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白菜DAB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盐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孙天国 衣兰 +6 位作者 秦旭洋 乔梦雪 谷新颖 韩艺 沙伟 张梅娟 马天意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目的】DABB(dimericα+βbarrel domain protein,Dabb)是含1‒2个二聚化α+β桶状结构域的蛋白质,在多种植物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预测大白菜DABB蛋白质的特性,并探究这些基因在盐碱胁迫耐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响应盐碱胁迫的... 【目的】DABB(dimericα+βbarrel domain protein,Dabb)是含1‒2个二聚化α+β桶状结构域的蛋白质,在多种植物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预测大白菜DABB蛋白质的特性,并探究这些基因在盐碱胁迫耐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响应盐碱胁迫的表达变化,为研究大白菜DABB基因家族的抗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白菜DABB家族进行全基因组范围鉴定,分析其亲缘关系、所编码蛋白质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情况和基因结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这些基因在不同大白菜品种中盐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在大白菜中共鉴定出7个DABB基因,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亲缘关系较近的DABB基因结构也较为相似;DABB基因编码蛋白质氨基酸数为79-495 aa,相对分子质量为8.94-54.19 kD,大部分为稳定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多数DABB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膜。盐碱胁迫处理下,6个大白菜DABB基因具有差异表达响应,但在耐盐碱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中表达模式不同,其中,BrcDABB1-1和BrcDABB2表达变化较为剧烈。【结论】在大白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7个含有DABB结构域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其中6个基因在盐碱胁迫处理下具有差异表达响应,这些基因不同的表达模式可能与大白菜的盐碱胁迫耐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DABB基因 盐碱胁迫 全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按蚊GR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牟肖 任爽 陈斌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5,共13页
【目的】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蛋白家族基因,分析GR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特征,预测其家族成员可能的生物学功能,为中华按蚊GR基因家族提供信息框架。【方法】从NCBI和Vectorb... 【目的】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蛋白家族基因,分析GR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特征,预测其家族成员可能的生物学功能,为中华按蚊GR基因家族提供信息框架。【方法】从NCBI和Vectorbase数据库中下载冈比亚按蚊An.gambiae、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已知的GR氨基酸序列作为询问序列,通过Blast和HMM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搜索和鉴定中华按蚊的GR家族基因并命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中华按蚊GR基因的基本特征(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及基因组定位)、保守结构域及Ka/Ks比值等;通过MEGA软件运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中华按蚊和冈比亚按蚊GR基因编码蛋白系统发育树。【结果】中华按蚊基因组中共筛选鉴定出54个GR基因。参考冈比亚按蚊分类和基于系统发生关系,将中华按蚊AsGRs分为CO_(2)受体、苦味受体、糖受体和信息素受体4个亚家族,分别有3,40,6和5个受体。其中CO_(2)受体和糖受体聚成一支,信息素受体聚类成一个分支,而苦味受体则分散在整个系统发育树中。54个中华按蚊GR基因定位在Chr.1和Chr.2染色体上;AsGRs的氨基酸数量为128~3429,分子量是14.85~397.08 kD,理论等电点(pI)为5.16~9.84,亲水性指数(GRAVY)介于-0.023~0.838;54个中华按蚊AsGR基因的外显子数量为1~23个,跨度较大。大部分中华按蚊与冈比亚按蚊直系同源基因对的Ka/Ks比值都小于1,说明中华按蚊GR家族基因在进化过程中主要是受到纯化选择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对中华按蚊GR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特征分析,丰富了中华按蚊基因组数据库,为后续中华按蚊GR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味觉受体 全基因组鉴定 基因特征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PA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王崇 兰孟焦 +3 位作者 肖满秋 潘皓 邓佳祺 吴问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105,共15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phenylalanin ammonia-lyase)是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在植物生长发育、抗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甘薯全基因组中筛选PAL基因家族成员,对甘薯PAL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结构域...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phenylalanin ammonia-lyase)是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在植物生长发育、抗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甘薯全基因组中筛选PAL基因家族成员,对甘薯PAL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结构域、染色体定位及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薯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3个PAL成员,不均匀地分布于2、6、9和15号染色体上,PAL蛋白理化性质差异小,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相近。IbPAL启动子上存在多个逆境胁迫应答、激素响应和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甘薯IbPAL与拟南芥、三浅裂野牵牛和三裂叶薯PAL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甘薯转录组数据显示,IbPAL基因在甘薯中的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IbPAL19、IbPAL13、IbPAL7在储藏根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分化根和须根。qRT-PCR结果显示IbPAL基因受到干旱和盐胁迫的诱导,在不同胁迫处理下表达模式不同。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明甘薯PAL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为甘薯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PAL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SMX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
