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无皂乳液的制备与膜表面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文敏 李小瑞 +1 位作者 李培枝 李刚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3-917,共5页
以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十八酯(OD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主要原料,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交联剂,制备了水性阳离子... 以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十八酯(OD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主要原料,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交联剂,制备了水性阳离子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并通过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分析(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进行了表征。经过w(FM)=50%的乳液整理过的纯棉布纤维对水和液体石蜡的接触角分别为138°和125°;w(FM)=50%时,乳胶膜的表面自由能为19.01 mJ/m2;该乳胶膜表面结构呈现荷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丙烯酸酯 无皂乳液 接触角 表面自由能 荷叶效应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丙烯酸酯改性苯丙乳液表面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唐新 沈一丁 李培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4-698,共5页
采用两阶段无皂乳液聚合方法,以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AEA)为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为亲水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2,2-偶氮[2-(2-咪唑啉-2-基)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的引发作用... 采用两阶段无皂乳液聚合方法,以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AEA)为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为亲水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2,2-偶氮[2-(2-咪唑啉-2-基)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的引发作用下,合成了阳离子型全氟丙烯酸酯改性苯丙乳液。利用FTIR、TGA对共聚物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氟单体含量和温度对共聚物乳胶膜表面自由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AEA含量从1.2%增至5%时,共聚物乳胶膜的表面自由能显著降低,从23.54mJ/m2降至15.27mJ/m2;进一步增加FAEA含量,表面自由能降低缓慢,当FAEA含量为9.8%时,表面能降低到14.83mJ/m2;对共聚物乳胶膜进行退火处理,当温度由25℃升高至120℃时,表面自由能由15.27mJ/m2降低到14.06m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乳液 全氟丙烯酸酯 表面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共聚单体参与下的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 被引量:9
3
作者 彭慧 杨婷婷 +2 位作者 廖启金 程时远 IN Jun Park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研究了在带磺酸盐离子基团的可共聚单体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AMPSNa)参与下的全氟 烷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FA/MMA/n- BA)无皂乳液聚合的共聚动力学及其乳胶粒的成 核机理,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84.9... 研究了在带磺酸盐离子基团的可共聚单体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AMPSNa)参与下的全氟 烷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FA/MMA/n- BA)无皂乳液聚合的共聚动力学及其乳胶粒的成 核机理,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84.99kJ/mol。考察了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粒子数密度、乳液的离 心稳定性、耐电解质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水性及对水的接触角等。结果表明,可共聚单体AMPSNa的加入可获 得平均粒径在130~160nm的乳胶粒,粒径分布较窄,粒子数密度较低,避免了常规乳化剂的影响,提高了乳 胶膜的耐水性和对水的抗浸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丙烯酸酯 无皂乳液 离子型共聚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新 沈一丁 李培枝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0,共4页
以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EA)为含氟单体,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阳离子型全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分析了FEA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DMC用量对聚合转化率、涂膜吸水率以及... 以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EA)为含氟单体,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阳离子型全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分析了FEA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DMC用量对聚合转化率、涂膜吸水率以及乳胶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利用FT-IR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共聚物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FEA和DMC质量分数分别为7.1%和12%时,涂膜的吸水率最小,仅为3.75%,乳胶粒平均粒径为65 nm。随着FEA量的增加,共聚物膜的硬度减小,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XRD分析显示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具有好的结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 无皂乳液 涂膜性能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培枝 沈一丁 李刚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为了得到具有优良防水防油性能的织物整理剂,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酯二元醇(PE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合成出交联聚氨酯,再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全氟丙烯酸酯(F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B... 为了得到具有优良防水防油性能的织物整理剂,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酯二元醇(PE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合成出交联聚氨酯,再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全氟丙烯酸酯(F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BPO)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全氟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织物整理剂。本文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其对织物防水、防油的应用效果。实验表明,通过阳离子全氟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处理的织物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36°,对石蜡油的接触角可达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 接触角 防油 防水 织物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和表面性质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钰明 徐群华 黄静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26-2127,共2页
