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宙黎明全天频谱实验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锋泉 许嘉钦 +17 位作者 朱嘉聪 张聪 何凯 孙士杰 周嘉 周民权 徐沈哲 周巍 张皓然 严琦森 严瑞斌 李吉夏 邓辅仁 陆宇杰 索南本 张骄 张巨勇 陈学雷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4,共6页
探索宇宙黑暗时代、黎明时代和再电离时代对于理解宇宙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2000年前后开始,人们尝试利用200 MHz以下的红移中性氢21 cm辐射对宇宙早期的演化进行探测,主要是两条路径,一种是利用大规... 探索宇宙黑暗时代、黎明时代和再电离时代对于理解宇宙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2000年前后开始,人们尝试利用200 MHz以下的红移中性氢21 cm辐射对宇宙早期的演化进行探测,主要是两条路径,一种是利用大规模阵列对中性氢辐射进行三维成像或空间功率谱测量,另一种是通过单天线对21 cm中性氢全天平均频谱进行测量。后一种测量设备规模小,只需要单天线,但要求接收机具有高精度的校准能力。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我们在国家天文台红柳峡观测站开展的全天频谱探测实验的进展情况,包括多种非频变天线设计、创新性的多通道交叉验证接收系统设计思想,以及初步的实验进展等,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天线模拟器得到系统校准精度残差小于0.025 K,达到了自校准精度的国际水平。这些设备的研制和实验的开展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未来的月球轨道或月基全天频谱探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黎明 宇宙黑暗时代 全天频谱实验 精密频谱校准 中性氢21 cm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复杂风场全天候雷达精细探测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淳 李健兵 +2 位作者 高航 殷加鹏 王雪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9-1204,共16页
低空复杂风场通常指距离地面高度600 m以下,局地风速、风向快速变化的风场.其全天候大范围精细探测是雷达科学、气象学等领域的长期难题.低空复杂风场的全天候雷达精细探测涉及传感器设计、三维风场反演和全天候融合等关键技术.本文从... 低空复杂风场通常指距离地面高度600 m以下,局地风速、风向快速变化的风场.其全天候大范围精细探测是雷达科学、气象学等领域的长期难题.低空复杂风场的全天候雷达精细探测涉及传感器设计、三维风场反演和全天候融合等关键技术.本文从激光雷达探测、微波雷达探测、全天候融合及特征危害提取等方面对风场探测的技术内涵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发展趋势,为低空复杂风场全天候精细探测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复杂风场 激光雷达 微波雷达 精细探测 全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全天时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
3
作者 陈博帆 薛要克 +3 位作者 沈阳 叶水福 王虎 解永杰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67,共12页
采用微晶结构铝合金轻质材料作为主镜、次镜、支撑结构,设计了一种轻型全天时无热化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焦距450 mm,有效入瞳孔径80 mm,视场角2ω=3.6°,工作谱段0.8~1.1μm,在-20~55℃温度范围内拥有优良的温度适应性。对遮光罩进行... 采用微晶结构铝合金轻质材料作为主镜、次镜、支撑结构,设计了一种轻型全天时无热化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焦距450 mm,有效入瞳孔径80 mm,视场角2ω=3.6°,工作谱段0.8~1.1μm,在-20~55℃温度范围内拥有优良的温度适应性。对遮光罩进行设计,使太阳抑制角30°以外范围系统点源透过率优于10^(-6),满足高杂散光抑制比需求。在保证成像质量的情况下满足了系统轻量化需求,为实现工作于临近空间的全天时星敏感器光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全天时星敏感器 杂散光抑制 全铝结构 无热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C星微波湿度计资料全天候同化对台风玛莉亚预报的影响
4
作者 陈贞璇 陈科艺 +1 位作者 希爽 冼智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7-1477,共21页
随着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越来越多的卫星微波直接观测资料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资料同化系统。并且由于卫星微波全天候同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晴天及云雨区微波观测资料,在增加同化使用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数值天气预报... 随着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越来越多的卫星微波直接观测资料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资料同化系统。并且由于卫星微波全天候同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晴天及云雨区微波观测资料,在增加同化使用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该技术在卫星资料同化领域也颇受瞩目。本研究选取2018年7月的台风玛莉亚,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及其同化系统WRFDA(WRF Data Assimilation)中三维变分方法,探讨风云三号C星微波湿度计观测资料的全天候同化技术在区域模式中的适用性,以及其在不同模式驱动场中的预报表现。通过对比仅同化晴空区域卫星资料的试验和全天候同化的试验结果发现,全天候条件下更多的云雨区域观测资料被有效利用,能够更好地模拟出台风玛莉亚核心区域的暖心和对称风速结构,有效改善湿度场的预报,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误差平均降低了大约34%~62%,且这种正面影响均能在不同模式驱动场中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C星 微波湿度计 全天候同化 台风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空测云技术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1
