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的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万伦来 干俊峰 余晓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期150-153,共4页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是经典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的结合,可以用来了解系统的总体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轨迹。文章编写了一个Matlab函数来实现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全部运算过程,并对安徽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 MATLAB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灰色聚类分析和全局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党玮 王海瑞 李国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107,共9页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因素。华东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但内部差异大。文章通过选择自主创新投入等15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华东地区(7个省市)数据...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因素。华东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但内部差异大。文章通过选择自主创新投入等15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华东地区(7个省市)数据为样本,运用灰色聚类和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江苏、上海和浙江3个省市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福建、江西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弱。最后提出了针对华东地区7个省份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区域自创新能力 灰色聚类分析 全局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地区旅游业竞争力研究——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鹤 刘家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角度选取与旅游业竞争力相关的20个指标构建测评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东部地区12个省份2000—2013年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旅游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和时空变化。东部各省份的旅游业竞争... 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角度选取与旅游业竞争力相关的20个指标构建测评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东部地区12个省份2000—2013年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旅游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和时空变化。东部各省份的旅游业竞争力差异较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区差异有减小趋势。根据旅游业竞争力的不同,将东部地区各省份分为三大类,三类之间的旅游竞争力有明显差异。2000—2013年各省份旅游业竞争力出现平稳、上涨、波动3种动态演变状态,但与2000年相比,2013年各省份旅游业竞争力均有提高。根据旅游产业竞争力测评结果,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旅游业竞争力简单模型,从而达到简化计算和对旅游业竞争力进行预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竞争力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 中国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长江上游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畅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5期50-56,共7页
演构建了长江上游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 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及演进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长江上游地区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趋势向好, 但地区间非均衡性特... 演构建了长江上游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 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及演进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长江上游地区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趋势向好, 但地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下-步, 各省市要完善跨省市商贸流通业合作机制, 加强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区域商贸流通网络, 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主成分分析 长江上游地区 商贸流通业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考察——西部某地区调查的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俊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7-13,共7页
以2003年以来中国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为研究背景,对改革绩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对改革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描述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某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际,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信贷资产质量、信贷支农、盈... 以2003年以来中国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为研究背景,对改革绩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对改革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描述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某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际,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信贷资产质量、信贷支农、盈利能力等方面,对该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样本在信贷资产质量、盈利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支农服务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是财务结构的改善,而改革方案所设计的目标在现阶段并没有得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强制性制度变迁 绩效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专业市场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本文构建了专业市场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省级专业市场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对专业市场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专业市场发展指数划分为三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3年,我国专业市场快速发... 本文构建了专业市场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省级专业市场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对专业市场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专业市场发展指数划分为三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3年,我国专业市场快速发展,但区域差异有所扩大,空间布局呈现一定集聚性,专业市场发达程度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特征;专业市场发展的区域非均衡特征主要取决于市场规模、绩效、经营可持续性和市场环境,应针对各区域专业市场发展特征寻求突破口,促进专业市场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市场 全局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茶增芬 张翊 +2 位作者 李银富 李佳 王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43-46,52,共5页
[目的]评价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基于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罗平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 [目的]评价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基于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罗平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影响其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对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是资源及环境因素;罗平县10年来各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时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乡(镇)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较明显,差异呈减小趋势。[结论]采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将时间序列加入到评价体系中,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分析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并保证了系统分析的可比性。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主成分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 动态评价 罗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6
8
作者 于淑敏 谢正观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1-468,共8页
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城市的尺度,分析1988—2008年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对区域发展政策存在明显的空间响应,在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下,城市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其中,1988... 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城市的尺度,分析1988—2008年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对区域发展政策存在明显的空间响应,在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下,城市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其中,1988—1998年,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空间地位不断得到加强;1999—2008年,东莞、佛山两大次核心城市形成,经济空间结构从"双核心"走向"多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全局主成分分析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蕾 张中旺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459-4463,共5页
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域,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内10个城市近10年(2004-2013)来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水资源配比状况,并且呈... 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域,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内10个城市近10年(2004-2013)来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水资源配比状况,并且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空间上,社会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强;时间上,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波动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水资源 承载力 全局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17市(州、区)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动态评价——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测算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伶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3,共7页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竞争力是地区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工业规模、产业效益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选取评价工业竞争力的14项指标,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对湖北省17市(州、区)2012—2018年的工业竞争...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竞争力是地区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工业规模、产业效益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选取评价工业竞争力的14项指标,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对湖北省17市(州、区)2012—2018年的工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标得分和动态排名来看,湖北省工业竞争力水平总体平稳上升,但省内各市州区的非均衡性明显;从细分指标得分和动态排名来看,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效益上都居于全省前列的城市有襄阳、荆门;老工业城市要尽快进行产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工业竞争力 全局主成分分析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监管、监控指标的全局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熊 张维 +1 位作者 任达 安瑛晖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0,共5页
