露于全氟异丁烯130 mg.m-3 5 min。10只小鼠于暴露后24 h评价肺水肿程度。其余小鼠分别在PFIB暴露后2,4,6,8,12和16周,应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测定肺及血浆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PFIB暴露后24 h诱发了严重肺水肿。染毒后2周肺组织仍然观察到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蛋白质渗出、肺泡隔增厚、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血管壁和支气管壁Ⅰ和Ⅲ型胶原损伤严重,但肺泡壁Ⅲ型胶原大量沉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P<0.01),但血浆中羟脯氨酸含量比明显上升(P<0.01),这种变化趋势一直持续到第6周,从第8周逐渐恢复正常,到第16周染毒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从第4周开始,肺组织损伤和血管壁和支气管壁胶原损伤逐渐恢复,肺泡壁Ⅲ型胶原逐渐吸收。16周后,肺组织病理损伤及胶原变化几乎恢复正常。结论 PFIB单次暴露后,早期血管壁和支气管壁胶原严重破坏,但后期无肺纤维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胶原 血气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肽酶对全氟异丁烯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丽君 郝建 +5 位作者 赵建 钱钧 李树雯 李鲁欢 吴海燕 杜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00-1604,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对全氟异丁烯(PFIB)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PFIB诱导建立大鼠ALI动物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排序,以体重为区组因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N组)、ALI组(I组)、5 mg/kg抑肽酶组(L...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对全氟异丁烯(PFIB)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PFIB诱导建立大鼠ALI动物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排序,以体重为区组因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N组)、ALI组(I组)、5 mg/kg抑肽酶组(L组)、15 mg/kg抑肽酶组(M组)、30 mg/kg抑肽酶组(H组)。PFIB吸入30min后,I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抑肽酶治疗组则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15、30 mg/kg)的抑肽酶溶液。24 h后收集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液,并测定各组的动脉血气值及肺湿/干质量比值,用BCA法测定支气管BALF总蛋白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量,并在光镜下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I组肺湿干重比、BALF总蛋白含量、IL-6、TNF-α水平较N组均明显升高(P<0.05)。经抑肽酶治疗后,L组湿干重比、总蛋白含量水平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H组湿干重比、总蛋白含量、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I组(P<0.05),与L组、M组比较也有明显降低(P<0.05)。染毒后大鼠pH值及氧分压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经抑肽酶治疗后,pH值及氧分压有所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有所下降,以高剂量时改变最明显。肺组织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抑肽酶能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以高剂量最有效。结论抑肽酶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减轻大鼠ALI的肺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全氟异丁烯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液体通气对大鼠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5
作者 张天宏 丁日高 +2 位作者 孙晓红 张宪成 黄春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 观察大鼠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肺水肿和动脉血氧分压随时间变化规律 ,对比部分液体通气和传统机械通气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① 2 1只大鼠随机分为 7组 ,分别于染毒前、后 2 ,4 ,8,12 ,16和 2 4h颈动脉取血测血气 ,取... 目的 观察大鼠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肺水肿和动脉血氧分压随时间变化规律 ,对比部分液体通气和传统机械通气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① 2 1只大鼠随机分为 7组 ,分别于染毒前、后 2 ,4 ,8,12 ,16和 2 4h颈动脉取血测血气 ,取左肺一叶称重 ,计算湿肺 /体比。② 32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即正常对照组、染毒对照组、机械通气组、部分液体通气组。所有动物乌拉坦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和颈动脉插管 ,于染毒后 8h机械通气组和部分液体通气组开始通气 ,各组每 1h取血测血气并计算氧合指数 ,3h后放血处死 ,测定静态吸气相P V曲线。结果 大鼠吸入全氟异丁烯后湿肺 /体比与动脉血氧分压 (pO2 )呈线性负相关 ,湿肺 /体比和pO2 于染毒后 8h开始分别显著升高和下降 ,并于 12h达到峰值 ,2 4h内无明显改善。机械通气 1h即显著改善氧合指数 ,部分液体通气 3h才显效。液体通气组和机械通气组均可提高肺顺应性 ,在低压力区液体通气组更明显 ,但部分液体通气并未使P V曲线的低位曲折点左移。结论 对于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中毒 肺损伤 部分液体通气 肺水肿 动脉血氧分压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巨噬细胞与全氟异丁烯所致急性肺损伤
6
