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水质保持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喻 郭克伶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 质保持 工作原理 工艺流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鳗鲡循环水养殖菌藻培育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龚丹青 《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 2025年第1期24-28,46,共6页
研究一种适用于工厂化鳗鲡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菌藻培育系统。该菌藻培育系统集成了搅拌系统、曝气系统、加热系统、光照系统、给水供液系统、远程监测及控制物联网系统,具有管道自清洁功能,可自动控制及远程监控,可根据现场养殖池水质提... 研究一种适用于工厂化鳗鲡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菌藻培育系统。该菌藻培育系统集成了搅拌系统、曝气系统、加热系统、光照系统、给水供液系统、远程监测及控制物联网系统,具有管道自清洁功能,可自动控制及远程监控,可根据现场养殖池水质提供最优配比的菌液、藻液,有效降低鳗鲡养殖过程及尾水排放中的总氮及总磷含量,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装备 菌藻 鳗鲡养殖 循环 工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能耗调控与优化策略
3
作者 李媛媛 《河北渔业》 2025年第9期25-28,共4页
全球人口增长推动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不断攀升,但水产养殖业却受资源环境制约:传统模式耗水量大、尾水污染严重、能源效率低,既限制产业发展,又破坏生态,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难题。本研究从多方面创新:革新水质净化技术,构建循环系统减少污... 全球人口增长推动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不断攀升,但水产养殖业却受资源环境制约:传统模式耗水量大、尾水污染严重、能源效率低,既限制产业发展,又破坏生态,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难题。本研究从多方面创新:革新水质净化技术,构建循环系统减少污染;打造智能环境调控体系,突破自然条件限制;创新养殖设施并整合能源管理,平衡效益与减排。这在生态上助力水产养殖与环境协调发展;在经济上提升产量品质,降低成本;在社会上保障蛋白供应,助力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工厂化 循环 养殖系统优化 能耗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密度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马口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煜烽 姜建湖 +3 位作者 陈建明 郭建林 李倩 竺俊全 《水产养殖》 2025年第5期23-26,49,共5页
开展不同养殖密度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马口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养殖密度试验组,分别为D1组(2.07 kg/m^(3),400尾)、D2组(3.94 kg/m^(3),800尾)、D3组(5.92 kg/m^(3),1 200尾)、D4组(7.99 kg/m^(3),1 600尾)和D5组(10.06 kg/m^(... 开展不同养殖密度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马口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养殖密度试验组,分别为D1组(2.07 kg/m^(3),400尾)、D2组(3.94 kg/m^(3),800尾)、D3组(5.92 kg/m^(3),1 200尾)、D4组(7.99 kg/m^(3),1 600尾)和D5组(10.06 kg/m^(3),2 000尾),每组3个重复,分别对应15个养殖池。结果表明,D1—D4组的质量增加率、成活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D5组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与前3组相比,D4组和D5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D4组和D5组间单位水体产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前3组(P<0.05)。D5组AST、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D5组GSH-ST、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建议马口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适宜放养密度为7.99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工厂化循环 养殖密度 生长性能 血清酶活性 肝脏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尾拟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思远 龚睿 +2 位作者 刘海燕 唐沐浠 蔡佳伶 《科学养鱼》 2025年第4期46-47,共2页
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拟鲿属,是东亚特有鲿科鱼类,又称针黄鮟、牛尾巴、黄辣丁等。其营养成分全面,富含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养殖品... 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拟鲿属,是东亚特有鲿科鱼类,又称针黄鮟、牛尾巴、黄辣丁等。其营养成分全面,富含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养殖品种。本文主要通过对切尾拟鲿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进行简述,旨在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切尾拟鲿 循环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循环水高效工厂化养殖智能管控技术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涛 陈凯冬 《南方农业》 202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传统水产养殖业面临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挑战,高效生态循环水技术和智能管控技术应运而生。为进一步推动养殖业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简要介绍高效生态循环水技术的关键环节、工厂化养殖智能管控技术...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传统水产养殖业面临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挑战,高效生态循环水技术和智能管控技术应运而生。为进一步推动养殖业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简要介绍高效生态循环水技术的关键环节、工厂化养殖智能管控技术的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提出将高效生态循环水技术与智能管控技术相融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工厂化养殖 生态循环 智能管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鳜鱼的饲料驯化和养殖技术研究
7
作者 龙凡 肖俊 +2 位作者 丁立云 姚远 邱静芸 《中国水产》 2025年第5期33-34,共2页
