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6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鳓鱼全基因组survey分析及微卫星位点分布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鲁修 陈诗逸 +5 位作者 冯桃波 刘炳舰 柳意樊 沈豪迪 黄文化 梁旭东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5期283-289,共7页
为研究鳓鱼(Ilisha elongata)的遗传演化概况,对鳓鱼基因组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并开展了survey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开发。K-mer分析结果显示,鳓鱼基因组大小约为692.8 Mb,杂合率为0.18%,重复序列比例为39.6%。基因组初步组装Scaff... 为研究鳓鱼(Ilisha elongata)的遗传演化概况,对鳓鱼基因组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并开展了survey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开发。K-mer分析结果显示,鳓鱼基因组大小约为692.8 Mb,杂合率为0.18%,重复序列比例为39.6%。基因组初步组装Scaffold N50为27694 bp,Contig N50为6306 bp。利用MISA软件对鳓鱼基因组的微卫星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进行检索和分析,总共检测到786123个SSR位点,相对丰度为1204个/Mb。在所有类型中,重复最多的是二碱基,占SSR总量的75.94%,其SSR重复频率主要集中在6~28次;其次为单碱基和四碱基,分别占SSR总量的15.31%和4.25%。对二碱基类型而言,AC型具有最多的重复数量,为131732个,单碱基重复数量最多的则是A型,有48775个。研究结果表明,鳓鱼基因组经组装后可得到高质量的全基因组序列,经过筛选的SSR位点可为后续的遗传分子标记开发提供有力支持,研究结果可为鳓鱼种质资源管理和保护、生物进化和群体遗传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鳓鱼 全基因组survey 微卫星标记 高通量测序 生物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鲫的全基因组survey分析与微卫星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思旭 陈诗逸 +5 位作者 梁旭东 王云鹏 沈豪迪 黄文化 柳意樊 刘炳舰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对黄鲫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了survey分析和微卫星特征研究,旨在评估其基因组基本信息并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提供重要信息。研究表明,黄鲫基因组大小约为815Mb,重复序列比例为39.69%,杂合率为1.77%;通过初步组装... 对黄鲫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了survey分析和微卫星特征研究,旨在评估其基因组基本信息并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提供重要信息。研究表明,黄鲫基因组大小约为815Mb,重复序列比例为39.69%,杂合率为1.77%;通过初步组装,得到的ContigN50为35836bp,ScaffoldN50为107605bp。此外,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出了14.562379个微卫星位点,相对丰度约1713个·Mb^(-1);其中,二碱基重复最常见(90.64%),其次为单碱基重复(5.52%),6碱基重复较少(0.24%)。微卫星重复拷贝数主要分布在6~15次之间,AC/GT和AG/CT是最常见的2碱基重复类型。这些研究结果为黄鲫的遗传学及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并且为黄鲫的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用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 高通量测序 全基因组survey 微卫星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果甘草全基因组Survey及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向如双 孙伟 +4 位作者 段宝忠 王艳 Botir Khaitov Atia tul Wahab 孟祥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81-1790,共10页
目的 基于基因组Survey分析对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基因组大小和杂合率进行估计,并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对其在甘草属Glycyrrhiza L.中的系统发育位置进行研究。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刺果甘草进行测序,采用K-... 目的 基于基因组Survey分析对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基因组大小和杂合率进行估计,并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对其在甘草属Glycyrrhiza L.中的系统发育位置进行研究。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刺果甘草进行测序,采用K-mer方法对测序reads进行分析,估算刺果甘草基因组大小和杂合率,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组装、注释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Survey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约为577.82 Mb,杂合度约为0.31%,重复序列比例约为53.72%。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27,267 bp,不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总GC含量为34.32%,包含110个基因,其中7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刺果甘草与圆果甘草G. squamulosa Franch.亲缘较接近。结论 刺果甘草存在低杂合和重复序列较多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对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拼接和组装,可尝试采用三代测序结合二代测序的分析策略进行基因组组装;刺果甘草叶绿体全基因组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为后续开展甘草属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分子鉴定标记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果甘草 基因组survey分析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边侧足海天牛全基因组Survey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歆毓 丁梦莹 +3 位作者 冯尔辉 张源源 章可兰 万迎朗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5期457-463,共7页
