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袖损伤患者行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靳云龙 张泽 +1 位作者 邱诗洋 陈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9期55-57,共3页
目的对比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肩袖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参考组采用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目的对比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肩袖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参考组采用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V)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2年肩袖再撕裂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UCLV、ASE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UCLV评分、ASE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分别为(3.00±0.67)、(2.17±0.39)、(1.01±0.16)分,参考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分别为(4.40±0.68)、(2.92±0.40)、(1.75±0.20)分.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838、9.006、19.381,P=0.000、0.000、0.000<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未发生肩袖再撕裂,参考组发生2例(4.44%)肩袖再撕裂;两组肩袖再撕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5,P=0.153>0.05).结论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均有显著效果,且术后并发生症发生率均比较低,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术后患者疼痛相对较轻,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小切口修补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术后72 h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玉龙 焦成 荣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971-976,共6页
目的:分析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7例,女23例;年龄61~77(63.45±12.34)岁;病程6~12(5.32±1.02)个... 目的:分析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7例,女23例;年龄61~77(63.45±12.34)岁;病程6~12(5.32±1.02)个月;左侧29例,右侧31例。其中,行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者30例,为观察组;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外展活动度,术后72 h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UCLA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两组术后UCLA、ASES、Constant-Murley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外展活动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 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4/30)低于对照组33.33%(10/30)(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均可以改善老年肩袖损伤后的肩部功能,但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72 h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可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损伤 关节镜 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永顺 孙英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肩袖修复术,试验组实施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肩袖修复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肩关节活动度、患侧肌肉力量、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术后4个月,两组外展、前屈、内旋、后伸、外旋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个月,两组患侧肌肉力量增加,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手术指标,减轻疼痛,促进肩关节活动度恢复,增加患侧肌肉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关节周围炎 关节镜下松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在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李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在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1月于泰兴市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修复术的肩袖损伤患者8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在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1月于泰兴市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修复术的肩袖损伤患者8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3例,采用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4)。研究组护理水平、心理疏导、入室宣教、服务态度、体位干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九宫格思维模型的手术室护理在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其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关节镜修复 九宫格思维模型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对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作用效果
5
作者 邢林卿 胡明鑫 +4 位作者 董永浩 王勇 张保龙 尤笑迎 尹万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80-2184,共5页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对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4例接受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术中止血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56例,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对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4例接受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术中止血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56例,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和对照组(28例,氨甲环酸静脉注射)。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肩关节肿胀情况、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并发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 术后1 d两组血红蛋白下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肩关节周径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1 d(P<0.001)。术后1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IL-1β、TNF-α、MMP-3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应用于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手术中能够有效发挥止血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关节镜 修补 止血 炎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米松联合塞来昔布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术后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庄金岩 刘中岳 王朋飞 《天津药学》 2025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究倍他米松联合塞来昔布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64例肩袖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均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塞... 目的探究倍他米松联合塞来昔布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64例肩袖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均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给予倍他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65.63%);术后6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1.33±0.27)分]低于对照组[(2.32±0.77)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功能评分[(25.16±1.73)分]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73.52±5.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62±1.52)分、(61.35±5.68)分;术后1周,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32.11±4.03)mg/L]、淀粉样蛋白A水平[(43.14±6.03)mg/L]、白细胞介素-6水平[(37.23±5.31)pg/mL]、前列腺素E2水平[(161.77±19.22)pg/mL]均低于对照组[(43.32±5.82)mg/L、(79.52±9.52)mg/L、(42.23±3.86)pg/mL、(175.32±22.42)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倍他米松联合塞来昔布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术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关节镜下肩修补 倍他米松 塞来昔布 疼痛 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开放式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近期疗效。方法86例中度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究开放式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中度肩袖撕裂的近期疗效。