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论视域下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环境评价研究
1
作者 王冠孝 王伟 +1 位作者 张佑印 李永霞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0-1283,共14页
应对国家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系统论视角构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环境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源数据定量评价了山西省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环境,划分了其活化利用... 应对国家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系统论视角构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环境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源数据定量评价了山西省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环境,划分了其活化利用环境的等级类型,并依据等级类型差异确定了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策略与工作重点。结果显示:(1)山西省活化利用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于地级市的市区、城郊地带和晋中西部,活化利用环境较差或落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于汾河、浊漳河、丹河等河流的邻近地带以及省际、市际交界地区。(2)需求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呈现明显的人口指向和收入指向,中介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引力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于文娱设施相对完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支持环境优越或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于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3)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活化利用环境分为5个等级15种类型,处于全维度优势级、三维度优势级、双维度优势级、三维度劣势级、全维度劣势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74、72、95、154和136处。(4)针对5个等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提出全力、积极、适度、有限、保护性活化利用策略;依据活化利用环境的类型,确定了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活化利用环境 系统论 多源数据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文化遗产时空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研究——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被引量:26
2
作者 徐卫民 曾丽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8-446,共9页
以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其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形成年代多属于秦汉、隋唐、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表现出较强的相似性... 以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其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形成年代多属于秦汉、隋唐、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表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关中地区集聚明显,陕北、陕南地区分布较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类型均为集聚型,史前至明清时期,呈以西安、渭南、咸阳为核心的主密度圈,以榆林、宝鸡、汉中为核心的次级密度圈。近代以来,呈以延安为核心的主密度圈和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主密度圈并存的格局。分析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空分布的形成因素,发现其空间分布与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优越的区域耦合紧密,而其时间分布与都城的出现关联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空分布 形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漯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现状调查
3
作者 蔡慧娟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96,共1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称“国保单位”)记录档案包括对“国保单位”本身的记录和有关文献。形式有文字、图纸、照片、拓片、摹本、电子文件等。早在1961年国务院就要求“国保单位”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漯河有“国保单位”7处8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称“国保单位”)记录档案包括对“国保单位”本身的记录和有关文献。形式有文字、图纸、照片、拓片、摹本、电子文件等。早在1961年国务院就要求“国保单位”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漯河有“国保单位”7处8项,其中有出土国宝七音骨笛的贾湖遗址,有被称为“文表绝”、“书法绝”、“镌刻绝”的“三绝碑”。因此,对漯河市“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现状进行调查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档案现状 漯河市 调查 记录档案 电子文件 贾湖遗址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空分布及其成因 被引量:6
4
作者 余熠 徐卫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3-422,共10页
以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借助GIS等工具,对甘肃省国保单位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甘肃国保单位的分布整体呈集聚分布类型,密集区主要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 以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借助GIS等工具,对甘肃省国保单位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甘肃国保单位的分布整体呈集聚分布类型,密集区主要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在时间上则主要集中于魏晋南北朝与明清时期;就时空演变而言,分布重心显现出东南—西北—东南迂回移动的趋势。分析其布局成因,发现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交互对国保单位时空类型格局的形成具有协同驱动的作用。据此对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GIS 时空分布 形成因素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时空间格局特征研究——基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视角 被引量:16
5
作者 黎启国 郭树志 许召敏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4-54,共11页
从第1~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筛选出140处近现代工业遗产作为研究样本,在时空间分布、行业构成、经营和建造属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基于ArcGIS软件构建工业遗产数据库,利用核密度、分布方向、平均中心等分析工具,探索国保单位中工... 从第1~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筛选出140处近现代工业遗产作为研究样本,在时空间分布、行业构成、经营和建造属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基于ArcGIS软件构建工业遗产数据库,利用核密度、分布方向、平均中心等分析工具,探索国保单位中工业遗产的保护发展历程,对国保单位中工业遗产的时空格局特征进行解读,以期全方位了解国保单位中工业遗产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业遗产 统计分析 ARCGIS 时空格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6