为揭示白边侧足海天牛基因组的信息,以便为后续构建全基因组精细图谱提供基础,利用流式细胞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边侧足海天牛全基因组进行了Survey分析。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预测白边侧足海天牛基因组是84K杨的1.69倍,约为794.6 Mb... 为揭示白边侧足海天牛基因组的信息,以便为后续构建全基因组精细图谱提供基础,利用流式细胞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边侧足海天牛全基因组进行了Survey分析。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预测白边侧足海天牛基因组是84K杨的1.69倍,约为794.6 Mb。白边侧足海天牛高通量测序得到25 Gb的过滤数据,总测序深度约为30 x,根据17-mer分析,预测海天牛基因组大小约为724.8 Mb,基因组重复率为52.8%,杂合度为1.55%,模型拟合值为99.38%;根据19-mer分析,预测海天牛基因组大小约为730.8 Mb,基因组重复率为35.1%,杂合度为1.68%,模型拟合值为99.72%。最后,对白边侧足海天牛尝试初步组装后得到总长为628Mb的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白边侧足海天牛是一个高度杂合的物种,且其基因组大小超过700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边侧足海天牛 基因组survey分析 基因组大小 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色泽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中东 井震海 +2 位作者 裴丹 孙丛苇 陈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4-796,共13页
小麦籽粒色泽性状亮度(L~*)、红度(a~*)和黄度(b~*)是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挖掘调控小麦籽粒色泽相关性状的遗传位点,对黄淮麦区243份小麦材料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了4个环境下籽粒色泽性状表型调查,群体基因型信息由小麦660K SNP芯片表... 小麦籽粒色泽性状亮度(L~*)、红度(a~*)和黄度(b~*)是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挖掘调控小麦籽粒色泽相关性状的遗传位点,对黄淮麦区243份小麦材料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了4个环境下籽粒色泽性状表型调查,群体基因型信息由小麦660K SNP芯片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籽粒色泽关联的显著SNP位点共有785个,可解释11.4%~23.4%的表型变异,其中与L~*关联的SNP位点主要分布在1A、1D、2B、3D、7A和7D染色体上,与a~*关联的SNP位点主要分布在2A、2B、2D、4B、5B、5D、7A和7D染色体上,与b~*关联的SNP位点主要分布在2B、5B、5D、6D、7A、7B和7D染色体上。51个显著SNP位点为一因多效位点。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挖掘到了36个和籽粒色泽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仅8个基因在籽粒中表达。进一步通过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仅有小麦硬度调控基因Pinb(TraesCS5D02G004300)和UDP-葡萄糖/GDP-甘露糖脱氢酶基因TraesCS5B02G399800与目标性状显著关联。单倍型分析挖掘到位于TraesCS5B02G399800基因内部的差异单倍型与b~*显著关联。本研究挖掘到的候选基因对小麦籽粒色泽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色泽 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地区鸽圆环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娟 任鹏飞 +3 位作者 李兴 高振 王仲兵 梁立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山西地区鸽圆环病毒(PiCV)的遗传演化特征,本研究从山西太原、晋中等地区鸽养殖场采集10份疑似感染PiCV的病料样品经常规处理后进行Cap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从10份病料样品中检测到1份PiCV阳性样品,将鉴定的PiCV命名为SX01/Sh... 为了解山西地区鸽圆环病毒(PiCV)的遗传演化特征,本研究从山西太原、晋中等地区鸽养殖场采集10份疑似感染PiCV的病料样品经常规处理后进行Cap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从10份病料样品中检测到1份PiCV阳性样品,将鉴定的PiCV命名为SX01/Shanxi/2023株。通过PCR分段扩增SX01/Shanxi/2023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利用SeqMan软件将序列拼接。结果显示,分别获得759bp和1560bp的目的片段,经测序拼接后获得了PiCV全长2038bp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PiCV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采用IQ-tree软件构建PiCV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树;利用ClusterW软件分析PiCV全基因组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变异;利用Simplot和RDP4软件对SX01/Shanxi/2023株进行重组分析。结果显示:SX01/Shanxi/2023株与国内外PiCV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在84.6%~96.3%,其中与德国PiCVCoCV株同源性最高达95.1%,与我国陕西TF1/SN/2016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6.3%。进化树结果显示,SX01/Shanxi/2023株与国内陕西TF1/SN/2016株及DS1/GS/2018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X01/Shanxi/2023株Cap蛋白及Rep蛋白氨基酸序列与PiCV参考株相比均发生了部分氨基酸位点的插入、缺失或突变,其中Cap蛋白氨基酸序列变异多于Rep蛋白。重组分析结果显示,该株病毒是由陕西TF1/SN/2016株为主要亲本,陕西WL1/SN/2018株为次要亲本形成的重组病毒,重组断点位于nt520。基于IQ-tree软件构建的重组断裂点位点前后(nt1~nt520、nt521~nt2038)的进化树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本研究首次在山西地区检测到PiCV,丰富了PiCV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研究内容,也为山西地区PiCV感染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圆环病毒 基因组 遗传进化分析 重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果胶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预测
