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高密度全方位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依谋 梁向豪 +2 位作者 印兴耀 陈学强 王彦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2-382,332,共11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内幕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观测方位角较窄,面元较大,覆盖次数低,存在缝洞体成像横向偏移归位不足、小缝洞体识别和裂缝预测精度低等问题。针对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内幕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观测方位角较窄,面元较大,覆盖次数低,存在缝洞体成像横向偏移归位不足、小缝洞体识别和裂缝预测精度低等问题。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特点,详细分析了面元大小、覆盖次数和横纵比等主要观测参数对缝洞储层成像和油藏精细描述的影响,在塔北哈拉哈塘地区设计并首次实施了高密度全方位三维地震勘探,道密度达100×104道/km2。通过实际应用改善了缝洞储层的成像效果,显著提高了小尺度缝洞储层的识别精度和裂缝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 全方位地震采集 碳酸盐岩储层 观测系统 缝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单点高密度采集三维地震勘探实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郭念民 陈猛 +3 位作者 崔永福 罗彩明 孙海军 赵锐锐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1-780,824,共11页
随着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精细勘探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在塔里木油田哈拉哈塘X工区进行了陆上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试验,实现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检波器接收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 随着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精细勘探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在塔里木油田哈拉哈塘X工区进行了陆上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试验,实现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检波器接收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均匀性,且在施工前建立了精细表层结构模型,保证了采集数据质量。本次地震处理更加有针对性,基于面波反演的地滚波压制技术和非规则相干噪声压制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去噪问题;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更好地解决了低信噪比的反褶积问题,还可以提高大数据的计算效率;炮检距向量片(OVT)域数据规则化技术解决了单次覆盖剖面的空道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地震数据的空间一致性;深度域精细速度建模保证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精确成像。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研究大幅度提高了研究区的地震资料质量,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最终成果数据,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采集 单点接收 缝洞型碳酸盐岩 OVT域数据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波调查方法在高密度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文功 于静 +1 位作者 张怀榜 石林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9-507,6,共9页
介绍了3种干扰波调查方法,给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适用范围。在LJ地区,分别利用方形排列调查法及生产排列噪声录制法进行干扰波调查,分析了干扰波场特征,确定研究区高密度采集道距为12.5m。LJ地区高密度采集结果表明,应用干扰波调查方... 介绍了3种干扰波调查方法,给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适用范围。在LJ地区,分别利用方形排列调查法及生产排列噪声录制法进行干扰波调查,分析了干扰波场特征,确定研究区高密度采集道距为12.5m。LJ地区高密度采集结果表明,应用干扰波调查方法以后,消除了主要干扰波的空间假频,干扰波分离效果较好,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采集 盒子波 干扰波调查 采样密度 空间假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高密度宽线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4
作者 梁向豪 周旭 +2 位作者 蔡明 刘新文 刘依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4,共6页
通过多年持续攻关,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许多勘探难题需进一步解决。阐述了针对高大山体区地震资料的低信噪比问题和高陡复杂构造成像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攻关采集方法。该方法以宽线采集技术为基础,在增强压... 通过多年持续攻关,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许多勘探难题需进一步解决。阐述了针对高大山体区地震资料的低信噪比问题和高陡复杂构造成像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攻关采集方法。该方法以宽线采集技术为基础,在增强压噪能力、提高静校正精度、改善陡倾角地层成像效果等方面采取了针对性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的的应用大幅度改善了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地 低信噪比 高陡构造 地震采集 观测系统 高密度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地震采集中组合效应对高频截止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52
5
作者 李庆忠 魏继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369,共7页
高密度地震采集是指道距小于常规采集道距(达到10m、5m,即加密空间采样)甚至单点不组合的采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然而,近年来,在很多文献或者专题讲座中都曾经出现过在中国西部复杂地表地区进行高密度地震采集并... 高密度地震采集是指道距小于常规采集道距(达到10m、5m,即加密空间采样)甚至单点不组合的采集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然而,近年来,在很多文献或者专题讲座中都曾经出现过在中国西部复杂地表地区进行高密度地震采集并且取得良好成果的报道,这些报道中往往把由高密度地震采集的覆盖次数、处理手段的提高等其他技术措施的成效当作高密度地震采集的功劳。文中通过对具有代表意义的陆上地区分析了大地吸收、组合效应及组内时差对可记录高频截止频率的影响后认为:①对有效波衰减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强烈的大地吸收作用,而与道距有关的组合效应并不是主要因素。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采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侧面的散射干扰太强,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太严重,地震信噪比太低,高频信号在到达地面时已经变得非常弱,或者已经超过了地震仪器的接收范围,或者被淹没在次生干扰及环境噪声中,使得接收到的地震主频不可能达到很高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高密度地震采集,对于提高信噪比不会有太大的帮助,而在不提高信噪比的情况下,提高分辨率是没有意义的,采用高密度地震采集只会增加野外采集的工作量以及处理的难度,却不会见到明显的效果。