作者 王辅宇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14,共1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北京市文物局王辅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条中规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说明标志,建立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北京市文物局王辅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条中规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说明标志,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立专门的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档案 单位记录 建档工作 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保护范围 保护标志 市人民政府 收集范围 建筑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满铁农事试验场熊岳城分场旧址”获批我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作者 熊岳 《北方果树》 2023年第2期4-4,共1页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申报过程中,我所就“满铁农事试验场熊岳城分场旧址”相关资料、实物进行收集、整...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申报过程中,我所就“满铁农事试验场熊岳城分场旧址”相关资料、实物进行收集、整理,并撰写申报材料,积极配合各方考核评估,于2019年10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并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建筑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事试验场 满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优秀文化传统 果树科学 熊岳城 文化遗产 申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89处)
8
《文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0-80,79,共2页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 陕西省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级定名问题
9
作者 刘毅 《中国博物馆》 1996年第3期51-52,共2页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条规定:'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确认、公布文...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条规定:'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确认、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作法始于196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级别 文物保护 古墓葬 国务院 分级 定名 古文化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和保护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芸 李红清 +1 位作者 李迎喜 王俊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82,92,共4页
长江是中华民族古人类的发祥地、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发展了巴蜀、荆楚、吴越等灿烂辉煌的长江文化。流域文物遗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代表性强、价值高、影响大,截至2007年,流域分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20处,省(自治... 长江是中华民族古人类的发祥地、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发展了巴蜀、荆楚、吴越等灿烂辉煌的长江文化。流域文物遗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代表性强、价值高、影响大,截至2007年,流域分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20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 061处。多年来,对这些文物遗迹基本做到了有序管理、有效保护,但仍存在保护与开发利用、城市建设等之间的矛盾,因此,应努力加强长江流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做好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逐步建立健全专门管理机构,拓宽保护管理资金渠道,建立流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扩大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沟通和交流,加大宣传力度等工作,将流域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逐步引上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状 保护与利用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佳倚 陈亚颦 +1 位作者 焦敏 杜彬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62,共11页
探讨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归因,对展现区域人地关系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ArcGIS工具,结合空间分析法对云南省35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探讨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归因,对展现区域人地关系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ArcGIS工具,结合空间分析法对云南省35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地理空间上呈集聚态势,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红河三地,时间上集中在明清及近现代以来两个时间段。(2)云南省各历史时期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密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史前至先秦时期形成了以楚雄为中心的单核心高值区;秦汉至隋唐时期形成了以大理中部为中心的单核心高值区;宋元时期形成了以昆明、玉溪为中心的单核心高值区;明清时期形成的多核心高值区,中心为昆明、大理、红河;近现代以来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单核心高值区、保山为中心的次高值区及以红河为中心的中值区共同构成的层级分布格局。(3)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受地形、水系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政治历史、交通等人文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尤其与云南历史时期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与中央王朝在交流融合过程中的政权更迭、政治经济政策变化等重大社会政治变革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1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2,共1页
2012年9月11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在镇江市召开。本次会议应到会员代表109人,实到85人,超过总数的2/3,分别推选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 2012年9月11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在镇江市召开。本次会议应到会员代表109人,实到85人,超过总数的2/3,分别推选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王时伟主持并宣读中国科协对召开本次代表大会的批复意见,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出席会议,江苏省文物局副局长刘瑾胜、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朱金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项目官员杜晓帆与会致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科协 技术协会 学术年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会员代表大会 国家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13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4期49-49,共1页
2007年9月4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本次大会到会代表77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科技工作者。会上,首先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2007年9月4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本次大会到会代表77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科技工作者。会上,首先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陆寿麟先生致开幕词并宣读了中国科协对召开本次代表大会的批复意见,随后分别请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代表大会 技术协会 中国科协 学术年会 第四届理事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科技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馆舍建筑与文物保护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成 《中国博物馆》 1996年第2期62-66,共5页
