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淡水鱼中2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1
作者 杨雪丽 王猛 +3 位作者 杨亚磊 罗文涛 田家磊 李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淡水鱼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3类23种全氟及多... 目的建立一种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淡水鱼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3类2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分析方法。方法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质谱检测参数,并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固相萃取柱填料对样品加标回收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样品前处理及仪器条件。淡水鱼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后,采用去磷脂PPR Pro小柱净化,以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通过C_(18)反相色谱柱分离目标物;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检测,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23种PFASs目标物在0.5∼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80),检出限为0.030~0.170μg/kg,定量限为0.100~0.567μg/kg,方法回收率为72.9%~111.0%,相对标准偏差为3.0%~17.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精密度好,适用于淡水鱼中23种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淡水鱼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排水系统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检测与去除研究进展
2
作者 蒋晓倩 郭俊敏 +2 位作者 田川 杨芳 魏锦程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31-39,134,共10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水环境的影响呈加剧趋势。由于PFAS良好的水溶性,其可以随着水循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最终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和欧美国家已着手制定相关... 随着工业的发展,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水环境的影响呈加剧趋势。由于PFAS良好的水溶性,其可以随着水循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最终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和欧美国家已着手制定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以限制PFAS的使用。在系统性总结水环境中PFAS的来源、浓度和转化过程的基础上,文章对比了色谱法、总可氧化前体(TOP)法和传感器等检测方法以及传统物化生方法、高级氧化技术以及焚烧工艺等去除技术,旨在为PFAS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饮用水中PFAS质量浓度普遍超过0.1 ng/L,且PFAS在供排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存在两大局限:一是检测技术仅能覆盖少数PFAS类型;二是目前的去除方法无法彻底消除PFAS风险,或导致去除率差,或转化为短链氟化物,引发更多潜在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烷基化合物(pfas) 供排水 水处理 色谱法 高级氧化技术 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17种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3
作者 林强 王健 +5 位作者 李晶晶 苏东霞 李美丽 王佳 牛宇敏 邵兵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60,共9页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因其持久性、毒性和容易富集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开展人体内PFASs的生物监测和暴露评估对于评估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开发准确灵敏、方便快捷的...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因其持久性、毒性和容易富集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开展人体内PFASs的生物监测和暴露评估对于评估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开发准确灵敏、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自制的不需要活化、平衡的直通式HMR固相萃取柱净化样本,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建立了血清中17种PFASs的检测方法。50μL血清样本在HMR固相萃取柱中用400μL乙腈提取(每次200μL)并净化2次后,使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100 mm×3 mm,2.7μm)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离子源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7种PFASs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为3.6~14 ng/L,定量限为11~42 ng/L。血清样本加标回收率为89.3%~110.2%,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9.8%,日间RSD为3.6%~10.2%。将方法应用于20份人体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17种化合物均有检出。本方法仅需50μL血清样品,可以在HMR固相萃取柱中一步实现提取和净化,且固相萃取过程可以实现与96孔板的适配。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本用量少,检测效率高,适用于人群血清样本中PFASs的大规模监测及暴露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饮用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4
