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地下车站设备区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全尺寸实验研究
1
作者 冉辰皓 胥兵周 +3 位作者 陈俊沣 程辉航 华福才 钟茂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共8页
为研究地铁地下车站设备区走廊区域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在某设备区开展全尺寸现场火灾实验,通过对温度、烟气蔓延速度、烟气层高度等参数进行分析,结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烟气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蔓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 为研究地铁地下车站设备区走廊区域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在某设备区开展全尺寸现场火灾实验,通过对温度、烟气蔓延速度、烟气层高度等参数进行分析,结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烟气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蔓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走廊中烟气扩散速度约为0.2~0.4 m/s,且不同方向上的速度大小与顶棚温升和烟气层高度正相关。烟气更倾向于沿连接车站站台区的长走廊蔓延,且拐入长走廊的烟气蔓延速度衰减不明显。考虑人员疏散,蔓延至“L”型路口的烟气会在拐角处蓄积使烟气层高度显著降低,封堵人员逃生路径。烟气沿短走廊蔓延途径“T”型路口时,会大量分流进长走廊中,蔓延速度越低时分流进入长走廊的比例越高。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地下车站设备区火灾人员疏散和防排烟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 地铁地下车站 设备区 自然通风 全尺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安科院在广东省开展国内首次在役特长隧道10兆瓦火灾全尺寸实验
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10,共1页
近日,受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安科院交通安全研究所联合广东省南粤交通连英高速公路管理处,在连英高速金门隧道成功开展了国内首次在役特长隧道10兆瓦级火灾全尺寸实验。金门隧道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全长约6.49公里,采用... 近日,受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安科院交通安全研究所联合广东省南粤交通连英高速公路管理处,在连英高速金门隧道成功开展了国内首次在役特长隧道10兆瓦级火灾全尺寸实验。金门隧道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全长约6.49公里,采用分段送排通风方案,是目前广东省最长的在役高速公路隧道。为确保实验顺利推进,中国安科院先后派遣数十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当地交通、公安、消防、路政、卫生等多部门,从前期实验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应急预案制定,到正式测试的实验组织、应急调度、交通管控、风险预警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和周密准备,构建“高效协同、快速响应”的安全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全尺寸实验 在役特长隧道 10兆瓦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火灾全尺寸实验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4
3
作者 钟茂华 刘畅 史聪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63,共13页
全尺寸实验是验证和优化地铁火灾烟气扩散理论和防排烟设计方法的重要手段。为系统了解地铁火灾全尺寸实验研究成果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回顾和综述国内外地铁火灾全尺寸实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地铁列车、隧道、车站和停车场等场景的全尺寸... 全尺寸实验是验证和优化地铁火灾烟气扩散理论和防排烟设计方法的重要手段。为系统了解地铁火灾全尺寸实验研究成果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回顾和综述国内外地铁火灾全尺寸实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地铁列车、隧道、车站和停车场等场景的全尺寸火灾实验对烟气控制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展望未来地铁火灾全尺寸实验研究重点向大型复杂枢纽车站、复杂结构隧道、不同制式列车和附属工程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当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利用全尺寸实验支撑单线和两线换乘车站及隧道的防排烟设计、列车火灾热释放速率设计曲线的修正,在集成测试方法、扩大实验规模和结合火灾大客流疏散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是下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全尺寸实验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提升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全尺寸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瑞新 胡隆华 +3 位作者 王信友 霍然 马定超 鲍学俊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以目前国内隧道工程运用较为广泛的感温型和火焰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火灾工况、运营工况开展试验。