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丙氨酸二肽水溶液的结构和氢键作用
1
作者 张荣 吴文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6,共6页
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丙氨酸二肽分子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和氢键作用.径向分布函数和氢键统计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分析.从径向分布函数(RDF)发现不同类型的强氢键显示出不同的形成能力,而体系中的C-H…O弱相互作用较为明显,也... 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丙氨酸二肽分子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和氢键作用.径向分布函数和氢键统计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分析.从径向分布函数(RDF)发现不同类型的强氢键显示出不同的形成能力,而体系中的C-H…O弱相互作用较为明显,也不能忽略.氢键统计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分子内距离、回转半径和骨架二面角用于表征丙氨酸二肽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变化.丙氨酸二肽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柔顺性较好,构象在折叠和伸展之间相互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 丙氨酸二肽 水溶液 结构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相关的单晶Cr-Co-Ni合金形变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2
作者 耿长建 杨怡斌 +2 位作者 由宝财 董会苁 马海坤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38,共5页
近年来,Co-Cr-Ni中熵合金因其杰出的性能在材料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单晶Co-Cr-Ni中熵合金中,随着化学成分的变化,其内部微观结构对材料的塑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仍然需要详细研究。本工作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包括等原子比例... 近年来,Co-Cr-Ni中熵合金因其杰出的性能在材料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单晶Co-Cr-Ni中熵合金中,随着化学成分的变化,其内部微观结构对材料的塑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仍然需要详细研究。本工作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包括等原子比例的CoCrNi和非等原子比例的Co_(10)(CrNi)_(90)、Cr_(10)(CoNi)_(90)以及Ni_(10)(CoCr)_(90)在内的不同成分的单晶Co-Cr-Ni中熵合金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成分下材料力学性能的显著差异,包括屈服应力、杨氏模量和流变应力。同时,分析了Lomer-Cottrell锁结构、层错四面体和显微组织的演化,以及这些因素对材料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熵合金 分子动力学模拟 Shockley不位错 Lomer-Cottrell锁结构 层错四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银和铂原子纳米团簇负热容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何焕典 王新强 +3 位作者 毋志民 罗强 肖绪洋 甘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438,共5页
本文采用微正则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铂、铜和银原子纳米团族从固态到液态的熔化过程,得到热容量随温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这三种金属纳米团簇在熔化过程中均出现了负热容现象,并通过对团簇热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团簇原子数径向... 本文采用微正则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铂、铜和银原子纳米团族从固态到液态的熔化过程,得到热容量随温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这三种金属纳米团簇在熔化过程中均出现了负热容现象,并通过对团簇热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团簇原子数径向分布的分析,探讨了产生负热容现象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和银原子纳米团簇 负热容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原子纳米团簇的负热容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肖绪洋 魏育新 +2 位作者 王新强 甘飞 毋志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0,34,共5页
文中采用微正则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原子数N =6 0到 6 75之间的 6种金原子纳米团簇从固态到液态的熔解过程 ,得到了势能和热容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其结果表明 ,所模拟的 6种团簇在熔点附近出现负热容 ,通过对这些团簇熔解前后的... 文中采用微正则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原子数N =6 0到 6 75之间的 6种金原子纳米团簇从固态到液态的熔解过程 ,得到了势能和热容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其结果表明 ,所模拟的 6种团簇在熔点附近出现负热容 ,通过对这些团簇熔解前后的势能以及结构变化的分析 ,探讨了产生负热容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纳米团簇 负热容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堆中碳原子在碳氢薄膜表面再沉积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成利 孙伟中 +8 位作者 刘华敏 张浚源 吕晓丹 秦尤敏 宁建平 贺平逆 潘宇东 苟富均 Cheng-li Wei-zhong Hua-min Jun-yuan L(U) Xiao-dan You-min Jian-ping Ping-li Yu-dong Fu-jun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的作用过程。探讨了不同入射能量对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碳原子与碳氢薄膜作用会在表面形成碳薄膜。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碳薄膜厚度变薄。在碳薄膜中碳原子的成键形...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的作用过程。探讨了不同入射能量对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碳原子与碳氢薄膜作用会在表面形成碳薄膜。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碳薄膜厚度变薄。在碳薄膜中碳原子的成键形式主要为Csp2-Csp2和Csp2-Csp3,随入射能量的增加,碳原子键价结合形式从Csp2-Csp2向Csp2-Csp3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堆 原子 碳氢 薄膜表面 沉积行为 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研究 fusion REACTOR dynamics simulation 入射能量 碳薄膜 作用过程 结合形式 相互作用 模拟结果 薄膜作用 薄膜厚度 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冷冻原子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田忠 郭万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9-424,共6页
