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不同水平淀粉对全养殖周期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梅玲玉 韩冬 +6 位作者 巫丽云 郭伟 刘昊昆 金俊琰 杨云霞 朱晓鸣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7-565,共9页
研究探讨了饲料淀粉对全养殖周期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长性能和糖代谢的影响。实验以玉米淀粉为主要糖源,分别设计淀粉水平为3%(S3)、13%(S13)、23%(S23)、33%(S33)和43%(S43)的5种等氮等脂饲料,在长江故道江面网箱中... 研究探讨了饲料淀粉对全养殖周期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长性能和糖代谢的影响。实验以玉米淀粉为主要糖源,分别设计淀粉水平为3%(S3)、13%(S13)、23%(S23)、33%(S33)和43%(S43)的5种等氮等脂饲料,在长江故道江面网箱中饲养初始体重为(12.0±0.1) g的异育银鲫幼鱼340d,期间根据鱼体养成阶段共取样5次,生长阶段分为63d(D63,幼鱼期)、110d(D110,养成前期)、223d(D223,越冬期)、275d(D275,越冬后)和340d(D340,养成中后期)。研究结果表明,幼鱼期D63异育银鲫后肠淀粉酶活力较低且对饲料淀粉水平变化不敏感,自养成前期D110之后鱼体后肠淀粉酶活力增强且随饲料淀粉水平的变化产生波动。幼鱼期D63异育银鲫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其他阶段异育银鲫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水平随饲料淀粉水平升高而升高。各个生长阶段异育银鲫糖酵解的敏感度高于糖异生代谢,幼鱼期D63与养成前期D110异育银鲫糖脂转化能力较强。幼鱼期D63异育银鲫适宜饲料淀粉水平为23%;养成前期D110异育银鲫适宜饲料淀粉水平减为13%;越冬后D275组异育银鲫整体代谢旺盛, 43%淀粉组生长最好;而在养成中后期D340异育银鲫饲料淀粉需求则再次降到33%。研究结果表明,异育银鲫在养殖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饲料淀粉的需求和利用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为异育银鲫不同养殖阶段特有饲料配方的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全养殖周期 饲料淀粉 需求 糖代谢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木薯淀粉水平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建高 钟雷 +2 位作者 袁俊光 陈宇航 曹双俊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6-80,共5页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木薯淀粉水平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使用木薯淀粉8%、11%、15%制作3组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将2250尾初始体重46 g的大口黑鲈按照木薯淀粉水平随机分为3组,饲养192 d,期间取样3次,养殖...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木薯淀粉水平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使用木薯淀粉8%、11%、15%制作3组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将2250尾初始体重46 g的大口黑鲈按照木薯淀粉水平随机分为3组,饲养192 d,期间取样3次,养殖阶段分为63 d(D63)、134 d(D134)、192 d(D192)。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周期,15%木薯淀粉组大口黑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低,其中在D63和D192养殖阶段,显著低于8%木薯淀粉组(P<0.05);11%木薯淀粉组在D63和D134养殖阶段,生长表现与8%木薯淀粉无显著差异(P>0.05),在D192养殖阶段,11%木薯淀粉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8%木薯淀粉组(P<0.05)。整个养殖周期,随着木薯淀粉水平的提高,大口黑鲈饲料系数升高,大口黑鲈脏体比、肝体比和白肝比例升高。综合大口黑鲈生长、饲料利用等指标,建议350 g以内和350 g以上的大口黑鲈饲料中木薯淀粉的使用量分别不超过11%(饲料淀粉含量11.48%)和8%(饲料淀粉含量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大口黑鲈 全养殖周期 生长性能 形体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或鸡肉粉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钟雷 袁俊光 +3 位作者 陈宇航 曹双俊 周良星 刘建高 《广东饲料》 2023年第9期24-29,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使用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或鸡肉粉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以含20%秘鲁日本级鱼粉和22.6%鸡肉粉为对照组(标记为C),使用猪肉粉8%、16%分别替代鱼粉(分别标记为FM8、FM16)或鸡肉粉(...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使用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或鸡肉粉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以含20%秘鲁日本级鱼粉和22.6%鸡肉粉为对照组(标记为C),使用猪肉粉8%、16%分别替代鱼粉(分别标记为FM8、FM16)或鸡肉粉(分别标记为PM8、PM16),按照等氮等能原则制作5组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将2500尾初始体重55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饲养186d,期间取样3次,养殖阶段分为60d(D60)、122d(D122)、186d(D186)。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周期,各实验组较对照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FM8在D60养殖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利用方面,各实验组较对照组饲料系数在D60和D122养殖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在D186阶段随猪肉粉使用水平升高,饲料系数提高,FM16和PM16组显著高于C组和FM8组(P<0.05)。替代后,全养殖周期,C组大口黑鲈肥满度均高于其他各组,在D186阶段,FM16组和PM16大口黑鲈肥满度显著低于C组(P<0.05);各组脏体比、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大口黑鲈生长、饲料利用等指标,处于平均水温高于27℃养殖阶段的300g中小规格大口黑鲈,使用16%猪肉粉替代鱼粉或鸡肉粉并补充氨基酸不影响生长和饲料利用;处于平均水温低于20℃的300g~500g大规格大口黑鲈,建议猪肉粉替代鱼粉或鸡肉粉的使用量不超过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粉替代 大口黑鲈 全养殖周期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