作者 吴胜念 董慧峪 +3 位作者 付蔚 章丽萍 许谦 强志民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因其被广泛应用且具有环境持久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的重点对象。【目的】鉴于长江流域作为中国经济命脉与人口密集区,其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健康与生态安...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因其被广泛应用且具有环境持久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的重点对象。【目的】鉴于长江流域作为中国经济命脉与人口密集区,其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健康与生态安全。因此,为探究长江流域饮用水中PFAS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对人体造成的潜在风险,研究以长江流域沿线城市的饮用水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8个水体样品,其中上、中、下游样品个数分别为3、4、11个。【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对饮用水中PFASs的种类、浓度进行测定;使用层次聚类法对PFASs的来源进行解析;最后利用风险比评估了研究区饮用水中PFASs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结果】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饮用水中共检出8种PFASs,总PFASs质量浓度为1.2~67.9 ng/L,其中PFASs总体质量浓度在长江上、中游的饮用水中不超过15 ng/L。PFASs在长江下游的污染程度比上、中游高,主要污染物为全氟丁烷磺酸(PFBS)和全氟辛酸(PFOA)。PFASs来源解析表明全氟戊酸(PFPeA)、全氟己酸(PFHxA)、全氟庚酸(PFHpA)和PFOA来源于食品包装材料,而全氟己烷磺酸(PFHxS)和PFBS则来源于周边的纺织厂、造纸厂等。【结论】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长江流域饮用水中PFASs对各年龄段人群健康造成的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短期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不明显,但对于长期接触含有PFASs的饮用水可能带来的风险仍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全氟和多烷基化合物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纺织品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管控现状
5
作者 王月 《纺织导报》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文章梳理并解读了我国纺织品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管控要求,归纳了纺织品中PFAS含量的常用测试方法,并对相关企业纺织产品中PFAS的合规管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纺织品 三防 全氟和多烷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纸中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来源、限量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勤保 杨青华 +2 位作者 赵丹 卢诗强 马洪生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4,67,共11页
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品和消费品中的合成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结构多样性和生物蓄积特性,PFASs被认定为高度关注的持久性污染物。食品接触用纸中的PFASs可能会污染食... 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品和消费品中的合成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结构多样性和生物蓄积特性,PFASs被认定为高度关注的持久性污染物。食品接触用纸中的PFASs可能会污染食品,并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PFASs种类多样,通常可分为聚合物和非聚合物两类,非聚合类PFASs包括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s,PFAAs)及其前体物,聚合物PFASs主要是全氟聚醚(perfluoropolyethers,PFPEs)和由多个PFASs聚合而成的含氟聚合物;按氟链段结构中碳原子数,PFASs分为碳原子数量大于7个的长链PFASs和短链PFASs,其中常见的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是长链PFAAs,是研究和法规监管中重点关注的物质。在食品接触用纸中,PFASs来源广泛,既通过浸渍、施胶或涂层等方式有意添加以提升纸制品性能,也有制造过程残留或外部环境污染导致的非有意添加情况。污染情况在各类纸制品中普遍存在,尽管部分传统PFASs受管控,但新型PFASs及其前体物仍不断被检出,且不同国家或地区污染程度受监管力度影响。在膳食暴露方面,食品接触用纸中的PFASs可迁移至食品,经饮食摄入进入人体,迁移受温度、时间、食品性质影响,快餐类用纸在高温下使用时的风险需重点关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对PFASs实施管控,限量要求各有不同,我国也禁止部分PFASs的生产加工使用并采用正向清单管理。检测技术包括靶向PFASs定量分析、氟含量筛查及未知PFASs非靶向分析。未来食品接触用纸中PFASs研究应更注重全面评估,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并追溯未知PFASs来源、分布与毒性危害,以完善监管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用纸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毒性危害 膳食暴露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环境风险及其去除技术
7
作者 王瀚昆 徐恒铎 +2 位作者 王超 张春红 盛彦清 《净水技术》 2025年第4期17-26,36,共11页
【目的】近年来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被频繁检出,PFASs是一类具有难降解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其生态风险在国际上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分析PFASs的环境风险以及寻求有效的控制技术迫在... 【目的】近年来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被频繁检出,PFASs是一类具有难降解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其生态风险在国际上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分析PFASs的环境风险以及寻求有效的控制技术迫在眉睫。【方法】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水体中PFASs的分布情况,概括了PFASs对微生物、植物、动物、人体的毒性,并梳理了目前为止主要的PFASs去除技术: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主要有吸附与膜分离技术,生物法主要是微生物去除技术,化学法主要是热化学法、电化学法、声化学法、等离子体法、高级氧化法、半导体光催化法以及高级还原法,并分析了各类去除技术的优缺点。【结果】生物法尚处于发展阶段,物理法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化学法具有矿化率高、降解时间短的特点,其中高级还原法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但化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并且降解成本较高。【结论】PFASs广泛存在于水体中,并对动植物以及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毒性。目前对于PFASs的降解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综合利用多种降解技术,利用各项技术的自身优势,强化降解效果,降低PFASs反应产物的毒性,为环境中PFASs的去除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 生物毒性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海川 曹文成 +4 位作者 刘小方 刘潇 程青云 周妍 闻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对产妇母乳PFASs含量的影响,估算婴儿经母乳的PFASs每日摄入量并评估其暴露风险。结果表明,母乳中23种PFASs在0.2~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检出限为5~42 pg/mL,定量限为15~126 pg/mL,回收率为65.6%~108.1%,相对标准偏差为1.6%~12.8%。