通过分析分子动力学过程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提出分离不同性质、不同量级的原子快运动和慢运动进行模拟的思想,建立了适用于这两种运动弱耦合情况的冷冻原子方法,该方法可使分子动力学模拟收敛速度有明显改善,并能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冷冻原子 弱耦合 纳米力学 原子快运动 原子慢运动 量子力学 粒子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原子纳米团簇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毋志民 王新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226,共5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uN(N=80,140,216,312,408,500,628和736)纳米团簇在热化和冷凝过程中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模型采用的是John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铜团簇的熔点和凝固点随其尺寸线性增加,并逐渐向大块晶体靠拢...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uN(N=80,140,216,312,408,500,628和736)纳米团簇在热化和冷凝过程中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模型采用的是John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铜团簇的熔点和凝固点随其尺寸线性增加,并逐渐向大块晶体靠拢;所有团簇的凝固点都低于熔点,出现凝固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在熔点和凝固点附近,团簇都具有负热容特性,负热容是由相变前后团簇内部结构突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纳米团簇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态稳定性原子级存储方式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建援 樊康旗 +1 位作者 王洪喜 朱应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9-732,771,共5页
采用Morse型势函数对体心立方晶体表面层及近表面层原子的行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体心(次表层)原子操纵前后,体心立方晶体的顶角原子位置只有微小变化,其晶格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且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即体心立方晶体具有... 采用Morse型势函数对体心立方晶体表面层及近表面层原子的行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体心(次表层)原子操纵前后,体心立方晶体的顶角原子位置只有微小变化,其晶格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且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即体心立方晶体具有两态稳定性,该特性为实现原子级的数据存储提供了可行性.同时,对数据存储时可能出现的多原子双稳态组合问题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在多原子双稳态组合情况下,晶体的结构在操纵其相邻晶格的体心原子时仍保持稳定.提出了一种实现原子级存储的新方式,只需在两个稳定平衡态间激发用于存储数据的体心原子,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成功率,保证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子级存储 体心立方晶体 原子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钴和铂原子纳米团簇熔化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毋志民 何焕典 +3 位作者 罗强 王新强 肖绪洋 甘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208-210,共3页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研究了银、钴和铂原子纳米团簇的熔化过程 ,模型采用的是Joh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 ,较大原子数目的纳米团簇其熔点随尺寸单调增加 ,而较小原子数目的团簇熔点和尺寸呈现无规则变化 ;大多数团簇在...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研究了银、钴和铂原子纳米团簇的熔化过程 ,模型采用的是Joh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 ,较大原子数目的纳米团簇其熔点随尺寸单调增加 ,而较小原子数目的团簇熔点和尺寸呈现无规则变化 ;大多数团簇在熔点附近都出现了负热容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钴和铂原子纳米团簇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原子纳米团簇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毋志民 王新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67-170,共4页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uN(N=80、140、216、312、408、500、628和736)纳米团簇在热化和冷凝过程中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模型采用的是John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铜团簇的熔点和凝固。点随其尺寸线性增加,...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uN(N=80、140、216、312、408、500、628和736)纳米团簇在热化和冷凝过程中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模型采用的是John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铜团簇的熔点和凝固。点随其尺寸线性增加,并逐渐向大块晶体靠拢;所有团簇的凝固。羔都低于熔点,出现凝固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在熔点和凝固点附近,团簇都具有负热容特性,负热容是由相变前后团簇内部结构突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纳米团簇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过程中晶向对银单原子线形成几率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云红 高亚军 +2 位作者 王奋英 朱铁民 赵健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1-1345,共5页