7
作者 陶鹏 丁小雅 +5 位作者 岳智臣 赵彦婷 雷娟利 胡齐赞 臧运祥 李必元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4-1251,共8页
为探究南瓜果胶含量的遗传调控机制,挖掘关键基因,为南瓜口感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采用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208份南瓜种质资源果肉的果胶含量,利用果胶含量数据与重测序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 为探究南瓜果胶含量的遗传调控机制,挖掘关键基因,为南瓜口感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采用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208份南瓜种质资源果肉的果胶含量,利用果胶含量数据与重测序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对显著关联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筛选与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南瓜果胶含量呈正态分布,在南瓜2、4、12、20号染色体上共获得了21个与南瓜果胶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其中有13个位于2号染色体8330664~8436445区间。筛选获得40个候选基因,其中3个基因(基因号为CmoCh02G014160、CmoCh02G014170、CmoCh02G014260)涉及糖代谢通路。这3个候选基因在南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大量的SNP和InDel变异,并且在南瓜果实中均有表达,可能参与南瓜果实中果胶的合成。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优化南瓜果胶含量,改良南瓜品质提供新的标记与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果胶 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预测
8
作者 王琼 邹丹霞 +9 位作者 陈兴运 张威 张红梅 刘晓庆 贾倩茹 魏利斌 崔晓艳 陈新 王学军 陈华涛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8-1568,I0011-I0020,共21页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其栽培和产量均受到田间光周期条件的制约。本研究对264份大豆种质资源的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开花相关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含油量、百粒重和株高等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随后...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其栽培和产量均受到田间光周期条件的制约。本研究对264份大豆种质资源的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开花相关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含油量、百粒重和株高等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随后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235个与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相关的位点,并预测了14个可能参与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的候选基因,其中与开花时间相关的候选基因有10个,与成熟期相关的基因有5个,且有1个候选基因同时与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相关。这些候选基因为进一步解析大豆开花相关性状的调控机制和大豆广适性高效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开花时间 成熟期 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叶绿体DNA序列的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资源分析
9
作者 齐丹 董星光 +11 位作者 李振江 曹玉芬 路露 田路明 李军喜 张莹 霍宏亮 苗秀晨 徐家玉 刘超 李金岭 朱蕊颖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20,共14页
【目的】解析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遗传背景,探讨魏县梨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以20个河北省魏县梨地方品种以及10个河北其他地区代表性梨地方品种为研究试材,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叶绿体DNA变异信息开展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 【目的】解析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遗传背景,探讨魏县梨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以20个河北省魏县梨地方品种以及10个河北其他地区代表性梨地方品种为研究试材,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叶绿体DNA变异信息开展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分子鉴定。【结果】魏县梨地方品种具有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群1由魏县红梨等9份材料组成,与南方梨品种群亲缘关系较近,类群2由小白面等11份材料组成,更接近北方梨品种群。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域的测序结果显示,在魏县梨地方品种中检测到3种较进化的单倍型,大部分地方品种的单倍型为H_3,魏县红梨的单倍型为H_2,雪花以及除金丰鸭梨外的鸭梨品种群的单倍型为H_1。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单倍型类别,鉴定金丰鸭梨并非鸭梨的芽变品种,可能为鸭梨的实生后代选育而成。白雪花不是雪花的芽变,白红梨不是魏县红梨的芽变,油秋与武安油秋两者的遗传背景存在显著差异,证实白砘子梨是砘子梨的芽变选育品种。【结论】明确魏县梨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为魏县地方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县梨 基因组重测序 叶绿体DNA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刘辉 季海峰 +2 位作者 王四新 陈美霞 张董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8,共14页
