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微创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鲁锋 凌云鹏 +3 位作者 杨航 宫一辰 宋之明 万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研究分期杂交技术(staged-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Staged-HCR)与微创双侧胸廓内动脉(bilateral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BITA)全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4年8月至2... 目的:对比分析研究分期杂交技术(staged-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Staged-HCR)与微创双侧胸廓内动脉(bilateral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BITA)全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70名患者接受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行左侧胸廓内动脉至冠状动脉前降支搭桥、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非前降支血管病变的Staged-HCR组患者40名;应用微创BITA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30名。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血液制品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两种微创方法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按计划接受微创搭桥治疗。在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Staged-HCR组(11.2±8.7)h,微创BITA组(18.3±9.1)h,P=0.013]、监护室停留时间[Staged-HCR组(26.29±4.05)h,微创BITA组(44.74±28.75)h,P=0.022]以及累计伤口引流量[Staged-HCR组(695.57±250.46)m L,微创BITA组(1103.26±547.44)m L,P=0.03]方面,Staged-HCR技术更有优势。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种方法均取得较高的移植血管通畅率,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结论:Staged-HCR技术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一种微创方法,在治疗存在右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再血管化方面有优势;微创BITA全动脉化旁路移植手术具备更优异的远期通畅率,且适用于不能耐受PCI治疗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本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分期杂交 全动脉化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