4
作者 孔可心 赖骏 +5 位作者 张琳 张浩宇 王娜 孙成振 张慧君 吕元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9,共14页
【目的】鉴定和分析甜瓜(Cucumis melo)suppressor of more axillary growth 2 like(SMXL)基因家族,为深入研究SMXL基因在甜瓜植株内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甜瓜SMXL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该家族成员的... 【目的】鉴定和分析甜瓜(Cucumis melo)suppressor of more axillary growth 2 like(SMXL)基因家族,为深入研究SMXL基因在甜瓜植株内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甜瓜SMXL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该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共线性关系、蛋白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结果】在甜瓜中鉴定到15个CmSMXLs成员,将其聚类为5个亚族,其中亚族Ⅴ成员数量最多且具有物种特异性。CmSMXLs上游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与光信号、激素、干旱诱导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SMXL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其中,CmSMXL7、CmSMXL14和CmSMXL15在叶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光合作用。在非生物(低温、盐、激素)胁迫下,CmSMXL1、CmSMXL3、CmSMXL6、CmSMXL8、CmSMXL10等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CmSMXL10和CmSMXL12在白粉病胁迫下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CmSMXL3和CmSMXL6在枯萎病胁迫下的表达与其抗病性相关。【结论】获得了甜瓜中参与胁迫反应的SMXL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SMXL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MADS-b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5
作者 何财林 卢晶 +2 位作者 郭会会 李小安 吴琪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72,共16页
【目的】开展藜麦CqMADS-box基因家族鉴定和表达分析,为藜麦产量品质的提高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基于拟南芥MADS-box蛋白序列,利用BLASTP和隐马尔可夫模型文件(Hidden Markov Model, HMM)鉴定Cq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采用最大似然... 【目的】开展藜麦CqMADS-box基因家族鉴定和表达分析,为藜麦产量品质的提高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基于拟南芥MADS-box蛋白序列,利用BLASTP和隐马尔可夫模型文件(Hidden Markov Model, HMM)鉴定Cq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MADS-box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利用MXSCan分析Cq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在藜麦亚基因组A/B间,及其与甜菜二倍体近缘种C. pallidicaule(A)、C. suecicum(B),六倍体近缘种中国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中MADS-box成员的共线性,利用WoLF PSORT、PlantCARE等在线网站分析CqMADS-box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基于前期发表的转录组数据,分析CqMADS-box在不同组织、6个花序发育时期、种子萌发的表达模式;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下,花期和花器官相关CqMADS-box的表达情况。【结果】鉴定得到117个藜麦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17条染色体上。Ⅰ型CqMADS-box包含Mα、Mγ两个进化分支,Ⅱ型包含CqPI(CqGLO)、CqAGL17等14个进化分支。不同分支CqMADS-box基因结构、蛋白Motif组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类型和数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化分析表明,串联复制是藜麦MADS-box家族扩张的主要途径,大部分复制的时间在四倍体化之前。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qMADS-box基因在花序中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花序发育前期(YP1或YP2),CqSEP3、CqAP1、CqGGM13类基因呈相对高表达;种子经过ABA处理后,CqSEP3类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不同光周期下的表达模式表明,CqAP1、CqSOC1类基因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下表达量均较高。【结论】Cq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且CqSEP3类基因在藜麦花序发育和响应ABA激素处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qMADS-box 藜麦 全基因组鉴定 进化分析 花序发育 光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AR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耐盐抗旱功能分析
6
