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的现实问题与协同优化 被引量:20
1
作者 石鑫 张洪元 +3 位作者 苏梦园 罗思华 李红举 曹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0,113,共10页
研究目的: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之间存在现实问题与冲突,探讨二者未来实践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协同目标,为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提供研究借鉴及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域... 研究目的: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之间存在现实问题与冲突,探讨二者未来实践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协同目标,为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提供研究借鉴及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之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规划传导失位、目标导向错位、规划编制与实施程序失序以及指标效益与乡土文化传承目标存在差异等现实问题及冲突;(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应处理好逻辑内涵、规划边界、规划目标、规划时序以及规划效益等方面协同关系;(3)新时期应从明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法定地位及其与村庄规划的承接路径、加强规划目标内容衔接与完善规划效益评估体系、统一数据库建设与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规划编制保障机制及强化规划实施适应性管理等方面促进两规划的协同优化。研究结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落实乡村建设工程的专项规划,村庄规划是承接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详细规划,发挥好二者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助推作用的关键在于明晰二者的逻辑关联和辩证关系,统筹处理好彼此协同目标,构建协同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村庄规划 多规合一 协同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分水岭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方法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闯 徐向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63-67,共5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下由自然资源部开展的试点工作已进入推进实施和经验总结的阶段。江淮分水岭作为长江淮河的地理分界线,是重要粮食生产区和水源涵养区,该区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下由自然资源部开展的试点工作已进入推进实施和经验总结的阶段。江淮分水岭作为长江淮河的地理分界线,是重要粮食生产区和水源涵养区,该区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以肥东县范店社区为例,探讨江淮分水岭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方法路径,以期为同类型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江淮分水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富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大勇 孙百宁 姜涛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0期258-260,263,共4页
指出了杭州富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项目落地过程中,设计通过50d驻场服务,综合协调甲方、监理、施工、国土、咨询等部门,积极推动项目启动、技术支持、施工、直至全面竣工验收;选用CAD控规软件,辅助计算丘陵坡地土方平衡,将路、沟、... 指出了杭州富阳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项目落地过程中,设计通过50d驻场服务,综合协调甲方、监理、施工、国土、咨询等部门,积极推动项目启动、技术支持、施工、直至全面竣工验收;选用CAD控规软件,辅助计算丘陵坡地土方平衡,将路、沟、渠等要素与土地自然风貌及规划方案有机结合,结果表明:完成了富阳产业转型期土地治理"蝶变",实现了自然资源的科学规划、集约利用,设计中注重了技术与商务协同,强调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高了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土方平衡 蝶变 集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融合路径及规划措施
4
作者 王静 路丽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2期73-75,共3页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具有共同的目标导向,二者均致力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空间、构建高品质生态环境。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融合建设,有助于推动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在具体规划工作中...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具有共同的目标导向,二者均致力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空间、构建高品质生态环境。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融合建设,有助于推动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在具体规划工作中,要围绕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等核心要素,科学统筹布局,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基于此,该文对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要求进行了简要概述,探究了二者的融合路径,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规划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 融合路径 规划措施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策略研究——以坪茶村为例
5
作者 赵威 张浩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规划实施的政策平台,与村庄规划的有机融合是破解乡村发展空间约束、实现国土空间优化利用、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的关键路径。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基于文献梳理与案例研究,总结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及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规划实施的政策平台,与村庄规划的有机融合是破解乡村发展空间约束、实现国土空间优化利用、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的关键路径。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基于文献梳理与案例研究,总结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及要点,在分析当前村庄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念与实践经验,以坪茶村村庄规划为实例,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盘活土地资源、加强保护修复、健全联动机制四大规划策略,旨在为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和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被引量:3
6
作者 谭荣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整合政策工具等,能够有效解决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等领域的共性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整合政策工具等,能够有效解决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等领域的共性难题。有效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采取跨领域的综合路径,不断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深走实,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宅基地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典型经验与实施路径
7
作者 朱玉春 潘子纯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4,共11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驱动人地关系重塑的关键基础,更是提升城乡地域系统功能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城乡融合视域下,剖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特征,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导向,以空间优化为整治龙头...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驱动人地关系重塑的关键基础,更是提升城乡地域系统功能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城乡融合视域下,剖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特征,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导向,以空间优化为整治龙头,以人地钱业为整治抓手,以权属调整为制度保障。借鉴城乡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从增强乡村比较优势、发挥乡村后发优势、形成城乡合作伙伴关系三方面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同时,以典型案例为依据,梳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驱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核、以地为基、以钱为渠和以业为兴的诸多经验,并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建设、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空间统筹规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城乡融合发展 理论逻辑 典型经验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8
作者 龚强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76-78,共3页