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己烷磺酸(PFHxS)为主要污染物,检出率均高于80%,中位数分别为200.7、63.5和25.2 pg/mL,其余化合物检出率均低于4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产妇年龄大、腌制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增高有关,豆类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降低有关。婴儿经母乳PFOS、PFOA和PFHxS的每日估计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5.1、7.9和3.2 ng/(kg5d),表明部分婴儿经母乳摄入的PFASs健康风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母乳 污染水平 影响因素 婴儿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鱼中1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小琦 刘真真 +4 位作者 王美玉 谷晨舒 王新全 刘连亮 齐沛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0-748,共9页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广泛存在于全球环境水体中,鱼类等水产品的摄入可能是人类接触PFASs的重要来源,因此亟需建立鱼类产品中PFASs的高效、准确分析技术。本研究以磁性纳米材料为净化吸附剂,基于QuEChERS方法,建立了鱼类产品中13...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广泛存在于全球环境水体中,鱼类等水产品的摄入可能是人类接触PFASs的重要来源,因此亟需建立鱼类产品中PFASs的高效、准确分析技术。本研究以磁性纳米材料为净化吸附剂,基于QuEChERS方法,建立了鱼类产品中13种PFAS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析方法。实验分别考察了萃取溶剂类型、净化吸附剂(Fe_( 3)O_( 4)-TiO_( 2)和N-丙基乙二胺(PSA))用量对PFASs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样品前处理条件。采用Luna Omega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μm)进行分离,利用电喷雾电离(ESI)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内标法定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3种PFASs在0.01~50μ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3,检出限为0.001~0.023μg/L,定量限为0.003~0.078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0.5、10、100μg/kg)下,13种PFASs的加标回收率为78.1%~118%,日内精密度为0.2%~11.1%,日间精密度为0.8%~8.7%。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所有鱼样品中均有PFASs检出,分别为全氟辛酸、全氟辛基磺酸、全氟十一烷酸、全氟十二烷酸和全氟十三烷酸,各自的检出总含量为0.327~1.728μg/kg。本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且灵敏度高,适用于鱼类产品中PFASs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吸附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相关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全球最新管控动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伟文 董淑秀 赵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4,共7页
含氟防水防油剂在纺织上的应用由来已久。21世纪初开始,随着欧美对PFOS、PFOA、PFHxS、PFHxA等物质的关注和管控,进而演变到对整个PFAS的管控和限制。文中主要针对2020年以后,纺织品相关PFAS全球管控的法规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汇总。
关键词 全氟多氟烷基 pfas PFOA PFHxA 防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氟橡胶、氟树脂及其制品中多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11
作者 周鑫月 卢瑶 +2 位作者 罗雅丹 黎娟 王亚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6-1179,共14页
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了氟橡胶、氟树脂及其制品中37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定量分析方法和19种PFASs的定性分析方法。采用25 mmol·L^(-1)乙酸铵甲醇/乙腈(1∶1,体积比)溶液对氟橡胶... 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建立了氟橡胶、氟树脂及其制品中37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定量分析方法和19种PFASs的定性分析方法。采用25 mmol·L^(-1)乙酸铵甲醇/乙腈(1∶1,体积比)溶液对氟橡胶类、氟树脂固体类和氟树脂纺织类样品进行超声振荡提取;采用四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氟树脂液体类样品进行超声振荡提取,提取液经Envi-carb和Oasis WAX柱固相萃取,并用甲醇和0.1%氨水甲醇洗脱。在10 mmol·L^(-1)乙酸铵溶液-乙腈流动相下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采集,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5、10、20 ng·g^(-1)(氟橡胶类)和2.5、5、10 ng·g^(-1)(氟树脂类)加标水平下,氟橡胶类、氟树脂固体类、氟树脂纺织类和氟树脂液体类样品中37种PFASs的回收率分别为81.3%~109%、60.9%~111%、87.8%~125%和88.7%~14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28%、1.5%~22%、1.8%~27%和1.4%~19%;检出限(LOD)分别为0.03~0.3 ng·g^(-1)、0.03~0.8 ng·g^(-1)、0.02~2 ng·g^(-1)和0.04~1 ng·g^(-1);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7~0.9 ng·g^(-1)、0.08~2 ng·g^(-1)、0.06~6 ng·g^(-1)和0.1~4 ng·g^(-1)。19种PFASs的回收率为0.300%~208%,适于半定量和定性分析。使用该方法测定10个氟橡胶和氟树脂样品,Σ_(37)PFASs含量为9.73~66.17 ng·g^(-1)。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且定量准确,可为研究氟橡胶、氟树脂及其制品中PFASs的残留情况及完善我国出口贸易和国内履约执法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树脂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检测植物油中21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12
