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目标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逻辑关系、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思贝 陈丛刊 郑家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考察共同富裕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指出共同富裕目标下全民... 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考察共同富裕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指出共同富裕目标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要求以及面临的政策衔接不顺畅、资源结构不合理、供需关系不匹配、实践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提出具体实施路径:凝聚共识共信,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共建共享,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厚植为民情怀;推动共创共融,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增添创新活力;聚焦共事共赢,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展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 共同富裕 逻辑关系 现实挑战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意蕴、现实基础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禹 张凤彪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探究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意蕴、现实基础,根据困境提出路径选择。价值意蕴: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区域协调、实现成果共享。现实基础:支持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制度保障,区域差异的缩小提供了现实可...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探究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意蕴、现实基础,根据困境提出路径选择。价值意蕴: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区域协调、实现成果共享。现实基础:支持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制度保障,区域差异的缩小提供了现实可能,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实困境:单一供给与多元需求的反差,率先发展与相对滞后的落差,资源闲置与分配不均的矛盾。路径选择: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动态满足全民健身服务需求,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均衡全民资源要素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公众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逻辑指向与纾困理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军 段娟娟 +2 位作者 严家高 董蕾 邵雪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3,共9页
公众有效参与是新时代构建我国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检验成果,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驱动公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提供了物质前提。立足于数字技术驱动公众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内涵释义... 公众有效参与是新时代构建我国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检验成果,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驱动公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提供了物质前提。立足于数字技术驱动公众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内涵释义与理论框架,深入剖析其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存在数字技术嵌入不足掣肘公众服务需求识别精准度、数字鸿沟障碍影响弱势群体治理参与效能、互动反馈渠道受阻拉低公众共同体意识、制度保障缺失滋生公众数据隐私泄露风险等阻滞壁垒。建议从紧抓数字改造与人才培养、培育技术亲民性与普适性、重塑公众需求反馈新范式与拓增公众隐私安全制度供给等方面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个性化服务供给、便捷化流程再造、扁平化互动渠道与匿名化隐私保护水平,以期进一步为数字技术驱动公众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驱动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公众参与治理 精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构建多元立体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舒为平 杨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6,共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就体育领域的改革提出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组织了相关专家以“进一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展开笔谈,并从本期始陆续刊载,以期为中国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抢抓机遇 体育事业 全面深化改革 强国建设 科学谋划 多元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供性视角下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价值审视、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
5
作者 徐成立 王宁 +1 位作者 田静 刘买如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88,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可供性理论的指导下审视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价值表现,探讨赋能实践过程中的困境所在,并进一步提出推进赋能作用的路径。研究认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价值表现为驱动全民健...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可供性理论的指导下审视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价值表现,探讨赋能实践过程中的困境所在,并进一步提出推进赋能作用的路径。研究认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价值表现为驱动全民健身资源整合与服务普惠、增强全民健身服务体验与精准治理、推动全民健身场域重构与社群激活,但实践过程中存在内容供给生态失衡、技术发展尚未成熟、空间体验完整欠佳、感知主体认知受限等多重困境。为此,研究提出加强创新驱动,构建多元化内容供给体系;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转化与升级;持续构建数字化活动场景,增强空间可及性;增强大众感知,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使用可能等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 数字赋能 可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综合评价及组态路径研究
6
作者 田静 向雅婕 +3 位作者 柳庆 徐成立 刘买如 陈元欣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1,共9页
系统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基于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BP神经网络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评估我国全民... 系统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基于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BP神经网络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评估我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和影响条件组态。结果表明:1)我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效率不均衡,依次表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2)影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的条件组态有2种类型5条路径,即教育驱动、综合发展的高效率发展路径,资源匮乏、结构失衡及均衡缺失的低效率发展路径。为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效率,提出以下策略:1)因地制宜传播区域化发展理念;2)整合资源,强化经济协同作用;3)强化国家规划布局,精准补位区域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效率评价 熵权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国 孙庆祝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4,共10页
该研究基于2006—202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分析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能够有效促进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 该研究基于2006—202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分析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能够有效促进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短期调整机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滞后性,在脉冲响应分析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初期占主导地位,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则在后期开始逐渐发挥主导作用,且其影响效应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据此,提出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促进体育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建议:重视经济效益,发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驱动作用;识别均衡协整,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影响力度;权衡脉冲方差,辨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时滞特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 财政支出 体育产业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
8
