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日制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杂粮生产与加工特色学科为例
1
作者 王长远 陈洪生 侯美如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130-132,136,共4页
随着社会对食品行业需求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管理方式相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研究生培养整体质量下降,需要对现有的培养管理模式更进一步优化,以达到食品领域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粮生... 随着社会对食品行业需求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管理方式相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研究生培养整体质量下降,需要对现有的培养管理模式更进一步优化,以达到食品领域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粮生产与加工特色学科为例,针对现阶段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大纲修订、内涵发展、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需求对接、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和改造,对全日制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卓越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三题:变化、问题与借鉴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丽 袁雯静 卜佳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2,共6页
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关文件的颁布,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改革拉开了序幕。通过分析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在计划管理、生源组织、考核录取等方面的变化及存在问题(如招生计划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有效生... 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关文件的颁布,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改革拉开了序幕。通过分析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在计划管理、生源组织、考核录取等方面的变化及存在问题(如招生计划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有效生源不足、入学考试方式单一等),借鉴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模式,对建立有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选拔模式提出对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 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被引量:18
3
作者 唐继卫 马健生 李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论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对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厘清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内涵;认为打破学生身份限制,规范非全日制培养形式,切实实施完全学分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在职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完全学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强国战略与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桂林 程翠玉 姜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16,共4页
论述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指出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提出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中国 高等教育 教学组织形式 学分互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建议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文松 朱爱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1-54,共4页
本文在总结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制约因素,深入剖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生源萎缩、定位不当、培养模式缺乏特色、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的深层... 本文在总结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制约因素,深入剖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生源萎缩、定位不当、培养模式缺乏特色、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推行学位与学历一体化政策、创新适应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求的培养模式、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等改革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应用型人才 同等学力 专业学位 科学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网络教学 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会杰 聂钢 朱继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6,共4页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是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管理和共享大学资源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图书馆等方面,网络教学的应用必将...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是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管理和共享大学资源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图书馆等方面,网络教学的应用必将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 终身学习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清华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临时党支部的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岑 任怀艺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
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方向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普遍不够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门工作队伍、针对性... 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方向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普遍不够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门工作队伍、针对性举措和健全的工作体系,严重影响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大学积极探索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集体中建立临时党支部,依托临时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入校;同时利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行业基础和工作经验,强化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朋辈激励,有力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临时党支部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理性审视与制度反思——基于一则非全研究生就业同权的舆情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祥 魏月寒 张晗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26,共7页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和社会高质量人力资源需要的重要路径,但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问题一直是影响其独特价值彰显的关键因素。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同权政策的推行引发了社会热议,借助NVIVO软件对公众网络评论进...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和社会高质量人力资源需要的重要路径,但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问题一直是影响其独特价值彰显的关键因素。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同权政策的推行引发了社会热议,借助NVIVO软件对公众网络评论进行分析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涉及制度认同、招生认同、过程认同和结果认同四个方面,存在正向和负向的两极分歧。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面临制度权威性难以彰显,学生报考动机与学校招生动机存在负向耦合风险,培养过程权利不平等,就业同权难以提升培养结果认同度等困境。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要从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推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治理法治化,基于互联网创新管理机制和教学方式,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社会认同度 就业同权 舆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实施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章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决策进程考察入手,厘清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社会意义,探究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社会需求、并轨应坚持的标准及并轨过程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明确提出通过突... 文章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决策进程考察入手,厘清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社会意义,探究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社会需求、并轨应坚持的标准及并轨过程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明确提出通过突出在职人员培养的主体地位、深化完善非全日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切实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与权益、改进非全日制毕业出口和提升通道等手段,实现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深度并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并轨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领悟顶层设计 切实做好基层实践--基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并轨的思考 被引量:19
10
作者 白丽新 江莹 赵仁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4,共5页