作者 张抗萍 周亚茜 +5 位作者 薛征 蒋媛媛 宋晋汇 郭建忠 李林 张晶晶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3-54,共12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向日葵ARF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中的关键作用,对向日葵AR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了基因结构、系统发育关系、保守基序、共... 生长素响应因子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向日葵ARF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中的关键作用,对向日葵AR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了基因结构、系统发育关系、保守基序、共线性、顺式调控元件和蛋白互作网络,并结合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分析向日葵ARF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向日葵ARF基因家族(HaARF)包含49个成员,不均匀分布于16条染色体上,可分成4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相似。HaARF启动子序列中含有较多与激素响应、非生物胁迫和光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结果显示,多数HaARF在干旱和盐胁迫下呈现诱导性表达。RT-qPCR分析进一步证实,在干旱胁迫条件下,HaARF17和HaARF19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HaARF38受盐胁迫明显抑制,HaARF17在盐胁迫12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向日葵ARF基因在抗旱耐盐过程中的潜在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ARF基因 全基因组鉴定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ADF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张锋 王红对 +1 位作者 张中起 高法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7,共13页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大豆中的研究仍有限。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HMMER3.0、MCScanX、MEGA 11等工具,对大豆AD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大豆中的研究仍有限。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HMMER3.0、MCScanX、MEGA 11等工具,对大豆ADF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分布、进化关系及表达特征。结果表明,从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8个ADF基因,命名为GmADF1—GmADF18,其编码蛋白序列长度为117~169 aa,分子量为13.80~19.49 kDa,理论等电点在5.13~7.93之间,均为亲水性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质,蛋白保守基序呈现高度一致性,基因外显子数目为2个或3个。染色体定位显示这18个ADF基因分布于13条染色体,其中10号染色体上的最多(3个)。共线性分析检测到25对大豆ADF旁系同源基因,其进化主要受纯化选择驱动。系统进化树将大豆ADF蛋白分为5个亚族,与野生大豆亲缘关系最近。启动子分析揭示大豆ADF基因具有大量胁迫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暗示其可能参与多种胁迫响应。蛋白互作网络显示大豆ADF蛋白与肌动蛋白及含POZ结构域的蛋白互作,可能参与细胞骨架动态调控。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部分基因在花、根、种子等器官中高表达;胁迫表达分析显示,GmADF8、GmADF14、GmADF16在盐、干旱及淹水胁迫下显著上调,而GmADF5的表达在低温胁迫下受抑制。qRT-PCR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盐和干旱胁迫下大豆ADF基因的表达特征,GmADF2在盐胁迫早期响应上调表达,GmADF2和GmADF8在干旱胁迫早期响应上调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大豆ADF基因家族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ADF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BUR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孙明慧 刘丹丹 +2 位作者 吴琼 焦小雨 王文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253,共12页
茶[Camellia sinensis(L.)Kuntze]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重要性而在全球范围内种植。为了研究茶树中BURP的作用,基于茶树全基因组对茶树中BURP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鉴定。通过TBtools查找筛选包含有PF03181结构域的序列,使用生物信息... 茶[Camellia sinensis(L.)Kuntze]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重要性而在全球范围内种植。为了研究茶树中BURP的作用,基于茶树全基因组对茶树中BURP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和鉴定。通过TBtools查找筛选包含有PF03181结构域的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关系、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共线性关系等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挑选对胁迫响应较强烈的基因4个,即CsBURP14、CsBURP7、CsBURP10和CsBURP15,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其在冷、盐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利用茶树基因组数据鉴定出17个BURP基因,聚类为3个亚组,其中PG1β-like包含5条,BNM2-like包含8条,RD22-like包含4条。结构域预测发现只有11条基因包含完整的BURP结构域,6条序列只包含其中的1或2个motif,而CsBURP1不包含这3个motif。CsBURP14、CsBURP7、CsBURP10和CsBURP15均响应干旱胁迫、冷胁迫和盐胁迫。CsBURP7响应最剧烈,在低温处理下为负调控,保持在初始表达量的1/3左右,干旱处理则为正调控,12 h时为初始值的6倍。CsBURP家族对低温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均有响应,推测其在茶树抗逆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P基因家族 茶树 基因表达 非生物胁迫 全基因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CIPK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鹏 李春宏 +2 位作者 范昕琦 梁笃 沈新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1-598,共8页