[目的]旨在对1株具有较强耐酸耐胆盐特性的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结合三代PacBio RSⅡ和二代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对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GO、EggNOG、KEG... [目的]旨在对1株具有较强耐酸耐胆盐特性的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结合三代PacBio RSⅡ和二代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对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GO、EggNOG、KEGG、CAZy、VFDB和CARD等数据库注释功能基因,利用TYGS(Type Strain Genome Server)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与2株同源模式菌株进行了共线性分析。[结果]动物联合乳杆菌S7的基因组大小为2.03 Mb, GC含量为44.14%,共预测到1 993个编码基因,包含65个tRNA、19个rRNA、35个sRNA、29个持家基因、11个基因组岛、6个前噬菌体、4个CRISPR-Cas、8个插入序列和10个转座子;分别有1 521、1 567、1 185和60个基因在GO、EggNOG、KEGG和CAZy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在VFDB和CARD数据库中注释到181个毒力基因和110个耐药基因;另外有14个基因参与耐酸,2个基因参与耐胆盐,22个基因参与黏附和聚集;基因组中还包括与温度应激、氧化应激和细菌素合成等多种与益生功能相关的基因。系统发育树和共线性分析发现,该菌株与模式菌株Ligilactobacillus animalis P38的进化关系最近。[结论]动物联合乳杆菌S7基因组中具有与耐酸、耐胆盐、黏附和聚集、温度应激、氧化应激和细菌素等相关的功能基因,可为菌株在饲料添加剂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联合乳杆菌 基因组测序 基因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全基因组分析
11
作者 车建美 郑雪芳 +3 位作者 王阶平 陈燕萍 陈冰星 刘波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307,共14页
【目的】筛选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强的微生物菌株,用于青贮饲料的高效发酵。【方法】从已有菌种库中,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测定其纤维素酶活性;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RNA对菌株进行鉴定;测定该菌株的生长曲... 【目的】筛选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强的微生物菌株,用于青贮饲料的高效发酵。【方法】从已有菌种库中,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测定其纤维素酶活性;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RNA对菌株进行鉴定;测定该菌株的生长曲线、生长温度及pH、耐盐性等,研究其生长特性;对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产纤维素酶基因。【结果】根据透明圈和菌落直径比值D/d,从菌种库中筛选获得比值最大的菌株为FJAT-25102,其48 h时纤维素酶活性为221.81 U/mL,此外,该菌株具有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能力。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FJAT-25102鉴定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菌株FJAT-25102在培养2 h后进入生长起始期,在培养26 h时,OD600值达到最大。该菌株在20-50℃、pH 5-11及NaCl浓度为0%-5%时均能生长,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和耐盐碱性。菌株FJAT-25102的基因组由1条环状染色体组成,大小约为2570649 bp,GC含量为72.98%。基因组包含2378个预测的蛋白质编码序列。菌株FJAT-25102中所有可能参与纤维素降解的基因和推定编码的酶包括可能的α-葡萄糖苷酶GH13、内切葡聚糖酶GH74和乙酰木聚糖酯酶CE1、CE7和CE3,其中在FJAT-25102的糖苷水解酶家族中GH13、GH74调控的酶在其降解纤维素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菌株FJAT-25102处理的巨菌草青贮饲料的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所筛选的藤黄微球菌FJAT-250102可为青贮饲料的发酵提供微生物菌株资源,其全基因组的测定及纤维素酶基因的探究可为后续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藤黄微球菌 生长特性 基因组 纤维素降解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定鸭与台湾褐色菜鸭遗传差异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
12
作者 朱志明 李辉煌 +11 位作者 王均辉 赵邦哲 施文莉 蔡倩楠 刘长涛 李丽 辛清武 缪中纬 章琳俐 刘晓盼 黄种彬 郑嫩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目的】对金定鸭与台湾褐色菜鸭进行选择信号分析,挖掘这2个蛋鸭品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受到强烈选择的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候选基因,为揭示优异性状形成的遗传差异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金定鸭和台湾褐色菜鸭各30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经... 【目的】对金定鸭与台湾褐色菜鸭进行选择信号分析,挖掘这2个蛋鸭品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受到强烈选择的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候选基因,为揭示优异性状形成的遗传差异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金定鸭和台湾褐色菜鸭各30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经过滤获取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后,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确定其遗传分化情况;然后采用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群体核酸多样性比值(πratio)2种方法综合筛选金定鸭和台湾褐色菜鸭的受选择信号,分析其遗传差异。【结果】金定鸭和台湾褐色菜鸭重测序分别获得5.68和5.59 Gb高质量数据,分别检测到152238286和155009562个SNPs,其SNP位点分布相似。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金定鸭和台湾褐色菜鸭显著分化;以100 kb为窗口、10 kb为步长分别计算Fst与πratio值,将Fst top 5%(Fst>0.482)与πratio top 5%&bottom 5%(0<πratio≤0.47&πratio≥3.00)作为信号重叠区域,共注释到208个候选基因。对这208个候选基因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发现金定鸭在免疫、脂质代谢、肌肉生长发育等方面受到更强烈的选择,筛选到IL15、CCL3、CD180、AKT1、PPARGC1A、PRKAA1、FASN、PIK3R1等功能基因。【结论】金定鸭和台湾褐色菜鸭显著分化,金定鸭在免疫、脂质代谢、肌肉生长发育等方面受到强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定鸭 台湾褐色菜鸭 基因组重测序 选择信号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预测分析爪哇虫草菌候选效应因子
