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逻辑及其改革策略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凤翔 连晓庆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40,共5页
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契合,二者的教育类型具有一致性,也具有一致性的教育改革实践诉求。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应着眼于以下方面:专业设置体现行业或社会领域需求;构建基于工作实际的课... 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契合,二者的教育类型具有一致性,也具有一致性的教育改革实践诉求。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应着眼于以下方面:专业设置体现行业或社会领域需求;构建基于工作实际的课程体系;建立实训和研发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实践环境和机会;强化学术型和实践型高级专门技术人员合作互补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基于部分全国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视角 被引量:40
2
作者 马永红 张乐 +1 位作者 李开宇 于苗苗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9-98,共10页
对全国9所重点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从专业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的视角审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问题。调研数据表明,学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总体满意度评价与学习过程、培养目标达成各维度均呈正... 对全国9所重点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从专业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的视角审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问题。调研数据表明,学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总体满意度评价与学习过程、培养目标达成各维度均呈正显著相关,其中与学生对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导师指导维度满意度较强相关,与学生对校外人员参与度、能力提升、职业发展感知满意度维度中的满足社会需求程度和专业认可度中性相关,与职业发展感知维度中的就业相关性弱性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进一步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设置,积极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关注和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作用激发和激励,加强校外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主动参与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 被引量:43
3
作者 马永红 赵世奎 李晔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74-77,共4页
我国自2009年实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跟踪研究可为其顺利推进提供基础信息支持。本文在深入研究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跟... 我国自2009年实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跟踪研究可为其顺利推进提供基础信息支持。本文在深入研究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跟踪研究的基本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跟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职责、经验、问题、对策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丽娜 王传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0,共5页
认为高校负有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职责。阐述了我国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指出了质量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统筹各类教育主体力量不够、质量保障外化有余内化不足、质量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 认为高校负有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职责。阐述了我国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指出了质量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统筹各类教育主体力量不够、质量保障外化有余内化不足、质量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认为只有妥善处理好以上问题才能保障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指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力及其提升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健 孙华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3,共6页
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认为我国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力不强,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和开展。在分析了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力因素后,认为应从经济动力、制度动力和... 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认为我国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力不强,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和开展。在分析了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动力因素后,认为应从经济动力、制度动力和道德动力三个维度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参与动力,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参与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转变背景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思考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超 徐天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在现代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发生明显转变且呈现出知识生产多元主体性、情景化、跨学科性和协同创新等时代性特征。现代知识生产模式转变及其时代特征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对其理念、机制、方式、评价和社会责任等产生... 在现代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发生明显转变且呈现出知识生产多元主体性、情景化、跨学科性和协同创新等时代性特征。现代知识生产模式转变及其时代特征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对其理念、机制、方式、评价和社会责任等产生深刻影响。为适应知识生产的现代转型和高质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多元需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积极探索并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学科—学科"跨学科动态交叉和"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四维主体协同发展等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推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教育模式 四维主体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筱静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3,共5页
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之所以仍在复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未能充分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学术型师资队伍不能完全胜任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而双... 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之所以仍在复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未能充分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学术型师资队伍不能完全胜任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而双导师制也陷入实施困境。认为高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师资分类制度,并就此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师资队伍 双导师制 师资分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凯宏 谷志新 于海珠 《森林工程》 2016年第3期93-96,共4页
我国目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的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但在教育方式上却十分相像。在分析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当前研究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其培养模式中需要改革的问题,主要... 我国目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的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但在教育方式上却十分相像。在分析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当前研究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其培养模式中需要改革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改革、导师团队建设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方面内容。具体从丰富教学内容、打造多样化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实施双导师制、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建立"内外兼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究如何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教育改革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33
9
作者 胡莹 杨雪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简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部宏观质量管理和内部微观质量管理的架构及其相互关系,阐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探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简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部宏观质量管理和内部微观质量管理的架构及其相互关系,阐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探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提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全日制 质量管理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PLS-SEM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丽华 宁梦妍 王一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3,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是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有质量地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从高校、企业、政府三个利益相关主体出发,通过PLS-SEM模型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是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有质量地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从高校、企业、政府三个利益相关主体出发,通过PLS-SEM模型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发表科技成果、政府对境内企业R&D支出以及企业科研人员占比对协同育人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的发展,应建立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协同育人机制、多主体共建数字化协同育人平台并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协同育人 PLS-SEM模型 高校 企业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综合性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11
作者 陈晓清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1,共9页