我国虽然是一个古建筑非常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其为木构架建筑而具有易毁性的弱点,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使得保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更是屈指可数,它们已成为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物。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文物。
关键词 博物馆事业 重点保护 历史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群体 古建筑保护 文物建筑 文物保护 保护机构 有效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开创我省文物工作新局面 被引量:1
15
《河北学刊》 1983年第2期3-9,共7页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经颁布施行。这是保护和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发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我国文...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经颁布施行。这是保护和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发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我国文物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里程碑。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文物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正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和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工作者 文物保护 认真执行 考古发掘 避暑山庄 文物保护工作 古建筑 国务院 新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及管控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广宇 王晓萌 +4 位作者 任慧 翟明洋 王肖惠 周长波 李明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5-2032,共8页
重点排放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生态环境部门制定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监管政策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重点排放单位空间分布规律认识仍然有限。以行政区重点排放单位分布为研究对象,运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重点排放单位的空间集聚... 重点排放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生态环境部门制定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监管政策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重点排放单位空间分布规律认识仍然有限。以行政区重点排放单位分布为研究对象,运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重点排放单位的空间集聚特征,采用空间聚类方法划定不同区域,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量和产业结构等探讨管控策略。结果表明:重点排放单位在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在城市和县域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均呈现连片分布,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煤炭资源富集和经济发达地区。依据重点排放单位数量及碳排放关联因素,将全国城市划分为7个区域,区域1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区域2由山西、陕西、宁夏中东部及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组成,区域3、4、5和6分别主要位于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区域7主要位于中部和南部地区。对区域1、2和6本地矿区与重点排放单位的煤质参数进行比较,可快速评估碳排放数据质量;将区域3和4的本地煤炭和外来煤炭进行区分,有助于进行重点排放单位分类监管;应关注区域5和7煤炭来源对碳排放的影响。此外,应强化重点排放单位集中区域碳排放监管的基础能力培训,做好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帮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碳市场 重点排放单位 发电行业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管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文物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邢薇薇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87,共2页
自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文物档案就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所辖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自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文物档案就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所辖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卡当案涉及大遗址保护档案、古建筑档案、戏曲文物档案和碑刻文物档案等,内容广泛,囊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档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遗址保护 简论 保护与发展 保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文物建筑的环境保护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林 贾梅 《文博》 1999年第1期81-83,75,共4页
我国地上地下现存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现已有500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多数属于文物建筑的范畴。可以说文物建筑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护与维修工作十分重要,管理和治理好其周围的环境在今天也显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 文物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 文物建筑保护 保护范围 避暑山庄 维修经费 历史价值 建设控制地带 环境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的实践 历史的启迪——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历史文物的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文清 《文博》 1996年第2期68-70,共3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作为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的文物,则从不同的侧面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的状况,成为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重要历史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作为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的文物,则从不同的侧面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的状况,成为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由于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历史的启迪 老一辈革命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物 文物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 陕甘宁边区 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城镇发展与文物建筑保护之矛盾及对策
20
作者 洪铁城 傅金龙 《规划师》 1996年第1期26-30,共5页
发展与保护一直是困扰历史文化城镇的一对矛盾.无视历史文化城镇的个性和特性,忽视文物建筑的存在,片面地强调发展,会使历史文化城镇徒有虚名;盲目地强调保护,处处都不能动,会使历史文化城镇的发展裹步不前.那么,如何既使文物建筑得到... 发展与保护一直是困扰历史文化城镇的一对矛盾.无视历史文化城镇的个性和特性,忽视文物建筑的存在,片面地强调发展,会使历史文化城镇徒有虚名;盲目地强调保护,处处都不能动,会使历史文化城镇的发展裹步不前.那么,如何既使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又使历史文化城镇发展,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粗浅地谈谈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保护 历史文化城镇 城镇发展 科学价值 就地保护 历史地段 社会效益 环境风貌 合理利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