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层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欣 王健 辜平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208,共17页
青藏高原北部全吉地块的全吉群和小高炉群记录了“新元古代冰期事件”、“超大陆循环”和“大不整合事件”等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地质事件,并以此作为探索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史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关于全吉地块的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 青藏高原北部全吉地块的全吉群和小高炉群记录了“新元古代冰期事件”、“超大陆循环”和“大不整合事件”等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地质事件,并以此作为探索全吉地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史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关于全吉地块的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在全吉地块发现的埃迪卡拉型宏体生物化石以及共生的管状动物化石,为探索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将小高炉群的时代上限进一步限定为埃迪卡拉纪晚期(551~543 Ma)。(2)全吉地块缺失寒武系纽芬兰统,其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界限的地层缺失大致为25~50 Ma,与华北克拉通西缘-西南缘的“大不整合事件”尺度具有相似性。(3)全吉群红藻山组与上覆地层小高炉群黑土坡组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不整合,年代地层学研究显示红藻山组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末期(1640~1646 Ma),而不是之前认为的埃迪卡拉纪(635~539 Ma)。(4)全吉地块仅存在一期新元古代冰碛岩,即埃迪卡拉纪红铁沟组冰碛岩,其与华北克拉通西缘-西南缘分布的罗圈组和正目观组冰碛岩时代大致相当。(5)全吉地块与华北克拉通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史,二者在埃迪卡拉纪末期同处于中高纬度,而不是之前认为的低纬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吉地块 前寒武纪 全吉 小高炉群 构造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吉地块花岗片麻岩中镁铁质岩包体的矿物演化和锆石定年与古元古代区域变质作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璐 廖梵汐 +3 位作者 巴金 徐利盼 王勤燕 陈能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4,共6页
全吉地块中段古元古代早期的德令哈二长花岗片麻岩中发育一个来自围岩的变质镁铁质岩包体。该包体的岩性从核部到边缘依次为角闪斜长辉石岩、斜长角闪岩和石榴石角闪片岩。角闪斜长辉石岩的显微结构指示三个世代的矿物演化,世代Ⅰ为单... 全吉地块中段古元古代早期的德令哈二长花岗片麻岩中发育一个来自围岩的变质镁铁质岩包体。该包体的岩性从核部到边缘依次为角闪斜长辉石岩、斜长角闪岩和石榴石角闪片岩。角闪斜长辉石岩的显微结构指示三个世代的矿物演化,世代Ⅰ为单斜辉石+棕绿色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钛铁矿,世代Ⅱ为蓝绿色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榴子石,世代Ⅲ为阳起石+钠长石+黝帘石。世代Ⅰ指示其峰期变质达高角闪岩相条件。角闪斜长辉石岩的锆石全部为浑圆状多晶面晶体,其CL图像具高温变质结晶特征。LA-ICPMS技术测定获得上交点U-Pb年龄为(1 913±38)Ma(MSWD=0.15),指示峰期变质发生在古元古代末。研究表明,全吉地块中区域性分布的古元古代早期的二长花岗片麻岩与达肯大坂岩群在响应全球Columbia超大陆汇聚事件中一起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岩包体 区域变质作用 锆石U-Pb定年 超大陆汇聚事件 全吉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地块北缘全吉地块钾长石浅粒岩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对达肯大坂岩群时代的约束 被引量:30
3
作者 黄婉 张璐 +2 位作者 巴金 廖梵汐 陈能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53-1359,共7页
为查明全吉地块基底中达肯大坂岩群的最大沉积年龄,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钾长石浅粒岩中的锆石U-Pb年龄。CL图像和Th/U比值指示这些锆石均为岩浆成因的锆石。36个测点207Pb/206Pb年龄变化范围为2094~2280Ma,其中年龄谐和度高于90%的3... 为查明全吉地块基底中达肯大坂岩群的最大沉积年龄,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钾长石浅粒岩中的锆石U-Pb年龄。CL图像和Th/U比值指示这些锆石均为岩浆成因的锆石。36个测点207Pb/206Pb年龄变化范围为2094~2280Ma,其中年龄谐和度高于90%的30个测点的207Pb/206Pb年龄相对概率密度曲线呈单峰分布特征,峰值年龄为2190Ma左右。结合全吉地块最早一期变质事件的年龄,钾长石浅粒岩原岩碎屑和所在的达肯大坂岩群的沉积年龄范围被约束在1.95~2.19Ga之间。本研究表明,前人在侵入于达肯大坂岩群的伟晶岩脉中获得的约2.42Ga年龄的锆石应捕获于围岩,属于继承性岩浆碎屑成因,该类锆石年龄不能用来约束达肯大坂岩群原岩的最小沉积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定年 达肯大坂岩群 全吉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地块东端变基性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中元古代陆块裂解的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廖梵汐 龚松林 +3 位作者 董彦君 王勤燕 张璐 陈能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79-1286,共8页