根据隧道全尺寸模拟火灾试验中观察到的试验现象,结合试验数据分析结果,对不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响应特性的... 以目前国内隧道工程运用较为广泛的感温型和火焰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火灾工况、运营工况开展试验。根据隧道全尺寸模拟火灾试验中观察到的试验现象,结合试验数据分析结果,对不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响应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适用条件、应用技术以及验收试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响应时间 全尺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沙发火灾中CO_2和CO气体全尺寸实验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和平 杨昀 +1 位作者 祝佳琰 王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9-482,共4页
为分析室内家具引起火灾热量、烟气对人造成的危害,在2.4m×2.4m×3.6m的ISO9705标准燃烧间内,对单人沙发进行全尺寸火灾实验模拟,通过测量沙发燃烧产生的热释放速率、CO2和CO有害气体的生成量和产生速率等相关的室内火灾动力... 为分析室内家具引起火灾热量、烟气对人造成的危害,在2.4m×2.4m×3.6m的ISO9705标准燃烧间内,对单人沙发进行全尺寸火灾实验模拟,通过测量沙发燃烧产生的热释放速率、CO2和CO有害气体的生成量和产生速率等相关的室内火灾动力学参数,研究沙发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和产生烟气中CO2和CO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为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和计算机模拟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尺寸实验 单人沙发 热释放速率 CO2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十字换乘车站全尺寸实验研究:Ⅰ.站厅火灾 被引量:18
6
作者 田向亮 钟茂华 +2 位作者 陈俊沣 刘畅 仇培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8,共8页
为了全面了解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站厅火灾发展规律,通过在8A编组地铁十字换乘车站公共站厅层开展1 MW规模的全尺寸火灾实验,对不同通风模式下换乘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火灾场景下的烟气前锋到达时间、烟气扩散与沉降范围... 为了全面了解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站厅火灾发展规律,通过在8A编组地铁十字换乘车站公共站厅层开展1 MW规模的全尺寸火灾实验,对不同通风模式下换乘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火灾场景下的烟气前锋到达时间、烟气扩散与沉降范围和楼扶梯处温度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换乘线路A线站厅层发生火灾时,受到出入口自然风以及站厅层空间结构的影响,站厅内形成了由站厅北侧向南侧方向的风压,有效抑制了烟气向B线站厅扩散;通风排烟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烟气扩散速率,控制烟气扩散范围和沉降高度;针对此类结构车站站厅的防排烟设计,应综合考虑通风、出入口位置和空间构筑物对火灾烟气扩散的影响,确保火灾过程中人员疏散路径和楼扶梯处烟气层高度和烟气温度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十字换乘车站 全尺寸实验 公共站厅 通风排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火灾全尺寸实验设计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10
7
作者 钟茂华 程辉航 +1 位作者 陈俊沣 韩玉珍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全尺寸实验能够获取实体车站火灾过程中的烟气扩散特征参数,为研究烟气扩散理论和防排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随着地铁车站规模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客流量激增,车站火灾的防排烟控制和大客流疏散设计难度增大,运用全尺寸实验方... 全尺寸实验能够获取实体车站火灾过程中的烟气扩散特征参数,为研究烟气扩散理论和防排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随着地铁车站规模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客流量激增,车站火灾的防排烟控制和大客流疏散设计难度增大,运用全尺寸实验方法支撑地铁火灾防控技术和保障地铁火灾安全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该文通过总结已开展的一系列全尺寸实验经验,提出了地铁车站火灾全尺寸实验设计方法,并介绍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在实体地铁工程的站厅、站台、车站隧道和设备区的火灾安全优化中的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火灾 全尺寸实验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十字换乘车站全尺寸实验研究:Ⅱ.站台火灾 被引量:15
8
作者 钟茂华 陈俊沣 +2 位作者 陈嘉诚 仇培云 温晓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8,共7页
