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顾生态供给和人类需求的矿业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勇 肖晓 +3 位作者 刘艳中 阮景华 曾向阳 王巧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4-160,共7页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大冶市为例,兼顾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人类需求,通过"源地—廊道"模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针对全市人口的整体需求和部分人口的就近需求,将源地划分为全局型和局地型2种...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大冶市为例,兼顾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人类需求,通过"源地—廊道"模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针对全市人口的整体需求和部分人口的就近需求,将源地划分为全局型和局地型2种类型,分别采取直接拾取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识别,建立了以斑块需求强度、可达性表征人类需求强度,以斑块重要性、连通性表征生态供给能力的局地型源地识别模型。借助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和目视判读方法,结合全局型源地和局地型源地分类,将廊道划分为关键廊道、关联廊道和组团廊道3种类型。研究表明:①大冶市全局型和局地型源地面积分别为144.61 km^2和197.42 km^2,局地型源地可以划分为6个组团,西北水陆复合组团源地因斑块小而少易受到外界干扰破坏,东部岗丘组团因分布于城市市郊而受城市化冲击的可能性较大;②大冶市关键廊道、关联廊道和组团廊道的长度分别为112.30 km、179.45 km和444.19 km,部分关键廊道受城镇建设、矿业活动或地质灾害影响,局部阻力值较大,需要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加以疏通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矿业城市 生态供需 全局型源地 生态廊道 最小累积阻力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