钙调磷酸酶B样蛋白互作蛋白激酶(CIPK)是一种重要的Ca^(2+)信号传感器,在植物应答逆境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高粱中CIPK家族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从高粱基因组中鉴定了31个SbCIPK基因,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高粱的9条... 钙调磷酸酶B样蛋白互作蛋白激酶(CIPK)是一种重要的Ca^(2+)信号传感器,在植物应答逆境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高粱中CIPK家族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从高粱基因组中鉴定了31个SbCIPK基因,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高粱的9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为403~519个,等电点为6.07~9.38,相对分子质量为46 357.31~58 316.97。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SbCIPK家族基因分为内含子缺失型和内含子富集型2类。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SbCIPK家族蛋白质成员分为8个亚族。基于转录组数据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SbCIPK基因广泛参与对盐胁迫、干旱胁迫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高粱CIPK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CIPK基因 全基因组鉴定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花耧斗菜Expansin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0
作者 马艳梅 于海航 +2 位作者 沈轩羽 肖芳丽 白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1,共10页
扩展蛋白(EXP)可以调节细胞壁组分间松弛度和增强细胞壁的柔韧性,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探究蓝花耧斗菜EXP家族成员特征及其在盐胁迫下表达模式,挖掘蓝花耧斗菜耐盐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蓝花耧斗菜AcEXP家族进... 扩展蛋白(EXP)可以调节细胞壁组分间松弛度和增强细胞壁的柔韧性,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探究蓝花耧斗菜EXP家族成员特征及其在盐胁迫下表达模式,挖掘蓝花耧斗菜耐盐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蓝花耧斗菜AcEXP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并通过RNA-seq表达数据和qRT-PCR分析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蓝花耧斗菜全基因组包含27个EXP基因,分布于6条染色体及1个scaffold上;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27个EXP均定位于细胞壁。系统发育树显示,AcEXP家族成员被划分为4个亚家族(EXPA、EXPB、EXLA、EXLB),同一亚族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AcEXP的启动子区域富含多个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利用转录组数据,对盐胁迫下AcEXP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21个EXP响应盐胁迫,在根系和叶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AcEXPA8/9/12,AcEXPB1、AcEXLB1、AcEXLB2在叶片和根系中均差异表达,且qRT-PCR结果进一步验证了AcEXP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该研究全面分析了蓝花耧斗菜EXP基因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及在盐胁迫下的表达变化,初步证明AcEXPA8/9/12、AcEXPB1、AcEXLB1、AcEXLB2参与了盐胁迫应答过程并作出积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耧斗菜 扩展蛋白 全基因组鉴定 盐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TC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香玉 李新茹 +5 位作者 陈双双 冯景 陈慧杰 金玉妍 苗艳华 邓衍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为探讨茉莉花TCP基因家族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基于茉莉花的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茉莉花TCP(JsTCP)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并分析了TCP基因家族在花发育不同时期和花粉-柱头互作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茉莉花... 为探讨茉莉花TCP基因家族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基于茉莉花的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茉莉花TCP(JsTCP)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并分析了TCP基因家族在花发育不同时期和花粉-柱头互作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茉莉花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7个TCP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JsTCP1~JsTCP25,其蛋白包含208~53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2.95~56.96 ku,等电点为5.70~9.97,均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JsTCPs均位于细胞核内。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JsTCPs不均匀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JsTCPs具有1~5个外显子以及0~4个内含子。蛋白保守基序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JsTCPs均含保守的TCP结构域,可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2个亚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分析结果显示,JsTCPs启动子上含有多个植物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和生长发育相关等元件。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24个JsTCPs基因在茉莉花花发育不同时期表达,22个基因在花粉-柱头互作中表达。总之,本研究鉴定了27个茉莉花TCP基因家族成员,并发现家族成员在花发育不同时期和授粉后不同时期特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TCP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系统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AG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晓燕 宋健 +3 位作者 员世宇 王宏丽 杨成元 张鑫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阿尔戈蛋白(Argonaute proteins,AGO proteins)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RNA诱导沉默复合物,与基因转录和转录后沉默有关。目前,植物AGO基因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和水稻,对谷子AGO基因功能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谷... 