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邓翊平 《青海金融》 2017年第2期58-60,共3页
本文分析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口径 跨境融资 宏观审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性金融风险背景下宏观审慎管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蔡鑫 谢贤君 袁智慧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共16页
论文深入解构了输入性金融风险视域下宏观审慎管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影响的理论机制,认为在外部不利冲击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向上调整可改善信贷资金期限结构、减少信贷集中度;在外部有利冲击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论文深入解构了输入性金融风险视域下宏观审慎管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影响的理论机制,认为在外部不利冲击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向上调整可改善信贷资金期限结构、减少信贷集中度;在外部有利冲击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向下调整也可改善信贷资金期限结构、减少信贷集中度,从而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以全口径外债规模和增长率作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整的代理指标,并运用2014—2022年季度层面中国商业银行微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宏观审慎管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全口径外债规模和增长率变动能够显著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即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显著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第二,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不仅显著改善银行信贷资金期限结构,也显著降低银行信贷集中度,进而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第三,在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银行流动性风险较高的银行中,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输入性金融风险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口径外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行汇率管理工具效果分析及建议
3
作者 张启迪 《金融经济》 2023年第4期3-11,26,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央行汇率管理工具箱日渐丰富。从实践来看,逆周期因子、外汇储备、离岸央票以及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对于抑制人民币贬值均有一定效果。调节外汇风险准备金既能抑制人民币贬值,也能抑制人民币升值。调节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对于抑... 近年来我国央行汇率管理工具箱日渐丰富。从实践来看,逆周期因子、外汇储备、离岸央票以及外汇风险准备金工具对于抑制人民币贬值均有一定效果。调节外汇风险准备金既能抑制人民币贬值,也能抑制人民币升值。调节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对于抑制人民币升值有一定效果,而对于抑制贬值效果有限。调节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抑制人民币升值和贬值效果均不明显。总体来看,汇率管理工具大都只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作用,而无法改变人民币汇率原有趋势。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框架,保持当前外汇储备规模,同时加强央行网站建设,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以提高预期管理的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逆周期因子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概览
4
《中国信用卡》 2022年第11期93-93,共1页
人民银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近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 人民银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近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 宏观审慎管理 跨境融资 跨境资金 外汇局 调节参数 优化资产负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