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鸣县2001~2006年森林火灾数据的全回归分析与线性拟合
1
作者 黄锋 劳晓婷 +1 位作者 庞正轰 陈森 《森林防火》 2007年第4期28-31,共4页
通过对广西武鸣县2001~2006年森林火灾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地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1月,火灾多发生于每日的14~16时,起火原因多为人为原因,占83.3%。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广西武鸣县历年森林火灾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进行... 通过对广西武鸣县2001~2006年森林火灾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地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1月,火灾多发生于每日的14~16时,起火原因多为人为原因,占83.3%。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广西武鸣县历年森林火灾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进行数据筛选和全回归分析,并对日最高气温、相对湿度、连续无雨日数、风速、林龄及火灾发生的月份进行线性拟合,建立了这六要素的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回归分析 线性拟合 森林火险等级 武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数据的全信息回归系数估计及其模拟结果
2
作者 夏结来 郭祖超 颜光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在给出了不完全数据全信息回归估计算法的基础上,用 Monte-Carlo 法验证了估计的偏性与方差。结果表明全信息回归系数估计值是渐近无偏的;方差较小,说明它充分利用了数据提供的信息。
关键词 回归 缺失值 均方误差 信息回归系数 医学统计
全文增补中
不同时间尺度下智利竹筴鱼资源量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3
作者 张畅 陈新军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资源量受环境影响明显,而环境本身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短期的季节性变动和长期的模态变动。为更好地探究环境与渔业资源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1970-2017年智利竹筴鱼资源量与环境气候数据,利用积分... 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资源量受环境影响明显,而环境本身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短期的季节性变动和长期的模态变动。为更好地探究环境与渔业资源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1970-2017年智利竹筴鱼资源量与环境气候数据,利用积分回归分析月间变化趋势,利用模态分析和全子集回归分析,从年间尺度分析了环境气候与智利竹筴鱼资源变动之间的联系。月间分析结果表明:海表面温度对资源量的影响随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尤其在产卵和越冬季节。其次为太平洋年代际涛动,海表面盐度和厄尔尼诺指数的影响在不同月份变动幅度较小,海表面高度产生的影响几乎不随月份改变。年间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上,智利竹筴鱼资源变动存在4个模态变化时期,每个模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影响因子组合存在区别,尤其是随着近些年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渔业资源可能受到了更多种环境要素的影响,导致环境对渔业的影响模式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 积分回归 子集回归 模态变化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4
作者 林嘉豪 户雪敏 +5 位作者 段维彤 杨俊杰 黄朝炎 黄卫利 李宇翔 胡小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共8页
湖北省是我国小麦条锈菌的重要冬繁区之一,也是小麦条锈病由西北越夏区传播至华中小麦主产区的关键通道,加强对湖北省小麦条锈病的准确预测和科学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1995年-2023年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结合滑动窗口法筛选出了... 湖北省是我国小麦条锈菌的重要冬繁区之一,也是小麦条锈病由西北越夏区传播至华中小麦主产区的关键通道,加强对湖北省小麦条锈病的准确预测和科学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1995年-2023年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结合滑动窗口法筛选出了与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相关的因子,包括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日照时数、日累积降水量,并以1995年-2020年的数据构建了条锈病发生面积的基于全子集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全子集回归模型1和2对1995年-202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回测准确度分别为88.7%和88.1%,对2021年-2023年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9.8%和95.2%;BP神经网络模型1和2对1995年-202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回测准确度分别为96.5%和95.8%,对2021年-2023年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1.6%和90.9%。因此,BP神经网络模型1是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发生面积 子集回归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渔获量与环境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桂庭 《水库渔业》 1983年第2期35-38,41,共5页
建国以来,全国共兴建水库86,000多座,养鱼面积达3,000万亩。为了充分发挥水库的渔业生产潜力,不少同志从资源利用、放养效益、浮游生物与鱼产力关系等方面探索了水库的渔业生产力。本文试图从水库渔获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出发,应... 建国以来,全国共兴建水库86,000多座,养鱼面积达3,000万亩。为了充分发挥水库的渔业生产潜力,不少同志从资源利用、放养效益、浮游生物与鱼产力关系等方面探索了水库的渔业生产力。本文试图从水库渔获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出发,应用线性全回归模型、秩相关模型和对数偏相关模型等三种不同的方法,建立渔获量与环境的多元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渔业 渔获量 环境因素 多元回归模型 渔业生产 生产潜力 线性全回归模型 秩相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高温热浪持续天数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蓉 黄一民 +2 位作者 张秋锦 郝丽婷 杨梓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7-2257,共11页