方法86例中度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5.49±10.29)min、住院时间(7.44±1.62)d以及切口长度(3.58±0.63)cm均短于对照组的(93.37±12.47)min、(12.78±2.46)d、(6.41±1.25)cm,术中出血量(25.49±6.85)ml少于对照组的(41.13±8.52)ml(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5.49±1.05)、(3.54±0.87)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5.85±12.08)、(73.16±14.09)分;对照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6.63±1.17)、(5.88±1.13)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7.96±11.63)、(65.55±14.39)分。观察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度肩袖撕裂患者应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较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疗效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进程,是一种较为安全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修补 关节镜下肩修补 中度撕裂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健康知识、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朱义 徐燕枝 郁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0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进行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对其健康知识、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基... 目的:探讨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进行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对其健康知识、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分析这些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进行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可提高其肩关节活动度,改善其肩关节功能,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知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肩修补 视觉传达理论 照顾者思维导图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两种术式治疗肩袖不全撕裂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成小辉 周红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84-2588,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关节镜下直接缝合术与关节镜下清理为完全撕裂后再行缝合术治疗肩袖不全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8例肩袖不全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 目的比较分析关节镜下直接缝合术与关节镜下清理为完全撕裂后再行缝合术治疗肩袖不全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8例肩袖不全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接受关节镜下彻底清理磨损退变肌腱组织,造成全层撕裂后再行缝合术;对照组(54例)接受关节镜下简单清理后直接缝合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期内复发率;采用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肩关节疼痛改善程度、采用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和肩关节活动度(外展角度)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按要求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随访(24.7±2.3)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无感染、肩关节粘连和神经损伤发生。对照组手术时间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1个月、6个月、1 a、3 a随访,两组肩关节VAS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LA肩关节评分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肩关节活动度(外展角度)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QI评分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7%(2/54),对照组18.5%(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为全层撕裂后再缝合与直接缝合术相比,手术时间延长,但能降低复发率,且不影响肩关节疼痛缓解、睡眠改善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裂 关节镜 峰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吕美娜 丁燕 +2 位作者 张红玉 郭爱青 李晖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9~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在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9~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比较2组的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2组的体侧外旋角度和主动前屈角度均较术后当日增大,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的5个项目评分均较术后当日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一时期的对照组更优(P均<0.05)。2组间感染、关节肿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术后早期被动运动结合个性化延伸护理对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减少、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以及肩关节功能的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关节镜下肩修复 早期被动运动 个性化延伸护理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 被引量:22
11
作者 毕建超 刘焕彩 +3 位作者 吴晓林 梁答 姜晓明 戴志刚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30例,术中采用1枚(肩袖小撕裂、中撕裂者)或2枚(肩袖大撕裂、超大撕裂者)smith&nephew带线铆钉双... 目的观察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30例,术中采用1枚(肩袖小撕裂、中撕裂者)或2枚(肩袖大撕裂、超大撕裂者)smith&nephew带线铆钉双排固定方式进行肩袖重建,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手术满意率。结果随访7~14个月。手术后患者UCLA评分优9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25例(83.3%)患者的生活、工作均恢复正常,均对手术效果满意;2例(6.7%)患者肩部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对手术效果不满意;3例(10%)患者可基本生活、工作,对手术效果无明显态度。结论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较好,且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探查清理 小切口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肩峰成形术对肩峰解剖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尚文强 刘晓旭 +1 位作者 王琳 吕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袖损伤后的肩峰解剖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行关节镜肩袖损伤修补术的80例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3.48岁。所有...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袖损伤后的肩峰解剖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行关节镜肩袖损伤修补术的80例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3.48岁。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的各肩峰形态参数、肩峰形态和各肩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手术前后肩峰指数(AI)、肩关节关键角(CSA)、外侧肩峰角(LA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患者的肩峰肱骨头中心边角(ACEA)、肩峰厚度较术前降低[ACEA:17.30°±4.43°vs 19.56°±5.22°;肩峰厚度:(7.26±0.68) mm vs (8.04±0.84) mm],肩肱间距(AHD)、肩峰倾斜角(AT)升高[AHD:(8.06±1.05) mm vs (7.05±1.44) mm;AT:38.81°±6.34°vs 34.68°±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患者肩峰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以Ⅱ型肩峰为主,Ⅳ型肩峰较为少见。术后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降低[(0.90±0.43)分vs (5.54±1.32)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CM)评分较术前升高[ASES:(86.47±5.88)分vs(40.89±13.54)分;CM:(85.65±9.77)分vs (41.09±12.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肩峰成形术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但不会对肩峰形态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关节镜 修补 峰成形 峰解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技术的疗效比较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磊 田佳宁 +1 位作者 周战辉 李晶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42-51,共10页