阿尔戈蛋白(Argonaute proteins,AGO proteins)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RNA诱导沉默复合物,与基因转录和转录后沉默有关。目前,植物AGO基因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和水稻,对谷子AGO基因功能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谷子全基因组中鉴定出15个具有保守结构域和位置顺序的家族成员,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其编码的蛋白质长度在862~1148 aa之间。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谷子AGOs蛋白分布在3个进化分支,与拟南芥相比,家族成员数量有所扩展;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表明,谷子AGOs大部分基因在穗部表达强烈,推测其参与生殖发育基因调控;蛋白互作结果预测显示,所有谷子AGOs蛋白都与三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其中DNA介导的RNA聚合酶v亚单位1已被证明与转录水平基因沉默有关。表明AGO基因在谷子进化过程中结构和功能保守,可为谷子AGO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AGOs 全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BZR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臧文蕊 马明 +1 位作者 砗根 哈斯阿古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71,共9页
【目的】油菜素唑抗性因子(brassinazole-resistant,BZR)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甜瓜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CmBZR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探究甜瓜BZR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 【目的】油菜素唑抗性因子(brassinazole-resistant,BZR)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甜瓜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CmBZR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探究甜瓜BZR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基于甜瓜全基因组数据,通过BLAST对甜瓜BZR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该家族蛋白的理化性质、基因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域、系统进化以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并利用荧光定量PCR验证BZR家族基因在甜瓜不同组织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果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甜瓜中共鉴定到6个BZR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可将其分为5个亚家族,CmBZR基因分布于第3、7、8、11和12染色体上。所有的BZR蛋白质都具有保守的结构域。CmBZR基因启动子区域显著富集与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CmBEH1-4在茎、两性花以及子房中高表达,在生长期、成熟期、呼吸跃变期和呼吸跃变后期果实中也均有表达。【结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从甜瓜中系统鉴定出6个甜瓜CmBZR基因家族成员,不同基因在甜瓜的各个组织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BZR 转录因子 全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GAT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青亚林 侯炳豪 +3 位作者 张宇航 曾珊珊 高婷 叶乃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50,共9页
植物转录因子GATA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的WGATAR序列结合,改变下游靶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对茶树GATA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特征进行鉴定与分析,为后续茶树栽培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 植物转录因子GATA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的WGATAR序列结合,改变下游靶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对茶树GATA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特征进行鉴定与分析,为后续茶树栽培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茶树GATA家族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鉴定出的35个茶树GATA基因分布于13条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主要在细胞核上。(2)系统进化分析将茶树GATA基因家族成员分为4个亚族。(3)茶树GATA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茶树GATA启动子上有许多光响应、激素信号响应与环境胁迫响应相关的元件。(4)组织特异性分析显示,GATA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有显著差异,多数基因在芽上具有较高的表达。(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处理下,茶树GATA家族基因表达量总体呈下调趋势,其中CsGATA1表达量下调最显著。CsGATA对逆境胁迫响应敏感,说明CsGATA可能参与调控茶树不同生长发育过程,其中CsGATA1可能参与茶树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GATA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全基因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BvABF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ABA处理下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亚静 伍国强 魏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10,共17页