作为“千万工程”迭代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广受关注和重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解决发展中产生的空间矛盾,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特殊意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包括:对田、水、村、路、... 作为“千万工程”迭代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广受关注和重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解决发展中产生的空间矛盾,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特殊意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包括:对田、水、村、路、林、矿的整治;其特征:重视各级国土空间规划、重视服务城乡融合协同发展、重视发挥整治平台的综合作用、重视人本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总结经验,探索有效途径;实施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规划引领、统筹谋划,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积极主动、共建共享,立足当前、谋划长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D理念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仝德 徐珩 +1 位作者 潘向向 吾买尔艾力·艾买提卡力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研究目的: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困境,探讨将生态导向开发(EOD)理念应用于其中的理论逻辑及具体实践路径。研究方法:逻辑演绎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资金筹措难、规划统筹难、可持续运营难三大难题;(2... 研究目的: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困境,探讨将生态导向开发(EOD)理念应用于其中的理论逻辑及具体实践路径。研究方法:逻辑演绎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资金筹措难、规划统筹难、可持续运营难三大难题;(2)按照“目标—理念—工具”逻辑,建立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目标、以EOD为理念、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工具的实施机制,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3)实践路径上,构建“三资”转化平台形成明晰的自然资源价值显化标准与渠道,打造土地利用“产品包”形成具有市场动力的供地新方式,鼓励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保障权利、责任共担、利益共享;(4)广东梅州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采取“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滚动+金融工具联动”“四田+四地+四治”“市级统筹+县级主导+镇级实施+村庄参与”等措施,有效打通“经济流”“生态流”“权益流”,有很强的示范推广价值。研究结论:EOD理念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互促,可以有效协调“人、地、业、钱”等资源,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EOD理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导向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机制与路径研究——以沪派江南营建为例
10
作者 应苏辰 金晓斌 +4 位作者 吴萍 闫玉玉 唐春荧 谭迎辉 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共11页
研究目的:从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视角,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沪派江南营建的机制和路径,以期为全域整治政策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解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与村落保护的政策演进相辅相成,全域整治通过底线保障... 研究目的:从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视角,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沪派江南营建的机制和路径,以期为全域整治政策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解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与村落保护的政策演进相辅相成,全域整治通过底线保障、潜力挖掘、场景营造、协同增效机制助力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2)面向沪派江南营建要求,全域整治的总体理念、微观导向、方案编制、工程技法、管理方式等内涵更新,实现了农用地整治本地生态化、建设用地整治适度精准化、生态保护修复自然增效化、历史文化保护全景赋能化转型;(3)全域整治通过底色底板保障、特征调查挖掘、特色场景塑造、多元联动增效机制,助力了沪派江南保护和传承。并立足规划设计、实施建设、价值生成、保障增效的全生命周期视角,探讨了全域整治政策优化路径。研究结论:全域整治是落实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抓手,未来应加强多元整治模式、特色成效评估、整治参与机制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沪派江南营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貌提升视角的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以和顺县阳光占村为例
11
作者 梅文静 郭青霞 +3 位作者 李淑红 梁纪尧 李惠敏 闫美霞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4-814,共11页
为揭示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风貌的衔接关系,本研究从风貌提升视角出发,构建评价体系,评析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需要优化与提升的乡村风貌特征,提出面向风貌提升的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促进乡村之美与生产、生活、生态协调... 为揭示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风貌的衔接关系,本研究从风貌提升视角出发,构建评价体系,评析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需要优化与提升的乡村风貌特征,提出面向风貌提升的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促进乡村之美与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本研究以山西省和顺县阳光占村实地调研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乡村风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乡村风貌存在内涵关联-问题相通-要素相同-目标一致的衔接关系。乡村风貌评价体系包含4个准则层、14个要素层和37个指标层,其综合评价得分为3.075 3,位于一般水平,其中自然生态风貌和经济产业风貌较为突出,聚落生活风貌和人文环境风貌有待提升。结合限制因素原理,明确研究区整治方向,优化布局结构,针对乡村田、水、路、林、村等要素提出差异化整治策略。研究表明,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乡村风貌具有衔接关系,能协同促进乡村振兴,通过评析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需要提升的风貌指标要素,能科学合理地保护乡村风貌,为更多相似村庄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风貌评价 整治策略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政策演进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理 黄利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演进,重点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在制度僵滞期、制度演变期和制度断裂期等历史性变迁过程中,如何影响土地管制权、土地发展权和土地财产权3类土地权利的调控。在此基...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演进,重点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在制度僵滞期、制度演变期和制度断裂期等历史性变迁过程中,如何影响土地管制权、土地发展权和土地财产权3类土地权利的调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困境,预测未来制度变迁的潜在驱动因素,提出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包括在土地管制权方面应整合要素与系统,优化规划空间赋权,推进要素权益重构;在土地发展权方面应统筹供给与需求,创新土地流通机制,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在土地财产权方面应协调效率与公平,释放土地资产价值,带动整治综合效应,以期为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制度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理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理论逻辑 政策演进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影响与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威 陈丹玲 代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4,共9页
基于共建共治共享视角分析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影响,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演化博弈模型,采用湖北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调研数据,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演化趋势和行为策略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发现:共建共治共享从主体、... 基于共建共治共享视角分析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影响,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演化博弈模型,采用湖北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调研数据,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演化趋势和行为策略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发现:共建共治共享从主体、工具和价值维度指明了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影响因素和行为逻辑;共建共治共享有助于促成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正向合作博弈,初始意愿、政府补贴、政府监管、企业成本是影响双方行为策略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的变化能对社会资本的行为策略产生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对此提出:政府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整合部门资源,落实奖罚措施等手段,有助于科学引导社会资本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整治模式从政府强势主导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社会资本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赋能“双碳”目标的作用机制及对策
14