5
作者 高太长 刘磊 +2 位作者 赵世军 孙学金 刘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云是一种常见和重要的天气现象,在大气辐射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云的形态、分布、数量及其变化标志着大气运动的状况。云的观测对军事活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业务上尚未实现云的自动观测,单点测量云高的... 云是一种常见和重要的天气现象,在大气辐射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云的形态、分布、数量及其变化标志着大气运动的状况。云的观测对军事活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业务上尚未实现云的自动观测,单点测量云高的仪器已经较为成熟,然而云量和云状的自动观测仪器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文中总结了目前地基全天空测云仪器现状,分析了全天空云图获取、镜头保护、云点识别、云量计算、云高计算和云状识别等几个测云技术问题,最后从相关测量技术和产品应用角度做一定的思考和展望,认为需要从提高仪器性能、加强云高测量技术攻关、建立器测云分类标准等方面推进全天空测云仪器业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 测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域大气偏振模式的实时测量系统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洁 高隽 +2 位作者 怀宇 毕冉 范之国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5-50,55,共7页
为了研究大气偏振模式的实际变化规律,在分析了偏振测量装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天域大气偏振模式实时测量系统,实现了单个主光路下,三路通道不同偏振方向的同时成像。通过光路仿真,优化并搭建了硬件装置,开展了误差分析和标定实... 为了研究大气偏振模式的实际变化规律,在分析了偏振测量装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天域大气偏振模式实时测量系统,实现了单个主光路下,三路通道不同偏振方向的同时成像。通过光路仿真,优化并搭建了硬件装置,开展了误差分析和标定实验,提高了偏振测量精度,其中,系统线偏振度测量误差小于1.6%,偏振角测量误差小于±0.32°。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场实验,结果表明,在晴朗少云的气象条件下,不同波段下的大气偏振模式分布与Rayleigh模型的差异值,也有着显著区别,其中,520 nm下的分布与Rayleigh模型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 大气偏振模式 同时偏振测量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全天候实验室探索与建设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弢 万晨晖 +4 位作者 王峻峰 王书亭 胡友民 吴波 何岭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236,共5页
基于物联网的全天候实验教学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优秀的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放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及配套的物联网智能硬件终端,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验室开放过程中教... 基于物联网的全天候实验教学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优秀的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放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及配套的物联网智能硬件终端,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验室开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能够最大程度解决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效促进了实验室及其设施的开放,全天候地保障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候实验教学 实验室开放 物联网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时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参量选择与光学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潘越 王虎 +3 位作者 荆楠 沈阳 薛要克 刘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以10km观测高度探测4.5等星为例,分析星点在600~1100nm谱段的辐射特性,使用Modtran软件计算同谱段的天空背景辐射亮度以及大气透过率,在信噪比阈值为5的情况下,选择一组典型的光学系统参量.采用一块平面反射镜和石英球面镜系统设计了轻... 以10km观测高度探测4.5等星为例,分析星点在600~1100nm谱段的辐射特性,使用Modtran软件计算同谱段的天空背景辐射亮度以及大气透过率,在信噪比阈值为5的情况下,选择一组典型的光学系统参量.