13
作者 雷妍圆 HUSSIN Abid +4 位作者 武淑文 官昭瑛 许建新 JALEEL Waqar 李怡峰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1-629,共9页
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是一种广谱性生防真菌,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效应因子在真菌致病寄主昆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公布的爪哇虫草菌全基因组信息,对其中预测的11142个蛋白序列进行筛选,以寻找其候选效应因子并进行... 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是一种广谱性生防真菌,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效应因子在真菌致病寄主昆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公布的爪哇虫草菌全基因组信息,对其中预测的11142个蛋白序列进行筛选,以寻找其候选效应因子并进行功能分析。通过依次使用SignalP v5.0、TMHMM v2.0、TargetP v2.0和Protcomp v9.0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预测,筛选出611个可能位于细胞质中的蛋白,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中348个半胱氨酸含量较高的蛋白序列及117个具有串联重复单元的蛋白。通过比对病原物-寄主互作数据库(PHI-base),从鉴定出的57个具有注释的蛋白筛选出10个候选效应因子。最终,基于突变表型预测,筛选出4个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胞质效应因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两个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细胞壁蛋白TQW04886和疏水蛋白TQW02068)在爪哇虫草菌营养至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这两个效应因子主要在产孢阶段高表达。本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爪哇虫草菌与寄主昆虫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也为其他昆虫病原真菌效应因子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虫草菌 基因组 候选效应因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遗传标记
14
作者 梅涛 李燕春 +2 位作者 杨贤罡 杨晓琳 何子红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8,共11页
目的:分析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特征,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的遗传标记,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遗传标记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材和科学化训... 目的:分析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特征,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的遗传标记,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遗传标记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方法:以冬季项目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n=456),分析不同水平运动员(普通运动员、精英运动员)睾酮水平的分布和差异。应用PLINKv1.9软件,以冬季项目运动员(n=190)的睾酮水平作为表型变量,性别、年龄以及基因组主成分分析中特征值最大的前5个主成分作为协变量进行GWAS分析,采用3D SNP对纳入模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进行生物功能注释。结果:1)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运动员(P<0.01)。2)男性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09),睾酮水平范围为14.04~35.65 nmol/L,男性普通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20),睾酮水平范围为9.27~28.07 nmol/L;女性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不符合正态分布(P=0.01),睾酮水平范围为0.88~4.44 nmol/L,女性普通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20),睾酮水平范围为0.19~3.04 nmol/L。3)rs7092867、rs9423319、rs9423320等413个SNPs与睾酮水平显著关联(P<1×10^(-5)),其中位于10号染色体ACADSB基因上的6个SNPs(rs7092867、rs9423319、rs9423320、rs9423321、rs9423322、rs9423252)达到了全基因组水平上的显著性(P<5×10^(-8))。4)在冬季项目中,ACADSB基因6个SNPs的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显著高于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P=0.014),而6个SNPs的aa基因型女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有高于Aa基因型女性运动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5)。5)3D SNP注释结果显示,6个SNPs在10号染色体上具有共同的3D互作基因(BUB3、C10orf88、HMX2、HMX3、IKZF5、PSTK)。结论:在冬季项目中,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高于普通运动员。ACADSB基因上6个SNPs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相关联,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高于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基因选材 冬季项目 睾酮 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16-2023年A族链球菌耐药特征和全基因组多态性分析