作者 王和枚 丁日高 +6 位作者 阮金秀 袁本利 张宪成 黄春倩 余寿忠 瞿文生 杜先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 全氟异丁烯 (PFIB)是一种具有强大肺杀伤作用、可穿透防毒面具的潜在性化学战剂。其毒性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就肺泡巨噬细胞 (AM)在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 ,随机分为 4组 ... 目的 全氟异丁烯 (PFIB)是一种具有强大肺杀伤作用、可穿透防毒面具的潜在性化学战剂。其毒性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就肺泡巨噬细胞 (AM)在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 ,随机分为 4组 ,即对照组、氯化钆 (GdCl3)组、PFIB组和GdCl3/PFIB组。其中PFIB和GdCl3/PFIB组分别在中毒前4 8h及 2 4h各尾静脉iv 10mg·kg- 1GdCl31次 ,对照与PFIB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之后对照组与GdCl3组进行过滤空气暴露 ,PFIB组与GdCl3/PFIB组进行全身暴露PFIB中毒 ,PFIB中毒剂量为 130mg·m- 3× 5min。分别在中毒结束后 8,12 ,2 4 ,4 8和72h ,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肺组织湿 /干重比 ;在中毒结束后 2 4h观察组织及超微病理改变 ;并观察在 190mg·m- 3× 5min中毒剂量下小鼠 7d内的死亡率。结果 预先抑制AM功能可显著降低PFIB中毒小鼠死亡率 (P <0 .0 5 ) ,改善PFIB所致的肺组织及超微病理改变 ;在中毒后 8,12 ,2 4h ,可显著降低BALF中总蛋白含量(与相应时间点的PFIB组比较 ,P <0 .0 5 ) ,明显降低肺湿 /干重比 (其中 8,2 4h与相应时间点的PFIB组比较 ,P <0 .0 1;12h与PFIB组比较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中毒 急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异丁烯中毒对大鼠血气的影响
7
作者 孙晓红 张天宏 +2 位作者 张宪成 黄春倩 丁日高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4,共1页
目的 为了观察全氟异丁烯吸入性中毒对血气的影响 ,以了解肺损伤程度及中毒特点。方法中毒组大鼠通过大鼠呼吸道吸入装置进行全氟异丁烯吸入染毒 ,中毒浓度为 0 .15mg·L- 1(0 .8LC50 ) ,吸入时间 8min ,在中毒后不同时间将麻醉大... 目的 为了观察全氟异丁烯吸入性中毒对血气的影响 ,以了解肺损伤程度及中毒特点。方法中毒组大鼠通过大鼠呼吸道吸入装置进行全氟异丁烯吸入染毒 ,中毒浓度为 0 .15mg·L- 1(0 .8LC50 ) ,吸入时间 8min ,在中毒后不同时间将麻醉大鼠固定于操作台 ,行颈动脉插管术后密闭采取血样 ,利用血气分析仪进行测试。结果 中毒后 2h ,pH值开始下降 ,2 4h降至最低值 7.30 1± 0 .11(P <0 .0 5 ) ;pCO2中毒后 2h开始升高 ,2 4h高达 (6 .85± 0 .7)Pa (P <0 .0 1) ;而pO2 在 16h降至最低值 ,由正常的(13.17± 0 .4 9)Pa降至 (8.0 4± 2 .0 2 )Pa (P <0 .0 1) ,3项指标均在 4 8h恢复。结论 中毒大鼠不同程度的pO2 下降 ,pH下降 ,pCO2 升高 ,说明大鼠吸入全氟异丁烯致急性肺损伤 ,肺泡通气不足 ,通气功能低下 ,引起机体缺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中毒 血气分析 肺损伤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异丁烯染毒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8
作者 王延琳 赵建 +2 位作者 黄春倩 王和枚 丁日高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5-960,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经全氟异丁烯(PFIB)染毒后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改进的组织块种植法分离培养大...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经全氟异丁烯(PFIB)染毒后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改进的组织块种植法分离培养大鼠PMVEC,细胞经鉴定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和5个PFIB染毒组(n=3)。正常对照组为静息状态细胞;染毒组行PFIB暴露(浓度200 mg·m-3,持续5 min)染毒后0.5,1,2,4和8 h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ELISA检测TNF-α,IL-1β,ICAM-1,MMP-2和MMP-9含量,明胶酶谱法分析MMP-2和MMP-9酶活性。结果 1依据细胞生长的形态特征、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和植物凝集素结合实验鉴定,采用肺组织块原代培养法获得的细胞均符合PMVEC的特征。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MVEC经PFIB染毒后2 h细胞裂解液中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4和8 h明显回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变化趋势与细胞裂解液中TNF-α变化趋势类似,仅发生时间稍滞后。3 PFIB染毒后PMVEC激活并合成IL-1β的时间稍滞后于TNF-α,但达峰与持续时间与TNF-α相似。4 PFIB染毒后PMVEC培养上清液中ICAM-1含量持续保持于较低水平。5 PFIB染毒组细胞裂解液中未检测到MMP-2活性,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MMP-2含量与活性。PFIB染毒组的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均未检测到MMP-9表达与活性。结论 PFIB染毒刺激存活的PMVEC合成并释放大量TNF-α,IL-1β,MMP-2和结合型IC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全氟异丁烯 细胞因子 黏附分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异丁烯中毒耐受小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变
9
作者 荣曙 唐治华 丁树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4,共1页