The Perfluoroalkylethyl acrylate copolymer, with an excellent property of waterproof and oilproof, was prepar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polymer was performed by surface free e... The Perfluoroalkylethyl acrylate copolymer, with an excellent property of waterproof and oilproof, was prepar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polymer was performed by surface free energy calculation and AES analysis. The calculated result of surface free energy was 0.012 6 J/m\+2, 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organosilicon polymer. It was found by AES that perfluoroalkyl groups for the outermost layer has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surface free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乳液共聚 表面性质 表面自由能 制备 防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静艳 徐群华 周钰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33-734,共2页
介绍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及其均聚物的合成 ,测定了均聚物对水和二碘甲烷的接触角分别为 10 6 0°和 85 7°,计算得其表面张力为 15 15mN/m。
关键词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 均聚 含氟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钰明 黄静艳 薛学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77-79,共3页
以全氟辛酸为起始原料合成N 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 ,再经均聚得到溶剂型的有机氟织物整理剂。均聚物对水和二碘甲烷的接触角分别为 98 4°和 80 5° ,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为 0 0 185J/m2 。处理后的各类织物憎水性达... 以全氟辛酸为起始原料合成N 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 ,再经均聚得到溶剂型的有机氟织物整理剂。均聚物对水和二碘甲烷的接触角分别为 98 4°和 80 5° ,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为 0 0 185J/m2 。处理后的各类织物憎水性达 10~ 11级 ,憎油性达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表面活性剂 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合成 性能 研究 有机氟整理剂 织物 憎水 憎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7种全氟烷基乙醇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丹 刘海山 +2 位作者 毛丽灿 奚君阳 来波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65,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联用质谱(GC-MS),同时测定棉、羊毛、真丝、涤纶等纺织品中全氟烷基醇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7种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样品常温下,用叔丁基甲醚超声波提取,在HP-5MS UI(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上分离,采... 建立了气相色谱联用质谱(GC-MS),同时测定棉、羊毛、真丝、涤纶等纺织品中全氟烷基醇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7种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样品常温下,用叔丁基甲醚超声波提取,在HP-5MS UI(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上分离,采用SIM模式数据采集,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全氟烷基醇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定量限(LOQ,以信噪比>10计)为0.01~0.04 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回收率80.5%~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8.5%。该方法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纺织品中全氟烷基醇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的定量和确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测定 纺织品 全氟烷基醇 全氟烷基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的疏水缔合性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新旺 潘斌林 +2 位作者 陈晓彦 朴基成 谭业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0-405,共6页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含氟碳基团的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含氟碳基团的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临界胶束浓度处的表面张力达到33.7mN/m;溶液的表观黏度测定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缔合性质和耐温耐盐性能;动态激光光散射表征结果显示,该共聚物聚集体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R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钙离子存在时,该共聚物聚集体的Rh随钙盐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变化不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 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水溶性三元共聚物 疏水缔合 氟碳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复合乳胶膜性能研究
11
作者 辛华 白建壮 +1 位作者 王建波 李小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6期38-43,共6页