利用对时序立体数据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监管、监控指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监管、监控指标可以以10个全局主成分替代。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各监管、监控指标之间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总体状况... 利用对时序立体数据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监管、监控指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监管、监控指标可以以10个全局主成分替代。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各监管、监控指标之间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总体状况的体现存在一定的弹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现场监管 全局主成分分析 时序立体数据表
原文传递
农村公共品供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12
作者 周润香 何寿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47-252,F0003,共7页
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以优化公共品供给政策与路径。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2004—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数,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效应。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 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以优化公共品供给政策与路径。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2004—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数,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效应。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但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高率高于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财政分权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外商投资水平将抑制城乡融合发展。提出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完善新型城镇化相关配套设施与政策、持续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财政投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全局主成分分析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县域城市蔓延的多维测度及聚类分析
13
作者 陈莉媛 董会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1-65,共5页
县域城市处于我国城镇体系的末端,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主要着力点。及时、准确地识别县域城市的蔓延程度有利于精准调控,对于推进以县域城市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构建县域城市蔓延... 县域城市处于我国城镇体系的末端,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主要着力点。及时、准确地识别县域城市的蔓延程度有利于精准调控,对于推进以县域城市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构建县域城市蔓延多维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我国县域城市2006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城市蔓延指数,并对各维度及综合城市蔓延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县域城市普遍存在蔓延,效率维主成分对综合蔓延指数影响最大(43.048%),密度维主成分次之(21.035%),结构维主成分最小(17.332%),且我国县域城市蔓延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市 城市蔓延 全局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波 孔令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高级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从城乡空间结构、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和城乡生态环境等五个维度设计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28个省、市、自治...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高级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从城乡空间结构、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和城乡生态环境等五个维度设计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进而刻画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差异的成因作了进一步的分解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从东到西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区域空间分布态势,其中城乡经济结构一体化权重最大为0.783,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最重要的贡献因素;城乡空间结构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的权重分别为0.357、0.328、0.272、0.121,上述因素尤其是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是未来促使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差异呈收敛的趋势,三大区域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2.76%、56.30%,是导致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省际分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 区域差异 全局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贺武 刘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7-99,共3页
文章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20个示范城市的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做出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在20个示范城市中:示范城市的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为优势突出型城市,杭州、... 文章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20个示范城市的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做出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在20个示范城市中:示范城市的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为优势突出型城市,杭州、苏州、天津、大连、西安和南京为后发优势型城市,武汉、成都、济南、哈尔滨、无锡和重庆为外包潜力型城市,长沙、南昌、大庆和合肥为成本优势型城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的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综合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错位发展、形成区域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是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全局主成分分析 城市竞争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上广深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和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军超 杨文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51,共9页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结构优化、稳健有效、民生共享、资源环境和创新素质等五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对2000-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城的经济增长质量时序变化进行量化考...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结构优化、稳健有效、民生共享、资源环境和创新素质等五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对2000-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城的经济增长质量时序变化进行量化考察。测度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四城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四城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性差异,但这种差距呈持续缩小的趋势。各城市应因城制宜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在关键着力点上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质量指数 全局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动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耀彬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12期12-15,共4页
文章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全局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对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影响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是多种的,它们分别是综合发展推动、消费与基础设施拉动、外向... 文章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全局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对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影响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是多种的,它们分别是综合发展推动、消费与基础设施拉动、外向经济和投资拉动、政府管理和调控、环境治理与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等6个方面;②根据城市竞争力动态因子得分,发现江西省11个城市可以归并为6类,进一步的综合因子得分揭示这六类城市的时空动态演化幅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竞争力 动态演化 全局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6-91,共6页
文章从经济增长的效率、结构、稳定性、持续性与开放性五个方面来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2—2018年30个省份经济增长质量及其五个维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动态变化。... 文章从经济增长的效率、结构、稳定性、持续性与开放性五个方面来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2—2018年30个省份经济增长质量及其五个维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呈东、中、西部递减趋势,但近几年中西部地区提质增速较快,将会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经济效率,而是经济结构与稳定性。经济增长效率与持续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三大地区持续性指数的差距逐渐增加,将会进一步加剧区域间的不协调不平衡性。经济增长结构指数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上升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经济增长开放性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三大地区该指数差距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全局主成分分析 经济结构 区域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发展对区域技术效率影响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文举 李丹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1-115,共5页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它会影响经济体的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等。文章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省份经济中明显地存在着技术无效率、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递增;物...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它会影响经济体的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等。文章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省份经济中明显地存在着技术无效率、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递增;物流发展与区域技术效率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前正处于上升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有利于改善区域技术效率,市场化和信息化则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发展指数 区域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经济活动的统计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静萍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5,共5页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quantifies the globality of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th the global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method.In addition,the author ident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in glob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quantifies the globality of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th the global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method.In addition,the author ident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in glob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untries with cluster analysis method.At last,the author draws some conclusions about how to strengthen globalit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活动 全局主成分分析 价值链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