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策略探究——以黔东南岜沙苗寨为例
1
作者
张敏
杨淼
+1 位作者
陈芳芳
曹庆楼
《广东蚕业》
202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章以黔东南岜沙苗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分析了其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章以黔东南岜沙苗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分析了其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三元”互动模型增强文化系统互动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化保护与传承效率,以及建立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创新策略,以期通过创新岜沙苗寨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式,弘扬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
民族
民族特色
特色
村寨
文化保护
岜沙苗寨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治村故事
2
作者
李文钢
《村委主任》
2017年第13期14-15,共2页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楼纳村属于少数民族村寨,全村共有5200多人,其中布依族村民占72.4%,其余的村民为苗族和汉族。2008年时,楼纳村还是个贫穷的多民族聚居村寨,名不见经传,但短短几年,已发展成贵州省“四在农家·...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楼纳村属于少数民族村寨,全村共有5200多人,其中布依族村民占72.4%,其余的村民为苗族和汉族。2008年时,楼纳村还是个贫穷的多民族聚居村寨,名不见经传,但短短几年,已发展成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
民族
村寨
故事
民族
团结
民族特色
布依族
贵州省
示范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保存
被引量:
12
3
作者
孙志国
殷瑰姣
+2 位作者
戴光忠
桑霞
田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30-133,137,共5页
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中心。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传统科技知识(即狭义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是创新的源泉。本文介绍该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传统知识,分析中国...
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中心。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传统科技知识(即狭义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是创新的源泉。本文介绍该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传统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传承对策,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村落
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传统知识
遗传资源
民间文学艺术
地方社区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苗族风俗习惯浅议
4
作者
韦明山
《学术论坛》
1984年第1期62-65,共4页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解放以后,虽然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有着共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但苗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关键词
苗族
风俗习惯
历史悠久
民族特色
少数
民族
村寨
经济文化交流
公社
民族
团结
鼓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策略探究——以黔东南岜沙苗寨为例
1
作者
张敏
杨淼
陈芳芳
曹庆楼
机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出处
《广东蚕业》
202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基金
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字化赋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实践价值与创新策略”(2024106700725)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数智化教育助推大学生创新素养提升路径研究(2024B063)”
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022xjg024)。
文摘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章以黔东南岜沙苗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分析了其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三元”互动模型增强文化系统互动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化保护与传承效率,以及建立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创新策略,以期通过创新岜沙苗寨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式,弘扬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
少数
民族
民族特色
特色
村寨
文化保护
岜沙苗寨
贵州省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治村故事
2
作者
李文钢
机构
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
出处
《村委主任》
2017年第13期14-15,共2页
文摘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楼纳村属于少数民族村寨,全村共有5200多人,其中布依族村民占72.4%,其余的村民为苗族和汉族。2008年时,楼纳村还是个贫穷的多民族聚居村寨,名不见经传,但短短几年,已发展成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关键词
少数
民族
村寨
故事
民族
团结
民族特色
布依族
贵州省
示范村
分类号
TU241.4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保存
被引量:
12
3
作者
孙志国
殷瑰姣
戴光忠
桑霞
田敏
机构
湖北科技学院特产与遗产研究院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
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
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30-133,13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50019)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111)
文摘
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中心。广义的传统知识,包括传统科技知识(即狭义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是创新的源泉。本文介绍该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传统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传承对策,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传统村落
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传统知识
遗传资源
民间文学艺术
地方社区
武陵山片区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
National minority village
Traditional knowledge
Genetic resources
Folklore
Wuling mountain area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苗族风俗习惯浅议
4
作者
韦明山
出处
《学术论坛》
1984年第1期62-65,共4页
文摘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解放以后,虽然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有着共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但苗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关键词
苗族
风俗习惯
历史悠久
民族特色
少数
民族
村寨
经济文化交流
公社
民族
团结
鼓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策略探究——以黔东南岜沙苗寨为例
张敏
杨淼
陈芳芳
曹庆楼
《广东蚕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治村故事
李文钢
《村委主任》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保存
孙志国
殷瑰姣
戴光忠
桑霞
田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苗族风俗习惯浅议
韦明山
《学术论坛》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