制备稳定的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聚氨酯复合乳液,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重点研究功能性单体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A)用量及阳离子扩链剂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用量对复合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分析表明,FA... 制备稳定的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聚氨酯复合乳液,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重点研究功能性单体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A)用量及阳离子扩链剂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用量对复合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分析表明,FA用量对乳胶膜拉伸强度影响比较复杂;随MDEA用量增大,乳胶膜拉伸强度增大。表面自由能分析表明随FA、MDEA用量增大,乳胶膜表面自由能降低。乳胶膜表面扫描电镜表明含氟乳胶膜表面光滑洁净,表面EDS能谱分析表明,随着FA及MDEA用量增大,氟原子更容易向膜表面迁移;乳胶膜断面扫描电镜表明随着FA及MDEA用量增大,乳胶膜断面呈规整的分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氨酯 全氟烷基丙烯酸酯 力学性能 接触角 表面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丁基丙烯酸酯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金庭 徐祖顺 高庆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4-1300,共7页
以N-甲基全氟丁基磺酰胺基乙基丙烯酸酯(C4氟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偏二氯乙烯(VDC)为聚合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拒水剂短碳链全氟丁基丙烯酸酯(PC4FA)共聚物乳液,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整理... 以N-甲基全氟丁基磺酰胺基乙基丙烯酸酯(C4氟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偏二氯乙烯(VDC)为聚合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拒水剂短碳链全氟丁基丙烯酸酯(PC4FA)共聚物乳液,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整理上。采用FTIR、XPS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和表面元素组成,利用AFM、SEM观察了短碳链全氟丁基丙烯酸酯拒水剂整理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态变化。考察了拒水剂中含氟单体用量、拒水剂质量分数、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织物拒水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拒水剂中含氟单体含量为51.02%(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拒水剂质量分数为1.8%,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5 min。经该工艺整理后的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42.5°,拒水等级为10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丁基丙烯酸酯 短碳链 拒水整理 织物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调聚及阻聚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道德 黄琴 +2 位作者 伍辉杨 邓敏 彭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25-2733,共9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6氟酯)的催化调聚体系及阻聚体系的反应条件。在催化调聚体系中,当催化剂为复合催化剂铜粉+4-甲基吡啶,反应温度介于120~130℃,四氟乙烯与五氟碘乙烷的摩尔比为1:4时,产物中6碳原子的氟碳链含... 本文系统研究了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6氟酯)的催化调聚体系及阻聚体系的反应条件。在催化调聚体系中,当催化剂为复合催化剂铜粉+4-甲基吡啶,反应温度介于120~130℃,四氟乙烯与五氟碘乙烷的摩尔比为1:4时,产物中6碳原子的氟碳链含量多、分子量分布窄、调聚转化率高。在阻聚体系中,复合阻聚剂ZJ-701+MQ的阻聚效果最好。当复合阻聚剂ZJ-701与MQ质量比为1:3,浓度为350 mg·kg^(-1)时,C6氟酯的转换率最小,阻聚效果也最好。对催化调聚体系和阻聚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显著提高C6氟酯的产率,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成本。该工艺路线易操控、成本低廉且转化率高,有利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6氟酯) 催化调聚体系 阻聚体系 调聚反应 复合阻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光固化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雪 李云庆 王家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成功合成出有机硅、氟改性的丙烯酸酯,用核磁共振(1H-NMR)跟踪反应进程并表征产物结构,以实时红外光谱(RT-IR)研究了两种产物的光聚合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Si-H键转化率高,光聚合速率和最终转化率高。研究了硅、氟含...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成功合成出有机硅、氟改性的丙烯酸酯,用核磁共振(1H-NMR)跟踪反应进程并表征产物结构,以实时红外光谱(RT-IR)研究了两种产物的光聚合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Si-H键转化率高,光聚合速率和最终转化率高。研究了硅、氟含量对固化膜水接触角、表面能、吸水性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光固化膜的吸水率随含氢硅油含量和全氟单体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含氢硅油的质量分数为10.86%,全氟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96%时所得光固化单体固化后的膜具有最佳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含氢硅油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 硅氢加成 低表面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水、拒油和阻燃性能合一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立立 孟卫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1-535,580,共6页
以1H,1H,2H,2H-全氟辛醇、丙烯酸、烯丙基溴、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分别合成了1H,1H,2H,2H-全氟辛基丙烯酸酯(FA)与烯丙基磷酸二乙酯(DEAP),并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FA、DEAP、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丙烯酸十八酯共聚得到了稳定的共聚物PFP... 以1H,1H,2H,2H-全氟辛醇、丙烯酸、烯丙基溴、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分别合成了1H,1H,2H,2H-全氟辛基丙烯酸酯(FA)与烯丙基磷酸二乙酯(DEAP),并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FA、DEAP、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丙烯酸十八酯共聚得到了稳定的共聚物PFPA乳液.该PFPA乳液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经其处理的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48°,而拒油等级为5级,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由原来的18%提高到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基丙烯酸酯 烯丙基磷酸二乙酯 乳液聚合 拒水拒油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N-甲基全氟己烷磺酰胺基)乙酯与MMA梯度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涛 汪涓涓 +2 位作者 张庆华 詹晓力 陈丰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3-707,共5页