鳜鱼是我国淡水名贵经济鱼养殖品种之一,多采用活饵料鱼养殖,存在成本较高、饵料来源不稳定和易发病等问题。近年来,驯化鳜鱼摄食配合饲料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鳜鱼驯化养殖多以传统养殖模式为主,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在工厂化循环水... 鳜鱼是我国淡水名贵经济鱼养殖品种之一,多采用活饵料鱼养殖,存在成本较高、饵料来源不稳定和易发病等问题。近年来,驯化鳜鱼摄食配合饲料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鳜鱼驯化养殖多以传统养殖模式为主,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中进行鳜的饲料驯化,从苗种分筛、饲料驯化、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鳜饲料驯化养殖技术研究,以期为构建鳜鱼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 鳜鱼 养殖技术 饲料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下梭鲈苗种驯化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杰 徐杰 张静静 《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前,传统梭鲈鱼的苗种多采用鲜活饵料鱼进行培育和养殖,但投喂活饵料鱼存在病害风险、药物残留量超标等隐患,同时,传统养殖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养殖周期长、养殖成本高。如何在节约土地的情况下驯化出梭鲈鱼苗是推广梭鲈养殖的瓶颈之一... 目前,传统梭鲈鱼的苗种多采用鲜活饵料鱼进行培育和养殖,但投喂活饵料鱼存在病害风险、药物残留量超标等隐患,同时,传统养殖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养殖周期长、养殖成本高。如何在节约土地的情况下驯化出梭鲈鱼苗是推广梭鲈养殖的瓶颈之一。本文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口饵料的选择、投喂及驯化、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梭鲈苗种驯化技术,为今后该鱼种进行工厂化驯化、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鲈 苗种驯化 工厂化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循环水养鳗系统中悬浮颗粒物的特征及去除
9
作者 张铭栋 张瑞瑞 +5 位作者 钟传明 吴锡辉 袁奥成 钟国龙 叶翚 穆景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3-1892,共10页
为了掌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鳗鲡(Anguilla rostrata)养殖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基本特征,并定量研究以平流沉淀池为预处理单位、以纤维过滤为核心工艺的尾水回用系统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本研究对福建省福清市某工厂化循环水养鳗... 为了掌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鳗鲡(Anguilla rostrata)养殖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基本特征,并定量研究以平流沉淀池为预处理单位、以纤维过滤为核心工艺的尾水回用系统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本研究对福建省福清市某工厂化循环水养鳗系统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和浓度在1 d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d中水中悬浮固体的粒径分布、浓度及水体浊度波动较小,但受养殖鳗鲡规格的影响较为显著,平均粒径(D50)介于69~113μm,平均悬浮固体浓度介于70~181 mg·L^(-1),平均浊度介于45~76 NTU。可见,循环水养鳗水体是一种固含量较高的水体。悬浮颗粒物中挥发分占比达66.39%,氮、磷和有机质含量也高至35.12、14.01 mg·g^(-1)和242.26 mg·g^(-1),滞留在水中会不断向水体释放氮、磷和有机物,3 h时水中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达到23.63、8.29 mg·L^(-1)和33.70 mg·L^(-1),形成内源污染,增加水体污染负荷。养殖水经过回用系统处理后,水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径总体变小,回用系统对水中悬浮颗粒物去除效果优异,在5:00和13:00时对悬浮颗粒物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6.36%和9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 循环养殖系统 悬浮颗粒物 粒径分布 处理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志英 袁嘉欣 +8 位作者 谢世红 贺刚 邓宏奎 李梦露 王嘉伟 邓勇辉 章海鑫 欧阳敏 周辉明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7,共12页
为研究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水区的水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测定了养水区3级生物滤池(沉淀池、氧化池、净化池、过滤坝)及生物填料(过滤棉、毛刷)所在区域的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各生物滤池水体... 为研究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水区的水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测定了养水区3级生物滤池(沉淀池、氧化池、净化池、过滤坝)及生物填料(过滤棉、毛刷)所在区域的水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各生物滤池水体中及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养水区净水系统稳定有效运行,经过各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质最终符合养殖用水的要求。其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97%、63.23%、53.51%。养水区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等33个门组成,生物滤池中水体和滤料上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有所差异,生物膜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水体(P<0.05)。水体样本组的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生物膜样本组,水样中的细菌种类更多,细菌群落的丰富度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NH^(+)_(4)-N、NO^(-)_(2)-N和TN环境因子显著影响水体组微生物群落结构(P<0.05),总磷(TP)、有效磷(AP)、溶氧(DO)是对生物膜组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3级生物滤池可有效增加水体中促进氮、磷代谢的微生物菌群,有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水质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槽循环养殖系统 生物滤池 生物膜 微生物群落 16Sr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建设(13)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11
作者 《湖南农业》 2025年第7期26-26,共1页
湖南海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怀化市芷江县芷江镇,是一家集水产养殖、技术研发及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体有5000立方米,外塘养殖面积150亩;主要进行鲈鱼、鳜鱼、... 湖南海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怀化市芷江县芷江镇,是一家集水产养殖、技术研发及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体有5000立方米,外塘养殖面积150亩;主要进行鲈鱼、鳜鱼、鲫鱼和南美内对虾等品种的养殖及苗种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养殖 推广 现代化农业企业 技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饲料鳜病害防控技术