为了解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站台火灾发展规律,通过在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站台开展全尺寸火灾实验,分析了不同通风模式下站台层火灾的烟气扩散速率、沉降高度和扩散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车站站台火灾烟气扩散受到建筑结... 为了解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站台火灾发展规律,通过在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站台开展全尺寸火灾实验,分析了不同通风模式下站台层火灾的烟气扩散速率、沉降高度和扩散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车站站台火灾烟气扩散受到建筑结构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A线路站台层发生火灾时,站台断面面积沿烟气扩散方向的缩小有效抑制了烟气向远端扩散;站台机械通风能够有效降低烟气扩散速率,控制烟气扩散区域和沉降高度;在0. 5 MW火灾规模下,A线路站台火灾对B线路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十字换乘车站 全尺寸实验 侧式站台 机械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泡沫扑救大型油类火灾全尺寸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坤 徐林志 +6 位作者 陆兆勇 徐学军 邓锡中 廖克斌 韩月 杨志立 程旭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4-159,共6页
为验证压缩空气泡沫扑救大型火灾的有效性,分别开展225 m^(2)甲醇和450 m^(2)重油油池火灭火实验,采用压缩空气泡沫系统搭配消防机器人远距离喷射压缩空气泡沫的灭火方法,分析该方法的灭火效能。研究结果表明: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可以实现... 为验证压缩空气泡沫扑救大型火灾的有效性,分别开展225 m^(2)甲醇和450 m^(2)重油油池火灭火实验,采用压缩空气泡沫系统搭配消防机器人远距离喷射压缩空气泡沫的灭火方法,分析该方法的灭火效能。研究结果表明: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可以实现远距离灭火,压缩空气泡沫的施加可以有效降低油池内燃料温度、火场温度以及油池附近热辐射强度。在压缩空气泡沫系统混合液流量为3900 L/min时,距离油池边缘29 m条件下扑救450 m^(2)全尺寸重油火灾的灭火时间为130 s,灭火阶段水和3%泡沫液的消耗量分别为8233 L和273 L;在压缩空气泡沫系统混合液流量为3600 L/min时,距离油池边缘不小于35 m条件下扑救225 m^(2)全尺寸甲醇火灾的灭火时间为231 s,灭火阶段水和6%泡沫液的消耗量分别为12962 L和808 L。研究结果对提升扑救大型油池火灾的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灭火实验 大型油池火灾 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灭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排烟系统设计及全尺寸火灾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秀军 钟茂华 +2 位作者 潘荣亮 岳顺禹 成亮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845m,双向八车道,最宽断面达到双向十二车道,是世界上最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及国内首例海底互通隧道。以往,沉管隧道排烟系统主要采用侧向集中排烟技术进行排烟。由于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超宽断面及多节点的特... 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845m,双向八车道,最宽断面达到双向十二车道,是世界上最宽断面公路沉管隧道及国内首例海底互通隧道。以往,沉管隧道排烟系统主要采用侧向集中排烟技术进行排烟。由于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超宽断面及多节点的特点,采用传统侧向集中排烟技术的排烟效率下降,不能满足火灾工况下人员疏散安全性要求。为保证人员疏散安全性,首次设计完成了横向排烟道+侧壁排烟口的新型排烟系统。首先依据相关规范和美国防火协会(NFPA502)等相关标准,设计了隧道火灾设计当量、排烟量等相关技术参数。然后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CFD)等手段设计完成了排烟系统的射流风机、横向排烟道、排烟风机功率、轴流排烟风机房等。最后设计完成了不同火灾场景下的排烟控制策略。以往隧道火灾实验验证主要采用小尺寸模型实验或者长度较短的全尺寸隧道开展静态实验,由于受尺寸效应及实验条件限制,无法进行真实场景下的通风排烟实验验证。该文针对排烟系统,在深中海底沉管隧道现场3个不同位置,首次采用全尺寸火灾实验,对14个工况进行了静态及全要素实验验证。通过现场火灾实验,对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场、温度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新型排烟系统满足排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断面 沉管隧道 新型排烟系统 尺寸火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下匝道互通节点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
11
作者 岳顺禹 杨秀军 钟茂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1,共7页
为应对超宽断面水下互通隧道消防安全风险,提升复杂水下匝道互通节点应急救援能力,本文依托深中通道东岛出口处的互通匝道节点处开展全尺寸复杂匝道火灾实验,获取火灾烟气在节点处向多个方向的蔓延速度与温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 为应对超宽断面水下互通隧道消防安全风险,提升复杂水下匝道互通节点应急救援能力,本文依托深中通道东岛出口处的互通匝道节点处开展全尺寸复杂匝道火灾实验,获取火灾烟气在节点处向多个方向的蔓延速度与温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各方向的烟气温度分布符合常规模型,但明显受到匝道具体结构形式的影响。分岔匝道内烟气的延程扩散损失高于合流隧道,且受隧道曲率变化形成明显温度突变,形成较低的烟气层,烟气沉降现象明显。研究结果可丰富我国复杂水下互通隧道火灾流场的实验研究,为评估类似隧道的火灾烟气蔓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互通节点 尺寸火灾实验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束PVC电缆全尺寸火蔓延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蔚 李立明 万玉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3-478,共6页
