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全息显微镜的三维压缩感知去卷积体积重建
1
作者 李洋 帖云 +1 位作者 Ivan Lee 齐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2,共5页
数字同轴全息显微镜是一种二维成像技术,最近已被应用于三维成像,然而在三维图像生成的过程中,物体的失焦图像成为三维体积重建上获取明显三维特征的重要障碍。将压缩感知层析重建算法与去卷积算法相结合,显著减少重建中散斑噪声和失焦... 数字同轴全息显微镜是一种二维成像技术,最近已被应用于三维成像,然而在三维图像生成的过程中,物体的失焦图像成为三维体积重建上获取明显三维特征的重要障碍。将压缩感知层析重建算法与去卷积算法相结合,显著减少重建中散斑噪声和失焦伪影对目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一的三维去卷积重建图像相比,对于重叠的金属丝,光学标尺,生物棉花切片以及微米级聚苯乙烯颗粒的三维堆积图像具有更好的聚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全息显微镜 压缩传感 三维体积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光学成像技术研究单颗粒碰撞电化学(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琳琳 王伟 陈洪渊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6-399,共14页
近年来,单颗粒碰撞技术在纳米电化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通常控制超微电极处于某一电位,检测单个纳米颗粒随机碰撞到电极表面后产生的瞬时电流.通过分析电流信号,可以研究单个纳米颗粒的性质.尽管该技术可以检测单个纳米颗粒的电化... 近年来,单颗粒碰撞技术在纳米电化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通常控制超微电极处于某一电位,检测单个纳米颗粒随机碰撞到电极表面后产生的瞬时电流.通过分析电流信号,可以研究单个纳米颗粒的性质.尽管该技术可以检测单个纳米颗粒的电化学或电催化电流,但是传统的单颗粒碰撞技术缺乏空间分辨率,难以识别和表征特定的纳米颗粒.因此,结合光学成像技术研究单颗粒碰撞电化学来补充电化学技术缺失的空间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单颗粒碰撞技术的三种检测原理,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单颗粒碰撞技术与荧光显微镜、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显微镜、全息显微镜和电致化学发光相结合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单颗粒碰撞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电化学 超微电极 荧光显微镜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显微镜 全息显微镜 电致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气泡的三维动态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俊 梁霄 +2 位作者 王淦诚 何炳恩 龚湘君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67-74,126,共9页
由于微纳气泡极易受到扰动,水溶液中微纳气泡的表征极其具有挑战性。二维成像及追踪技术可对亚微米/微米至宏观尺度级别的气泡进行无损、高速且灵活的表征和观测。然而,真实世界是三维的。受限于成像焦面的景深,二维成像技术无法完整还... 由于微纳气泡极易受到扰动,水溶液中微纳气泡的表征极其具有挑战性。二维成像及追踪技术可对亚微米/微米至宏观尺度级别的气泡进行无损、高速且灵活的表征和观测。然而,真实世界是三维的。受限于成像焦面的景深,二维成像技术无法完整还原气泡的空间形貌特征和局部的三维动态过程,亦无法区分气泡和其他杂质。因此,发展了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显微镜(DHM)的微纳气泡三维表征技术。利用共轴和离轴两套数字全息光路系统,可同时获得多个微纳气泡的实时三维运动轨迹、瞬时尺寸、空间分布和相图。基于取决于折射率差异的相图信息,可进一步区分水中的气泡和杂质。因此,数字全息显微镜技术可为揭示溶液中微纳气泡的局部行为和物理化学特性提供新的信息,为更深入地了解微纳气泡的水相动态行为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镜 微纳气泡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