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核间相互作用,利用修正的库仑玻恩(MCB-PT)模型计算了入射能量为16 Me V的O^(7+)碰撞氦单电离的全微分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数据和三体库仑波(3C)模型及连续扭曲波程函初态(CDW-EIS)模型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MCB-PT理...考虑核间相互作用,利用修正的库仑玻恩(MCB-PT)模型计算了入射能量为16 Me V的O^(7+)碰撞氦单电离的全微分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数据和三体库仑波(3C)模型及连续扭曲波程函初态(CDW-EIS)模型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MCB-PT理论结果在中间动量转移条件下binary峰的位置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且位于动量转移的方向上.此外,分析了扭曲效应对全微分截面的影响,表明随着动量转移的增加,扭曲效应更加明显.展开更多
用扭曲波方法,推广了修正的库仑波恩(MCB)近似计算到重离子碰撞He原子电离问题计算.检查了对75 ke V质子碰撞氦原子单电离的全微分截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现在的方法定性地产生了实验的峰结构,尤其是在垂直平面.应用MCB方法研究这一...用扭曲波方法,推广了修正的库仑波恩(MCB)近似计算到重离子碰撞He原子电离问题计算.检查了对75 ke V质子碰撞氦原子单电离的全微分截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现在的方法定性地产生了实验的峰结构,尤其是在垂直平面.应用MCB方法研究这一碰撞体系中的后碰撞(PCI)效应,发现PCI效应对全微分截面的形状在散射平面和垂直平面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扭曲效应对全微分截面的贡献.表明,随着动量转移的增加,扭曲效应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扭曲效应定性解释了负角区域的结构.展开更多
利用全量子方法改进且加入核核作用(PT)的修正库仑玻恩近似(MCBPT)和前人基于半经典的方法且不考虑核核作用的修正库仑玻恩近似(MCB)计算了散射平面和垂直平面内100 Me V/amu C6+单电离氦原子的全微分截面,研究了核核作用对截面的影响....利用全量子方法改进且加入核核作用(PT)的修正库仑玻恩近似(MCBPT)和前人基于半经典的方法且不考虑核核作用的修正库仑玻恩近似(MCB)计算了散射平面和垂直平面内100 Me V/amu C6+单电离氦原子的全微分截面,研究了核核作用对截面的影响.其结果与实验数据和3DW理论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小动量转移,MCBPT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的很好;对于大动量转移,MCB结果很好的反映了实验数据.而且,我们详细的分析了扭曲势效应对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量转移的增加扭曲势效应迅速增强.展开更多
文摘考虑核间相互作用,利用修正的库仑玻恩(MCB-PT)模型计算了入射能量为16 Me V的O^(7+)碰撞氦单电离的全微分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数据和三体库仑波(3C)模型及连续扭曲波程函初态(CDW-EIS)模型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MCB-PT理论结果在中间动量转移条件下binary峰的位置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且位于动量转移的方向上.此外,分析了扭曲效应对全微分截面的影响,表明随着动量转移的增加,扭曲效应更加明显.
文摘用扭曲波方法,推广了修正的库仑波恩(MCB)近似计算到重离子碰撞He原子电离问题计算.检查了对75 ke V质子碰撞氦原子单电离的全微分截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现在的方法定性地产生了实验的峰结构,尤其是在垂直平面.应用MCB方法研究这一碰撞体系中的后碰撞(PCI)效应,发现PCI效应对全微分截面的形状在散射平面和垂直平面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扭曲效应对全微分截面的贡献.表明,随着动量转移的增加,扭曲效应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扭曲效应定性解释了负角区域的结构.
文摘利用全量子方法改进且加入核核作用(PT)的修正库仑玻恩近似(MCBPT)和前人基于半经典的方法且不考虑核核作用的修正库仑玻恩近似(MCB)计算了散射平面和垂直平面内100 Me V/amu C6+单电离氦原子的全微分截面,研究了核核作用对截面的影响.其结果与实验数据和3DW理论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小动量转移,MCBPT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的很好;对于大动量转移,MCB结果很好的反映了实验数据.而且,我们详细的分析了扭曲势效应对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量转移的增加扭曲势效应迅速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