作者 方光辉 罗杰 卓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5年第2期78-81,共4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还直接关联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科学统筹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实现国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有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还直接关联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科学统筹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实现国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区域性土地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恢复的有序推进,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本文分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出可从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合理配置与管理水资源、加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土地整治,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双碳”目标 耕地保护 土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村庄类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保障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伟康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48-50,共3页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该文以村庄类型为基础,探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目标,以及不同村庄类型的...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该文以村庄类型为基础,探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目标,以及不同村庄类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保障措施,旨在为不同类型村庄的土地综合整治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参考,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 保障措施 村庄类型 土地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尺度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综合效益评价
16
作者 谭书德 莫森岚 刘成武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5期86-95,共10页
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正在全国展开,及时掌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效果,对优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与提升乡村振兴成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省域尺度,依托实地调研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正在全国展开,及时掌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效果,对优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与提升乡村振兴成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省域尺度,依托实地调研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助推乡村振兴的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四个维度构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综合成效。(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效益为“良好”、生活富裕效益为“一般”、生态宜居效益为“良好”、和美乡村效益为“优秀”,整体上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综合效益为“良好”,综合效益较为理想,湖北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3)从指标效益差异来看,和美乡村效益(8.35)>生态宜居效益(7.28)>生活富裕效益(7.04)>产业兴旺效益(6.7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和美乡村效益表现较好,但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和产业兴旺效益还有待提升,尤其是补强产业兴旺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 综合效益评价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哈欢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26-28,共3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均是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在治理目标、治理内容、推进机制上基本一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了实施平台和空间供给。通过总结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发现上...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均是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在治理目标、治理内容、推进机制上基本一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了实施平台和空间供给。通过总结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发现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存在非规划保留河道整治缺乏规划依据;永久基本农田补划难度大,河道整治难以按照规划实施到位;滨水空间用地难以落实,无法实现水陆统筹整治;部门协同联动推进不足,综合整治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全域土地整治背景下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路,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河湖水系布局,确保项目顺利落地;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制,将试点范围河道蓝线内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调出;探索开展空间复合利用,为水陆统筹整治提供支撑;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统筹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各项治理任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思路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的演进与转型——基于政策扩散和文本分析视角
18
作者 魏威 杨佳鑫 陈丹玲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9,共9页
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演变历程,采用政策扩散理论和文本分析方法,从双重视角分析政策的演进逻辑和转型特征。结果表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经历了摸索、起步、快速发展和综合提升等4个演进阶段,呈现出从概念原始、目标单一、模... 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演变历程,采用政策扩散理论和文本分析方法,从双重视角分析政策的演进逻辑和转型特征。结果表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经历了摸索、起步、快速发展和综合提升等4个演进阶段,呈现出从概念原始、目标单一、模式分散到概念丰富、目标多元、模式复杂的转型特征;整治政策既以决策导向作为核心驱动力,又以执行条件为现实基础,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推动政策的动态演进;采用Python语言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相较于摸索阶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的网络边数、网络密度、平均度分别提升了71.9%、70.8%、70.5%,网络特征从松散型向集聚型转变。据此,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要守好“主阵地”,注重科学性;要下好“一盘棋”,强化系统性;要留好“提前量”,提升前瞻性,保障整治工作高质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演进逻辑 转型特征 政策扩散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组态路径——基于浙江省乡镇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19
作者 卢泓钢 付净雅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11,共13页
基于全要素、全地域、全过程和全链条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卫星反演技术获取土壤保持、产水量、生境质量、食物供给等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数据,基于2015-2022年浙江省571个乡镇级面板数据,采... 基于全要素、全地域、全过程和全链条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卫星反演技术获取土壤保持、产水量、生境质量、食物供给等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数据,基于2015-2022年浙江省571个乡镇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实证检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影响及组态路径。结果表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且能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关系,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组态路径分析表明,内核驱动型、治理协同型、市场导向型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实现高生态系统服务的具体路径;而“土地”要素调整不足是政策难以发挥作用的核心原因。因此,政府应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政策,并整合“内核-外缘”系统中的多元要素,因地制宜地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进退分布及驱动因素
20
作者 王楠 仲崇峻 +1 位作者 田玉福 张建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77,共9页
借助GIS空间分析和 Logistic回归分析,剖析保留和退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影响试点实施状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保留和退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均呈集聚分布,且二者的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保留试点... 借助GIS空间分析和 Logistic回归分析,剖析保留和退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影响试点实施状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保留和退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均呈集聚分布,且二者的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保留试点多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区,而退出试点多分布于东北和西北等地区.耕地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需求和条件明显较低,农民收入低下、村庄自然禀赋不足和建设用地利用粗放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多目标、多要素、多主体的综合性工作,各地应提高对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视程度,在充分分析区域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订整治方案,并以农民提出诉求、地方政府引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为主要路径推动整治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GIS空间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保留试点 试点退出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