采用一块平面反射镜和石英球面镜系统设计了轻、小型化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在600~1 100nm宽光谱范围内全视场光斑形状接近圆形、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色差很小,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计算了地面环境下星敏感器的昼夜探测信噪比,以信噪比阈值5对星敏感器的探测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在白昼地面环境下可以实现2.5等G型恒星的探测,在夜间地面环境下可以实现6等G型恒星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星敏感器 全天 光谱滤波 信噪比 参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时单光子激光雷达技术进展与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博 蒋贇 +4 位作者 王瑞 陈臻 赵彬 黄风云 杨玉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单光子激光雷达(又称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具有单光子量级的探测灵敏度,相比于传统的线性探测激光雷达,能够获得更远的探测距离,已经成为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然而,极高的探测灵敏度也使单光子激光雷达在探测中极易受到背景... 单光子激光雷达(又称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具有单光子量级的探测灵敏度,相比于传统的线性探测激光雷达,能够获得更远的探测距离,已经成为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然而,极高的探测灵敏度也使单光子激光雷达在探测中极易受到背景噪声光子的干扰,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在白天工作的性能,也极大地限制了其适用范围。文中从单光子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出发,简要回顾了其技术发展,分析了全天时工作对单光子激光雷达探测系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新型的光谱滤波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单光子激光雷达在白天的探测性能。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普适性的评价模型,能够极为直观地对各种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激光雷达 全天时探测 背景噪声抑制 激光雷达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精密仪器全天候开放使用的实践 被引量:17
10
作者 任新钢 李晓林 +1 位作者 苏建茹 何予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8期151-153,共3页
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做法。通过对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制度的建立、开放上机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和开放时间的合理配置,逐步实现了学校大型精密仪器全天候开放使用。
关键词 大型精密仪器 全天候开放 使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全天时远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系统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海伟 丁宇星 +2 位作者 黄庚华 侯佳 舒嵘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7,共7页
对提升激光雷达作用距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2 km以上的远程探测应用,提出了一种轻小型能够全天时工作的光子计数激光三维成像雷达解决方案,可用于轻小型飞行器制导,无人机、直升机、船舶导航与避障,铁路轨道障碍物探查等有远程探测... 对提升激光雷达作用距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2 km以上的远程探测应用,提出了一种轻小型能够全天时工作的光子计数激光三维成像雷达解决方案,可用于轻小型飞行器制导,无人机、直升机、船舶导航与避障,铁路轨道障碍物探查等有远程探测需求的应用场合。该系统采取光子计数高探测灵敏度方案,光学应用收发共光路设计,收发望远镜巧妙采用了共轭光学设计,二维扫描机构放置于望远镜的后方,不但扩大了望远镜口径,提升了作用距离,同时也缩减了扫描镜尺寸,有利于扫描速度的提高,激光收发采取窄发散角和瞬时视场共视场扫描设计,再结合超窄带滤波器的应用,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强烈背景噪声条件下的工作。最后讨论了高重频微脉冲激光器、发射杂散光干扰、偏振激光雷达适应性以及光子计数背景滤波去噪处理技术等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激光雷达 全天 光子计数 收发共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地基全天空自动成像仪的研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永宏 郝培培 +1 位作者 张齐东 孙宁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0-323,共4页