作者 冯灏 张炜 +4 位作者 何保山 李盼盼 高树青 郭宝元 杨永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1-739,共9页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膳食组成,其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可通过原料、加工过程、包装材料等多种途径污染植物油。因此建立植物油中PFASs的高灵敏、高准确分析方法对保障植物油质量安全至关重...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膳食组成,其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可通过原料、加工过程、包装材料等多种途径污染植物油。因此建立植物油中PFASs的高灵敏、高准确分析方法对保障植物油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建立了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检测植物油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三类21种PFASs的分析方法。实验对色谱分离条件、质谱检测参数进行优化,并考察了提取溶剂、固相萃取净化填料等样品前处理条件对样品回收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植物油样品经乙腈直接提取,采用弱阴离子WAX SPE柱净化后,通过C18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通过特征离子对及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种目标分析物在其相应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4~0.015μg/kg和0.015~0.050μg/kg,方法回收率为95.6%~115.8%,相对标准偏差为0.3%~10.9%(n=9)。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稳定性高,适用于多种植物油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固相萃取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的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与组织分布研究
13
作者 曾海深 何财 +5 位作者 杨运云 曾细柳 谢嘉良 刘宁 邓洁薇 栾天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9-1196,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研究了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与组织分布。以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全氟己烷磺酸(PFHxS)和全氟癸酸(PFDA)对斑马鱼联合暴露7、21、28 d,暴露浓度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研究了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与组织分布。以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全氟己烷磺酸(PFHxS)和全氟癸酸(PFDA)对斑马鱼联合暴露7、21、28 d,暴露浓度为100μg/L。斑马鱼不同组织器官分离后,用甲醇进行提取,以UPLC-MS/MS进行检测,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4种PFASs在1~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74,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72~0.152 ng/g和0.287~0.609 ng/g。斑马鱼暴露于4种PFASs后,其体内各器官均分布有上述4种污染物。其中PFDA和PFOS在暴露7、21、28 d的斑马鱼体内器官的积累程度相对较高;PFOA主要在肠道和肝脏中的积累量较高;PFHxS在斑马鱼体内的积累量最低,在各器官中的含量对4种污染物含量总和的相对贡献均低于13%。该研究为探索PFASs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环境行为和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斑马鱼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生物富集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来源、赋存和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丽娟 刘静玲 +3 位作者 陈楠楠 包坤 孙斌 孟博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70,共8页
综述了辽河流域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来源及其在地表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PFASs可通过生产及使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及挥发性前体物质大气迁移降解3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中。不同环境介质内PFASs赋存现状... 综述了辽河流域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来源及其在地表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PFASs可通过生产及使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及挥发性前体物质大气迁移降解3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中。不同环境介质内PFASs赋存现状不同:地表水中PFASs质量浓度随时间呈递增趋势,且以短链PFASs及PFOA为主;沉积物中PFASs质量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且以PFOA和PFOS为主;生物体内以PFOS为主。比较分析了PFASs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并阐述辽河流域PFASs的生态风险状况,建议进一步加强流域尺度下PFASs的科学研究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烷基化合物 污染来源 污染分布 生态风险 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8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钱佳浩 朱清禾 +3 位作者 万江 王佳希 张卫 杨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6,共8页
该文建立了适用于土壤中18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包括14种全氟羧酸、3种全氟磺酸以及1种全氟醚羧酸。通过比较土壤粒径、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相萃取柱种类以及洗脱液浓度对PFAS... 该文建立了适用于土壤中18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包括14种全氟羧酸、3种全氟磺酸以及1种全氟醚羧酸。通过比较土壤粒径、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相萃取柱种类以及洗脱液浓度对PFASs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前处理条件为:土壤样品过60目筛,在40℃下用甲醇超声提取10 min,分离上清液并用氮气浓缩至1~2 mL,加超纯水稀释后过WAX Oasis(150 mg/6 mL)固相萃取柱纯化,用2 mL甲醇和4 mL 0.1%氨水-甲醇对目标物进行洗脱。洗脱液氮吹定容后,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柱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分离,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ESI-)定量分析18种PFASs。结果表明,18种PFASs在0.05~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方法检出限为0.003~0.100μg/L,定量下限为0.010~0.300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6.3%~13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0%~11%。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包括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酸)(GenX)在内的18种PFAS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烷基化合物 土壤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在土壤-地下水系统多介质界面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磊 胡斌 +2 位作者 刘刚 李艳红 潘丽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5-29,共15页
