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理念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探析——以S大学材料与化工(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为例
1
作者 曹蔚 熊玲 张春辉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155-159,共5页
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的现状,以S大学材料与化工(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实践教学体系为例,从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和协同机制,探讨了基于OBE理念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OBE理论 全日制工程硕士 材料与化工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伟 张季如 万晶 《高等建筑教育》 2013年第1期61-65,共5页
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需求,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需要适应的目标,构建以基础理论与知识、专业素养与能力和科学系统的思维为三大平台的复合课程目标体系,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 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需求,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需要适应的目标,构建以基础理论与知识、专业素养与能力和科学系统的思维为三大平台的复合课程目标体系,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导师队伍建设和产学研结合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应评价体系,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得出指标的优先排序,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全日制工程硕士 课程体系 复合型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实践基地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建功 谢子敏 黄丽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4期78-87,共10页
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实践基地评价,是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学质量、提升其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基于PDCA理论构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实践基地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全国四大区域22所高校、10... 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实践基地评价,是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学质量、提升其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基于PDCA理论构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实践基地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全国四大区域22所高校、10所科研院所和84个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优秀型、合格型、不合格基地占比分别为28%、56%、16%;按调查区域分,西南西北地区的基地建设较为薄弱;按院校类型分,普通高校对基地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按基地规模分,中型企业所属的基地建设效果最好。最后,文章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校外实践基地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校外实践基地 PDCA理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娟 范家元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与企业需求相比,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无论是"职业素质""知识水平"还是"综合能力"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匹配之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高校和学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三个直接利益相关者,由于自身利益、需要... 与企业需求相比,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无论是"职业素质""知识水平"还是"综合能力"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匹配之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高校和学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三个直接利益相关者,由于自身利益、需要和地位的差别,其价值诉求各不相同。为此,应当构建一种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契约机制,让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对高校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切实发挥"共同治理"的主体责任,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胜任力 全日制工程硕士 企业需求 匹配度 大学生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协同创新背景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明生 周天 +4 位作者 曹忠义 王大成 宋瑞琳 李杨 张海刚 《中国冶金教育》 2017年第4期49-52,共4页
对影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邀请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采取理论与实践并行,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并行,校企双方导师与学生互动等方式,打破先理论(高校)、后实践(企业),最后撰写论文(高校)的... 对影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邀请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采取理论与实践并行,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并行,校企双方导师与学生互动等方式,打破先理论(高校)、后实践(企业),最后撰写论文(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共同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组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H大学为案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应密 韩云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4期135-139,共5页
实践环节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H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组织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总结,概述了H大学实践环节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情况,并对该模式的优势和存在... 实践环节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H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组织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总结,概述了H大学实践环节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情况,并对该模式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实践环节 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岳娜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06-109,共4页
职业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也是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显著区别。当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教师队伍结构较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学生评... 职业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也是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显著区别。当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教师队伍结构较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学生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未来应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改进学生评价方式,以全面提升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职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
8
作者 李方伟 赵显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3年第10期11-15,共5页
本文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能力是工程实践能力。重庆邮电大学围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从制订和完善培养方案、建设导师团队、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和建立管理机制... 本文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能力是工程实践能力。重庆邮电大学围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从制订和完善培养方案、建设导师团队、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和建立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解决培养中的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 工程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艳鼎 《安顺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师资配备以及科研论文等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拓展学位培养通道、优化学位培养方案及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qu...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师资配备以及科研论文等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拓展学位培养通道、优化学位培养方案及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培养制的实施路径,能推进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模式下全日制工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10
作者 徐园园 王志刚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4X期166-167,共2页
本文在分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之下全日制工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认识程度不到位、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教育理念,构建网络平台等全日制工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逐步让"工学结合"作为... 本文在分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之下全日制工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认识程度不到位、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教育理念,构建网络平台等全日制工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逐步让"工学结合"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进而使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之下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全日制工程硕士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虹 钟景清 《成才之路》 2019年第11期4-5,共2页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正深入推进,研究生"双导师制"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文章从师生组合、导师职责、角色地位、利益相关四个方面对"双导师制"进行重新解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提升全日制工程硕...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正深入推进,研究生"双导师制"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文章从师生组合、导师职责、角色地位、利益相关四个方面对"双导师制"进行重新解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能力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师制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导师职责 工程硕士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华丽水 姚若河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6,共2页
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培养注重学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型人才。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发展和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培养特点出发,分析电子信息类高层工程研究人才的能力,构建了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依托工程中... 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培养注重学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型人才。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发展和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培养特点出发,分析电子信息类高层工程研究人才的能力,构建了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依托工程中心、重大项目、重点团队"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全日制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模糊评价法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春义 曹文利 +3 位作者 王忠涛 谭冰 李晓飞 杨刚 《航海教育研究》 2015年第3期33-37,共5页
结合大连海事大学基于"大交通"特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根据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特征,设计了对应分级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及九级标度法建立了AHP-模糊评价分析模型,并对交... 结合大连海事大学基于"大交通"特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根据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特征,设计了对应分级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及九级标度法建立了AHP-模糊评价分析模型,并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质量评估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教学质量 评估模型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次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红国 郭寒英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随着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的增加,普通硕士、全日制工程硕士和普通工程硕士三种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带来了新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在分析不同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普通型硕士研究生的... 随着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的增加,普通硕士、全日制工程硕士和普通工程硕士三种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带来了新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在分析不同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普通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强化培养模式,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强化培养模式和针对普通工程硕士的科研认知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分层次有针对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培养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硕士 工程硕士 全日制工程硕士 分层次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学原理案例库建设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晓玲 王优强 +1 位作者 万勇 姜培刚 《中国冶金教育》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摩擦学原理课程内容和特点,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对策,并进行了案例库建设实践。摩擦学原理案例库是案例教学的基本保障,具有教学和研究、交流和分享及资源整合功能。案例库建设源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摩擦学原理课程内容和特点,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对策,并进行了案例库建设实践。摩擦学原理案例库是案例教学的基本保障,具有教学和研究、交流和分享及资源整合功能。案例库建设源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有传承性和前沿性。结合“经典弹流润滑特征及其试验验证”教学案例给出了案例要素设计示例,并对案例库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该课程案例库的建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它课程的案例库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库建设 摩擦学原理 案例教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