对最常见的PVC电缆进行了全尺寸实验研究。通过测量电缆的炭化长度及电缆表面的温度研究火蔓延的情况,同时将火蔓延与火灾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热释放速率、烟气释放速率)进行了比较,对影响电缆火蔓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PVC电... 对最常见的PVC电缆进行了全尺寸实验研究。通过测量电缆的炭化长度及电缆表面的温度研究火蔓延的情况,同时将火蔓延与火灾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热释放速率、烟气释放速率)进行了比较,对影响电缆火蔓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PVC电缆的火蔓延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维持火焰传播,另一类在离开点火源后火焰逐渐熄灭;影响电缆火蔓延的关键因素为电缆的排布方式,当电缆为间隔排列时,火焰可以维持传播,当电缆为紧密排列时,火焰在电缆束中段熄灭;电缆束宽度和点火源功率对电缆火蔓延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电缆 全尺寸实验 火焰传播 热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尺寸火灾实验的单室轰燃温升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磊 朱国庆 赵国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1-825,共5页
基于全尺寸室内实体火灾实验,建立单室轰燃温升模型。在徐州市某化工厂一办公室内进行轰燃火灾实验,观察实验中的轰燃现象并记录室内温度变化;选取房间内烟气为研究对象,分析热量平衡关系建立单室轰燃温升模型;利用数值方法求解该模型... 基于全尺寸室内实体火灾实验,建立单室轰燃温升模型。在徐州市某化工厂一办公室内进行轰燃火灾实验,观察实验中的轰燃现象并记录室内温度变化;选取房间内烟气为研究对象,分析热量平衡关系建立单室轰燃温升模型;利用数值方法求解该模型并与实验结果比较,判定单室轰燃温升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将室内烟气视为均匀体所建立的单室轰燃温升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室内火灾温升过程,为轰燃后建筑物材料和结构的受损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室火灾 全尺寸实验 轰燃 温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量水幕阻隔烟气全尺寸火灾实验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惠 邹高万 郜冶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80-83,共4页
通道建筑结构要求安装防火门进行防火分区以阻止火和烟气的蔓延,在难以安装防火分隔设施的场合提出以水幕代替防火门进行分区.为检测水幕对火灾烟气的阻隔情况,表现在烟气透过水幕后其浓度、温度和火焰辐射热流密度的变化,提出了整套大... 通道建筑结构要求安装防火门进行防火分区以阻止火和烟气的蔓延,在难以安装防火分隔设施的场合提出以水幕代替防火门进行分区.为检测水幕对火灾烟气的阻隔情况,表现在烟气透过水幕后其浓度、温度和火焰辐射热流密度的变化,提出了整套大尺度全尺寸实验系统的设计,并构建了实验系统且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两套激光装置同时测量水幕两侧烟气可见性的实验系统是可行的;烟气能够透过水幕,但水幕对烟温有明显的阻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量 实验设计 水幕 烟气扩散 尺寸火灾实验系统 建筑火灾 烟气阻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安科院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开展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
1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安生产科学研究院 全尺寸实验 火灾实验 区间隧道 地铁车站 地下铁道 广州市 地铁5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地层全尺寸PDC钻头破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照宇 幸雪松 +2 位作者 武治强 马茂原 毛良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1,共8页
随着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多钻遇非均质性强、可钻性差等复杂难钻地层,从而导致钻头适应性差、钻井效率低下,大幅延长钻井周期和钻井成本。因此,针对非均质地层钻头适应性差等问题,该研究利用全尺寸钻头实验架,开展了多类非均质岩心... 随着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多钻遇非均质性强、可钻性差等复杂难钻地层,从而导致钻头适应性差、钻井效率低下,大幅延长钻井周期和钻井成本。因此,针对非均质地层钻头适应性差等问题,该研究利用全尺寸钻头实验架,开展了多类非均质岩心全尺寸钻头破岩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非均质性地层对PDC钻头动力学特性(动态钻压、扭矩、进尺和三向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DC在穿越地层交界处时,会产生剧烈的振动;从软地层穿越到硬地层,PDC钻头的激振要比从硬地层穿越到软地层更强;两种地层性质之间的差距越大,PDC钻头穿越两种地层交界处时振动越强。研究结果可为非均质地层钻进钻头选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地层 尺寸钻头实验 钻头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全尺寸止裂实验中的引燃实验
17