近年来,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土壤既是PFASs污染的重要受体,也会在吸附-解吸、淋溶等作用影响下成为释放PFASs的污染源,从而对受纳水体造成持续污染,尤其是... 近年来,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土壤既是PFASs污染的重要受体,也会在吸附-解吸、淋溶等作用影响下成为释放PFASs的污染源,从而对受纳水体造成持续污染,尤其是对土壤下覆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持久而深远。因此,理解PFASs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是预测其环境归趋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任务。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土壤-地下水系统中PFASs的污染来源和界面行为进行了综述,并对现存问题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展望,以期为PFASs在土壤-地下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提供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土壤-地下水系统 多介质 多界面行为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及新型替代物健康危害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佳璐 邵兵 刘嘉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983-5991,共9页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因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在当前工业生产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和环境持久性,进入环境后不易降解,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因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在当前工业生产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和环境持久性,进入环境后不易降解,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包括神经、免疫、内分泌、生殖发育、肝肾毒性,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严格的管控。传统PFASs的使用受限导致替代物被大量开发,近几年在环境和生物体内检测到越来越多的新型替代物,同时它们表现出比传统PFASs更强的生物毒性,但目前依然缺乏对于PFASs替代物及前体的毒性研究和暴露评估数据。本文对近5年传统PFASs的毒理学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对几种检测频率较高的替代物及前体的人体接触水平及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总结,为PFASs新型替代物的进一步研究和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新型替代物 毒理学 人群健康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林玉 雷素珍 曾红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36-341,350,共7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可以作为PFASs的载体,使PFASs进入人体,在血液和器官中积聚分布,从而导...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可以作为PFASs的载体,使PFASs进入人体,在血液和器官中积聚分布,从而导致各类健康问题。本文对PFASs的危害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研究进行了概述,综述了PFASs在饮用水、乳及乳制品、肉类、蛋类、水产品及果蔬等食品中的污染情况,分析了PFASs通过大气、水源、土壤等进入食物的途径,总结了PFASs对人体的危害:导致心肌发育毒性、使细胞膜病变和改变人体胆固醇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食品中PFASs的应对措施。减少食品包装中PFASs的过度使用,寻找新的PFASs替代物,减少PFASs经食品摄入,正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烷基化合物( pfass) 食品污染 食品接触材料 途径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的监管及对其替代品的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鹏 何春兰 陈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033-1039,共7页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风险物质,由它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广泛存在的PFASs给社会群体带来的问题,提高社会各界的意识,引导对PFASs替...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风险物质,由它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广泛存在的PFASs给社会群体带来的问题,提高社会各界的意识,引导对PFASs替代品的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食品接触材料中PFASs的应用及膳食暴露,PFAS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总结了国际各主要贸易体的监管措施,简单梳理了PFASs替代品的研究进展,对各利益相关方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并展望了研发绿色的非氟PFASs替代品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监管要求 替代品 人体健康危害 膳食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环境及水产品中典型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赋存特征及其毒性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纯 李冠怡 +4 位作者 孙迎雪 袁子茜 李睿瑄 王梦妍 程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3-901,共9页
水产品是全球最为活跃的贸易产品之一,水产品的质量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膳食中鱼类的摄入是PFAS(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经由水产品对人类的主要暴露途径。养殖水环境及水产品中的PFAS对水产品质量及人类健康构... 水产品是全球最为活跃的贸易产品之一,水产品的质量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膳食中鱼类的摄入是PFAS(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经由水产品对人类的主要暴露途径。养殖水环境及水产品中的PFAS对水产品质量及人类健康构成不可忽视的直接威胁。本文综述了典型PFAS在养殖水体及水产养殖生物中的赋存状态、生物富集效应及生理毒性特征,探讨了其对养殖生物所产生的可能性作用机理,基于健康养殖与绿色安全水产品供应需求,梳理了功能性益生菌缓解PFAS对养殖鱼类的毒性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理,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水产养殖过程中PFAS污染物产生风险的客观评价、功能性菌株缓解PFAS污染物对养殖生物的毒性机理的研究及水产养殖过程绿色有效的PFAS污染物防控技术的研发等,以期为水产养殖过程中PFAS污染物的科学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全氟和多烷基物质(pfas)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