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统交流线路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常鹏
宋国兵
+2 位作者
侯俊杰
李唯嘉
张晨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适应性评估方法,基于对换流器并网系统电气量特性的分析,对工程中常配备的纵联差动保护、保护辅助元件和距离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换流器控制策略、故障场景、系统拓扑参数等因素对保...
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适应性评估方法,基于对换流器并网系统电气量特性的分析,对工程中常配备的纵联差动保护、保护辅助元件和距离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换流器控制策略、故障场景、系统拓扑参数等因素对保护适应性的影响,给出了保护适应边界,针对部分存在适应性问题的保护,提出了性能优化方案。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保护适应性分析的正确性和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所得结论可以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适应性研究以及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适应性评估
全控型换流器
并网系统
纵联差动保护
保护辅助元件
距离保护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转移矩阵的柔性直流配网不对称故障电气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戴志辉
周鑫泽
史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1,I0028,共11页
柔性直流配电网以其在分布式源储并网领域的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短路电流计算是实现柔直配网保护的基础。而现有研究多针对局部网络及特定故障类型,缺乏适用于柔直配网全网、计及交直流交互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结合全控型换流器等...
柔性直流配电网以其在分布式源储并网领域的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短路电流计算是实现柔直配网保护的基础。而现有研究多针对局部网络及特定故障类型,缺乏适用于柔直配网全网、计及交直流交互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结合全控型换流器等效电路,提出柔性直流配网不对称故障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全控型换流器为依据,建立计及换流器交直流两侧电气约束量的转移矩阵,并根据转移矩阵求解柔直配网系统内的各节点电压,根据叠加原理推导柔直配网全网的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柔性直流配网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配网
全控型换流器
不对称短路
转移矩阵
电气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并联型无源与有源次同步振荡阻尼装置对比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剑
肖湘宁
高本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2,共6页
提出了并联型FACTS装置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无源阻尼与有源阻尼的概念。以静止无功补偿器和全控型换流器作为实现方法。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分别推导了机端接入方式下,2种次同步振荡阻尼方法提供的阻尼系数和正阻尼条件,对比了影响二者提供...
提出了并联型FACTS装置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无源阻尼与有源阻尼的概念。以静止无功补偿器和全控型换流器作为实现方法。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分别推导了机端接入方式下,2种次同步振荡阻尼方法提供的阻尼系数和正阻尼条件,对比了影响二者提供正阻尼大小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无源阻尼的大小与阻尼装置接入点系统电压大小成正比,有源阻尼的大小则不受接入点电压大小的影响,而主要与其自身产生的次同步电压大小成正比。采用机端阻尼控制方式,分别对2种阻尼装置的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采用测试信号法,通过相位补偿,分别对阻尼装置提供的正阻尼进行了优化。时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短路故障引起的次同步振荡,在装置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源阻尼方法较无源阻尼方法具有更强的阻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无源阻尼
有源阻尼
静止无功补偿器
全控型换流器
测试信号法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交流线路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常鹏
宋国兵
侯俊杰
李唯嘉
张晨浩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6,共10页
基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108-202240278A-2-0-XG)。
文摘
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适应性评估方法,基于对换流器并网系统电气量特性的分析,对工程中常配备的纵联差动保护、保护辅助元件和距离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换流器控制策略、故障场景、系统拓扑参数等因素对保护适应性的影响,给出了保护适应边界,针对部分存在适应性问题的保护,提出了性能优化方案。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保护适应性分析的正确性和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所得结论可以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适应性研究以及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继电保护
适应性评估
全控型换流器
并网系统
纵联差动保护
保护辅助元件
距离保护
优化方案
Keywords
relay protection
adaptability analysis
inverter-interfaced system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protective auxiliary components
distance protection
optimization scheme
分类号
TM7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转移矩阵的柔性直流配网不对称故障电气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戴志辉
周鑫泽
史琛
机构
河北省分布式储能与微网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出处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1,I0028,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24502043)。
文摘
柔性直流配电网以其在分布式源储并网领域的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短路电流计算是实现柔直配网保护的基础。而现有研究多针对局部网络及特定故障类型,缺乏适用于柔直配网全网、计及交直流交互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结合全控型换流器等效电路,提出柔性直流配网不对称故障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全控型换流器为依据,建立计及换流器交直流两侧电气约束量的转移矩阵,并根据转移矩阵求解柔直配网系统内的各节点电压,根据叠加原理推导柔直配网全网的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柔性直流配网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柔直配网
全控型换流器
不对称短路
转移矩阵
电气量计算
Keywords
flexible DC distribution network
fully-controlled converter
asymmetrical short circuit
transfer matrix
electrical quantity calculation
分类号
TM72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联型无源与有源次同步振荡阻尼装置对比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剑
肖湘宁
高本锋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网研究所
出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2,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A-01B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QN37)~~
文摘
提出了并联型FACTS装置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无源阻尼与有源阻尼的概念。以静止无功补偿器和全控型换流器作为实现方法。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分别推导了机端接入方式下,2种次同步振荡阻尼方法提供的阻尼系数和正阻尼条件,对比了影响二者提供正阻尼大小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无源阻尼的大小与阻尼装置接入点系统电压大小成正比,有源阻尼的大小则不受接入点电压大小的影响,而主要与其自身产生的次同步电压大小成正比。采用机端阻尼控制方式,分别对2种阻尼装置的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采用测试信号法,通过相位补偿,分别对阻尼装置提供的正阻尼进行了优化。时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短路故障引起的次同步振荡,在装置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源阻尼方法较无源阻尼方法具有更强的阻尼能力。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无源阻尼
有源阻尼
静止无功补偿器
全控型换流器
测试信号法
阻尼
Keywords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passive damping
active damping
static var compensator
fully controllable converter
test signal method
damping
分类号
TM7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统交流线路保护在换流器并网系统中的适应性分析
常鹏
宋国兵
侯俊杰
李唯嘉
张晨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转移矩阵的柔性直流配网不对称故障电气量计算方法
戴志辉
周鑫泽
史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并联型无源与有源次同步振荡阻尼装置对比分析
张剑
肖湘宁
高本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