ABA响应元件结合因子(ABRE binding factor,ABF)作为植物中bZIP转录因子的一个独特亚家族,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依赖型和非依赖型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挖掘和鉴定糖料作物甜菜BvABF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模式,本研究... ABA响应元件结合因子(ABRE binding factor,ABF)作为植物中bZIP转录因子的一个独特亚家族,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依赖型和非依赖型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挖掘和鉴定糖料作物甜菜BvABF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模式,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蛋白理化特性、系统进化、染色体位置、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二级结构和蛋白互作网络等,并通过qRT-PCR方法分析了在100μmol·L^(-1) ABA处理下BvABF在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从甜菜中鉴定出6个BvABF基因家族成员,将其分为A、B和C簇,它们均含有一个bZIP区域。BvABF分布在1、3、6、7和9号染色体,含有3~4个外显子。BvABF蛋白拥有4个含有潜在磷酸化位点(R-X-X-S/T)的保守区域C1、C2、C3和C4,在C端含有一个碱性区域和4个重复的由亮氨酸(Leu)残基组成的七肽重复序列。BvABF基因家族启动子含有多种激素和光响应元件,其中4个基因含有ABA响应元件(ABA-responsive element,ABRE);另外,干旱诱导的响应元件(MBS)、低温响应元件(LTR)和厌氧响应元件(anaerobic responsive element,ARE)等也存在于该基因家族。此外,BvABF可能与磷酸化相关蛋白(PP2CCNBD-X2、SRK2I、SRK2E-X1和PP2C50)和ABA受体(PYL2、PYL4和PYR1)发生互作。进一步对BvABF在ABA处理下甜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所有BvABF基因在甜菜根和叶中均受ABA诱导和调控,且不同基因在ABA处理下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这些结果表明,BvABFs在糖料作物甜菜响应ABA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BvABF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脱落酸 顺式作用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ClKNOX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雅心 户奥锋 +4 位作者 张力铭 刘权权 杨路明 朱华玉 刘东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共10页
KNOX基因家族是编码同源异型盒蛋白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挖掘西瓜KN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信息,探究分析其表达模式及基因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西瓜KN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对... KNOX基因家族是编码同源异型盒蛋白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挖掘西瓜KN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信息,探究分析其表达模式及基因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西瓜KN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及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瓜基因组中共有12个KNOX基因,均定位于细胞核中,符合转录因子属性特征;KNOX1、KNOX2、ELK和Homeobox_KN这4类典型结构域均存在于大多数西瓜KNOX基因中,表明这4类结构域在KNOX基因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系统发育分析将ClKNOX基因家族成员分为ClassⅠA、ClassⅠB、ClassⅡA和ClassⅡB 4个亚组,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ClKNOX基因家族含有较多与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调控元件;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lKNOX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表达特性,ClKNOX6和ClKNOX11在根和茎中高表达,而ClKNOX3和ClKNOX10在所有器官中表达量都相对较高,但所有ClKNOX基因在果肉中的相对表达量都较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究ClKNOX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和组织表达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KNOX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HD-ZipⅠ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17
作者 赵双 朱静雯 +4 位作者 陈甜甜 王鹏凯 郄红丽 王化坤 尤伟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5-2037,共13页
【目的】同源结构域-亮氨酸拉链(HD-Zip)转录因子参与多种植物的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然而,在枇杷中,HD-ZipⅠ基因家族尚未被鉴定。【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全基因组范围内枇杷HD-ZipⅠ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综合分析,通过qRT-PC... 【目的】同源结构域-亮氨酸拉链(HD-Zip)转录因子参与多种植物的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然而,在枇杷中,HD-ZipⅠ基因家族尚未被鉴定。【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全基因组范围内枇杷HD-ZipⅠ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综合分析,通过qRT-PCR法分析基因家族成员在枇杷不同组织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在枇杷基因组中筛选出20个HD-ZipⅠ家族成员。共线性分析结果发现了3对串联复制序列和22对片段复制序列,表明串联复制和片段复制可能促进了枇杷HD-ZipⅠ基因家族的扩张。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所有的HD-ZipⅠ家族成员均具有高度保守的HD和Zip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枇杷HD-ZipⅠ家族可以分为7个分支。HD-ZipⅠ各基因在枇杷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有所差异。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HD-ZipⅠ家族成员的启动子上含有多个与干旱胁迫和胁迫相关激素信号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干旱处理能够诱导EjHB9、EjHB10、EjHB17、EjHB18和EjHB20在叶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预示着这些基因参与枇杷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论】鉴定出5个受干旱胁迫显著诱导表达的枇杷HD-Zip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D-ZipⅠ基因在响应枇杷干旱胁迫中的分子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HD-ZipⅠ转录因子 全基因组鉴定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TCP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非生物胁迫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兰锋 朱旭东 +3 位作者 周宾寒 罗旖柔 李明辉 方正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4-1376,共13页
