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传感器膜片的全息检测
1
作者 余拱信 《激光杂志》 CAS 1986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双曝光全息干涉法对3J53膜片的材料质量、机械性能和装配工艺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上一致,膜片的位移变化呈线性关系。这是其他方法很难实现的,从而显示了激光全息检测的优越性。
关键词 激光全息检测 压力传感器 膜片 全息干涉法 材料质量 装配工艺 机械性能 线性关系 位移变化 双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利用计算全息检测非球面的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虞祖良 邬敏贤 金国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1年第4期64-70,共7页
计算全息检测非球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在一般情况下,检测的非球面波差范围是有限的。本文提供和验证了两种扩大计算全息检测能力的方法,其一是计算全息和零位光学系统组合补偿的检测法;其二是象差平衡法制作计算全息图的检测法。... 计算全息检测非球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在一般情况下,检测的非球面波差范围是有限的。本文提供和验证了两种扩大计算全息检测能力的方法,其一是计算全息和零位光学系统组合补偿的检测法;其二是象差平衡法制作计算全息图的检测法。此两法把检测非球面波差范围扩大几倍直至近百个λ的波差。所用的线型计算全息图能方便地再现位相型波面。实验证实了这两种方法是可行的。精度分析表明,检测非球面面形偏差时,精度可达λ/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全息 全息检测 非球面度 精度分析 象差 衍射效率 补偿法 误差影响 物波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值求导法提取全息检测复合材料缺陷特征
3
作者 赵希圣 陈敏 +2 位作者 姜海光 张建震 徐文章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7,共2页
提出了一种激光全息检测复合材料粘接缺陷特征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全息检测条纹实行插值求导,提取表征缺陷大小特征的条纹畸变点的始、末位置信息。主要工作包括:对采集、骨化后的全息检测图像进行条纹跟踪,获得条纹坐标参数;运用... 提出了一种激光全息检测复合材料粘接缺陷特征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全息检测条纹实行插值求导,提取表征缺陷大小特征的条纹畸变点的始、末位置信息。主要工作包括:对采集、骨化后的全息检测图像进行条纹跟踪,获得条纹坐标参数;运用插值导数方法,提取缺陷条纹畸变点的始、末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具有表征缺陷大小的特征。运用该特征提取方法,对参数已知的模型条纹和复合材料试样粘接缺陷激光全息检测条纹的特征进行提取,利用所提取的特征评估缺陷大小,所得结果与设计已知值比较,其相对误差在±5%范围内,从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检测 图像处理 特征提取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桂才 吴东流 +2 位作者 井立 程茶园 黄振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28,43,共4页
叙述了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军工生产和科研领域等的应用,通过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相比较,总结了该方法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地位及优势,并预测了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轮胎 飞机结构 固体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实时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华 杨玉孝 谭玉山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20,共4页
介绍一种自动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控制自动曝光,并对全息干版进行自动冲洗和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解决了一次曝光激光全息实时检测中全息干版无法精确复位的问题。计算机控制真空加载,缺陷大小及位置由计算机打印输... 介绍一种自动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控制自动曝光,并对全息干版进行自动冲洗和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解决了一次曝光激光全息实时检测中全息干版无法精确复位的问题。计算机控制真空加载,缺陷大小及位置由计算机打印输出,一次最大测量面积为05m×12m,最小分辨缺陷尺寸为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曝光 全息干版 自动实时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全息干涉检测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建华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介绍利用激光全息干涉计量对物体进行检测的技术,给出实验装置和对文物进行检测的图片。
关键词 激光 全息干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相似模型的全息无损检测
7
作者 王仕 程莉 +1 位作者 王元杰 崔景翠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9-64,共6页
采用全息无损检测方法,对我国四川盆地21种不同地质类型局部构造剖面模式在地质构造环境应力作用下,分析其受力形变特征。据此预测了构造裂缝的发育部位和破裂趋势。从而为含油气构造的评价、井位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论与气... 采用全息无损检测方法,对我国四川盆地21种不同地质类型局部构造剖面模式在地质构造环境应力作用下,分析其受力形变特征。据此预测了构造裂缝的发育部位和破裂趋势。从而为含油气构造的评价、井位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论与气田勘探开发实际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相似模型 全息无损检测 裂缝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计量测试研究所建立了激光全息干涉检测装置
8
作者 艾利俊 《激光杂志》 CAS 1984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四川省计量测试研究所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下达的“光学材料均匀性激光全息干涉检测”的课题内容的要求,研制了一台激光全息干涉检测装置。四川省标准计量管理局受国家计量总局的委托,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在成都主持召... 四川省计量测试研究所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下达的“光学材料均匀性激光全息干涉检测”的课题内容的要求,研制了一台激光全息干涉检测装置。四川省标准计量管理局受国家计量总局的委托,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在成都主持召开了激光全息干涉检测装置技术鉴定会。北京、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测试研究所 激光全息干涉 检测装置 四川省 全息干涉检测 光学材料 标准计量 装置技术 均匀性 管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全国激光全息无损检测学术交流会在九江市召开
