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inated Compounds,PFASs)作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污染物,已对水体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为了减少和控制PFASs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需要建立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对水环境中的PFASs进...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inated Compounds,PFASs)作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污染物,已对水体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为了减少和控制PFASs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需要建立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对水环境中的PFASs进行及时监测。而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及其衍生物的传感器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水中痕量PFASs,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并具有现场应用的潜力。本文主要综述MOFs光学传感器、MOFs电化学传感器和MOFs固相微萃取传感器在水环境PFASs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MOFs传感器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中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复杂水质中25种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直接过滤、乙腈提取或固相萃取,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分离,以含0.01%甲酸的甲醇溶液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复杂水质中25种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直接过滤、乙腈提取或固相萃取,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分离,以含0.01%甲酸的甲醇溶液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用内标法定量。25种PFASs的质量浓度在0.5~1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3种样品处理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6~0.20、0.002~0.006μg/L和0.1~0.2 n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9.9%~11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19.6%(n=6)。该方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氟化工园区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25种PFASs的测定。展开更多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疏水疏油性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然而,这些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疏水疏油性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然而,这些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通过动物源性食品(如鱼类、贝类、家禽及其加工产品等)的膳食摄入,是人类暴露于PFASs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有效评估其健康风险并制定相关监管政策,建立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以监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PFASs污染水平至关重要。本文系统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PFASs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重点探讨了色谱技术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一步总结了不同基质的动物源性食品中PFASs污染水平的研究现状,为环境污染评估、食品安全监管及检测技术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展开更多
全氟/多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是食品接触制品中的高风险物质,由它引起的食品安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欧盟和美国对食品接触制品中PFAS的管控法规的差异分析,发现各国对PFAS管控物质...全氟/多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是食品接触制品中的高风险物质,由它引起的食品安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欧盟和美国对食品接触制品中PFAS的管控法规的差异分析,发现各国对PFAS管控物质和适用范围、管控力度的要求不尽相同。我国更强调对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两个物质的管控,美国和欧盟更强调对整体物质的管控。我国和欧盟管控范围是适用于PFAS可能涉及的所有行业,美国更侧重食品包装和纺织品等轻工行业。因此,相关企业尤其是食品接触材料制品企业应高度警觉,积极对标国际要求,并主动研发不含氟的PFAS替代品。展开更多
随着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录,各国对于该类物质的关注逐步升高。该类物质在环境中的广泛检出,使得其环境行为研究不断扩展和加深。目前...随着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录,各国对于该类物质的关注逐步升高。该类物质在环境中的广泛检出,使得其环境行为研究不断扩展和加深。目前,针对不同类型PFASs的样品前处理方式与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中,而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前处理和分析方法是开展PFASs环境科学、管理和污染控制研究的前提。该文针对传统PFASs及其异构体、PFASs前体物和新型PFASs等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认识其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展开更多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ated substances,PFASs)在环境中有极强的持久性和生物富集能力,在全球生态系统及人体中已被普遍检出,其潜在的毒性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蛋是卵生动物生命的起源,同时其营养丰富,...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ated substances,PFASs)在环境中有极强的持久性和生物富集能力,在全球生态系统及人体中已被普遍检出,其潜在的毒性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蛋是卵生动物生命的起源,同时其营养丰富,是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因此,蛋中的污染物水平一方面有可能影响卵生动物种族繁衍,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风险。近年来禽蛋类样品作为非损伤性生物基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和生态系统污染情况的评估,同时利用蛋类样品中污染物水平评估相应的遗传发育毒性风险和摄入健康风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该文对现有文献中蛋中PFASs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蛋作为PFASs污染指示物的适用性和先进性进行了讨论。展开更多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可以作为PFASs的载体,使PFASs进入人体,在血液和器官中积聚分布,从而导...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可以作为PFASs的载体,使PFASs进入人体,在血液和器官中积聚分布,从而导致各类健康问题。本文对PFASs的危害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研究进行了概述,综述了PFASs在饮用水、乳及乳制品、肉类、蛋类、水产品及果蔬等食品中的污染情况,分析了PFASs通过大气、水源、土壤等进入食物的途径,总结了PFASs对人体的危害:导致心肌发育毒性、使细胞膜病变和改变人体胆固醇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食品中PFASs的应对措施。减少食品包装中PFASs的过度使用,寻找新的PFASs替代物,减少PFASs经食品摄入,正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更多
文摘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inated Compounds,PFASs)作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污染物,已对水体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为了减少和控制PFASs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需要建立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对水环境中的PFASs进行及时监测。而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及其衍生物的传感器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水中痕量PFASs,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并具有现场应用的潜力。本文主要综述MOFs光学传感器、MOFs电化学传感器和MOFs固相微萃取传感器在水环境PFASs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MOFs传感器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中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文摘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复杂水质中25种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直接过滤、乙腈提取或固相萃取,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分离,以含0.01%甲酸的甲醇溶液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用内标法定量。25种PFASs的质量浓度在0.5~1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3种样品处理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6~0.20、0.002~0.006μg/L和0.1~0.2 n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9.9%~11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19.6%(n=6)。该方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氟化工园区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25种PFASs的测定。
文摘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因其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疏水疏油性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然而,这些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通过动物源性食品(如鱼类、贝类、家禽及其加工产品等)的膳食摄入,是人类暴露于PFASs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有效评估其健康风险并制定相关监管政策,建立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以监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PFASs污染水平至关重要。本文系统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PFASs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重点探讨了色谱技术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一步总结了不同基质的动物源性食品中PFASs污染水平的研究现状,为环境污染评估、食品安全监管及检测技术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摘随着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录,各国对于该类物质的关注逐步升高。该类物质在环境中的广泛检出,使得其环境行为研究不断扩展和加深。目前,针对不同类型PFASs的样品前处理方式与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中,而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前处理和分析方法是开展PFASs环境科学、管理和污染控制研究的前提。该文针对传统PFASs及其异构体、PFASs前体物和新型PFASs等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认识其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摘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ated substances,PFASs)在环境中有极强的持久性和生物富集能力,在全球生态系统及人体中已被普遍检出,其潜在的毒性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蛋是卵生动物生命的起源,同时其营养丰富,是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因此,蛋中的污染物水平一方面有可能影响卵生动物种族繁衍,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风险。近年来禽蛋类样品作为非损伤性生物基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和生态系统污染情况的评估,同时利用蛋类样品中污染物水平评估相应的遗传发育毒性风险和摄入健康风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该文对现有文献中蛋中PFASs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蛋作为PFASs污染指示物的适用性和先进性进行了讨论。
文摘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可以作为PFASs的载体,使PFASs进入人体,在血液和器官中积聚分布,从而导致各类健康问题。本文对PFASs的危害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研究进行了概述,综述了PFASs在饮用水、乳及乳制品、肉类、蛋类、水产品及果蔬等食品中的污染情况,分析了PFASs通过大气、水源、土壤等进入食物的途径,总结了PFASs对人体的危害:导致心肌发育毒性、使细胞膜病变和改变人体胆固醇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食品中PFASs的应对措施。减少食品包装中PFASs的过度使用,寻找新的PFASs替代物,减少PFASs经食品摄入,正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