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数智化转型呈现必然趋势,这也为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当前综合性大学所设置的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综合性大学在课程体系、教学... 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数智化转型呈现必然趋势,这也为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当前综合性大学所设置的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综合性大学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交流互动、评价标准五个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课程体系之间的交叉融合有待加强、学术性与师范性相平衡的教学模式有待形成、数智化教学实践内容有待完善、教师交流与师生互动有待加强、单一化的评价标准有待突破。在此基础上,为深入推进综合性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进程,围绕课程教学体系打造、数智化教学资源开发、智能化平台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评价体系构建五个维度提出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数智化转型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方 朱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共6页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和传统的学术博士学位是两种“等而不同”的学位类型。如何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训练、评价方式等关键环节上,体现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与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差异化要求,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和传统的学术博士学位是两种“等而不同”的学位类型。如何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训练、评价方式等关键环节上,体现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与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差异化要求,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的核心课题。基于前人研究构建了一个优化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体系,具体表现为:师资队伍专业化,落实双导师制;教学方法实践化,重视案例教学;课程设置模块化,突出交叉融合;实习训练国际化,注重协同培养;评价方式多元化,加强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博士专业学位 目标定位 培养体系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赋能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运行机理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亮 叶明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同等重要的多态性教育类型,更加指向产教融合纵深发展的新格局。锚定服务性学习促价值共创的内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复杂适应性的理念引领、组织多孔性的主体串联、需求嵌合性的价值阐发...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同等重要的多态性教育类型,更加指向产教融合纵深发展的新格局。锚定服务性学习促价值共创的内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复杂适应性的理念引领、组织多孔性的主体串联、需求嵌合性的价值阐发、空间实践性的行动推进,揭示了其赋能产教融合的特征。基于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在应然层面形成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四链交汇并进赋能产教融合的运行机理,以教促融、以人促融、以合促融。实然层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贯彻理实融通教学导向、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塑造知识生产动态链条,服务两个“先行先试”和新质生产力形成,通过大市场时代的生态利基赋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产教融合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分类发展,构建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14
作者 闫广芬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1-1,共1页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其高质量发展已超越教育领域本身,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点。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式进入...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其高质量发展已超越教育领域本身,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点。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式进入“分类发展、融通创新”的新阶段。这不仅是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性调整,更是国家人才战略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协同演进的重要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体系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学术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执行困境与推进策略——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15
作者 李冰冰 郭广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6,共9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推进新时代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政策设计,其预期目标的实现直接体现了国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现实执行样态分析发...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推进新时代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政策设计,其预期目标的实现直接体现了国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现实执行样态分析发现,政策文本的内在局限、政策执行机制不畅、目标群体的认知偏差及执行环境缺乏有力支持等是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重要因素。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落地须着力优化制度顶层设计,健全教育政策体系;完善政策执行机制,增强政策执行效力;提升政策客体认知,拓展政策执行参与;改善政策执行环境,重塑政策执行生态,以持续激发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政策 政策执行 史密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推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16
作者 李梦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共1页
我国从1991年开始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表决,同意在教育硕士下面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经过10年发展,教育硕士... 我国从1991年开始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表决,同意在教育硕士下面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经过10年发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职教硕士”)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职教硕士需要创新性开展培养工作,以推动职教硕士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健全导师组制度,积极探索施行“三导师”制。职教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成为“具有较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特别是在教指委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全国各职教硕士培养单位都逐步健全了中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选聘制度,实行“三导师”制,对保证职教硕士培养质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然而,随着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中职学校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减少,职教硕士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导师组结构也应适时作出相应调整。一是应将培养目标中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调整为“高素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二是应把中职学校导师调整为职业院校导师,即高职学院导师不能被排除在外,人才培养需要面向现实,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高质量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模式下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治理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项为例
17
作者 陈志敏 张静 +2 位作者 冯永忠 贾一波 夏可阳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06-108,114,共4页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明确提出“五育并举”和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型高层次农业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农业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校地协同机...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明确提出“五育并举”和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型高层次农业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农业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校地协同机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治理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与综合素质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强,“一懂两爱”情怀深厚、有志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探索构建出双元驱动校地协同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 校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四突出”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梅宁 李飞 +2 位作者 张腾飞 王昆 孔媛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2,共7页
认为当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体系创新不足、理论与实践联系欠紧密、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和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南京邮电大学挖掘学校特色资源,强化课程思政与学科融通,重构课程体系并建设实践平... 认为当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体系创新不足、理论与实践联系欠紧密、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和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南京邮电大学挖掘学校特色资源,强化课程思政与学科融通,重构课程体系并建设实践平台适应电子信息行业需求,围绕信息学科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资源整合,提出了“突出特色、突出需求、突出主线、突出融合”的“四突出”课程建设方案,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卓越工程师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成果的形式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实施核心问题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文辉 张安东 陈秋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3,共7页
2025年3—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实施核心问题系列研讨会顺利召开,主题为“专业学位实践成果的形式与评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领导到会指导,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高校代表等共19位专家学者作研讨... 2025年3—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实施核心问题系列研讨会顺利召开,主题为“专业学位实践成果的形式与评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领导到会指导,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高校代表等共19位专家学者作研讨会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实施后研究生可以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申请学位,与会专家学者就实践成果的意义与内涵、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的关系、实践成果的来源与形式、实践成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实践成果申请学位流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实践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多元化: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晓露 付鸿飞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规定研究生学位成果包括学位论文及实践成果两种类型,但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位论文仍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成果形式。专业学位论文多元化... 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规定研究生学位成果包括学位论文及实践成果两种类型,但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位论文仍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成果形式。专业学位论文多元化具有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然而,专业学位论文多元化发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职业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等方面仍面临现实困境。基于此,应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多元形式学位论文提供有效指导;创新多主体联合培养机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多元形式学位论文提供实践基础;推进专业学位论文多元化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学位论文多元形式推广应用与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学位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