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地区水环境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32
1
作者 周珍 胡宇宁 +2 位作者 史亚利 蔡亚岐 梁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433,共9页
武汉作为中国氟化工行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水环境中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污染情况对评估该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采集了武汉城区10个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和19个地表水样品,利用HPLC-ESI-MS/MS技术分析研究该区域水... 武汉作为中国氟化工行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水环境中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污染情况对评估该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采集了武汉城区10个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和19个地表水样品,利用HPLC-ESI-MS/MS技术分析研究该区域水环境中PFASs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武汉地区的污水和地表水样品中,PFASs污染均以短链同系物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基磺酸(PFBS)为主。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中PFASs总浓度分别为11.8~12 700 ng·L^(-1)和19.1~9 970 ng·L^(-1)。在城区15个湖水样品中,PFASs总浓度为21.0~10 900 ng·L^(-1);在流经城区的4个江水样品中,PFASs总浓度为4.11~4.77 ng·L^(-1),比湖水样品中PFASs浓度水平低1~2个数量级。与污水中PFASs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各湖泊水样中PFASs总体水平呈现汉口<汉阳<武昌的趋势,表明城市工业布局与人口密度程度直接影响城市PFASs污染空间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水环境中PFASs污染以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主不同,武汉地区水环境中PFASs污染以短链同系物为主,表明短链替代效应已经渐渐在中国化工领域出现,中国全氟行业在响应国际组织规范和建议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质性进展。然而,对于短链PFASs的污染特征、迁移运输以及生态风险等科学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 武汉 水环境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含全氟辛酸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节点及处置技术总结 被引量:1
2
作者 孟令易 万瑞琪 +1 位作者 何洁 卢桂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3-1548,共6页
全氟辛酸(PFOA)是最常见的全氟及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单体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因此在环境样品中频繁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PFOA。工业固体废物是PFOA污染物重要的源和汇,但含PFOA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污染特性尚不清楚。根... 全氟辛酸(PFOA)是最常见的全氟及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单体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因此在环境样品中频繁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PFOA。工业固体废物是PFOA污染物重要的源和汇,但含PFOA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污染特性尚不清楚。根据PFOA的生产和使用情况,梳理了中国PFOA生产工业及该化合物使用量最大的氟聚合工业固体废物清单,并且整理了含PFOA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处置方法与现状,以期为中国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烷基类化合物 全氟辛酸 聚合工业 乳液法 工业固体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太湖流域农村污水PFASs现状及分散式处理设施去除效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柏林 侯君霞 +2 位作者 许明宸 毛林强 张文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7,共8页
以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6座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了处理设施总进水、总出水及湿地土壤,共检测出样品中11种PFCAs(全氟羟酸类物质C 4~C 14)和4种PFSAs(全氟磺酸类物质C 4、C 6、C 8、C 10)及MeFOSA(N-甲基全氟辛基磺... 以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6座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了处理设施总进水、总出水及湿地土壤,共检测出样品中11种PFCAs(全氟羟酸类物质C 4~C 14)和4种PFSAs(全氟磺酸类物质C 4、C 6、C 8、C 10)及MeFOSA(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EtFOSA(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MeFOSE(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氨基乙醇)等PFOS(全氟辛烷磺酸)前体物质的质量浓度。统计分析表明:6种PFCAs和3种PFSAs在6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总进水检出率均在83.33%以上;PFSAs中浓度最高组分为PFOS,浓度范围为N.D.~79.89 ng/L、PFCAs浓度最高的组分为PFOA(全氟辛酸铵),浓度范围为3.87~8.6 ng/L;3种不同污水收集方式中的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浓度特征为雨污合流及企业排水>雨污分流>雨污合流,接触氧化A/O工艺和多级A/O工艺总出水中的PFASs浓度高于总进水,对PFASs没有去除效果;A/O-MBR工艺则对中链PFA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81.27%。对PFOS的去除最为明显,浓度从64.45 ng/L降到15.41 ng/L,去除率达74.9%,但其对短链PFASs未见有明显去除效果;人工湿地对中链PFASs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湿地出水中PFOS可从15.41 ng/L降至检出限以下。短链PFASs具有较低的吸附势和疏水性,更易存在于液相中而不是在固相中,使得几种工艺对其均未见有明显去除效果,甚至出水浓度较进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 农村污水 接触氧化 污水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