全吉地块东端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中普遍发育变质的基性岩体,它们的形成时代、变质作用时代和对地块基底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尚不清楚。应用LA-ICP-MS技术测定其中的一个变基性岩体的锆石U-Pb年龄,获得的10个测点数据显示,锆石受到热... 全吉地块东端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中普遍发育变质的基性岩体,它们的形成时代、变质作用时代和对地块基底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尚不清楚。应用LA-ICP-MS技术测定其中的一个变基性岩体的锆石U-Pb年龄,获得的10个测点数据显示,锆石受到热事件的强烈改造而发生严重铅丢失,但拟合的不一致线仍给出相关性较好的上交点年龄1712Ma±47Ma和下交点年龄472Ma±29Ma,MSWD=1.4。这表明,变质基性岩的原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是全吉地块在古元古代末期汇入Columbia超大陆之后于中元古代早期初始裂解而侵位的基性岩体。这些基性岩体在早古生代卷入了柴北缘碰撞带而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并受到构造肢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吉地块 变基性岩体 LA-ICP-MS锆石U-PB定年 中元古代大陆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吉地块莫河片麻岩原岩侵位年龄的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巴金 龚松林 +1 位作者 廖梵汐 张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1,共4页
莫河片麻岩位于全吉地块东段,其原岩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侵入体。前人对该片麻岩的锆石年龄测定结果相差约120Ma。在野外详细地质观察基础上重新采集样品,用LA-ICP-MS法重新测定了15颗岩浆成因锆石的U-Pb年龄,结果得上交点年龄为(2 ... 莫河片麻岩位于全吉地块东段,其原岩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侵入体。前人对该片麻岩的锆石年龄测定结果相差约120Ma。在野外详细地质观察基础上重新采集样品,用LA-ICP-MS法重新测定了15颗岩浆成因锆石的U-Pb年龄,结果得上交点年龄为(2 394±31)Ma(2$)(MSWD=0.82)。由于锆石也受到变质变形作用的强烈改造,认为该年龄可能更接近于该片麻岩原岩的侵位年龄。新的定年结果表明,全吉地块存在近2.4Ga的花岗岩类侵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河片麻岩 侵位年龄 全吉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元古代铍钽锂矿化伟晶岩脉群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
6
作者 韩杰 王涛 +4 位作者 李玉龙 王明 王秉璋 曹红亮 马炳春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4-904,共21页
全吉地块是青藏高原北部一个具有克拉通基底性质的古陆块残片。笔者最近在沙柳泉-巴兴特地区发现30条具有工业价值的稀有金属矿体(BeO平均品位0.08%,Ta_(2)O_(5)品位0.008%~0.030%,Li_(2)O品位为0.10%~0.75%)。通过对区内具有典型意义的... 全吉地块是青藏高原北部一个具有克拉通基底性质的古陆块残片。笔者最近在沙柳泉-巴兴特地区发现30条具有工业价值的稀有金属矿体(BeO平均品位0.08%,Ta_(2)O_(5)品位0.008%~0.030%,Li_(2)O品位为0.10%~0.75%)。通过对区内具有典型意义的ρ28号伟晶岩的详细研究,发现脉体自下盘至上盘具有不对称的矿物分带和结构分带,分别为文象结构带(Ⅰ)、块状微斜长石带(Ⅱ)、糖粒状钠长石带(Ⅲ)、石英云母带(Ⅳ)。Ⅱ带和Ⅲ带全岩组成具有明显的“M”稀土四分组效应,具有高SiO_(2)、Al_(2)O_(3)以及富Na_(2)O、K_(2)O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非常低,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Eu具负异常。Ⅳ带全岩同样具有高SiO_(2)、Al_(2)O_(3)富Na_(2)O、K_(2)O的特征,但是其稀土总量更低,Eu具正异常,呈“W”型曲线特征。所有特征均显示伟晶岩经历了高度的分异演化。II、III、IV带内铌铁矿族矿物背散射图像和化学成分指示存在2个阶段的铌钽矿化:早阶段为岩浆结晶分异主导的铌钽矿化以背散射图像中较暗,Ta/Nb比值均小于1的富铌为特征;晚阶段为流体出溶主导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铌钽矿化以背散射图像较亮,Ta/Nb比值均大于1的富钽为特征。铌铁矿族矿物组合显示矿体内部具有复杂的相转变,其演化系列表现为CGM1a(岩浆阶段形成的铌铁矿-铌锰矿)→CGM2a(岩浆阶段交代成因的铌铁矿-铌锰矿)→CGM2b(不完全交代阶段成因的钽锰矿)→CGM1b(热液阶段完全交代成因的钽锰矿)。该演化系列对应的Ta/(Nb+Ta)平均值由0.244→0.283→0.586→0.650,即Ta元素随着交代作用进行呈现逐渐增加的过程;此外,铌铁矿族矿物也呈现铌铁矿→铌锰矿→钽锰矿的变化趋势,Nb-Ta分馏特征显著。Ⅳ、Ⅲ、Ⅱ带伟晶岩铌钽铁矿U-Pb测年确定其成岩成矿年龄为1845Ma左右,表明全吉地块内存在古元古代稀有金属成矿事件。II和III带伟晶岩全岩ε_(Hf)(t)为值为+0.14~-3.96,地壳模式年龄(t_(DM2))平均值为2.49~2.71Ga,指示伟晶岩源区可能来自太古代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吉地块 古元古代 铍钽锂矿化伟晶岩 铌钽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都兰东北部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娅玲 巴金 +3 位作者 王勤燕 张璐 王新宇 陈能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37-1042,共6页
青海都兰东北部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原岩为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酸性侵入岩。来自该片麻岩的20粒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表明,该片麻岩的原岩花岗岩岩浆于约950Ma侵位结晶,岩浆物源源区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物质成分。正确甄别哈... 青海都兰东北部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原岩为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酸性侵入岩。来自该片麻岩的20粒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表明,该片麻岩的原岩花岗岩岩浆于约950Ma侵位结晶,岩浆物源源区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物质成分。正确甄别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的变质围岩是否隶属于全吉地块的达肯大坂岩群,是理解全吉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构造演化关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吉地块 柴达木地块 花岗片麻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