9
作者 余供信 《激光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76-76,共1页
第三届全国激光全息无损检测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0月7日至11日在九江市召开。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共35个单位的6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光学学会全息和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向大会发来了贺信。
关键词 全息无损检测 学术交流会 九江市 第三届 激光 中国光学学会 专业委员会 光信息处理 高等院校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推进剂包覆层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自强 孙江政 +1 位作者 仪建红 郝红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采用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对固体火箭推进剂包覆层进行无损检测。采用一种新型光导热塑记录系统代替传统的全息银盐干版,它可在原位实时干显全息图,并使探伤过程摆脱了暗室操作的局限性。本文还针对固体火箭推进剂包覆层实时全息图的... 采用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对固体火箭推进剂包覆层进行无损检测。采用一种新型光导热塑记录系统代替传统的全息银盐干版,它可在原位实时干显全息图,并使探伤过程摆脱了暗室操作的局限性。本文还针对固体火箭推进剂包覆层实时全息图的特点,实施了全息线性干涉术对全息图的调制,并对全息图计算机预处理技术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设计装配了一套含干涉仪和控制台的半自动化专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无损检测 固体火箭推进剂 包覆层 推进剂
全文增补中
像面滤波技术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彭祖杰 李俊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6-460,共5页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波前重建主要采用全息图的一次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重建图像不能充分占有重建平面.本文基于像平面滤波技术,提出对物体局部区域光波场进行放大重建并让重建图像布满重建平面的方法,给出具有精细结构物体的数字...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波前重建主要采用全息图的一次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重建图像不能充分占有重建平面.本文基于像平面滤波技术,提出对物体局部区域光波场进行放大重建并让重建图像布满重建平面的方法,给出具有精细结构物体的数字全息波前重建实例.此外,将数字全息光波场重建视为具有方形出射光瞳的光学系统的相干光成像过程,导出了物体放大图像的分辨率与光学系统相关参量的关系,并通过实验给予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图像重建 数字全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正航 秦卫阳 +1 位作者 任兴民 沈允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8-39,42,共3页
探讨了激光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地位及发展前景,尤其是激光全息检测(ESPI) 技术团精度高、可实时测量、非接触、可用于远距、高温、水下等非常场合,有着重要 的理论和实用研究价值。同时还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图形分析算法进行... 探讨了激光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地位及发展前景,尤其是激光全息检测(ESPI) 技术团精度高、可实时测量、非接触、可用于远距、高温、水下等非常场合,有着重要 的理论和实用研究价值。同时还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图形分析算法进行了简要的介 绍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T检测 激光全息检测 条纹分析 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过程中实时检测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曲迎东 崔成松 +2 位作者 曹福洋 陈善本 李庆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3-15,共3页
综述了喷射沉积过程的多种状态参量实时检测技术,着重介绍了这些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和应用作出了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 喷射沉积 实时检测 粒子测量光纤系统 多谱勒测速仪 红外检测技术 全息图摄影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激光全息轮胎无损检验仪
14
作者 柯敬唐 杨光明 +1 位作者 赵才福 常延复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111-111,共1页
本文叙述一种激光全息轮胎无损检验仪,可供对轮胎中的气泡,脱层等微小的潜藏缺陷,进行全息无损检验。该仪器包括防震系统,真空加载系统,机械自动回转装置、激光全息照相机及全息检测控制台等五个主要部份。采用真空一内侧法对轮胎... 本文叙述一种激光全息轮胎无损检验仪,可供对轮胎中的气泡,脱层等微小的潜藏缺陷,进行全息无损检验。该仪器包括防震系统,真空加载系统,机械自动回转装置、激光全息照相机及全息检测控制台等五个主要部份。采用真空一内侧法对轮胎连续自动地拍摄六张双曝光全息图。由全息再现的条纹图样显示出的缺陷,由经解剖后的轮胎中的实际缺陷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 无损检验 检验仪 轮胎 防震系统 加载系统 回转装置 全息检测 全息再现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木材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晶 刘镇波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6,共2页
本文总结了用于木材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
关键词 木材检测 无损检测 激光技术 应用 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大视场光学成像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玉朋 陈适宇 +5 位作者 黄铖 路文文 彭小强 陈善勇 赖涛 欧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1-1272,共12页