云的地基观测在现代气象业务中日渐重要,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全天空成像仪大都采用具有较大广角的鱼眼镜头实现对云的观测,其缺点是导致图像畸变、失真,影响观测的准确性。利用普通CCD摄像机可以拍摄不同方位的天空图像;根据太阳运动规律,... 云的地基观测在现代气象业务中日渐重要,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全天空成像仪大都采用具有较大广角的鱼眼镜头实现对云的观测,其缺点是导致图像畸变、失真,影响观测的准确性。利用普通CCD摄像机可以拍摄不同方位的天空图像;根据太阳运动规律,控制CCD摄像机采取合理的避让策略;利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将图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全天空图像。从实验结果看,拼接后的全天空图像符合人眼观测习惯,能够真实地反映全天空云的形状和分布,为全天空云图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全天 成像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米地平式望远镜指向模型的研究(1.全天指向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向明 王武 +1 位作者 张云成 冯和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0-336,共7页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1.2米地平式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和图像采集处理的方法,建立了新的、独特的全天指向模型,大大提高了该望远镜的指向精度,达到1″,并在多年的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 天文仪器 望远镜 天文技术 图像处理 数据分析 全天指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和倾角检测的全天候太阳跟踪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加念 洪添胜 倪慧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6,共4页
为提高双轴太阳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设计了一种全天候太阳跟踪传感器.该传感器主要由外壳、接口电缆、9个光电探头、倾角传感器SCA100T-D02及相应电路组成.晴天时通过光电探头检测太阳的位置,阴雨天气时通过SCA100T-D02实时反馈太阳能... 为提高双轴太阳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设计了一种全天候太阳跟踪传感器.该传感器主要由外壳、接口电缆、9个光电探头、倾角传感器SCA100T-D02及相应电路组成.晴天时通过光电探头检测太阳的位置,阴雨天气时通过SCA100T-D02实时反馈太阳能电池板转动后的倾角,以修正和消除太阳跟踪系统进行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时的机械误差.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光敏电阻器在探头中的安装位置,传感器可感知高度角在-88.83°~88.83°范围内的太阳入射光线.经试验测试,传感器的倾角检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8%,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跟踪 传感器 光电 倾角 全天 SCA100T-D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武器全天候自然环境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飞 汝枫 +2 位作者 赵军贵 崔琳琳 刘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3,共4页
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多样,对导弹武器的研制需要开展多种气候条件下的自然环境试验。受自然条件限制,室外自然环境试验效率低、周期长,无法适应现代武器装备研制需求。全天候自然环境实验室可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各种自然环境,试验条件可精... 由于使用环境复杂多样,对导弹武器的研制需要开展多种气候条件下的自然环境试验。受自然条件限制,室外自然环境试验效率低、周期长,无法适应现代武器装备研制需求。全天候自然环境实验室可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各种自然环境,试验条件可精准控制,试验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全天候自然环境实验室是未来导弹武器自然环境试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 全天 自然环境试验 研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联化的全天候汽车共享模式效益分析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宗巍 陈铭 赵福全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4-48,共5页
汽车共享提倡"轻拥有,重使用"的理念,即通过提高汽车利用率,以相对较少的汽车保有量满足个人的自由移动需求。一些带有"汽车共享"性质的现有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汽车利用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局限。本文结合车... 汽车共享提倡"轻拥有,重使用"的理念,即通过提高汽车利用率,以相对较少的汽车保有量满足个人的自由移动需求。一些带有"汽车共享"性质的现有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汽车利用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局限。本文结合车辆网联化日益显著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全天候汽车共享模式,预计该模式将为个人和社会资源节省带来巨大效益,并对该模式的实施进行了分阶段探讨。本文认为,全天候汽车共享模式的推广取决于网联化等技术的支撑和市场的培育,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将推动技术和市场加快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候汽车共享 车辆网联化 商业模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时喇曼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水汽的技术实现及分光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飞 雷宁 +7 位作者 黄波 朱青松 石冬晨 汪丽 王玉峰 闫庆 刘晶晶 华灯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4-212,共9页