目前,高温热浪天气正在由极端事件逐渐成为常态,高温热浪给人体健康、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如何准确预测高温热浪的持续天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洞庭湖流域地处全球三大高温热浪频发区之一的长江中下... 目前,高温热浪天气正在由极端事件逐渐成为常态,高温热浪给人体健康、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如何准确预测高温热浪的持续天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洞庭湖流域地处全球三大高温热浪频发区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本文利用1984-2020年洞庭湖流域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和4大类高温热浪影响因子资料,通过全子集回归筛选影响流域高温热浪持续天数的显著因子,并采用全子集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建立洞庭湖流域高温热浪持续天数模型。结果表明:(1)洞庭湖流域高温热浪持续天数在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初表现为下降;20世纪70年初至20世纪90年中期变化不明显;20世纪90年中期以来呈现显著增加趋势。(2)流域高温热浪持续天数与气温、地表太阳辐射、南亚高压东伸脊点、植被生长状况、气溶胶、地面硬化和城市化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ENSO变化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利用全子集回归得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ENSO变化、气溶胶、地面硬化和城市化是影响洞庭湖流域高温热浪持续天数的显著因子。(3)基于显著因子的同期观测数据建立高温热浪持续天数预测模型,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全子集模型,可作为1984-2020年洞庭湖流域高温热浪持续天数的最佳模型。其中,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判定系数为0.90,均方根误差为3.03 d;测试集均方根误差为2.51 d,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持续天数 影响因子 子集回归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阶统计信息的信噪比估计改进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博 吴杰 许华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580,共5页
针对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ultiple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信号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利用高阶统计信息的信噪比估计改进算法。根据所选高阶统计量最高阶数的不同,建立了3种信噪比与多... 针对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ultiple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信号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利用高阶统计信息的信噪比估计改进算法。根据所选高阶统计量最高阶数的不同,建立了3种信噪比与多种高阶统计量运算式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全回归线性分析方法将3种线性关系转化为3种全回归模型,并求解模型系数。该算法充分利用了多种高阶统计量的有用信息,提高了信噪比估计精度。MQAM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该算法减小了信噪比估计误差,其估计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其他算法,且3种模型估计性能依次增加,可依据不同的信噪比要求对3种模型进行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估计 高阶统计量 线性关系 全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统计方法对跳高成绩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潘慧文 隗金水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4,78,共4页
以全回归、逐步回归、灰色关联和斜关联分析等方法 ,利用参考文献中的原始数据 ,对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重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尽管各种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个大致的结论———助跑摸高是影响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 ,但是 ,各分析统计方法的... 以全回归、逐步回归、灰色关联和斜关联分析等方法 ,利用参考文献中的原始数据 ,对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重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尽管各种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个大致的结论———助跑摸高是影响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 ,但是 ,各分析统计方法的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这可能与样本含量的大小、统计方法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回归 逐步回归 灰色关联度 斜关联度 跳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MPSK信号信噪比估计算法
9
作者 韩博 闫晓辉 郭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012-6015,共4页
针对现有PSK信号信噪比估计算法估计精度不高,估计范围小的问题,在高阶统计量的基础上,使用全回归线性分析方法,得到了一种新的MPSK信噪比估计算法。新算法首先建立信噪比与统计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再利用全回归方法拟合出各线性系数。经... 针对现有PSK信号信噪比估计算法估计精度不高,估计范围小的问题,在高阶统计量的基础上,使用全回归线性分析方法,得到了一种新的MPSK信噪比估计算法。新算法首先建立信噪比与统计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再利用全回归方法拟合出各线性系数。经仿真表明:该算法综合使用各阶统计量信息,扩大了现有信噪比估计算法的估计范围,并使得低信噪比估计性能明显优于其它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估计 高阶统计量 全回归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大豆育种材料叶面积指数估测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李长春 牛庆林 +3 位作者 杨贵军 冯海宽 刘建刚 王艳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7-158,共12页
利用低成本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高清数码影像获取系统,于2016年7—9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圣丰大豆育种基地,获取大豆育种材料试验区的R1-R2、R3、R5-R6共3个关键生育期的高清数码影像,首先利用高清数码影像中的黑... 利用低成本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高清数码影像获取系统,于2016年7—9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圣丰大豆育种基地,获取大豆育种材料试验区的R1-R2、R3、R5-R6共3个关键生育期的高清数码影像,首先利用高清数码影像中的黑白定标布,对数码影像的DN(Digital number,DN)值进行归一化标定,并构建标定的18个数码影像变量,然后基于900个育种小区的叶面积指数实测数据构建大豆育种材料叶面积指数的一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全子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最后基于模型建立和验证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的均方根误差(nRMSE)3个指标,筛选估测叶面积指数的最佳模型。研究表明,全子集回归模型中采用4个数码影像变量B、RGBVI、GLA和B/(R+G+B)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大豆育种材料叶面积指数的解析精度最优,模型建立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69、0.99和17.90%,验证模型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68、1.00和18.10%。