作者 王铭锋 周军 +1 位作者 吕永斌 王学进 《工程爆破》 2018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了在天然气输气管道全尺寸止裂实验中,有效收集天然气管道爆燃后的热辐射、冲击波和管道止裂尺寸等数据,采用电子雷管及其芯片技术,对管道天然气泄漏扩散并发生爆燃进行了模拟实验。运用线型聚能切割器在内装天然气的管道上爆破切开1... 为了在天然气输气管道全尺寸止裂实验中,有效收集天然气管道爆燃后的热辐射、冲击波和管道止裂尺寸等数据,采用电子雷管及其芯片技术,对管道天然气泄漏扩散并发生爆燃进行了模拟实验。运用线型聚能切割器在内装天然气的管道上爆破切开1条初始裂缝,在管道周围布置引燃弹点燃泄漏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利用电子雷管及其芯片控制起爆及引燃弹的发射时间,实现了精确点火。输气管道失效爆破实验取得了预期效果,为天然气泄漏危害范围的研究和输气管道钢材质量的判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天然气输气管道全尺寸止裂实验的爆破工程中成功运用了电子雷管及其芯片技术,对类似爆破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止裂实验 电子雷管 高精度 引燃弹 天然气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大空间机械排烟全尺寸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伍卫军 徐亮 +2 位作者 陶李华 陈勋 姚嘉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8-1040,共3页
利用全尺寸热烟试验,研究了机械排烟系统在典型扁平大空间中的排烟有效性。通过改变防烟分区面积、排烟量、排烟口位置和排烟口数量,研究不同工况下烟控方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排烟距离对排烟效果影响很大,超出一定距离后,烟控效果较... 利用全尺寸热烟试验,研究了机械排烟系统在典型扁平大空间中的排烟有效性。通过改变防烟分区面积、排烟量、排烟口位置和排烟口数量,研究不同工况下烟控方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排烟距离对排烟效果影响很大,超出一定距离后,烟控效果较差。当防烟分区内有均匀分布两个以上排烟口时,排烟效果明显优于单个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同时,理论公式算得的排烟量能够有效控制烟气蔓延,我国规范规定的排烟量计算方法相对较为保守。另外对试验中存在的烟气弥散和烟气回填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大空间 机械排烟 尺寸热烟实验 防烟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寸预制舱式储能柜热失控早期征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磊 刘晓鹏 王勇俞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63-2470,共8页
面向电化学储能应用中出现热失控、火灾、燃爆等一系列消防安全问题,通过开展预制舱式储能柜热失控实体实验研究,分析预制舱式储能系统在热失控早期出现的征兆信息,探索提升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消防技术方法。首先,本文分析了预制舱式储能... 面向电化学储能应用中出现热失控、火灾、燃爆等一系列消防安全问题,通过开展预制舱式储能柜热失控实体实验研究,分析预制舱式储能系统在热失控早期出现的征兆信息,探索提升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消防技术方法。首先,本文分析了预制舱式储能系统在热滥用的触发条件下,其电压、温度、氧浓度和CO浓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系统讨论了储能系统热失控过程及其早期征兆表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滥用条件下,电芯表面温度迅速升高,系统发生热失控时,其最高温度可达1000℃以上;电压值征兆变化明显早于温度变化,其征兆的早期特征尤为显著,认为电压信号可作为储能系统热失控预警的征兆信号;电箱内温度变化情况显示,电箱下方发生热失控时,液冷系统的隔板有效延迟电箱内部温度变化,保护电池系统安全;获取CO浓度在电箱和电柜内的变化情况,可为气体探测器的设置应用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氧浓度估算热释放速率峰值较大,但总热量较低,因而开展初期预警征兆,用以防控储能系统火灾是可行的。针对电化学储能系统热失控的复杂特点,发展多信息融合的检测、预警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舱式储能柜 热失控 早期征兆 气体浓度 全尺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寸巷/隧道火灾风烟流温度预测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晴 康建宏 +1 位作者 周福宝 雷柏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12,共8页
为探究巷/隧道火灾热动力灾害的演化规律,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热量转换关系,建立巷/隧道火灾风烟流温度演化的预测模型;考虑巷道分叉和汇合对烟气蔓延和温度的影响,构建分叉和汇合巷道内烟流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演化模型。通过开展全尺寸巷... 为探究巷/隧道火灾热动力灾害的演化规律,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热量转换关系,建立巷/隧道火灾风烟流温度演化的预测模型;考虑巷道分叉和汇合对烟气蔓延和温度的影响,构建分叉和汇合巷道内烟流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演化模型。通过开展全尺寸巷道火灾实验以及与国内典型隧道火灾试验数据对比,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模型所呈现的烟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能较好地反映火灾发展的3个阶段,烟气温度的变化趋势符合火灾火源燃烧特性曲线;理论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顶棚最大烟气温升以及温度纵向衰减现象,烟气最高温度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的误差率在15%以内。研究结果可为巷/隧道火灾时期的烟气控制和救援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理论模型 尺寸巷道实验 烟气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