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融居视阈中城市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式社区建设研究——以中部地区H市为例
1
作者 张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5,共11页
少数民族人口的全方位嵌入,关系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厚度,以及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程度。基于对中国中部H市的实地考察,发现大流动大融居背景下,城市少... 少数民族人口的全方位嵌入,关系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厚度,以及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程度。基于对中国中部H市的实地考察,发现大流动大融居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群体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嵌入程度不断加深,正在形成城市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式社区格局,呈现出循序渐进、流动嵌入、内聚外延、联动共生等基本特征。聚焦空间营造、文化交融、经济联结、社会互动及心理认同五个层面,更好地推进城市中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融居 全方位嵌入 社区治理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城市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23
2
作者 郝亚明 秦玉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集中体现出积极营造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匹配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结构的政策导向。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就...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集中体现出积极营造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匹配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结构的政策导向。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就蕴含着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共同性要素和互嵌性纽带,通过“全方位嵌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合理性;从现实层面来看,当下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现实背景内含着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方向和内在要求,通过“全方位嵌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时代必要性。概而言之,要深刻认识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对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不断系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联结纽带,发挥出以全方位嵌入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方位嵌入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量化分析及研究
3
作者 杨浩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指出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工作方向。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疆北疆民众的民族互嵌状态和中华民族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指出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工作方向。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疆北疆民众的民族互嵌状态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两者各维度的均值、相关性及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北疆地区的民族互嵌实践提升了当地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互嵌和心理互嵌对当地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效果显著,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具有整体性。研究认为:应以空间互嵌优化各民族生活环境,以文化互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经济互嵌提升各族群众互动需求和能力,以社会互嵌搭建各族群众社会交往平台,以心理互嵌培育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提升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更好地实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路径--以贵州省为例
4
作者 李永皇 赵潜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而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的重要制度安排与实践路径。在城乡融合发展、人口流动加快与文化多样性凸显的背景下,互嵌式社区治理通过促进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而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的重要制度安排与实践路径。在城乡融合发展、人口流动加快与文化多样性凸显的背景下,互嵌式社区治理通过促进多民族群体的共居共建、共事共学、共乐共享,回应了资源配置不均、文化融合受限与心理认同弱化等现实问题。以贵州省互嵌式社区为例,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与心理五个维度分析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空间治理通过优化社区布局与智慧赋能,促进各民族融合共居;文化治理通过文化符号共享与实践创新,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经济治理通过产业协作与利益联结,夯实多民族经济共生基础;社会治理通过多元协商机制与社会力量参与,提升治理效能;心理治理通过教育引导与支持机制,强化情感归属与价值认同。多维路径不仅克服了族际交往中的结构性隔阂与认同差异,而且在制度创新与实践转化中实现从结构融合到情感认同的协同转化,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互嵌式社区 治理 全方位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民族互嵌:知识图谱与研究前瞻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姗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0,共10页
系统梳理2014年党中央号召建立民族互嵌式社区至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倡全方位嵌入期间的学术动态,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民族互嵌主题文献发现,这一研究的发文量增长快、研究层次高,现有高影响力文献多属基础研究;从关键词... 系统梳理2014年党中央号召建立民族互嵌式社区至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倡全方位嵌入期间的学术动态,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民族互嵌主题文献发现,这一研究的发文量增长快、研究层次高,现有高影响力文献多属基础研究;从关键词图谱看,已形成了“民族团结”“共同体”“乡村振兴”等聚类,反映出研究正在向应用拓展、向基层下沉、向实践落地。文章按场域、关系、治理和发展四大类分别综述现有文献,在此基础上前瞻下一阶段知识生产的要点:空间方面,研究如何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文化方面,研究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济方面,研究如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社会方面,研究如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心理方面,研究如何引导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全方位嵌入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