TCP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苦荞TCP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苦荞TCP基因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在苦... TCP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苦荞TCP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苦荞TCP基因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在苦荞的基因组中鉴定出28个TCP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苦荞的8条染色体上。(2)多数的苦荞TCP基因包含1~5个外显子。(3)系统发育分析将苦荞TCP家族分为5个亚家族,种内TCP蛋白多聚集在同一分支上。(4)共线性分析表明,5个苦荞TCP基因来自全基因组复制事件。(5)顺式元件分析显示,苦荞TCP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顺式响应元件主要包含胁迫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两大类。(6)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苦荞TCP基因在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7)qRT-PCR结果显示,FtTCP3、FtTCP6、FtTCP12和FtTCP13基因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的表达量发生变化,其中FtTCP3在6 h干旱处理和盐处理时表达量均达到峰值,说明FtTCP3基因在苦荞应对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中起正向调控作用。该研究结果为了解TCP基因家族的进化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为苦荞TCP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TCP转录因子 全基因组鉴定 非生物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非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苗期胁迫表达分析
19
作者 崔原瑗 王昭懿 +6 位作者 白双宇 任毓昭 豆飞飞 刘彩霞 刘凤楼 王掌军 李清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2,共9页
【目的】非特异性磷脂酶C(non-specific phospholipase C,NPC)是磷脂酶C的一种,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大麦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NPC基因家族成员,分析相关基因表达特点,为大麦NPC基因功能研究及遗传改良... 【目的】非特异性磷脂酶C(non-specific phospholipase C,NPC)是磷脂酶C的一种,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大麦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NPC基因家族成员,分析相关基因表达特点,为大麦NPC基因功能研究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EnsemblPlants数据库收录的大麦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大麦NPC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大麦NPC基因家族的理化特性、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域和启动子顺势元件等进行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vNPC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苗期在低温、干旱、盐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在大麦基因组中,共鉴定了5个非特异性磷脂酶C基因家族成员,其编码蛋白与其他植物的NPC基因结构相似,均具有Phosphoesterase结构域;HvNPC蛋白序列长度为477-553 aa,等电点为5.22-8.83,分子量为53.12-61.33 kD;亚细胞定位预测HvNPC基因定位于叶绿体、液泡膜、细胞质中;HvNPC启动子区含有大量与非生物胁迫有关的顺势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HvNPC基因受干旱、高盐及低温胁迫诱导表达,其中HvNPC2、HvNPC3和HvNPC5受低温和干旱胁迫诱导表达;HvNPC3和HvNPC5受盐胁迫诱导表达。【结论】在大麦基因组中共鉴定5个HvNPC基因,HvNPC基因成员具有器官表达特异性,并且不同基因对非生物胁迫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非特异性磷脂酶C 全基因组鉴定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金属硫蛋白全基因组鉴定及镉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0
作者 苏展 朱婷 +5 位作者 马浩森 李文婕 王营坤 孟丽雯 牛娜 马翎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7-1396,共10页
为探究小麦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基因的潜在功能,以小麦品种中国春、M1019和西农20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水平系统分析和鉴定了TaMT基因,并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和qRT-PCR技术检测在镉胁迫条件下,小麦不同... 为探究小麦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基因的潜在功能,以小麦品种中国春、M1019和西农20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水平系统分析和鉴定了TaMT基因,并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和qRT-PCR技术检测在镉胁迫条件下,小麦不同组织和不同品种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小麦全基因组水平上共鉴定到21个TaMT基因,他们在进化关系上被分为Ⅰ、Ⅱ、Ⅲ三组。TaMT蛋白可定位在细胞不同位置,暗示这些基因可能在不同部位发挥功能。经染色体定位分析,这些基因不均等地分布在小麦的8条染色体上,其中4个TaMT基因形成了4个串联复制基因对。此外,相同亚组的TaMT在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组成上表现出相似性,其中motif 3构成了α结构域,而motif 1和motif 4组成了β结构域。在TaMT基因的启动子区分布着多种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植物发育、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光调节和其他类型。表达分析表明,TaMT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中均能检测到,同时镉胁迫能够诱导TaMT基因在不同品种和小麦组织中发生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金属硫蛋白 镉胁迫 全基因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