12
作者 蒲德成 薛洋 +3 位作者 汪政希 周林 翟旭亮 杨亚 《中国水产》 2025年第9期31-33,共3页
为探讨优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料鳜常见病害防控技术,本文基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病害发生实践,系统总结了蛀鳍、水霉病、细菌性肠炎、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和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等主要疾病的病症特点与防治要点,通过分析病害发生主... 为探讨优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料鳜常见病害防控技术,本文基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病害发生实践,系统总结了蛀鳍、水霉病、细菌性肠炎、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和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等主要疾病的病症特点与防治要点,通过分析病害发生主要因素,从优化养殖环境、合理控制密度、改进饲料与投喂管理、加强病害监测和培育抗病品种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控优化策略,旨在为提升鳜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水平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养殖 指环虫病 蛀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研究
13
作者 何仁财 曾柳根 +5 位作者 邱小兵 杨乐 邹涛 曹琳 徐协强 康升云 《河北渔业》 2025年第9期20-24,共5页
针对传统鳜鱼(Siniperca chuatsi)养殖模式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环境影响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聚焦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创新装备选型与集成,构建了一套高效、环保、可控的集约化养殖系统。基... 针对传统鳜鱼(Siniperca chuatsi)养殖模式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环境影响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聚焦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创新装备选型与集成,构建了一套高效、环保、可控的集约化养殖系统。基于物质平衡与氨氮平衡原理,建立生物承载量模型,并推导系统设计参数,重点优化低扰动排污装置、循环水过滤—增氧—控温联动装备,并通过固态颗粒物分级处理工艺(预处理—粗过滤—精过滤)实现水质精准调控。试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养殖密度提升至传统模式的3~5倍,且水质指标稳定在鳜鱼适宜生长范围(溶解氧≥5 mg/L、氨氮≤0.5 mg/L)。研究成果为鳜鱼养殖产业的集约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对推动淡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陆基工厂化 循环养殖 工艺装备 质调控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内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
14
作者 陈庆 郭麒 +3 位作者 丁科 丁运敏 窦亚琪 张棋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41-42,共2页
2024年,武汉市开展了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现将此次养殖试验进行总结,为今后内陆地区开展海鲜陆养提供参考。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由养殖区和设备区组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养殖 珍珠龙胆石斑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茌平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路兆宽 徐玉龙 +3 位作者 金磊 孟凡刚 朱广泰 于婕 《中国水产》 2025年第1期69-71,共3页
山东省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产业升级应从民营企业入手。本文以山东茌平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新“1631”模式为主线,基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现代渔业领域的创新实践,探讨分析了工厂化循环... 山东省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产业升级应从民营企业入手。本文以山东茌平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新“1631”模式为主线,基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现代渔业领域的创新实践,探讨分析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推动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现代渔业 产业升级 创新实践 工厂化循环养殖 探索与实践 农业科技开发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16
作者 刘丹 潘浩然 +6 位作者 倪红东 赵新延 许天浩 汪南壹 丁君 常亚青 田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简称RAS)的微生物组成,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月份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菌群特征。结果表明:Alpha多样性分析结...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简称RAS)的微生物组成,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刺参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月份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菌群特征。结果表明: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刺参循环水养殖池塘中水体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大于沉积物,且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发现,沉积物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水体(P<0.001),水体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沉积物(P<0.05);沉积物中Lutibacter和假鲁杰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水体样本(P<0.05);不同月份水体中微生物在门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中蓝细菌门在5月(W517)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unidentified_Bacteria和绿弯菌门在7月(W075)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在属水平上存在差异,十八杆菌属和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在5月(W517)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弓形杆菌属在7月(W075)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海生杆菌属和冰居菌属在9月(W913)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不同月份沉积物微生物在门水平上也存在差异,其中蓝细菌门在9月(P91322)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在属水平上差异,冰居菌属、unidentified_Flavobacteriaceae和十八杆菌属在5月(P51722)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弓形杆菌属和噬琼胶菌属在7月(P07522)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在9月(P91322)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研究表明,不同月份间水体及沉积物中优势属均有不同,本试验结果可为刺参循环水养殖生产中微生物制剂合理利用及刺参健康养殖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微生物群落 