采用基于原子镶嵌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银纳米线沿[100]、[110]和[111]晶向拉伸过程中的空间原子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晶向的材料力学性质有显著不同,屈服应力按照[111]、[110]和[100]依次降低.从形变位图观察到纳米线... 采用基于原子镶嵌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银纳米线沿[100]、[110]和[111]晶向拉伸过程中的空间原子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晶向的材料力学性质有显著不同,屈服应力按照[111]、[110]和[100]依次降低.从形变位图观察到纳米线在断裂前形成单原子线排列.由900个分子动力学模拟样本统计得出沿三个晶向形成单原子线的几率,其中沿[111]晶向形成单原子线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晶向.本文从形变机理阐述了单原子线生成几率与晶向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线 分子动力学模拟 镶嵌势 纳米线 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中自间隙原子团簇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小椿 潘新东 +1 位作者 周海山 罗广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5,共8页
钨被视为未来聚变堆中最有可能全面使用的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而在未来聚变堆真实环境下,氘氚聚变反应产生的14 MeV高能中子辐照将在材料中产生严重的原子离位损伤和各种缺陷积累。其中自间隙原子(SIA)及其团簇是中子辐照损伤中最常见的... 钨被视为未来聚变堆中最有可能全面使用的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而在未来聚变堆真实环境下,氘氚聚变反应产生的14 MeV高能中子辐照将在材料中产生严重的原子离位损伤和各种缺陷积累。其中自间隙原子(SIA)及其团簇是中子辐照损伤中最常见的缺陷种类。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钨中1/2〈111〉和〈100〉SIA团簇的稳定结构和形成能,发现SIA团簇最稳定结构是1/2〈111〉SIA团簇结构,SIA团簇聚集后会稳定存在。并研究了不同尺寸1/2〈111〉SIA团簇的动力学扩散行为,发现单个SIA在温度高于700 K时易扩散和转向,而两个以上的SIA团簇在300~900 K时主要表现为一维方向的运动。为准确描述各种尺寸SIA团簇的动力学行为,给出了一套计算SIA团簇跃迁频率的经验参数。相关结果将为更大尺度的动力学蒙特卡罗和团簇动力学模拟提供准确和完备的输入参数,为正确掌握和评价钨中子辐照行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堆材料 自间隙原子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六烷体系凝固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8
13
作者 殷开梁 徐端钧 +3 位作者 夏庆 叶雅静 邬国英 陈正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2-305,共4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根据体系热容和自扩散系数的突变,计算了正十六烷体系以及正十六烷和降凝剂α-辛基萘、α-十二烷基萘及α-十六烷基萘等α-烷基萘混合体系的凝点,凝点降低结果与实验值相一致.用径向分布函数及末端距离分布对...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根据体系热容和自扩散系数的突变,计算了正十六烷体系以及正十六烷和降凝剂α-辛基萘、α-十二烷基萘及α-十六烷基萘等α-烷基萘混合体系的凝点,凝点降低结果与实验值相一致.用径向分布函数及末端距离分布对凝固温度附近体系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固过程中正十六烷分子倾向于转变成为全反式的构象,以利于分子间平行有序的排列,这和熵减小的原理相一致.结合正十六烷的构象变化,探讨了烷基萘降凝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正十六烷体系 凝固过程 分子动力学 模拟 降凝机理 烷基萘 反式构象 凝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EEM_(σπ)和OPLS-AA力场对蛋白质G_A88/G_B88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晶晶 刘翠 杨忠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8,共7页
将原子与键电负性均衡方法融入分子力学方法,即利用ABEEMσπ浮动电荷力场与ABEEM-7P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及OPLS-AA固定电荷力场方法,对GA88和GB88蛋白进行了水溶液(温度295 K)和真空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两个蛋白质的... 将原子与键电负性均衡方法融入分子力学方法,即利用ABEEMσπ浮动电荷力场与ABEEM-7P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及OPLS-AA固定电荷力场方法,对GA88和GB88蛋白进行了水溶液(温度295 K)和真空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两个蛋白质的结构与实验结构的均方根偏差,分析了两种方法得到的两个蛋白质的回旋半径、氢键分布、径向分布及电荷分布情况.结果表明,ABEEMσπ和OPLS-AA力场均能正确模拟蛋白质结构,得到的各项偏差值接近,但从各偏差的波动大小可见,ABEEMσπ力场的模拟更稳定;回旋半径模拟很好地体现了蛋白质的'电致紧缩'现象;氢键分布、径向分布及电荷分布表明,与OPLS-AA固定电荷力场相比,ABEEMσπ浮动电荷力场能更好地体现蛋白质和周围水分子的极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与键电负性均衡方法 分子力场 OPLSAA固定电荷力场 GA88 GB88蛋白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动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团簇碰撞合并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甜甜 高虹 +3 位作者 刘琢艺 余峰 许荩 钟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443-448,共6页
一直以来,金属纳米材料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且受到广泛关注,金属团簇碰撞合并过程的研究成果对认清团簇的沉积和纳米金属膜及块体材料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采用Johnson的嵌入原子势(Embeded atom method,EAM)模型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 一直以来,金属纳米材料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且受到广泛关注,金属团簇碰撞合并过程的研究成果对认清团簇的沉积和纳米金属膜及块体材料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采用Johnson的嵌入原子势(Embeded atom method,EAM)模型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金原子团簇在不同的碰撞平动速度作用下的碰撞合并过程,仅给弹团簇一定大小的碰撞动能,迫使两个团簇产生相对速度并发生相互碰撞合并,研究在不同的碰撞平动速度下和不同的团簇大小下对团簇碰撞合并过程产生的影响及对碰撞合并之后新团簇的性质产生的影响。在进行模拟碰撞之前,先对团簇进行了"退火"处理,只模拟了同等尺度大小的两个金原子团簇之间的碰撞合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团簇 碰撞合并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团簇在并合过程中尺寸和温度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星 张彩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95-1298,共4页
