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全氟和多氟烷醚类化合物的环境分布与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家苗 王建设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4,共7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传统PFASs的代表性化合物包括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等。PFOS和PFOA因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多种潜在毒性已被《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列入禁用和限用名录,从而催生...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传统PFASs的代表性化合物包括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等。PFOS和PFOA因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多种潜在毒性已被《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列入禁用和限用名录,从而催生了全氟和多氟烷醚类化合物(PFPEs)等替代品的研发应用。近年来,多种PFPEs替代品在人体及饮用水中被频繁检出,引起环境科学界对其安全性的关注。笔者综述了PFPEs的主要类型、环境介质分布和生物毒性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安全性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醚类化合物 全氟羧酸 全氟磺酸 生物蓄积性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在人体分布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佳玥 戴家银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0-657,共8页
全氟和多氟烷酸类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其在民用和工业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环境样品、野生动物以及人类体内都检测到了这类物质。PFASs对哺乳动物和水生生... 全氟和多氟烷酸类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其在民用和工业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环境样品、野生动物以及人类体内都检测到了这类物质。PFASs对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具有广泛的毒性,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公众关注。目前,PFASs对人类健康的研究还多停留在流行病学研究和体外细胞毒性研究方面,由于人类有复杂的免疫和代谢系统,因此PPASs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具体机制和安全剂量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PFASs在人体的分布、流行病学研究、毒理学效应和作用机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PFASs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类化合物 人类健康 流行病学研究 毒理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某典型活动区地下水中PBDEs/PFASs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85,共7页
地下水水源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将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已成为地下水安全的重点问题之一。选择典型农业活动区天津市某区重要蔬菜种植基地,研究该区地下水中多溴联苯醚(PBDEs)和全氟类化合物(PFASs)的污染分布及其特征,并评价潜在风... 地下水水源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将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已成为地下水安全的重点问题之一。选择典型农业活动区天津市某区重要蔬菜种植基地,研究该区地下水中多溴联苯醚(PBDEs)和全氟类化合物(PFASs)的污染分布及其特征,并评价潜在风险。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中PBDEs浓度水平为0~33.71 ng/L(平均浓度为5.43 ng/L),而土壤中PBDEs平均浓度(10.34 ng/g d.w.)高于地下水,存在PBDEs随降雨等条件由土壤渗入地下水的风险。地下水中75%检出BDE-209(十溴联苯醚),推测该区受高溴代阻燃剂产品污染为主。该区地下水中总PFASs浓度为0.321~8.284 ng/L(平均浓度2.413 ng/L),且10类PFASs均有检出,其中以短碳链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0~2.38 ng/L)和长碳链全氟辛酸(PFOA)(0.025~3.94 ng/L)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农业活动区 多溴联苯 全氟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