教育部明确界定、区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将原来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形式并入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这种招生并轨,在推进依法办学、确保质量提升、优化结构调整、完善培养机制、精确数据统... 教育部明确界定、区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将原来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形式并入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这种招生并轨,在推进依法办学、确保质量提升、优化结构调整、完善培养机制、精确数据统计、强化精准选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考生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非定向与定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等类别中准确选择,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在协同创新、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上真抓实干、精益求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并轨 协调发展 精准报考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亟待规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卫刚 谢仁业 +3 位作者 马桂敏 廖文武 李小平 杨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9,共4页
本文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的定义和内涵.从完善、规范、拓展现行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及构建规范的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阐述 了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 研究生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琼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27-128,共2页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群体正在逐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透过这一群体的思想行为的表层特征,探究这一群体的深层因素,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这对于全面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其健康、...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一群体正在逐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透过这一群体的思想行为的表层特征,探究这一群体的深层因素,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这对于全面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其健康、高尚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论与讲座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情绪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星 杨斌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独特且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研究对比分析了以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法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两种授课方式均显著降低了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独特且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研究对比分析了以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法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两种授课方式均显著降低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消极情绪。但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参与常规讲座的学生,参与互动辩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课后保留了更多的积极情绪。辩论作为互动学习的教学法,可以实现情绪调节,有助于个体发展和创新者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教学法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问题探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玲 严欣平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7期63-64,共2页
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成人学习的理想学习样式。近年来,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扩招引发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研究生培养质量令人担忧,从而揭示出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应然性。基于研究生自身素养和学习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成人学习的理想学习样式。近年来,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扩招引发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研究生培养质量令人担忧,从而揭示出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应然性。基于研究生自身素养和学习特点,本文探究了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自我导向学习 学习方式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及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青 杨妙霞 杨辉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0-53,共4页
通过对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几方面的比较分析,为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英国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 入学条件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柳梦月 张雯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4期208-208,共1页
课程设置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针对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缺乏"学术探究"和"个性培养"的两个共性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研究生课程范式和构建彰显研究生"学术... 课程设置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针对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缺乏"学术探究"和"个性培养"的两个共性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研究生课程范式和构建彰显研究生"学术个性"的课程选择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供高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课程设置 学术探究 个性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座谈会
17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4,共1页
本刊讯2005年3月24~25日山东省学位办、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济南召开了全省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交流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管理经验;研究部署加强我省非... 本刊讯2005年3月24~25日山东省学位办、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济南召开了全省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交流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管理经验;研究部署加强我省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 教育管理工作 研究生教育工作 座谈会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中“隐形失衡”问题探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骐 戴一飞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8,共7页
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轨政策实施以来,呈现在职考生初试成绩上线率远低于应届考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不足、大量应届考生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等“隐形失衡”现象。调查显示:被调剂的应届考生正在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生... 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轨政策实施以来,呈现在职考生初试成绩上线率远低于应届考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不足、大量应届考生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等“隐形失衡”现象。调查显示:被调剂的应届考生正在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的主流。由于在职考生与应届考生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会造成人才选拔效果的失衡。为解决这种“隐形失衡”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机制,在坚持初试统考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通用能力测试、等级分代替原始分、强化复试功能等措施,探索并建立更为适应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选拔的考试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考试 通用能力测试 复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专业实践环节 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被引量:135
19
作者 文冠华 姜文忠 陈宏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共4页
认为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三大环节中,专业实践环节是达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硕士生培养类别成功转型的关键。从专业实践的重要性、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以及抓好专业实践的全过程... 认为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三大环节中,专业实践环节是达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硕士生培养类别成功转型的关键。从专业实践的重要性、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以及抓好专业实践的全过程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实践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基于全国14所重点高校问卷数据 被引量:91
20
作者 耿有权 彭维娜 +1 位作者 彭志越 曹蕾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对全国14所重点高校1400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模式运行情况的专题调研发现:理论课比重大于实践课,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比例很低,以学术性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者居多,配套环境建设急需加强。未来,高校要突出实践性和特定职... 对全国14所重点高校1400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模式运行情况的专题调研发现:理论课比重大于实践课,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比例很低,以学术性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者居多,配套环境建设急需加强。未来,高校要突出实践性和特定职业性的特点,以完成横向实践课题研究和取得高级职业证书为目标,建立职业取向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对接体系;建立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制;增加前沿实践性、创新应用性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大幅增加研究生教育投入,加速改善专业型研究生学习条件、环境和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模式 运行状况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