在嵌入原子势的框架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不同尺寸纳米铜团簇的并合过程·记录了体系在并合过程中演变的快照,计算了并合过程中与体系构形相关的几何参量,揭示并合体系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 在嵌入原子势的框架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不同尺寸纳米铜团簇的并合过程·记录了体系在并合过程中演变的快照,计算了并合过程中与体系构形相关的几何参量,揭示并合体系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初始温度条件下,随着团簇尺寸的变小,并合程度升高,并合过程中温度上升幅度变大;对同尺寸团簇,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并合程度提高,处于液态的团簇并合程度明显高于处于固态的团簇的并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团簇 并合 分子动力学模拟 嵌入原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7
作者 孙伟中 赵成利 +4 位作者 刘华敏 张浚源 吕晓丹 潘宇东 苟富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7-322,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SiC样品中Si原子的溅射产额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对C原子的溅射产额影响不大。在相同温度下,Si原子的溅射产额要高于C原子的溅射产额。...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SiC样品中Si原子的溅射产额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对C原子的溅射产额影响不大。在相同温度下,Si原子的溅射产额要高于C原子的溅射产额。溅射出来的Si原子和C原子主要来源于样品的表层区域,样品中的Si和C原子密度、键密度及它们的成键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始样品中Si和C原子的密度是均匀的,而被轰击过后的样品表面Si原子的密度要高于C原子,而样品中部C原子的密度要高于Si原子。初始样品都是Si-C键,成键方式为Si-Csp3;被轰击过后又有Si-Si和C-C键,成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还有Si-Csp1和Si-Cs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温度 SIC 表面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分子动力学模拟 dynamics simulation MOLECULAR 原子密度 溅射产额 成键方式 模拟结果 轰击 方法研究 Si-C键 C-C键 中部 升高 射出 区域 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稠密等离子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8
作者 侯永 袁建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9-664,共6页
将平均原子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发展了一个计算高温稠密等离子体中离子之间平均相互作用势的理论模型.利用平均原子模型考虑了高温稠密物质中电子的激发和密度效应对电子结构的影响,利用动能和交换相关能的局域密度泛函近似计算... 将平均原子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发展了一个计算高温稠密等离子体中离子之间平均相互作用势的理论模型.利用平均原子模型考虑了高温稠密物质中电子的激发和密度效应对电子结构的影响,利用动能和交换相关能的局域密度泛函近似计算离子之间的平均相互作用.基于发展的相互作用势模型,开展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高温稠密Al和Fe等离子体的状态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等离子体 平均原子模型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泽 李国禄 +2 位作者 王海斗 徐滨士 康嘉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91-95,100,共6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通过经典力学建立分子体系模型,利用数值求解分子体系运动方程,对分子和分子体系结构与性质进行研究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分子动力学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分子模拟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医学等各种牵涉... 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通过经典力学建立分子体系模型,利用数值求解分子体系运动方程,对分子和分子体系结构与性质进行研究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分子动力学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分子模拟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医学等各种牵涉到微观世界的学科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分子动力学已被应用于模拟表面工程中表面涂层的沉积过程及其性质、表面改性过程、薄膜应力状态以及表面裂纹的萌生与扩展等方面。综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算法、原子间势函数的选取以及边界条件的选取,并且综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子间作用势 表面涂覆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ReaxFF的空间材料原子氧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世英 姜海富 +5 位作者 刘宇明 李涛 焦子龙 崔乃元 孙继鹏 姜利祥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9-329,共11页
在低地球轨道(LEO),原子氧(AO)是主要环境因素之一。AO的高通量密度和强氧化性会造成航天器上聚合物等材料产生物理化学侵蚀,从而引起航天器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在轨工作异常。目前,除了最常见的地面和在轨搭载AO试验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在低地球轨道(LEO),原子氧(AO)是主要环境因素之一。AO的高通量密度和强氧化性会造成航天器上聚合物等材料产生物理化学侵蚀,从而引起航天器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在轨工作异常。目前,除了最常见的地面和在轨搭载AO试验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子动力学反应力场(MDReaxFF)模拟方法由于能模拟体系中材料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在空间材料AO效应研究方面成为一种有效手段。文章对MD-ReaxFF模拟方法进行了介绍,调研分析基于MD-ReaxFF方法的AO与航天器聚合物、金属和陶瓷等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反应力场 航天器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