目的 反复急性低剂量全氟异丁烯 (PFIB)中毒后的活存小鼠 ,可对致死量PFIB产生耐受现象。病理学观察提示小鼠耐受急性PFIB中毒的原因可能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PS)系统有关。本研究将全肺组织的磷脂酰胆碱 (PC)作为PS的代表 ,观察肺组织P... 目的 反复急性低剂量全氟异丁烯 (PFIB)中毒后的活存小鼠 ,可对致死量PFIB产生耐受现象。病理学观察提示小鼠耐受急性PFIB中毒的原因可能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PS)系统有关。本研究将全肺组织的磷脂酰胆碱 (PC)作为PS的代表 ,观察肺组织PS含量与小鼠对PFIB耐受性的关系 ,以揭示小鼠对PFIB中毒耐受的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 10 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70只和对照组 30只。采用静式全暴露法 ,分别以 710 ,775和 12 5 0 μg·L- 1·min- 1PFIB 3次中毒小鼠。用干湿重法测定第 1次中毒后14 4h、第 2次中毒后 96h和第 3次中毒后 96h活存小鼠的肺水含量 ,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肺组织磷脂中PC的含量。结果 ①第 2次中毒和第3次中毒小鼠的活存率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 <0 .0 1) ;②耐受PFIB小鼠的肺水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别 ;③中毒耐受小鼠的肺组织中P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耐受PFIB的小鼠肺水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改变 ,而肺组织中PC含量显著增高 ,表明耐受小鼠没有出现明显的肺损伤 ,而其肺组织PS的合成与分泌显著增多 ,提示PS系统对PFIB吸入性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研究为PFIB吸入性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中毒 耐受性 肺表面活性物质 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异丁烯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念承 陈秉堄 +2 位作者 曹伟 杨勇 施宪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全氟异丁烯是热解法生产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剧毒副产物,通常焚烧销毁。其综合利用途径是用甲醇处理得到八氟异丁基甲基醚,八氟异丁基甲基醚可以转化为六氟丙酮、1,1,1,3,3,3-六氟丙烷、1,1,1,3,3-五氟丙烯、九氟异丁基... 全氟异丁烯是热解法生产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剧毒副产物,通常焚烧销毁。其综合利用途径是用甲醇处理得到八氟异丁基甲基醚,八氟异丁基甲基醚可以转化为六氟丙酮、1,1,1,3,3,3-六氟丙烷、1,1,1,3,3-五氟丙烯、九氟异丁基甲基醚、α-(三氟甲基)芳基乙酸等有用含氟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 剧毒副产物 综合利用 甲醇 热解法 气体 有机氟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工生产中全氟异丁烯分析方法评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姝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669,共3页
介绍了PFIB分析方法现状;分析了气相色谱法分析PFIB的难点;评述了PFIB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中PFIB标样的制备、色谱柱(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和检测器;提供了PFIB的气相色谱分析的具体操作参考条件。讨论了PFIB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氟化工 全氟异丁烯(PFIB)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异丁烯中毒耐受小鼠的mRNA差异显示分析
12
作者 唐治华 荣曙 丁树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303,共1页
目的 急性低剂量中毒全氟异丁烯 (PFIB)的活存小鼠可对致死量PFIB产生耐受性。PFIB中毒耐受是中毒小鼠的反应性保护 ,可能是小鼠肺组织一种或几种功能成分发生了改变 ,或出现了新的功能成分。寻找这些差异的功能成分对于揭示小鼠PFIB... 目的 急性低剂量中毒全氟异丁烯 (PFIB)的活存小鼠可对致死量PFIB产生耐受性。PFIB中毒耐受是中毒小鼠的反应性保护 ,可能是小鼠肺组织一种或几种功能成分发生了改变 ,或出现了新的功能成分。寻找这些差异的功能成分对于揭示小鼠PFIB中毒耐受机制 ,进而寻找PFIB中毒的预防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静式全暴露法 3次中毒吸入PFIB的活存动物 ,建立可耐受 1个PFIB致死剂量的小鼠模型。以提取耐受小鼠和对照小鼠肺组织的总RNA为模板 ,采用 3个锚定引物和 4个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反应 ,通过测序凝胶电泳和银染显示差异条带 ,并对差异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耐受PFIB的小鼠和对照鼠肺组织进行差异显示分析 ,共发现了 3条PFIB耐受小鼠特有的差异片段。选择 2个片段进行DNA序列分析发现 ,2个片段为未知序列。结论 耐受PFIB的小鼠与对照鼠相比 ,在基因表达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异丁烯中毒 耐受性 MRNA差异显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高浓度八氟异丁烯残液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建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86,89,共2页
关键词 有机氟工业 全氟异丁烯 最高容许浓度 残液 有害物质 生产水平 六氟丙烯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三爱富公司剧毒废液清洁生产技术申请国家专利
14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78,共1页
六氟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氟异丁烯(PFIB)是一种剧毒液体,通常只能焚烧处理。上海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自主研发、探索出“两步走”的变废为宝新工艺:第一步,用甲醇吸收全氟异丁烯,反应产生毒性较低的七氟异丁烯甲基醚;... 六氟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氟异丁烯(PFIB)是一种剧毒液体,通常只能焚烧处理。上海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自主研发、探索出“两步走”的变废为宝新工艺:第一步,用甲醇吸收全氟异丁烯,反应产生毒性较低的七氟异丁烯甲基醚;第二步,把七氟异丁烯甲基醚溶液经过脱水、精馏、提纯,再经过氧化生成六氟丙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三爱富公司 剧毒废液 清洁生产技术 全氟异丁烯 六氟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