通过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N-甲基全氟己烷磺酰胺基)乙酯(C6SA)的共聚可控性及单体的反应活性,利用Kelen-Tüdos法测得MMA和C6SA的表观竞聚率分别为r(MMA)=1.42,r(... 通过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N-甲基全氟己烷磺酰胺基)乙酯(C6SA)的共聚可控性及单体的反应活性,利用Kelen-Tüdos法测得MMA和C6SA的表观竞聚率分别为r(MMA)=1.42,r(C6SA)=0.34.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组成和表面能的变化.共聚物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曲线呈现严格的单峰分布,分子量随着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加,且分布较窄(多分散系数PDI<1.3),共聚反应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静态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共聚物表面能随着转化率的增加而降低,1H NMR结果显示,C6SA链节的含量随着分子链的增长而增加,分子链由开始时的MMA为主导转变为后期的C6SA为主导,表明形成了梯度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共聚物 竞聚率 全氟丙烯酸酯 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GET ATRP制备甲基丙烯酸短全氟酯共聚物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涛 汪涓涓 +2 位作者 张庆华 詹晓力 陈丰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70-1474,共5页
为了研究新型环保型单体甲基丙烯酸(N-甲基全氟己烷磺酰胺基)乙酯(C6SMA)的共聚规律和产物性能,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法制备C6S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无规共聚物,测试共聚动力学,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 为了研究新型环保型单体甲基丙烯酸(N-甲基全氟己烷磺酰胺基)乙酯(C6SMA)的共聚规律和产物性能,用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法制备C6S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无规共聚物,测试共聚动力学,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1 H-NMR)和接触角法表征共聚物的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ARGET ATRP很好地调控C6SMA/MMA的共聚反应,实现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PDI)的控制,共聚物组成未发生明显的漂移现象,均聚物及共聚物膜的静态接触角数据表明,可以通过共聚有效降低氟单体用量同时兼具良好的疏水疏油性能,共聚物中C6SMA的摩尔分数在19%即可超过聚四氟乙烯(PTFE)的疏水疏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ET ATRP 全氟代甲基丙烯酸酯 含氟聚合物 低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纳米SiO_2/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依文 钱军 +1 位作者 王传鑫 李黎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16,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基础原料,同时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改性硅溶胶和含氟单体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FHEA),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纳米Si O2/含氟丙烯酸酯乳液(FMBA/GMASi O2),并利用红外光谱...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基础原料,同时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改性硅溶胶和含氟单体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FHEA),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纳米Si O2/含氟丙烯酸酯乳液(FMBA/GMASi O2),并利用红外光谱、TG、DSC、EDS等方法对乳液结构和乳胶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i O2质量分数为7.2%,氟质量分数为12.0%,GMA质量分数为4.0%时,可制得稳定性良好的纳米Si O2/含氟丙烯酸酯乳液,且涂膜耐水性和热稳定性优异,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具有自分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硅溶胶 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物改性煅白的防吸湿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晓波 李明照 +4 位作者 王国卫 梁一然 张耀斌 毛嘉 任川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2-2028,共7页
对煅白表面锚固偶氮二氰基戊酸引发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M)聚合而制备的防吸湿煅白进行研究,利用XPS、IR、DSC、TG、SEM物理吸收和接触角测量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煅白的结构、比表面积、形貌和疏水接触角等进行表征,并分析改性后煅白吸... 对煅白表面锚固偶氮二氰基戊酸引发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M)聚合而制备的防吸湿煅白进行研究,利用XPS、IR、DSC、TG、SEM物理吸收和接触角测量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煅白的结构、比表面积、形貌和疏水接触角等进行表征,并分析改性后煅白吸湿性降低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煅白表面发生了偶联、锚固及聚合反应。锚固引发剂的煅白引发FM原位分散聚合而制得防吸湿煅白,其吸湿率随FM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FM质量分数达到7%时,吸湿率不再下降,改性后煅白1 h的吸湿率由1.39%下降到0.017%;聚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PFM)的接枝率为0.5%、接枝效率为26.6%,煅白表面出现一层连续而完整的全氟聚合物膜,其厚度约为8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白 偶氮二氰基戊酸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 锚固 接枝聚合 吸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改性阳离子聚氨酯复合乳液制备及其表面施胶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辛华 李小瑞 沈一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8-911,共4页
制备稳定的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聚氨酯复合乳液,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氟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其应用在纸张表面处理上,重点研究阳离子扩链剂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用量及功能性单体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A)用量对纸张表面防水防油... 制备稳定的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聚氨酯复合乳液,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氟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其应用在纸张表面处理上,重点研究阳离子扩链剂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用量及功能性单体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A)用量对纸张表面防水防油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接触角分析表明随MDEA用量增大,纸张防水性和防油性先增大后减小;随FA用量增大,防水性和防油性均增大。经m(FA)=30%的FAPU复合乳液处理过的纸张,水和油在其上所成初始接触角分别可达132和114°,并且在300s测试时间内,其随时间变化很小。力学性能测定表明MDEA和FA用量增大,纸张抗张强度增大。纸张表面和断面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经FAPU处理过的纸样其纤维结合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氨酯 全氟烷基丙烯酸酯 表面施胶 防水防油性 抗张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