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谱写全方位外交新篇章 |
王毅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
|
论德国统一后的自主性全方位外交 |
吴友法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9 |
0 |
|
3
|
第三代领导集体与当代中国的全方位外交述评 |
金鑫
|
《国际论坛》
|
2000 |
0 |
|
4
|
“中等强国”务实外交:佐科对印尼“全方位外交”的新发展 |
宋秀琚
王鹏程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8 |
11
|
|
5
|
外刊论中国的全方位外交 |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6
|
积极推行全方位外交的蒙古政府 |
钱蔚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7
|
中国应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外交方略 |
陈积敏
郭芳翠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 |
江时学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9
|
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
刘爱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0
|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以外交布局为视角的分析 |
刘骞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
2022 |
0 |
|
11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贡献 |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俄罗斯外交政策走势 |
谢琳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3
|
民族自信:“中国梦”的奠基石 |
颜德如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4
|
参与和培育国际关系的制度建设 |
范晓军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2 |
1
|
|
15
|
学术信息3 |
孙君健
田甲方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6
|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
孙艳玲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7
|
印度加速迈向世界大国步伐 |
杨鸿玺
|
《国际展望》
|
2000 |
4
|
|
18
|
民主联盟上台后对蒙古内外政策的影响 |
李海明
纳英才
董树生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俄罗斯对外政策变化原因之初探 |
周俊兑
贾秋兰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20
|
引人注目的立陶宛政局变化 |
张耀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