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补短板”到“提质效”: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研究
1
作者 郑家鲲 徐丽萍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3,共10页
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是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推动设施“优质共享、均衡可及”的重要抓手,也是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健身”的实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保障。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系统剖析... 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是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推动设施“优质共享、均衡可及”的重要抓手,也是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健身”的实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保障。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系统剖析制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提升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破解之策。研究认为,现阶段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标准迟滞、体制机制掣肘、供需对接失准及要素支撑不牢等方面。为此,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统筹谋划,筑牢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法治“新环境”;深化联结合作,构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治理“新格局”;紧扣需求动态,丰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新场景”;优化资源配置,助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展“新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服务效能 现实困境 破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高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及组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凯圆 宋昱 +1 位作者 刘东升 尤静怡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2,共8页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仅提供了全民健身的场所,更提供了健身者寻求社会角色认同的场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使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结果表明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是导致群众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仅提供了全民健身的场所,更提供了健身者寻求社会角色认同的场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性比较分析法,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使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结果表明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是导致群众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持续使用的充要条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同伴效应、反馈途径、健身环境和健身期待是影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使用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盘活健身资源存量,基于健身设施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以推动良好健身氛围形成,健全正式与非正式信息反馈机制以提高协同治理能力,建设多元元素嵌入的生态健身空间以满足多样化健身需求,通过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驱动以提高群众主动健身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使用效率 高质量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内容视角下央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政策协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思颖 陈元欣 +2 位作者 周彪 时宵 陈磊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53,共14页
中央与地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政策协同对于落实政策并发挥最优政策效果,助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央地政策的关系协同和内容协同两个视角构建时间-空间-功能-类别-模式框架,通过LDA主题模型量化分析发现... 中央与地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政策协同对于落实政策并发挥最优政策效果,助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央地政策的关系协同和内容协同两个视角构建时间-空间-功能-类别-模式框架,通过LDA主题模型量化分析发现,在关系协同中,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政策主体参与健身设施治理积极性最高,长江中游、成渝双城经济圈两地政策主体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在内容协同中,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健身设施政策文本各具特色,在建设规划政策维度较为匹配,而在运维管理政策维度具有显著差异。调研发现,央地政策协同受到顶层设计实践导向作用尚需强化、区域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亟须挖掘、多元主体协同监管体系尚未成型、央地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大、区域运维管理政策效能有待提升等因素的制约。研究提出应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体育空间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多元共治与综合监管协同推进、政策帮扶与资金保障有效衔接、政策创新与运营管理双管齐下等推动央地政策协同增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协同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区域协调发展 政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