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酸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丽华 王栋 +2 位作者 周均 涂红雨 张后兵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7-80,共4页
建立了测定纺织品中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萃取,再经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10 m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电喷雾离子源,负... 建立了测定纺织品中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萃取,再经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10 m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酸在质量浓度为0.1~5.0μg/mL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5,定量检测下限为1.0 mg/kg,加标回收率在87.4%~107.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能够满足纺织品中痕量残留物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全氟2-甲基-3-己酸 液相-串联质谱法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3R,4R)-4,7,7-三甲基-6-氧杂二环[3.2.1]辛烷-3,4-二醇的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道战 朱守记 +1 位作者 蓝虹云 雷福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5,共7页
在催化剂过氧磷钨酸十二烷基吡啶盐(Cat-PW4)的作用下,α-蒎烯与H2O2反应生成主要产物(3R,4R)-4,7,7-三甲基-6-氧杂二环[3.2.1]辛烷-3,4-二醇。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12.8 mmolα-蒎烯、5 m ... 在催化剂过氧磷钨酸十二烷基吡啶盐(Cat-PW4)的作用下,α-蒎烯与H2O2反应生成主要产物(3R,4R)-4,7,7-三甲基-6-氧杂二环[3.2.1]辛烷-3,4-二醇。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12.8 mmolα-蒎烯、5 m L溶剂三氯甲烷、0.2 g催化剂、3.3 m L 30%H2O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α-蒎烯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分别为94.7%和39.8%。反应结束后,该产物存在于水相和有机相中,通过萃取和重结晶分离提纯,得率11%,纯度达到98%;其分子结构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低分辨率质谱及高分辨率质谱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 4R)-4 7 7-甲基-6-二环[3.2.1]辛烷-3 4-二醇 Α-蒎烯 H2O2 磷钨酸十二烷基吡啶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甲基-3-氧杂亚戊基碳酸酯)]碳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瑞洋 陈彤 王公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3-1147,共5页
以镁铝水滑石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与二甘醇为原料,控制合成了二[2-(甲基-3-氧杂亚戊基碳酸酯)]碳酸酯,优化反应工艺条件,在油浴温度100 ℃,碳酸二甲酯与二甘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1.2 wt%的条件下,采用两段工艺,目标产物收率达51%。提... 以镁铝水滑石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与二甘醇为原料,控制合成了二[2-(甲基-3-氧杂亚戊基碳酸酯)]碳酸酯,优化反应工艺条件,在油浴温度100 ℃,碳酸二甲酯与二甘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1.2 wt%的条件下,采用两段工艺,目标产物收率达51%。提纯产物,通过核磁与高分辨质谱证实了其结构。以反应体系中产物分布变化为依据,提出了目标产物的两条生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2-(甲基-3-亚戊基碳酸酯)]碳酸酯 镁铝水滑石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苄基-5-(1-(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氨基咪唑啉-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益豪 赵宇 +3 位作者 许磊川 苏彦豪 张倩 王明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7-1107,共11页
为寻找高活性的杀菌化合物,在前期合成5-(1-(4-甲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氨基咪唑啉-4-酮类化合物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在咪唑啉-4-酮的3-位引入苄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核磁... 为寻找高活性的杀菌化合物,在前期合成5-(1-(4-甲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氨基咪唑啉-4-酮类化合物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在咪唑啉-4-酮的3-位引入苄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ESI-MS)确证。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显示,Z-构型中间体化合物6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氮质子化开环再环化,转化为E-构型化合物7。离体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位苄基的引入改善了该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E)-3-苄基-5-(1-(4-甲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4-甲氧基苯基)氨基-咪唑啉-4-酮(9c)和(E)-3-苄基-5-(1-(4-甲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3-基)亚乙基)-2-(4-氟苯基)氨基-咪唑啉-4-酮(9h)对油菜菌核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4.3和21.1 mg/L。活体杀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400 mg/L下化合物9c对于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和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乙酰基-4-甲基-1-螺[4 5]癸-3--2- 3-苄基-2-氨基咪唑啉-4- 双键构型转化 互变异构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8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被引量:15
5
作者 钱佳浩 朱清禾 +3 位作者 万江 王佳希 张卫 杨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6,共8页
该文建立了适用于土壤中18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包括14种全氟羧酸、3种全氟磺酸以及1种全氟醚羧酸。通过比较土壤粒径、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相萃取柱种类以及洗脱液浓度对PFAS... 该文建立了适用于土壤中18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包括14种全氟羧酸、3种全氟磺酸以及1种全氟醚羧酸。通过比较土壤粒径、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相萃取柱种类以及洗脱液浓度对PFASs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前处理条件为:土壤样品过60目筛,在40℃下用甲醇超声提取10 min,分离上清液并用氮气浓缩至1~2 mL,加超纯水稀释后过WAX Oasis(150 mg/6 mL)固相萃取柱纯化,用2 mL甲醇和4 mL 0.1%氨水-甲醇对目标物进行洗脱。洗脱液氮吹定容后,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柱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分离,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ESI-)定量分析18种PFASs。结果表明,18种PFASs在0.05~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方法检出限为0.003~0.100μg/L,定量下限为0.010~0.300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6.3%~13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0%~11%。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包括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酸)(GenX)在内的18种PFAS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土壤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2-甲基-3-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