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采煤工作面底板水视电阻率全方位探测方法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胡雄武
孟当当
张平松
吴荣新
-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层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69-237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02177)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08085QD102)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重点资助项目(KJ2016A192)
-
文摘
深部煤层开采受下伏灰岩水害威胁日益严重,探测采煤工作面底板富水区是保障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矿井电法是富水区探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存在对富水区定位不准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对采煤工作面底板岩层富水区的判定精度,在充分分析单巷电法和双巷电透视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对视电阻率观测与反演方法的改进,提出视电阻率全方位探测方法。以全空间球状模型为例,给出了球状模型外空间中任意三极装置的视电阻率表达式。针对采煤工作面内侧、巷道和外侧底板不同位置的5个低电阻率模型,分别计算了全方位和双巷透视视电阻率数据,通过三维反演分别获得了采煤工作面底板岩层的电阻率图像,对比可见:①在平面上,前者的低阻核心区与5个模型位置一致;后者的低阻核心区与工作面内侧及巷道底板的3个模型位置一致,而与工作面外侧底板的2个模型位置存在误差,误差系数分别为1.0和2.0,反映工作面外侧模型距离巷道越远,误差则越大;②在垂向上,两者对模型深度的判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但相比而言,前者定位误差小,对模型深度的判定更准确。分析结果表明在全方位视电阻率反演过程中,单巷测深数据与双巷透视数据之间能够相互约束,促使低电阻率球状模型的准确归位,体现了全方位视电阻率探测方法的优越性。工程实践进一步表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底板水
视电阻率
全方位探测
深部煤层
-
Keywords
coal-mining face
floor water
apparent resistivity
omni-directional detection
deep coal seam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