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息动平衡技术:原理与实践 被引量:42
1
作者 屈梁生 邱海 徐光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3,共4页
分析全息谱技术应用于动平衡领域的可能性与优势。首次介绍全息动平衡方法的基本概念 ,如试重椭圆、初相点和移相椭圆等 ;提出基于三维全息谱的力、力偶分解全息平衡方法 ,并与现行的方法进行比较 ;
关键词 全息 动平衡 转子动力子学 全息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轴系全息动平衡配重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西宁 赵明 温广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974-1977,共4页
在分析现场轴系平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机组残余振动平方和、残余振动最大值、残余振动均匀性三个目标共同衡量机组平衡状况优劣的方法。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机组平衡状态的多目标评价函数,实现了三个平衡优化目标间的协调。研究了... 在分析现场轴系平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机组残余振动平方和、残余振动最大值、残余振动均匀性三个目标共同衡量机组平衡状况优劣的方法。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机组平衡状态的多目标评价函数,实现了三个平衡优化目标间的协调。研究了粒子群平衡配重优化的原理,并采用该方法实现轴系全息动平衡配重的优化。通过实际案例计算验证了该轴系动平衡多目标优化的效果,该方法具有比遗传算法优化更小的计算量、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机械 轴系全息动平衡 粒子群优化 动平衡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相轨迹及其在全息动平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廖与禾 张鹏 郎根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03-806,共4页
移相轨迹将转子进动空间划分为恶化及改善转子平衡状态的2个不同的响应区域,在配重方案的搜索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考虑到非对称刚度条件下的椭圆形进动轨迹会造成转子进动角与自转角之间关系的非线性,因此研究了通过相位补偿技术建立转... 移相轨迹将转子进动空间划分为恶化及改善转子平衡状态的2个不同的响应区域,在配重方案的搜索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考虑到非对称刚度条件下的椭圆形进动轨迹会造成转子进动角与自转角之间关系的非线性,因此研究了通过相位补偿技术建立转子响应与配重质量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将试重响应初相矢偏移量准确地转化为试重量偏移量,从而实现了对移相轨迹的指导作用.通过对300 MW汽轮发电机组在现场动平衡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动平衡 转子 初相矢 移相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动平衡原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屈梁生 王琇峰 《陕西电力》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回顾了柔性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在全息谱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全息动平衡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全息动平衡中的振型分离、迁移矩阵、计算机模拟和遗传算法优化技术,总结了全息动平衡技术的优越性。
关键词 振动 全息 全息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重组迁移矩阵及现场混合动平衡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廖与禾 谢航 +2 位作者 张鹏 刘石 屈梁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86-1390,共5页
针对全息动平衡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可能存在因试重起车次数受限、无法获得足够的转子特征响应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重组的全息现场混合动平衡方法.借鉴Darlow混合法中模态试重组的思想,通过对模态试重比的简化假设,利用迁移矩阵的... 针对全息动平衡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可能存在因试重起车次数受限、无法获得足够的转子特征响应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重组的全息现场混合动平衡方法.借鉴Darlow混合法中模态试重组的思想,通过对模态试重比的简化假设,利用迁移矩阵的线性可叠加性将对应于某单一平衡面的迁移矩阵扩展为对应于某阶模态试重组的迁移矩阵,从而减少了平衡高阶不平衡量所需的试重起车次数,提高了现场平衡效率,且平衡效果良好.通过对一台300 MW汽轮发电机组的现场动平衡过程的试验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矩阵 全息动平衡 模态试重比 试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