为实现大气水汽的全天时测量,选用Nd∶YAG脉冲激光器的四倍频输出266.0nm作为激励光源,设计日盲紫外域喇曼激光雷达系统.由于低层大气污染造成的臭氧污染,通过增加大气氧气的振动喇曼散射信号测量通道,实时反演近地表臭氧浓度的分布,为... 为实现大气水汽的全天时测量,选用Nd∶YAG脉冲激光器的四倍频输出266.0nm作为激励光源,设计日盲紫外域喇曼激光雷达系统.由于低层大气污染造成的臭氧污染,通过增加大气氧气的振动喇曼散射信号测量通道,实时反演近地表臭氧浓度的分布,为修正激光雷达方程中的臭氧吸收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选用高光谱分辨率光栅和窄带宽激光反射镜设计光栅光谱仪作为激光雷达的分光系统.仿真计算表明,入射角为10°时,设计的光栅光谱仪可有效分离并提取氧气、氮气和水汽的振动喇曼散射回波信号,日盲紫外喇曼激光雷达系统可实现全天时状态下2km高度范围内大气水汽的廓线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曼激光雷达 大气水汽 全天 臭氧吸收 光栅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候气象专用B波段紫外辐照计的研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保洲 王术军 李子英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38,共4页
研制了一种可全天候应用的B波段紫外辐照度及紫外指数测试系统,着重介绍其主要技术环节及性能,与国内现用的同类仪器进行了性能比对,分析了仪器试观测的结果。证明该仪器在带外杂光、余弦响应、温度控制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软件功能齐... 研制了一种可全天候应用的B波段紫外辐照度及紫外指数测试系统,着重介绍其主要技术环节及性能,与国内现用的同类仪器进行了性能比对,分析了仪器试观测的结果。证明该仪器在带外杂光、余弦响应、温度控制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软件功能齐全,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紫外辐照计 紫外指数 全天 紫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候运行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与检修协同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其渊 廖珮茹 +1 位作者 何必胜 李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206,共13页
针对全天候运行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与检修难以协同的问题,构建求解模型及相应算法。从实现运营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将问题抽象为网络流问题;在综合考虑车场配属车数和检修能力限制、接续时间制约、车底检修修制的基础上,先构... 针对全天候运行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与检修难以协同的问题,构建求解模型及相应算法。从实现运营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将问题抽象为网络流问题;在综合考虑车场配属车数和检修能力限制、接续时间制约、车底检修修制的基础上,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与检修的接续网络,然后基于网络弧方法建立车底运用与检修协同优化的网络流线性模型。针对运输任务和列检任务分别设计合理的邻域搜索算子,借助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进行问题求解。以雄安新区地铁R1线为背景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列检能力配置充足、紧张2种情形下,模型及算法能最快得到以尽可能少的车底按要求完成所有运输任务的方案,列车运用计划在车底日夜套跑运用时无须额外配置运用车就可实现全天候运行。由此可见,模型及算法寻优效果显著,能有效解决全天候运行条件下车底与检修两难的问题;列检能力紧张时,车场组织日夜套跑运用时应按需求配置运行车底和检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底运用与检修计划 全天候运行 网络流线性模型 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天空可见光图像反演天空辐亮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娟 吕达仁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0-807,共8页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GEO实验室研制和开发的地基全天空成像仪,可实现地基全天空自动化观测,文中首先对全天空成像仪仪器及性能进行介绍。辐亮度是气象科学研究中基础而重要的气象要素,而全天空成像仪记录的是可见光红、绿、蓝...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GEO实验室研制和开发的地基全天空成像仪,可实现地基全天空自动化观测,文中首先对全天空成像仪仪器及性能进行介绍。辐亮度是气象科学研究中基础而重要的气象要素,而全天空成像仪记录的是可见光红、绿、蓝三波段辐射信息的灰度值图像,因而无法直接应用到气象研究中。为能够从灰度值图像中获取天空辐亮度信息,文中详细介绍了与亮度反演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标定实验,包括几何标定、光学标定,以标定参数为基础并结合全天空仪器成像原理提了一个由可见光灰度图像反演相对天空辐亮度分布的算式算法。文中还利用大气物理研究所香河观测站(39.75°N,116.96°E)同时观测的全天空成像仪以及CIMEL光度计所观测的天空辐亮度数据(440 nm波长),对该反演算式进行检验和比对,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天空辐亮度分布反演可行,该算法将灰度图像与天空辐亮度建立了联系,有利于观测图像数据与数值模式模拟工作的相互对比和验证,有利于观测图像数据在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 可见光成像 图像 辐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