面向机载探测系统大视场光学成像的需求,开展了大视场光学成像系统光学设计、自由曲面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形位误差同步检测以及系统集成与成像实验研究。首先,采用视场扩展法进行大视场自由曲面离轴反射光学系统的设计;其次,进行铝合... 面向机载探测系统大视场光学成像的需求,开展了大视场光学成像系统光学设计、自由曲面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形位误差同步检测以及系统集成与成像实验研究。首先,采用视场扩展法进行大视场自由曲面离轴反射光学系统的设计;其次,进行铝合金自由曲面反射镜纳米精度加工和高频抑制工艺探索,并实现了基于计算全息元件的自由曲面形位高精度检测;最后,进行了光学系统的装调集成与成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视场角为30°×5°,全视场光学传递函数值大于0.7,接近衍射极限,最大像元均方根半径为2.075μm,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面形精度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优于20 nm,位置精度优于1μm,装配集成后能够满足大视场高分辨的场景使用要求,同时具备稳定可靠和快响制造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超精密加工 自由曲面 计算全息补偿检测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欲于善其工 必先利其器
17
作者 林理忠 《激光杂志》 CAS 1984年第2期128-128,共1页
激光应用研究在我国广泛开展已经十多个年头了。在激光打孔、激光医用、激光测距、全息检测等等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真正推广开来,能长规实用的,却为数不多,为什么呢?
关键词 激光应用 激光打孔 激光测距 全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绍兴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359,共7页
本文以研究方法为维度对中耳力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介绍,包括物理实验检测,如声导抗检测、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频闪成像测量仪,重力显微镜,可以实现更大维度、更小尺度、复杂的力学探测;有限元模型分析经历了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历程,目前... 本文以研究方法为维度对中耳力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介绍,包括物理实验检测,如声导抗检测、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频闪成像测量仪,重力显微镜,可以实现更大维度、更小尺度、复杂的力学探测;有限元模型分析经历了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历程,目前不仅用于研究中耳生理、病理、手术、听觉植入假体,还深入到结构更加精细复杂的内耳力学领域。实验法和模型研究法两者从一开始就具有互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力学 有限元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 原子力微镜 全息成像检测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发光强度溴钨灯的研制及其在HNDT中的应用
19
作者 朱建堂 《激光杂志》 CAS 1987年第5期304-305,315,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发光强度溴钨灯的设计思想,研制成功了550×φ10mm1.3千瓦变发光强度溴钨灯。能均匀、快速地对变截面园锥体结构进行热加载,具有热惰性小的优点,是用于航空雷达罩及其类似形状的结构物激光全息无损检测(HNDT)比较... 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发光强度溴钨灯的设计思想,研制成功了550×φ10mm1.3千瓦变发光强度溴钨灯。能均匀、快速地对变截面园锥体结构进行热加载,具有热惰性小的优点,是用于航空雷达罩及其类似形状的结构物激光全息无损检测(HNDT)比较理想的热加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强度 溴钨灯 应用 全息无损检测 设计思想 研制成功 锥体结构 变截面 结构物 雷达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Smart Meter Abnormality Detection Framework via End-to-End Self-Supervised Time-Series Contrastive Learning with Anomaly Synthesis
20
作者 WANG Yixin LIANG Gaoqi +1 位作者 BI Jichao ZHAO Junhua 《南方电网技术》 2025年第7期62-71,89,共11页
The rapid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IoT)technologies is reshaping the global energy landscape by deploying smart meters that enable high-resolution consumption monitoring,two-way communication,and advanced met... The rapid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IoT)technologies is reshaping the global energy landscape by deploying smart meters that enable high-resolution consumption monitoring,two-way communication,and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services.However,thi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lso exposes power system to evolving threats,ranging from cyber intrusions and electricity theft to device malfunctions,and the unpredictable nature of these anomalies,coupled with the scarcity of labeled fault data,makes realtime detection exceptionally challenging.To address these difficulties,a real-time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 is presented for smart meter anomality detection that leverages rolling time windows and two self-supervised contrastive learning modules.The first module synthesizes diverse negative samples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labeled anomalies,while the second captures intrinsic temporal patterns for enhanced contextual discrimination.The end-to-end framework continuously updates its model with rolling updated meter data to deliver timely identification of emerging abnormal behaviors in evolving grids.Extensive evaluations on eight publicly available smart meter datasets over seven diverse abnormal patterns testing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full framework,achieving average recall and F1 score of more than 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normality detection cyber-physical security anomaly synthesis contrastive learning time-s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