②如果工区在海上,因为海水不存在吸收作用,并且也不存在野外组内高差,道距减小可记录到的目的层最高频率会显著提高,高密度地震采集会见到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采集 分辨率 信噪比 大地吸收作用 组合效应 高截止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测系统对高密度地震采集资料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海 赵会欣 晋志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A区高密度三维实际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提高分辨率方面,面元的选择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小尺寸,对高频成分贡献更大的应该是覆盖次数,并得到以下认识:①面元尺寸的选择主要从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的要求、满足横向分辨率...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A区高密度三维实际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提高分辨率方面,面元的选择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小尺寸,对高频成分贡献更大的应该是覆盖次数,并得到以下认识:①面元尺寸的选择主要从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的要求、满足横向分辨率的要求、满足偏移孔径30°以内的绕射收敛要求入手;②在覆盖次数的选择方面,应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重点考虑主要目的层重点勘探频带范围内高频端的信噪比要求,可根据勘探主要目的层需要的信噪比和估测的原始数据信噪比确定所需覆盖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 面元尺寸 覆盖次数 高密度 地震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单点检波器高密度地震采集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安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依靠常规的有线设备进行大三维或超大三维地震数据的传输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而且设备投入大,施工效率低。基于网络传输技术的无线单点检波器用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具有采集能力强、采集投入低、采集设计方便、施工效率高等优势... 依靠常规的有线设备进行大三维或超大三维地震数据的传输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而且设备投入大,施工效率低。基于网络传输技术的无线单点检波器用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具有采集能力强、采集投入低、采集设计方便、施工效率高等优势。介绍了单点高密度采集的方法、优势和数据传输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短程和远程通讯及数据传输等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列举了无线采集技术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无线采集装备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出了无线单点检波器在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检波器 无线单点检波器 高密度地震采集 无线传输 无线局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单检波器高密度拖缆地震采集系统技术特点与测试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守君 吴秋云 +2 位作者 朱耀强 阮福明 赵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1,共6页
常规组合地震采集方法存在组内干扰等缺点,不能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为此,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从"十五"开始,依托国家863计划课题,开展了单检波器高密度拖缆地震采集装备研究,成功研制了海上单检波器高密度拖缆地震采集... 常规组合地震采集方法存在组内干扰等缺点,不能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为此,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从"十五"开始,依托国家863计划课题,开展了单检波器高密度拖缆地震采集装备研究,成功研制了海上单检波器高密度拖缆地震采集系统,并进行了多次海上地震采集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与常规组合勘探方法相比,该系统采用单点接收、小道距、大道数的采集方式,在室内进行数字组合等处理,可以消除组内干扰,提高噪声压制的精度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成像精度,能够适应海上高密度地震勘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检波器 高密度拖缆地震采集 技术特点 海上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付生 马义忠 +1 位作者 王帮助 陈亚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5-620,共6页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地下地质构造复杂,目的层埋藏较浅,断裂发育,圈闭破碎,以往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需要,为此,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方法研究。首先基于正演模型对观测系统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然后根据论证结果...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地下地质构造复杂,目的层埋藏较浅,断裂发育,圈闭破碎,以往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需要,为此,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方法研究。首先基于正演模型对观测系统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然后根据论证结果和勘探目的层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距、小接收线距和小激发线距的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的特点是物理点密度较大、覆盖次数高、炮检距分布均匀。在泌阳凹陷新庄地区,采用高密度采样、连续采样和对称采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获得了品质良好的地震剖面,与老资料相比,新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明显提高,主频由30 Hz提高到45 Hz,频带宽度拓宽了15 Hz,层间信息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参数论证 对称采样 成像精度 双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岩性圈闭勘探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惠州A工区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道理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70,共6页