结果表明,以无人机为遥感平台,搭载低成本的高清数码相机,利用高清数码影像进行大豆育种材料LAI估测是可行的,可以快速、有效、无损地获取大豆育种材料的长势信息,为筛选高产大豆品种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育种材料 叶面积指数 标定 无人机 数码影像 子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小规模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玉东 蔡希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10-1816,共7页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广泛应用在图像处理任务中,参考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小规模卷积神经网络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算法。卷积操作和并行的多尺度输入能学习到丰富和细微的图像失真特征,首先利用高斯图像金字塔获取...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广泛应用在图像处理任务中,参考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小规模卷积神经网络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算法。卷积操作和并行的多尺度输入能学习到丰富和细微的图像失真特征,首先利用高斯图像金字塔获取不同尺度的失真图像做为4路小规模单层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经过卷积和池化处理后,输出4路特征矢量,把学习到的特征矢量融合后,通过全连接回归映射为图像质量预测分数。参数优化分2个阶段完成,提高了模型精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网络模型简单有效,提出的算法性能高于当前主流算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质量评估 多尺度图像 连接回归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5光谱和纹理信息的湘西森林生态功能指数遥感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晗 陈新云 +2 位作者 白彦锋 姜春前 孟京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7-153,共7页
以湘西区域SPOT-5遥感影像为基础,提取样地纹理和光谱信息,以一类调查数据的生态指数为因变量,所对应的纹理和光谱指数为自变量,采用全子集回归来构建预估模型,并采用留一交叉验证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构建模型的判定系数R2adj为0.50... 以湘西区域SPOT-5遥感影像为基础,提取样地纹理和光谱信息,以一类调查数据的生态指数为因变量,所对应的纹理和光谱指数为自变量,采用全子集回归来构建预估模型,并采用留一交叉验证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构建模型的判定系数R2adj为0.5071,留一交叉验证结果R2cv=0.4860,模型的残差呈均匀的分布在0附近,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此外,SW检验和NCV检验结果显示残差的正态性和等方差性,表明构建的森林生态功能指数遥感预估模型能够预估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生态功能的快速、经济和定量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为有效森林管理以及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功能指数 SPOT-5 Pearson相关分析 子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畅 户雪敏 +4 位作者 胡洋山 马丽杰 商文静 冯小军 胡小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198,215,共8页
为提高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预测准确度,以2010年-2018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冬繁区和越冬区的发生县区数、发生面积、温度和降雨量为数据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病害流行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全子集回归筛选病害流行的因子集... 为提高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预测准确度,以2010年-2018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冬繁区和越冬区的发生县区数、发生面积、温度和降雨量为数据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病害流行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全子集回归筛选病害流行的因子集。以筛选得到的影响病害流行的5个因子,即累计发生县区数、冬繁区条锈病发生面积、1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降雨量和3月平均降雨量为自变量,采用全子集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开展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全子集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2019年-2020年的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预测准确度均达90%以上,预测2021年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分别为46.11万hm^(2)和52.85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发生面积 子集回归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户雪敏 李辉 +3 位作者 伏松平 陆可心 李宇翔 胡小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3-920,共8页
甘肃是中国小麦条锈菌重要的周年循环发生区之一,是重要的菌源基地。准确预测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面积,对甘肃及中国小麦条锈病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2021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生面积、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 甘肃是中国小麦条锈菌重要的周年循环发生区之一,是重要的菌源基地。准确预测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面积,对甘肃及中国小麦条锈病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2021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生面积、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到影响甘肃小麦条锈病流行的4个关键因子,即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生面积、上年8月最低气温、1月平均相对湿度和3月日照时数,并采用全子集回归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甘肃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全子集回归模型1和模型2对2020-2021年甘肃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4.63%和88.81%;BP神经网络模型1和模型2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8.25%和94.03%。综上可知,BP神经网络模型1是最佳预测模型,其预测202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为10.03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发生面积 子集回归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玥瑶 梁泽 +2 位作者 丁家祺 孙福月 李双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8-1426,共9页
