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建伟 池彦忠 +1 位作者 曹万林 董宏英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解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并与普通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进行比较,进行了2个高剪力墙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2个试验模型中,1个为普通混凝土高剪力墙,1个为粗骨料、细骨料均为再生骨料的混凝土高剪力墙。通过对实... 为了解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并与普通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进行比较,进行了2个高剪力墙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2个试验模型中,1个为普通混凝土高剪力墙,1个为粗骨料、细骨料均为再生骨料的混凝土高剪力墙。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剪力墙在弹性和开裂后弹塑性阶段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及其最终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低于普通混凝土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建议实际工程中采用抗震性能相对较好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剪力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 高剪力墙 抗震能力 振动台试验 自振频率 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晓克 郭琦 +2 位作者 赵顺波 李广欣 苏延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3-56,共4页
采用再生砂和再生粗骨料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对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灰比、砂率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 采用再生砂和再生粗骨料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对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灰比、砂率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存在调节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合理砂率.与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取值规定比较,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可按规范取值,但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按规范取值则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 再生骨料 配合比 拌合物工作性 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特性及受压损伤本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建庄 唐宇翔 +2 位作者 张航华 段珍华 许碧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10-1918,1982,共10页
为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充分挖掘其低碳潜能,提出发展全再生骨料混凝土(FRAC),即利用废弃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粗、细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砂石制备的混凝土。以4种不同的骨料体系作为参变量,完成了FRAC的力学性能、收缩特性和单轴... 为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充分挖掘其低碳潜能,提出发展全再生骨料混凝土(FRAC),即利用废弃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粗、细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砂石制备的混凝土。以4种不同的骨料体系作为参变量,完成了FRAC的力学性能、收缩特性和单轴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受再生骨料体系,尤其是全再生细骨料的负面影响较大,但经过配合比优化,FRAC能满足C30强度等级以上的制备设计要求;全再生骨料体系增加了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尤其是早期收缩发展;FRAC在单轴受压作用下出现较小变形时,损伤就开始明显发展,通过考虑初始损伤和受力损伤,建立了适用于FRAC的受压损伤本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其应力-应变行为特征。最后,对提升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FRAC)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收缩 损伤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志新 赵芸平 +1 位作者 姚雷 鲁明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1,130,共4页
将废弃混凝土和铁尾矿砂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全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这对回收利用废混凝土和铁尾矿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利用废混凝土及铁尾矿砂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配合比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并以强度等级为MU7.... 将废弃混凝土和铁尾矿砂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全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这对回收利用废混凝土和铁尾矿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利用废混凝土及铁尾矿砂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配合比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并以强度等级为MU7.5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为例进行了实例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 配合比设计 铁尾矿砂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态免振捣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深基坑肥槽回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斯方海 帅小根 +3 位作者 熊慧萍 杜婷 崔庆怡 陈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179,共4页
针对砖渣含量高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坍落度小及坍落度经时损失大的问题,通过对再生粗骨料预湿以及调整外加剂组分等方法,研发出了高流动性免振捣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了南飞鸿广场项目基坑肥槽回填中,解决了传统方法基坑... 针对砖渣含量高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坍落度小及坍落度经时损失大的问题,通过对再生粗骨料预湿以及调整外加剂组分等方法,研发出了高流动性免振捣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了南飞鸿广场项目基坑肥槽回填中,解决了传统方法基坑肥槽回填夯实难的问题。高流态全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都采用再生骨料,再生材料比例达85%以上,且具有场地要求低、免振捣、稳定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势。高流态免振捣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找出了一条低品质建筑垃圾大批量资源化、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效途径,具有显著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及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 高流动性 免振捣 基坑肥槽回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娜 赵顺波 +3 位作者 朱伟伟 姚坤奇 靳丽辉 钱晓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6期43-48,共6页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并取得最佳综合效益,采用100%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考虑再生骨料是否进行预湿处理并变换水灰比、水泥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开展了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收...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并取得最佳综合效益,采用100%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粗骨料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考虑再生骨料是否进行预湿处理并变换水灰比、水泥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开展了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再生骨料预湿处理,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均可达到设计要求;自收缩增长率曲线具有不受水灰比和水泥强度影响的同一变化路径,但自收缩终值明显受水灰比影响;水泥强度相同时,干缩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混凝土强度相近时,干缩随水泥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再生骨料不做预湿处理将导致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收缩增大。该研究可为全再生骨料在预拌混凝土中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 自收缩性能 干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混凝土大跨梁的变形性能与低碳评价