15
作者 洪捷 黄昊頔 +4 位作者 许可 谈忠鸣 钱慧敏 彭杰夫 孔筱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研究2016-2023年江苏省A族链球菌耐药表型及全基因组特征。方法收集了2016-2023年江苏省149株A族链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3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波度值,采用emm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GAS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和进化关系。... 目的研究2016-2023年江苏省A族链球菌耐药表型及全基因组特征。方法收集了2016-2023年江苏省149株A族链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3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波度值,采用emm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GAS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和进化关系。结果149株GAS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超过90%,对青霉素等8种抗生素敏感。且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有菌株共分为9个emm型别,emm 12型占比最高(77/149,51.68%),不同emm型别在耐药率、耐药种数、耐药基因携带率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SNP进化树分析发现,GAS菌株根据emm分型被分为3个簇,分别是emm12型、emm1型和其他emm型。结论江苏省的GAS以emm12型和emm1型为主,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且不同emm型别的菌株在表型和全基因组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族链球菌 耐药性 emm分型 基因组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DAB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盐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6
作者 孙天国 衣兰 +6 位作者 秦旭洋 乔梦雪 谷新颖 韩艺 沙伟 张梅娟 马天意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目的】DABB(dimericα+βbarrel domain protein,Dabb)是含1‒2个二聚化α+β桶状结构域的蛋白质,在多种植物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预测大白菜DABB蛋白质的特性,并探究这些基因在盐碱胁迫耐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响应盐碱胁迫的... 【目的】DABB(dimericα+βbarrel domain protein,Dabb)是含1‒2个二聚化α+β桶状结构域的蛋白质,在多种植物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预测大白菜DABB蛋白质的特性,并探究这些基因在盐碱胁迫耐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响应盐碱胁迫的表达变化,为研究大白菜DABB基因家族的抗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白菜DABB家族进行全基因组范围鉴定,分析其亲缘关系、所编码蛋白质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情况和基因结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这些基因在不同大白菜品种中盐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在大白菜中共鉴定出7个DABB基因,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亲缘关系较近的DABB基因结构也较为相似;DABB基因编码蛋白质氨基酸数为79-495 aa,相对分子质量为8.94-54.19 kD,大部分为稳定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多数DABB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膜。盐碱胁迫处理下,6个大白菜DABB基因具有差异表达响应,但在耐盐碱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表达模式不同,其中,BrcDABB1-1和BrcDABB2表达变化较为剧烈。【结论】在大白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7个含有DABB结构域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其中6个基因在盐碱胁迫处理下具有差异表达响应,这些基因不同的表达模式可能与大白菜的盐碱胁迫耐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DABB基因 盐碱胁迫 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7
作者 董中东 孙丛苇 +4 位作者 张舒宇 陈永芳 裴丹 陈锋 赵磊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7-1024,共8页
种子活力是一个重要的小麦品质相关指标,与小麦种子发芽和穗发芽均有直接关系。为鉴定小麦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遗传位点并挖掘其相关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63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个... 种子活力是一个重要的小麦品质相关指标,与小麦种子发芽和穗发芽均有直接关系。为鉴定小麦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遗传位点并挖掘其相关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63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个种子活力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并结合90K 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小麦材料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11.81%~25.58%。利用90K SNP芯片共鉴定到196个与3个种子活力性状相关的显著性SNPs,其中67个SNPs可以同时在3个性状中检测到;进一步通过基因表达模式和单倍型分析,推测TraesCS4B02G359600和TraesCS4A02G494700可能为调控小麦种子活力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活力 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致病性棘胸蛙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其感染后脾的超微病理损伤