作者 陈元欣 任涛 +2 位作者 时宵 陈召 丁志恒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2,82,共11页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熵权TOPSIS模型从场地设施供给、体育经费投入、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机构保障4个维度测度2013—2021年中国全民健...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熵权TOPSIS模型从场地设施供给、体育经费投入、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机构保障4个维度测度2013—2021年中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及演进趋势进行探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的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研究表明:1)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四大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呈现分化特征;2)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基尼系数呈明显下降态势,均等化趋势加强;3)场地设施供给与体育经费投入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最后,从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均等化和加强评估体系建设3个维度提出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建设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均等化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风险评估方法——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
9
作者 石岩 刘瀚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提出基于“改进熵权法-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风险多属性评估方法,运用5M1E理论框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筛选风险指标,采用改进熵权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其中包括科学健身培训(权重为0.115)、隐私保护度(权重... 提出基于“改进熵权法-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风险多属性评估方法,运用5M1E理论框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筛选风险指标,采用改进熵权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其中包括科学健身培训(权重为0.115)、隐私保护度(权重为0.144)、5G基础设施覆盖率(权重为0.072)等24项指标。采用TOPSIS法对风险事件进行排序,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验证结果。筛选山西省太原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风险事件,将智慧化风险指数分为轻度(风险指数范围为[0,0.34))、中度(风险指数范围为[0.34,0.39))、重度(风险指数范围为[0.39,0.45))和特度(风险指数范围为[0.45,1])4个等级,并详细描述每个等级的特征及其影响。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能够精准揭示智慧化服务中的潜在风险,并能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智慧化公共服务领域的风险评估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化风险评估方法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5M1E 改进熵权法 TOPSIS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能提升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苏潇 牟粼琳 +2 位作者 李欣芮 沈克印 张学渊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模糊集定性等方法,探究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内涵、困境,并提出路径。从价值指向、主体互嵌、行动载体三方面论述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内涵。困...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模糊集定性等方法,探究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内涵、困境,并提出路径。从价值指向、主体互嵌、行动载体三方面论述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能提升的内涵。困境:数字化治理应用受阻,基础资源配给不均衡,配套监督措施不健全。路径:加强数字工具纵深衔接,加大基础资源保障力度,健全评估监督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何以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基于嘉兴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望 樊炳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运用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阐释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内涵基础上,以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推进路径。首先,基于技术与组织和制度的互动关系,... 运用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阐释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内涵基础上,以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推进路径。首先,基于技术与组织和制度的互动关系,构建了价值引领下技术与制度共轭的分析框架;其次,以嘉兴实践为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过程逻辑,认为价值引领、技术调试、制度调试以及技术与制度共轭演化是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关键过程,体现了需求导向与价值引领、组织张力产生与数字技术采纳、数字技术嵌入与体制机制创新激活、数字技术迭代升级与制度再生产的演化逻辑;最后,在案例实践基础上,遵循“价值—技术—组织—制度”四位一体治理生态的思路,提出了以公共价值创造为统领,加强数字平台顶层设计,建立整体智治组织网络,构建可持续性制度安排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治理创新 嘉兴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禄全 刘青 向剑锋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5,共15页
建成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事业。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从“过程-结果”质量维度剖析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 建成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事业。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从“过程-结果”质量维度剖析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理论内涵、现实窘困与实践路向。研究认为,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诉求得到充分尊重、健身需求得以很好满足、健身获得感切实增强的发展状态。治理过程中,多中心协同治理体系尚未形成、政务信息公开不理想、基层群众主体地位弱化、需求信息征集失真等桎梏因素,以及供给结果突出的区域供给标准失衡、同质化现象普遍、公共健身环境差、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窘困,致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效能和产品(含服务)体系质量总体不高。未来应主动顺应新需求环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理念,围绕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产品供给目标,多措并举推进新型举国体制赋能、基础标准兜底、多元特色产品供给、存量增量提质升级、空间布局便民共享和全过程质量监测,以奋力谱写中国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 高质量发展 困境 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及时空演进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弘宇 李燕领 +1 位作者 张润晨 杜周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精准把握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地区差距及演进态势,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着力点。采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直观反映2016—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时空分... 精准把握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地区差距及演进态势,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着力点。采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直观反映2016—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剖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演变趋势与收敛特征。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分布呈两极化态势,地区分布上呈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特征;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受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的交叉作用影响,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W”型浮动趋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差距随时间迁移收敛至稳态水平,地区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缩小地区效率差距均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应采取差异化全民健身发展路径,因地制宜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强化“全国一盘棋”系统共生理念,统筹区域全民健身事业协调发展;精准补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资源配置效率 时空演进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柴王军 岳磊磊 武洛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技术能力,正在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重要动力。从应用载体、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指导培训等4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作用机制,阐释人工智能技术“为何、如何、以...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技术能力,正在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重要动力。从应用载体、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指导培训等4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作用机制,阐释人工智能技术“为何、如何、以何”赋能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供需适配。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全民健身需求的精准识别,进而实现精准供给,有效解决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有需求无供给、有供给无需求以及需求和供给之间无法精准匹配的供需矛盾,从而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对接;而人工智能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需适配仍面临着数据与算力难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供给障碍、需求认知滞后、人才缺乏等困境。