在城市尺度上探究了2020年1月1日~3月5日期间城市规模、医疗资源水平等城市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对新冠肺炎人群发病率的影响.基于多种传统统计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识别了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基于新兴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探究... 在城市尺度上探究了2020年1月1日~3月5日期间城市规模、医疗资源水平等城市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对新冠肺炎人群发病率的影响.基于多种传统统计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识别了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基于新兴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探究了发病率与关键影响因子之间的非线性联系.结果表明:城市新冠肺炎发病率受到人口迁入、城市规模、城市医疗资源水平等方面的多要素影响,其中武汉迁入率具有最高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达到0.43),其次为人口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38);人口迁徙、城市规模以及医疗服务资源水平均为关键影响因子;关键影响因子与人群发病率存在非线性关系:武汉迁入率对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曲线呈现S形,在迁入率大于2%进入平台期,人口密度的影响近似线性;人均GDP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曲线特征,以人均GDP超过10万元为拐点;城市建设需要适当控制人口密度,避免城市人口分布过于紧凑.提升高经济水平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带来更多健康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发病率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XGBoost模型 子集回归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条件对毛竹枝下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展 宋丁全 王福生 《世界竹藤通讯》 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三元地区30块毛竹标准地的调查,分析了坡向、坡度、坡位、郁闭度、立竹度5个因子对毛竹枝下高生长量的影响,对5个立地因子进行了全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郁闭度、立竹度和坡度是影响毛竹枝下高的主要因子。对5个立地因子进... 通过对福建省三元地区30块毛竹标准地的调查,分析了坡向、坡度、坡位、郁闭度、立竹度5个因子对毛竹枝下高生长量的影响,对5个立地因子进行了全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郁闭度、立竹度和坡度是影响毛竹枝下高的主要因子。对5个立地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将5个变量转换成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2.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枝下高 变量回归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的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程鹏 孙明东 郝韶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2-380,共9页
河流水质评价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比性,水质综合评价指数(WQI)已成为国内外河流水质评价的主流方法,然而因其需要大量的水质参数,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采用2018年官厅水库上游河流37个监测点... 河流水质评价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比性,水质综合评价指数(WQI)已成为国内外河流水质评价的主流方法,然而因其需要大量的水质参数,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采用2018年官厅水库上游河流37个监测点的月度监测数据,运用全子集回归模型分训练和验证两个环节建立了对水质参数数量要求较少的适用于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评价的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WQI_(min)),并采用建立的WQI_(min)对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训练环节,水质参数的数量越多,WQI_(min)的训练效果越好,并且考虑水质参数相对权重的模型效果要优于不考虑相对权重的模型。综合考虑水质评价的准确性和易用性,采用CODMn、DO和TN等3个水质参数,且考虑水质参数权重的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WQI_(min)-b3)是训练环节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最佳的WQI_(min)模型。在验证环节,WQI_(min)-b3与WQI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证实了建立的WQI_(min)-b3模型可代替WQI模型进行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评价。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在秋季最好,夏季次之;由于受到融雪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春季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最差,因而官厅水库上游流域应对融雪期非点源污染给予充分重视。官厅水库上游各河段WQI_(min)平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清水河,其次是南洋河;桑干河上游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其水质状态最差。该研究可为官厅水库上游及其他流域河流水质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综合评价指数 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 水质评价 参数选择 官厅水库上游 子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SNPR的动态过程质量监控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铮 杨健 +1 位作者 侍洪波 谭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6-953,共8页
针对动态过程的质量监控,提出了一种全时间序列邻域保持回归(Total Time Series Neighborhood Preserving Regression,T-TSNPR)算法。首先,考虑到无关变量对构造特征空间的影响,对过程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贡献度方法进行变量优化。... 针对动态过程的质量监控,提出了一种全时间序列邻域保持回归(Total Time Series Neighborhood Preserving Regression,T-TSNPR)算法。首先,考虑到无关变量对构造特征空间的影响,对过程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贡献度方法进行变量优化。在数据降维过程中考虑到数据间的时序相关性,T-TSNPR在一定长度的移动时间窗内进行邻域点挑选并构造目标函数,通过全投影回归提取出质量相关特征空间,并建立相应的T2统计量进行质量监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TE过程(Tennessee-Eastman process)仿真实验验证了T-TSNPR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建模 邻域保持回归 质量监控 投影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 using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with feature extraction 被引量:2
19
作者 M. Marsadek A. Mohame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66-479,共14页
