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象山隧道岩溶段注浆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广义 陈立杰 《隧道建设》 2011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为了快速通过象山隧道岩溶段,贯通全隧,通过引进专业化注浆队伍,优化注浆技术,提高注浆效果,保证安全快速开挖。对原注浆方案,注浆工艺、注浆效果评定标准优化和研究,提出象山隧道岩溶段注浆施工技术,即保证了注浆效果、加快了施工进度... 为了快速通过象山隧道岩溶段,贯通全隧,通过引进专业化注浆队伍,优化注浆技术,提高注浆效果,保证安全快速开挖。对原注浆方案,注浆工艺、注浆效果评定标准优化和研究,提出象山隧道岩溶段注浆施工技术,即保证了注浆效果、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约了施工成本。通过实践应用证实优化后的施工方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隧道 岩溶段 全断面超前注浆 技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浅埋软岩隧道施工沉降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利杰 张晓平 +1 位作者 刘华斌 韩庚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1-288,共8页
浅埋软岩隧道施工沉降变形控制是浅埋地下工程面临的关键难题,其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对开挖引起的沉降变形规律的掌握。通过对新建龙岩至厦门铁路石桥头隧道地表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将地表沉降变形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始沉降阶段、加速沉... 浅埋软岩隧道施工沉降变形控制是浅埋地下工程面临的关键难题,其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对开挖引起的沉降变形规律的掌握。通过对新建龙岩至厦门铁路石桥头隧道地表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将地表沉降变形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始沉降阶段、加速沉降阶段和减速沉降阶段;结合隧道拱顶沉降监测结果,得出浅埋软岩隧道地表沉降与拱顶沉降正相关的结论。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后纵向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分别为1.5D和3D(D为开挖跨度);横向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包括隧道中线两侧各4D的范围,地表建(构)筑物受到较大影响包括隧道中线两侧各2D的范围。针对地表和拱顶沉降过大,采取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方案进行处理,监测结果显示全断面超前预注浆能有效控制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量,收敛值减小则不显著,说明该方案达到了控制沉降变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软岩隧道 地表沉降 拱顶沉降 监测 断面超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