循环养殖系统 高通量测序 养殖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简式大口黑鲈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朱明 范豪 +3 位作者 万鹏 齐悦颖 雷翔 汪荣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4,共11页
为探索简洁、稳定、低成本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可行性及应用发展价值,通过优化改良进水结构、增氧模式、精简系统组成等方法,构建了一套淡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开展了为期90 d的大口黑鲈养殖试验,验证系统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启动阶段,以... 为探索简洁、稳定、低成本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可行性及应用发展价值,通过优化改良进水结构、增氧模式、精简系统组成等方法,构建了一套淡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开展了为期90 d的大口黑鲈养殖试验,验证系统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启动阶段,以成熟滤材、初始滤材比例为2∶3的模式混合培养,生物膜18 d即可挂膜成功;养殖过程中,温度、溶解氧质量浓度、pH值均值分别为(27.60±0.30)℃、(10.25±0.23)mg/L、7.10±0.31,氨氮、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0.27±0.14)mg/L、(0.10±0.03)mg/L,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7.41~35.89 mg/L,水体浊度为(0.25±0.01)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大口黑鲈平均质量从(61.25±3.06)g增长至(256.54±12.84)g,最大养殖密度达到42.54 kg/m3,饵料系数均值为1.16,成活率为98.85%~100%;肌肉质构特性分析发现大口黑鲈肌肉硬度适度增高、弹性增加,提升了鱼肉口感;运行成本大约为21.16元/kg,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本研究有利于循环水养殖系统推广,也为淡水鱼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循环养殖系统 大口黑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重金属积累的生物毒性及去除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曼伊 申渝 +1 位作者 傅慧敏 陈猷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共14页
养殖水产品需求日益增高,传统水体养殖技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此诞生了高产低碳的循环水养殖技术,但其作为一个高密度养殖的封闭/半封闭系统对水质要求很高。循环水经处理后残余并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物会给养殖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不仅会... 养殖水产品需求日益增高,传统水体养殖技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此诞生了高产低碳的循环水养殖技术,但其作为一个高密度养殖的封闭/半封闭系统对水质要求很高。循环水经处理后残余并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物会给养殖系统带来安全隐患,不仅会积累于水产品体内对其造成生物毒性或直接导致其中毒死亡,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如何在保持水产品的高产率下去除循环水中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物是未来技术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循环积累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的持续性危害和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预测了未来研究的突破方向,以期为去除水体重金属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重金属去除 生物毒性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及运维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赵军 周力 +3 位作者 张克磊 王伟 罗学芳 周国彬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8期58-60,共3页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集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和高密度集约化为一体的水产前沿养殖模式,也是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1],同时还是唯一能够实现水产品安全、无化学及重金属残留的一种绿色健康养殖模式[2-3]。据《20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集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和高密度集约化为一体的水产前沿养殖模式,也是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1],同时还是唯一能够实现水产品安全、无化学及重金属残留的一种绿色健康养殖模式[2-3]。据《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4]显示,我国2022年工厂化淡水养殖总产量为40.35万t,同比增长24.48%。现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与运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养殖 养殖 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 养殖模式 环境保护 重金属残留 健康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鲈鱼土腥素去除机理综述
20
作者 王帅 吴瑜 +1 位作者 徐龙泉 叶海雄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因其高效、环保等优势成为重要养殖模式,但水产品中异味物质,尤其土腥素(Geosmin)和2-甲基异冰片醇(2-MIB)的积累,严重影响鱼肉品质。文章综述了土腥素的来源及其进入鱼体的路径,重点探...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因其高效、环保等优势成为重要养殖模式,但水产品中异味物质,尤其土腥素(Geosmin)和2-甲基异冰片醇(2-MIB)的积累,严重影响鱼肉品质。文章综述了土腥素的来源及其进入鱼体的路径,重点探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在去除土腥味中的研究进展,包括活性炭吸附、沸石技术、杀藻剂、紫外光催化等手段,分析其在循环水养殖中的应用成效和限制,旨在为水产品风味改善和养殖效益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土腥素 生态养殖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