7
作者 肖建庄 潘玉珀 +10 位作者 王春晖 房海波 梁汝鸣 葛序尧 王璞瑾 关湘烁 徐浩林 宁甲乾 何尧 丁陶 肖绪文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41,共13页
在建筑固体废物(固废)激增、“双碳”目标推进的双重驱动下,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FRCAC,取代率为100%,简称全再生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重塑低碳结构体系的突破口。然而,现行规范体系因缺乏实际工况下的长期... 在建筑固体废物(固废)激增、“双碳”目标推进的双重驱动下,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FRCAC,取代率为100%,简称全再生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重塑低碳结构体系的突破口。然而,现行规范体系因缺乏实际工况下的长期实证数据,制约了FRCAC相关的技术更新和规模化应用进程。本文着眼“突破技术瓶颈、驱动规范升级、推动低碳应用”,率先以30 m跨度的FRCAC简支梁为工程原型开展前瞻性探索,旨在全面研究FRCAC结构的服役性能。FRCAC受压区边缘的最大压应力约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50%,能够模拟FRCAC构件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支持量化FRCAC结构在长期荷载‒环境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演化规律与低碳效益。设计并浇筑等配筋、等水胶比的FRCAC梁和普通混凝土(NAC)对照梁,构建覆盖“材料制备‒构件行为‒碳效益量化”全链条,追踪4年服役期内变形、裂缝、碳化深度等的演变过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获得量化的碳吸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同条件养护下FRCAC的弹性模量较NAC降低7.8%~14%,可通过预起拱方式补偿变形差异并满足结构变形要求;FRCAC梁表面的受弯裂缝数量较NAC梁增长8%,裂缝长度增长15%,但平均宽度基本一致;考虑服役期的碳吸收后,FRCAC梁的净碳排放降低7.69%。首次以工程原型实证了FRCAC在实际荷载‒环境耦合工况下的应用可行性,将促进结构工程低碳化的理论与工程发展,推动建筑固废从粗放化填埋转向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 30 m跨度工程原型梁 动态监测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潘丽云 梁娜 +3 位作者 胡飞佳 姚坤奇 程丹丹 裴松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6期32-42,共11页
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研发旨在从最大程度上利用再生粗骨料并尽可能减少对现有生产设备的改动,从而获得混凝土产业绿色化的最大综合效益。基于不同混凝土水灰比情况下,考虑再生骨料预处理方式、再生粗骨料粒径和细骨料类型等因素影响,... 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研发旨在从最大程度上利用再生粗骨料并尽可能减少对现有生产设备的改动,从而获得混凝土产业绿色化的最大综合效益。基于不同混凝土水灰比情况下,考虑再生骨料预处理方式、再生粗骨料粒径和细骨料类型等因素影响,进行了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拌合物工作性能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基本力学性能的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预湿处理对混凝土拌合物保持良好工作性能及混凝土强度达到预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再生粗骨料粒径的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大,但抗压强度减小;水灰比相同时,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按采用机制砂、天然砂、混合砂和再生细骨料的次序减小,与干表观密度依次减小的顺序相对应;提出了基于鲍罗米公式预测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修正系数,分析了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并基于现行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提出了按强度等级进行相应取值的建议。该研究可为全再生骨料在预拌混凝土中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 骨料 配合比 水灰比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5
9
作者 皇民 赵玉如 +2 位作者 艾永林 蔺世豪 王浩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78,82,共5页
以3种不同的再生废砖粗骨料替代率(40%、70%、100%)和再生废砖细骨料替代率(40%、70%、100%)设计7组试验,对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进行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再生废砖粗骨料替代率可降低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在再... 以3种不同的再生废砖粗骨料替代率(40%、70%、100%)和再生废砖细骨料替代率(40%、70%、100%)设计7组试验,对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进行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再生废砖粗骨料替代率可降低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在再生废砖粗骨料替代率为100%的基础上,增加再生废砖细骨料的替代率,则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持续下降,其中全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最低,相比普通混凝土降低幅度为57.52%;定义了再生废砖骨料影响系数G,G值越大,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越低;研究了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变化机理,在Hasselman-Johnson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导热系数修正公式,计算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废砖骨料混凝土 导热系数 试验 再生废砖骨料影响系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溶液预处理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二成 于莲皓 +1 位作者 姜新佩 王燕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10-4317,4323,共9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复合改性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与变形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复合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研究复合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变形...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复合改性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与变形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复合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研究复合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微观测试方法分析改性再生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的硅酸钠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硅烷溶液改性后的再生粗骨料24 h吸水率降幅最大,由其制成的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显著提高,较未改性再生混凝土提高了35.80%;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复合改性再生粗骨料可有效减小再生混凝土的变形,应力较大时,可阻止应力过度集中,使再生混凝土整体变形性能较好;此外,还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表面疏松结构和粗糙程度,加强骨料与砂浆界面过渡区(ITZ)性能,但对于新、旧砂浆ITZ性能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 硅酸钠 硅烷偶联剂 微观结构 变形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