A comprehensiv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es low voltage, line overload and voltage collapse was presented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called as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 A comprehensiv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es low voltage, line overload and voltage collapse was presented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called as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 with incorporation of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using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formulation, the failure rate associated to weather condition of each line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probability of line outage for a given weather condition and the extent of security violation was represented by a severity function. For low voltage and line overload, continuous severity function was considered due to its ability to zoom in into the effect of near violating contingency. New severity function for voltage collapse using the voltage collapse prediction index wa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a new contingency scree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using the risk factor so as to select the critical line outages. Th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GRNN was implemented on a large scale 87-bus power system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prediction results obtained using GRNN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i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line overload low voltag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risk index voltagecollap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burden of near vision loss in China:An analysis based on GBD 2021 data
20
作者 LIU Yu ZHU Liping +4 位作者 LIN Yanhui WANG Yanbing XIONG Kun LI Xuhong YAN Wengua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6期1030-1041,共12页
Objective:Near vision loss(NVL)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visual impairment worldwide,exert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individual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burden ... Objective:Near vision loss(NVL)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visual impairment worldwide,exert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individual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burden of NVL in China by sex and age groups from 1990 to 2021 and to project trends over the next 15 years.Methods:Using data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 database,we conducted descriptive analyses of NVL prevalence in China,calculated 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s(ASPR)and age-standardize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rates(ASDR)to compare burden differences between sexes and age groups,and applied an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model to predict NVL trends for the next 15 years.The model selection was based on best-fit criteria to ensure reliable projections.Results:From 1990 to 2021,China’s ASPR of NVL rose from 10096.24/100000 to 15624.54/100000,and ASDR increased from 101.75/100000 to 158.75/100000.In 2021,ASPR(16551.70/100000)and ASDR(167.69/100000)were higher among females than males(14686.21/100000 and 149.76/100000,respectively).China ranked highest globally in both NVL cases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with female burden significantly exceeding male burden.Projections indicated this trend and sex gap will persist until 2036.Compared with 1990,the prevalence cases and DALYs increased by 239.20%and 238.82%,respectively in 2021,with the highest burden among females and the 55−59 age group.The ARIMA model predicted continued increases in prevalence and DALYs by 2036,with females maintaining a higher burden than males.Conclusion:This study reveals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NVL burden in China and predicts continued growth in the coming years.Public health policies should prioritize NVL prevention and control,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women and middle-aged populations to mitigate long-term societal and health imp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near vision loss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database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gender differen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