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
1
作者
纪淑姣
徐雪艳
+3 位作者
朱好辉
牛瑜琳
张喜君
陈永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1236,共6页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1型糖尿病(T1DM)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已确...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1型糖尿病(T1DM)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已确诊的T1DM患儿75例,按照T1DM患儿病程分为长病程组(病程≥5年)30例,短病程组(病程<5年)45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0例。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测量颈总动脉血管收缩期直径、血管位移、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硬度系数、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期收集血糖及血脂指标,比较3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长病程组、短病程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PWV、硬度系数、血管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854、16.811,H=33.214,P均<0.001)。病程与PWV、硬度系数具有相关性(r=0.621、0.517,P<0.001);糖化血红蛋白与PWV具有相关性(r=0.562,P<0.001)。结论T1DM患儿早期即可出现颈动脉弹性减退,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动脉弹性受损程度越重。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且无创的动脉弹性评估方法,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颈动脉弹性
糖尿病
1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全息血管硬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纪昀
郭艳艳
+3 位作者
袁建军
张喜君
吴铭
朱好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7-902,共6页
目的评估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弹性功能,并分析影响其弹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63例,根据其父母糖尿病发病年龄(<40岁为早发型,≥40岁为晚发型)分为父母早发...
目的评估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弹性功能,并分析影响其弹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63例,根据其父母糖尿病发病年龄(<40岁为早发型,≥40岁为晚发型)分为父母早发糖尿病子女组(早发组,32例)和父母晚发糖尿病子女组(晚发组,31例)。同期选择32例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和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测量受试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壁位移、血管收缩期管径、硬度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上述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早发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硬度指数高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54~1.228,P均<0.05),血管壁位移低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48、0.109,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僵硬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早发组的颈动脉弹性下降较晚发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检查
颈动脉弹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早发型
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
1
作者
纪淑姣
徐雪艳
朱好辉
牛瑜琳
张喜君
陈永兴
机构
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超声科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1236,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300420356)。
文摘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1型糖尿病(T1DM)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已确诊的T1DM患儿75例,按照T1DM患儿病程分为长病程组(病程≥5年)30例,短病程组(病程<5年)45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0例。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测量颈总动脉血管收缩期直径、血管位移、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硬度系数、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期收集血糖及血脂指标,比较3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长病程组、短病程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PWV、硬度系数、血管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854、16.811,H=33.214,P均<0.001)。病程与PWV、硬度系数具有相关性(r=0.621、0.517,P<0.001);糖化血红蛋白与PWV具有相关性(r=0.562,P<0.001)。结论T1DM患儿早期即可出现颈动脉弹性减退,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动脉弹性受损程度越重。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且无创的动脉弹性评估方法,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关键词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颈动脉弹性
糖尿病
1型
儿童
Keywords
RF-data 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vessel stiffness technique
Carotid artery elasticity
Diabetes mellitus,type 1
Children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全息血管硬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纪昀
郭艳艳
袁建军
张喜君
吴铭
朱好辉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7-902,共6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SB201901093,LHGJ20200057)。
文摘
目的评估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弹性功能,并分析影响其弹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63例,根据其父母糖尿病发病年龄(<40岁为早发型,≥40岁为晚发型)分为父母早发糖尿病子女组(早发组,32例)和父母晚发糖尿病子女组(晚发组,31例)。同期选择32例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和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测量受试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壁位移、血管收缩期管径、硬度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上述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早发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硬度指数高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54~1.228,P均<0.05),血管壁位移低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48、0.109,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僵硬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早发组的颈动脉弹性下降较晚发组更明显。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检查
颈动脉弹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早发型
子女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Ultrasonography
Carotid artery elasticity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RF-data 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vessel stiffness
Early-onset
Offspring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322.1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颈动脉弹性功能
纪淑姣
徐雪艳
朱好辉
牛瑜琳
张喜君
陈永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全息血管硬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纪昀
郭艳艳
袁建军
张喜君
吴铭
朱好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