惠州A工区目前已有常规采集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导致目的层段薄层砂体接触关系难以确定,岩性圈闭边界线难以落实,小断层成像不清楚,难以满足勘探需求。在该工区进行了南海东部地区首次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试验,与常规拖缆采集地震相比,... 惠州A工区目前已有常规采集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导致目的层段薄层砂体接触关系难以确定,岩性圈闭边界线难以落实,小断层成像不清楚,难以满足勘探需求。在该工区进行了南海东部地区首次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试验,与常规拖缆采集地震相比,高密度采集方案电缆间距缩小至50 m,源缆的沉放深度浅放至5 m,电缆长度增加至5100 m,采集方向垂直于砂体沉积展布方向;从而缩小了采集面元,提高了覆盖次数,拓宽了地震频带。处理成果显示,高密度采集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成像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断层成像干脆,砂体展布轮廓清晰,井震标定吻合度更高。在高密度地震资料基础上进行了钻井,证实了构造和储层的预测精度更高,推动了该区的岩性圈闭勘探进程,为南海东部岩性圈闭勘探提供了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 岩性圈闭 珠江口盆地 惠州A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颖 黄昌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7-547,共1页
关键词 技术交流会 地震采集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高密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北京 塔里木油田 斯伦贝谢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中参数选取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梅生 胡永贵 +3 位作者 王秋成 李培明 赵会欣 王彦娟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6期404-408,共5页
随着石油与天然气的持续勘探开发,地球物理勘探所面临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与保真度,需要加密地震数据采集的空间采样密度,减小野外激发和接收组合。介绍了高密度空间采样的面元尺寸设计、观测系统设计及接收... 随着石油与天然气的持续勘探开发,地球物理勘探所面临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与保真度,需要加密地震数据采集的空间采样密度,减小野外激发和接收组合。介绍了高密度空间采样的面元尺寸设计、观测系统设计及接收参数选取的方法和思路,展示了三维高密度空间采样地震勘探技术在我国东部地区应用的初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 最大有效频率 数据采集 参数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家地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实例 被引量:28
13
作者 蔡希源 韩文功 +1 位作者 于静 石林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6,156,共5页
随着近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的提高,以高空间采样率为显著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介绍的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陆上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试验,首次进行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三分量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在区域噪声特征... 随着近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的提高,以高空间采样率为显著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介绍的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陆上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试验,首次进行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三分量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在区域噪声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束状正交集中式对称观测系统,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施工前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详细的表层结构调查,建立了精细表层结构模型;采集作业中,在改进检波器耦合条件的同时,强化了试验资料和施工记录的现场监控处理分析,获得了高品质的高密度多波资料,探索并形成了高效的高密度超万道地震数据采集组织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三维地震 数据采集 数字检波器 单点接收 表层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技术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忠雄 尹吴海 +4 位作者 蒋华中 叶天生 马龙 卫红伟 赵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36,共11页
为了提高羌塘盆地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早日实现该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突破,2015年在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炸药震源激发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试验,取得以... 为了提高羌塘盆地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早日实现该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突破,2015年在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炸药震源激发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试验,取得以下认识:(1)最佳激发因素。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3台1次,驱动幅度为70%,扫描频率为6.0~84.0Hz,扫描长度为18s;低频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2台1次,驱动幅度为60%,扫描频率为1.5~84.0Hz,扫描长度为16s;大吨位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2台1次,驱动幅度为70%,扫描频率为6.0~84.0Hz,扫描长度为16s。炸药震源为单井高速层下7m激发,最浅井深18m,药量18kg;组合激发方式为2口井×15m×12kg或3口井×12m×8kg。(2)尽管可控震源单炮的能量、信噪比、频谱及子波一致性与炸药震源相比并不占优,但可控震源激发在高密度高覆盖采集条件下仍能获得等同于或明显优于井炮激发质量的地震资料。(3)基于"环保、安全、经济、高效"考虑,羌塘盆地宜采用可控震源和井炮联合的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方案,可控震源最佳观测系统为3L3S或2L3S,覆盖次数960次以上;井炮震源最佳观测系统为2L3S或3L2S,覆盖次数为300~36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地震采集试验 可控震源 高密度 高覆盖 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中值滤波的ISS高密度地震数据去噪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海 樊太亮 +4 位作者 赵夏 翟立新 张翊孟 杨剑 韩瑞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0-344,506+325,共5页
ISS高密度地震采集是以干扰炮相对有效炮为随机信号的基本理念对地震数据进行采集的方法,其大部分有效信号会淹没于噪声之中。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在十字排列域或检波点域进行矢量中值滤波方法,并针对理论模型简要分析了不同空间滤波参... ISS高密度地震采集是以干扰炮相对有效炮为随机信号的基本理念对地震数据进行采集的方法,其大部分有效信号会淹没于噪声之中。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在十字排列域或检波点域进行矢量中值滤波方法,并针对理论模型简要分析了不同空间滤波参数对保持有效信号和压制干扰信号的影响及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际单炮地震数据的处理和叠加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压制相干炮噪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持有效信号,提高资料信噪比,显著优于常规去噪方法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 ISS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 矢量中值滤波 随机噪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综述 被引量:16