18
作者 任思宇 吴春艳 +2 位作者 刘震坤 杨延辉 李新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了解棘胸蛙源嗜水气单胞菌SZW-003菌株的全基因组学特征,明确感染后棘胸蛙脾脏的超微病理损伤,为嗜水气单胞菌的病原学研究及病害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提取SZW-003菌株全基因组DNA构建文库后测序,组装后进行注释分析,结... 【目的】了解棘胸蛙源嗜水气单胞菌SZW-003菌株的全基因组学特征,明确感染后棘胸蛙脾脏的超微病理损伤,为嗜水气单胞菌的病原学研究及病害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提取SZW-003菌株全基因组DNA构建文库后测序,组装后进行注释分析,结合动态超微病理观察感染后棘胸蛙脾脏的损伤。【结果】SZW-003菌株具备β溶血特性,全基因组总长度为4925442 bp,GC含量为60.64%,编码基因数量为4473个,预测有388个毒力基因。感染后棘胸蛙脾内网状细胞最早发生损伤,也是最早发现吞噬有病原菌的细胞类型;在感染胁迫下,网状细胞大量脱落转化为巨噬细胞和黑色素巨噬细胞;随着病程发展,网状细胞肿胀裂解,脾窦内皮细胞大量坏死,细胞碎片与异形红细胞分布其中,残存的巨噬细胞内可见病原菌。【结论】SZW-003菌株是一株强毒力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可导致脾组织结构裂解,细胞成分坏死,引起网状细胞向巨噬细胞与黑色素巨噬细胞转化,造成严重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嗜水气单胞菌 基因组 超微病理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桂芯一号”液相芯片的南丹瑶鸡鸡冠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9
作者 杨祝良 罗锦堂 +3 位作者 张珍 黎剑能 李福球 杨秀荣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6-1728,共13页
【目的】筛选影响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以期为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选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收集了464只南丹瑶鸡在7、10、15、18、22、26周龄的鸡冠表型,同时采集试验鸡血样提取DNA,并通过“桂芯一号”液... 【目的】筛选影响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以期为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选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收集了464只南丹瑶鸡在7、10、15、18、22、26周龄的鸡冠表型,同时采集试验鸡血样提取DNA,并通过“桂芯一号”液相芯片进行分型。使用GEMMA软件的单变量混合线性模型对不同周龄南丹瑶鸡鸡冠的高度、长度、厚度和面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利用ANNOVAR对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注释,并对注释到的基因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南丹瑶鸡鸡冠面积、鸡冠高度、鸡冠长度、鸡冠厚度4个表型指标分别关联到7、8、21和10个SNPs位点,共注释到37个基因,通过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注释,最终筛选出7个与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CELF2、MAP7、MAP3K5、AKT3、IFNGR1、IL20RA和MANBA。【结论】本研究鉴定了39个与南丹瑶鸡鸡冠性状潜在相关的SNPs,并筛选出7个可能影响鸡冠大小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选育提供了有效分子标记,为培育优良地方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丹瑶鸡 鸡冠 “桂芯一号”液相芯片 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雅安奶山羊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20
作者 郭家中 张一菲 +3 位作者 武国 孙学良 杨舒慧 张红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51,共8页
【目的】旨在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雅安奶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该品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只雅安奶山羊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川中黑山羊和成都麻羊的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内检... 【目的】旨在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雅安奶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该品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只雅安奶山羊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川中黑山羊和成都麻羊的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内检测SNPs,开展遗传多样性、基因组近交系数、主成分分析(PCA)、遗传结构和群体分化指数(FST)等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雅安奶山羊常染色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4875627个双等位基因SNPs,位于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区的SNPs占比为89.67%。全基因组单位点的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核酸多样性的平均值分别为0.265、0.300和0.308。每只雅安奶山羊基因组中平均含有1235个ROH,个体ROH总长度平均值为327.04 Mb。基于F_(ROH)、F_(IS)、F_(VR1)、F_(VR2)和F_(UNI),雅安奶山羊基因组近交系数中位数分别为0.120、0.106、0.125、0.112和0.103。PCA结果表明,在PC1上奶山羊与非奶山羊群体可清晰地分成两大类群;群体结构分析(K=4)和系统发育树进一步显示雅安奶山羊与关中奶山羊遗传关系更近。雅安奶山羊与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川中黑山羊和成都麻羊的全基因组25-kb滑窗FST平均值分别为0.054、0.062、0.189和0.240。【结论】雅安奶山羊遗传多样性较高,但部分个体近交严重且与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无实质遗传分化,引种改良不会显著改变其种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基因组测序 遗传多样性 基因组近交系数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