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内镜下椎板开窗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卢正操 蒋强 +2 位作者 付本升 曹蕊 丁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目的观察全内镜下椎板开窗术(Endo-LOVE)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Endo-LOVE的26例单节段CS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 目的观察全内镜下椎板开窗术(Endo-LOVE)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Endo-LOVE的26例单节段CS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1年,根据脊髓功能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并行颈椎动力位X线检查,评价手术节段的稳定性。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均随访12~18个月,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和N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行颈椎动力位X线检查,未见手术节段失稳病例,术后1年评价疗效,优1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Endo-LOVE治疗单节段CSM安全、有效、微创,短期随访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病(CSM) 微创手 内镜下(endo-love) 临床疗效 脊柱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Endo-LOVE)治疗青壮年钙化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坤锋 马海军 周红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即Endo-LOVE技术)治疗青壮年钙化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0年10月Endo-LOVE技术治疗青壮年钙化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56例资料,男38例,女18例,年龄16~45... 目的探讨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即Endo-LOVE技术)治疗青壮年钙化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20年10月Endo-LOVE技术治疗青壮年钙化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56例资料,男38例,女18例,年龄16~45岁,(33.7±12.6)岁。根据椎间盘突出方向与患侧S_(1)神经根位置,腋下型27例,肩型22例,混合型7例。记录术前及术后3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按照MacNab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术后随访12~24个月,(14.2±8.3)月。按照MacNab标准,优40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91.1%(51/56)。结论Endo-LOVE治疗青壮年钙化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简单、实用,安全性可控,尤其对于椎板间窗严重狭窄以及肩型压迫的情况,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钙化型腰间盘突出症 可视化环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定位经皮全内镜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9
3
作者 丁宇 张建军 +5 位作者 崔洪鹏 卢正操 朱凯 付本升 李雯 董妍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941-946,共6页
目的:应用精准定位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式(full endoscopic fenestration,FE-F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探讨其临床实用性及术后疗效。方法:参照传统开放手术中椎板开窗减压术,应用操作水介质椎板间脊柱内... 目的:应用精准定位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式(full endoscopic fenestration,FE-F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探讨其临床实用性及术后疗效。方法:参照传统开放手术中椎板开窗减压术,应用操作水介质椎板间脊柱内镜技术完成腰椎管减压。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FE-FE手术治疗的37例L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55~83(67.1±18.9)岁。记录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疾患JOA评分、Oswestry功能残障量表(ODI)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定分值,观察患者自觉疼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JOA评分改善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13.7±6.1)个月。术后VAS、JOA、ODI及SF-36分值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根据JOA评分改善率进行疗效评估,术后6个月优17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末次随访优19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术后影像学显示椎管容积明显扩大,临床症状有满意的改善,腰腿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活动适应性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准定位是全内镜下完成椎板开窗减压的关键,FE-FE治疗LSS创伤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具有较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内镜 精准定位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4
作者 包晓赫 张钟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的效果。方法 6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开放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组行PELD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 目的 分析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的效果。方法 6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开放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组行PELD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0.03±4.23)min、下床活动时间(1.66±0.17)d、住院时间(4.11±0.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84±5.98)min、(4.01±0.52)d、(7.37±1.26)d,术中出血量(23.34±2.28)ml少于对照组的(73.67±4.22)ml(P<0.05)。术后,观察组WBC(17.22±1.23)×10^(9)/L、CRP(12.26±1.17)mg/L、ESR(24.15±2.04)mm/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5±1.74)×10^(9)/L、(17.75±1.33)mg/L、(31.89±2.54)mm/h(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5.01±1.02)、(2.96±0.37)、(1.92±0.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87±1.34)、(4.28±0.47)、(2.76±0.17)分(P<0.05)。术后,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评分及总分分别为(7.04±1.12)、(4.76±0.45)、(11.78±1.18)、(23.58±2.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27±1.08)、(2.67±0.32)、(8.97±1.05)、(16.91±2.45)分(P<0.05)。结论 采用PELD对LDH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和炎症反应,降低疼痛程度,使腰椎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下间盘摘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开窗与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宋晓磊 王红建 +1 位作者 黄鹏博 吴志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fenestration discectomy,PEFD)与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fenestration discectomy,PEFD)与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0月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患者选择手术方式,其中PEFD 73例,PETD 72例。2组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突出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比较2组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与PETD组相比,PEFD组手术时间短[(88.0±11.7)min vs.(111.7±14.2)min,t=-10.992,P=0.000],但透视次数多[(28.4±4.0)次vs.(7.1±1.1)次,t=44.023,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3.9)月vs.(24.6±2.5)月,t=1.340,P=0.183]。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PEFD组为90.4%(66/73),PETD组为87.5%(63/72)(χ^(2)=0.313,P=0.576)。结论PEFD可以取得与PETD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可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间盘突出症 间盘切除 间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优势评价
6
作者 孟庆存 陈洪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4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优势。方法:本文抽选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样本入院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椎间板开窗技术椎管... 目的:研究后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优势。方法:本文抽选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样本入院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椎间板开窗技术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实行后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将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展开对比,同时比较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以显著改善疼痛症状以及功能障碍,对患者康复有益,适合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后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传统 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附14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王远松 丁立新 +1 位作者 胡汝麒 潘功平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1期7-9,共3页
本文报道我院于1985年6月-1996年1月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6-20岁,平均17.5岁。全椎板切除术1例,半椎板切除术4例,椎板间开窗入路9例。经1-11年平均5.5年随访,优10例,良3例,可1便,优良率92.8%... 本文报道我院于1985年6月-1996年1月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6-20岁,平均17.5岁。全椎板切除术1例,半椎板切除术4例,椎板间开窗入路9例。经1-11年平均5.5年随访,优10例,良3例,可1便,优良率92.8%,文中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原则进行讨论,认为其临床表现以腰痛为主,坐骨神经症状较轻,而腰部异常强直,腰椎侧凸明显,治疗上主张手术治疗,术式以椎板间开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治疗 青少年 临床分析 切除 切除 96年1月 1985年 治疗原则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神经症状 侧凸 20岁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间盘突出症 间盘切除 切除 指征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