16
作者 侯泽明 杨德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4,共10页
在对国内外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3个关键参数及概念进行了讨论,认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先进地震勘探技术的集成,具有组合性和相对性,应灵活应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在... 在对国内外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3个关键参数及概念进行了讨论,认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先进地震勘探技术的集成,具有组合性和相对性,应灵活应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在分析了山西煤矿采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山西煤矿采区开展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应遵循"小面元、高覆盖、宽方位(3,必要条件)和相应的关键采集及处理技术(X,必选项)"的"3+X"技术路线;在数据采集中,应以提高信噪比为核心;在数据处理中,应以高精度静校正和叠前去噪为核心。将该技术运用到山西某矿工程实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证明该技术路线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同行提供技术参考,并促进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山西煤矿采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三维地震 采集参数 信噪比 山西煤矿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PL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志亮 周滨 +1 位作者 龚旭东 张建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2期37-44,共8页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以高空间采样率为显著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探索高密度高分辨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海上的应用,在渤海PL地区地震资料采集中首次在国内应用了横向鸟技术,缩小了资料的面元尺寸,同时优化了震...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以高空间采样率为显著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探索高密度高分辨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海上的应用,在渤海PL地区地震资料采集中首次在国内应用了横向鸟技术,缩小了资料的面元尺寸,同时优化了震源、电缆等施工参数。同时,通过针对性的高分辨处理,成果资料在横向和纵向分辨率上都有很大提高,反映的地质信息更为丰富,有助于提高对断裂系统的认识能力,增加了可供选择的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高分辨 三维地震 采集 处理 成像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在莺歌海盆地M气田岩性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光克 李雷 +2 位作者 刘巍 张合斌 赵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1-599,共9页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M气田高温高压岩性气藏为非经典坡折带重力流沉积体系,砂体展布及接触关系复杂;由于该气藏埋深较大,常规地震采集资料分辨率低,因而砂体边界的准确刻画困难.为提高M气田油藏描述精度,探索海上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M气田高温高压岩性气藏为非经典坡折带重力流沉积体系,砂体展布及接触关系复杂;由于该气藏埋深较大,常规地震采集资料分辨率低,因而砂体边界的准确刻画困难.为提高M气田油藏描述精度,探索海上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效果,采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对研究区地质模型进行三维地震正演模拟,论证了高密度地震采集相对于常规地震采集在刻画地下砂体展布方面的优势.实际生产中通过缩小缆间距采集了高密度地震资料,同时,利用新的多次波压制思路及方法、四维空间插值规则化技术及精细的地震速度分析技术,对采集的高密度地震资料进行了针对性高分辨率处理,提高了成果资料的地震分辨率,使得砂体接触关系更加清晰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高密度地震采集 高分辨率 砂体接触关系 正演模拟 岩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厂油田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碗学俭 吴树奎 +1 位作者 杨素玉 邓会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598-603,608,共7页
马厂油田的地下地质构造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当前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研究。基于马厂构造的地质构造特点,对观测系统的各类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 马厂油田的地下地质构造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当前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研究。基于马厂构造的地质构造特点,对观测系统的各类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距、小接收线距和小激发线距的观测系统,并根据目标区实际地质构造特点,采用可变面元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高密度观测系统的特点是物理点密度较大,覆盖次数高,炮检距分布均匀。正演模拟和实际应用表明,采用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采集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老资料有显著提高,特别是中、深层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设计 高密度 采集参数 信噪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安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7,共3页
随着宽方位采集方法在海上的成功应用和实施,宽方位采集观测系统在识别裂隙的能力、成像分辨率、空间连续性、衰减相干噪声和多次波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陆上岩性、振幅变化、各向异性和小断裂油气藏地震勘探首选的采集观测系统。通... 随着宽方位采集方法在海上的成功应用和实施,宽方位采集观测系统在识别裂隙的能力、成像分辨率、空间连续性、衰减相干噪声和多次波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陆上岩性、振幅变化、各向异性和小断裂油气藏地震勘探首选的采集观测系统。通过对当前宽方位地震采集方法的文献调研和分析,以及对当前沙特阿美公司野外地震陆上、过渡带宽方位采集所采用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当前宽方位采集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对其所采用的观测系统参数和属性进行了分析。沙特MK地区采用宽方位采集方法得到了较好的地震采集资料,局部构造成像更清晰,断裂分界面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方位 方位 采集设计 采集脚印 观测系统 高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