由此提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领域深度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供给体系、提升需求认知、加快人才培养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 供需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IC模型的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柔性治理的实现机制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杭福临 钟亚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2,共8页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柔性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与治理理念的结合,目的在于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治理效能。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协同治理模型(SFIC)为分析框架,以数字技术因何赋能、以何赋能、...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柔性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与治理理念的结合,目的在于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治理效能。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协同治理模型(SFIC)为分析框架,以数字技术因何赋能、以何赋能、为何“负能”、如何增能为研究思路,对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柔性治理的内在逻辑、实现机制、“负能”原因、优化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柔性治理的内在逻辑在于以人为本的“善治”逻辑、治理效能提升的“良治”逻辑、数治互嵌的“智治”逻辑。通过协同治理模型分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柔性治理的实现机制及实然场景,认为主体层面存在治理力量失效、空间层面存在空间治理失序、技术层面存在监管范围失控、心理层面存在情感认同失衡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策略:主体层面要树立求真务实的治理理念,空间层面要打造协同规范的空间秩序,技术层面要构建开放透明的治理流程,心理层面要形成情感认同的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IC模型 数字赋能 柔性治理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格化治理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郑冠杰 范尧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5,9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格化治理的理论内涵、行动逻辑,并提出实践路径。行动逻辑:从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主体的协同演进逻辑,从模糊治理转向精准连接的权责配置逻辑,从经验主义转向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格化治理的理论内涵、行动逻辑,并提出实践路径。行动逻辑:从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主体的协同演进逻辑,从模糊治理转向精准连接的权责配置逻辑,从经验主义转向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逻辑。实践路径:构建协同治理格局,优化网格化治理工作流程;注重权责精准配置,提升网格化治理效能表现;完善配套运行机制,推动网格化治理有效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社区 网格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测度与时空特征分析———基于2010-2022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
17
作者 武红宇 段嘉琦 李书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6,54,共10页
在全民健身相关政策文件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赋权法和专家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到2010-2022年13年间31个省... 在全民健身相关政策文件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赋权法和专家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到2010-2022年13年间31个省域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通过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宏观体育政策和重大赛事活动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两大驱动力。(2)13年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增长显著与省域分化并存。(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区域发展不均衡,空间集聚特征凸显。提出以下对策:(1)调整发展动力组合,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健康增长模式。(2)立足当前分层格局,建立省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精准扶持机制。(3)深化区域协同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省域 层次分析赋权法 发展指数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素养对老年群体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18
作者 刘瀚钰 石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4,61,共11页
随着数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老年群体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面临着信息获取和技术适应的双重挑战,如何提升其数智化服务获得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山西省太原市老年群体为调查对象,探讨数智素养、数智社会参与及数字反哺对老年群... 随着数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老年群体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面临着信息获取和技术适应的双重挑战,如何提升其数智化服务获得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山西省太原市老年群体为调查对象,探讨数智素养、数智社会参与及数字反哺对老年群体数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老年群体数智素养的提升显著增强了其对数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获得感;数智社会参与在老年群体数智素养和数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获得感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数字反哺正向调节数智素养与老年群体获得感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性别、年龄、学历与收入的群体异质性。基于此提出通过“需求+能力”“知识+技能”“传统文化+现代技术”“群体+场景”“效果评估+动态优化”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老年群体更好地共享数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成果,构建个人+家庭+社会一体的适老性发展方案,有效提升老年群体数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素养 数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获得感 数智社会参与 数字反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逻辑、问题透视与实现路径
19
作者 李晓蝶 邹溪楠 +1 位作者 刘兵 吕万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5,共10页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价值共创,是数字时代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选择、主动适应公共服务变革的应然选择,也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公共价值创造理论为基础,...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价值共创,是数字时代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选择、主动适应公共服务变革的应然选择,也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公共价值创造理论为基础,解析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逻辑、制约瓶颈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价值共创在理论逻辑上体现了多元主体由制度信任、关系信任升级为价值信任的内化过程;针对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的“制度缺陷”、多元主体有效互动的“数字缺陷”、服务质量有效回应的“评价缺陷”等瓶颈,可通过完善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的制度支持、提高多元主体有效互动的数字支持、优化服务质量有效回应的评价支持等路径,推动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价值共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价值共创 数字化转型 数字赋能 多元主体 公共价值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可供与服务可及:大数据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
20
作者 杜松健 樊炳有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4,共1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大数据技术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内在机理和实践困境,并据此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智慧服务的分配精准化、智能评估的管理精细化、个性定制的体验普及化和靶向运营的感知高...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大数据技术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内在机理和实践困境,并据此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智慧服务的分配精准化、智能评估的管理精细化、个性定制的体验普及化和靶向运营的感知高效化等构成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领域中大数据从技术可供性向服务可及性的治理创新。大数据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的现实困境包括衔接性不足、结构性滞后、普适性失配、协同性割裂等问题。基于此,研究提出从精准决策到需求响应、从平台整合到信息交互、从技术破壁到资源增效、从要素重组到业态重构等优化路径。面向未来,推进构建与体育治理现代化相协调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仍需聚焦于全面弥补数据资源、技术应用、信息共享、组织架构等方面的短板,有效识别并防范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潜藏的隐性风险,以提高数字技术的可供性与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大数据 技术可供性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