目的比较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单排技术、双排技术和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并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106例于该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比较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单排技术、双排技术和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并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106例于该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排组(n=35)、双排组(n=32)和缝线桥组(n=39)。分别于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并测量3组患者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撕裂发生率和慢性疼痛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分为慢性疼痛组(n=21)和非慢性疼痛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缝线桥组术后3和6个月VAS明显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3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VAS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3和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大于单排组和双排组。3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但单排组与双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疼痛组女性占比、撕裂直径<1.0 cm占比和术后重度疼痛占比明显高于非慢性疼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损伤部位、损伤原因、吸烟史和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年龄、BMI、病程、损伤部位和损伤原因等)后,女性、撕裂直径<1.0 cm和术后重度疼痛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相对于单排缝合技术和双排缝合技术,能更快地缓解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增加活动度,且术后再撕裂的发生风险低。但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均存在一定的慢性疼痛风险,且女性、撕裂直径<1.0 cm和术后重度疼痛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排技 双排技 缝线桥技 关节镜 损伤 后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修复肩袖撕裂2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锐锋 李振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114-114,共1页
2003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撕裂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关节镜下小切口 撕裂 修补 疗效观察 修复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仕海 贾东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半坐卧位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5月,选择50例单侧肩袖撕裂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按病例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25例。S组(单纯硝普钠组)用微量泵以0.5~5.0μg/(...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半坐卧位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5月,选择50例单侧肩袖撕裂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按病例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25例。S组(单纯硝普钠组)用微量泵以0.5~5.0μg/(kg.min)速率输注硝普钠,ES组(艾司洛尔+硝普钠组)在泵注硝普钠的同时泵注艾司洛尔150~300μg/(kg.min)。2组平均动脉压均缓慢降至55~65 mm Hg。监测降压前,降压后5 min、15 min、45 min,停药后5min、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及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SjvO2),记录关节冲洗液量、尿量、硝普钠用量、手术时间、术中术野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2组降压后HR差异有显著性(P<0.01),S组伴HR升高,而ES组在降低MAP的同时可减慢HR。停药后,S组反跳性引起HR、MAP增高,ES组停药反跳不明显,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降压后SjvO2有轻微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ES组关节冲洗液量、硝普钠用量及手术时间少于S组,术野评分优于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硝普钠-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可使控制性降压前后的机体生理变化更趋于平稳,减少硝普钠用量,使术野更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关节冲洗液量,脑氧代谢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艾司洛尔 控制性降压 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48小时内需要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莹莹 白玥 +6 位作者 杨硕 李晓雯 董博煊 陶立元 杨渝平 朱敬先 鲁胜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48小时内需要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7月同一名术者连续90例关节镜肩袖修补术资料。根据术后48小时内是否使用阿片类药物分为阿片组(6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为术后未... 目的探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48小时内需要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7月同一名术者连续90例关节镜肩袖修补术资料。根据术后48小时内是否使用阿片类药物分为阿片组(6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为术后未用镇痛药或常规镇痛方案(非甾体类抗炎药、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镇痛效果好的患者,阿片组为经医生评估需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或术后常规镇痛方案无效后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患者。选择以下因素作为自变量:性别,年龄(是否≥65岁),病程(是否≥4周),体重指数(BMI)(是否≥25),职业(是否在职),有无吸烟饮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是否有外伤,手术时间(是否≤180 min),撕裂肌腱数量(是否≥2),螺钉数量(是否≥2),有无大结节骨赘,是否中重度撞击。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48小时需要阿片类药物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上自变量中,只有撕裂肌腱数量≥2根是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后48小时内需要阿片类药物的影响因素(OR=5.263,P=0.007)。结论肩袖撕裂肌腱数量≥2根者肩袖修补术后48小时内疼痛较重,需要阿片类药物镇痛。应重点关注此类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早期采用多样化的镇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修补 早期镇痛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早期分时康复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霞 葛国芬 金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9期1517-1518,共2页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的袖套样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肩关节的运动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1]。肩袖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肩部疾患,一般由创伤、退行性变引起。肩关节疼痛是本病早期的主要症状...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的袖套样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肩关节的运动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1]。肩袖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肩部疾患,一般由创伤、退行性变引起。肩关节疼痛是本病早期的主要症状,以夜间为甚,疼痛分布于肩前方及三角肌区[2]。近年来,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切开手术相比,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视野宽畅、对关节内干扰少、术后疼痛较轻,有利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3]。为进一步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本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32例此类患者采取术后早期分时康复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早期 康复干预 修补 关节镜 临床治疗效果 关节疼痛 损伤 胛下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海散熏蒸配合功能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成霞 唐成坤 +1 位作者 骆彩琴 王翠娟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肩袖损伤患者8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除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肩袖损伤患者8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配合中药透海散熏蒸。观察患者肩袖损伤后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两组UCLA评分、VAS评分、Prom^G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患者疗效明显,同时可提高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肩修补 中药熏蒸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沙宪辉 李越鹏 孙莉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9期85-86,共2页
目的:探究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比组和关节镜组(40例/组)。对对比组患者进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对关... 目的:探究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比组和关节镜组(40例/组)。对对比组患者进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对关节镜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关节镜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2.5%)高于对比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75%),P<0.05。结论: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修补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联合肩袖修补对肩袖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20
作者 徐俊斌 熊静萍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66-70,共5页
目的:探析诊疗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肩袖修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4年4月由本院骨外科收治的62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关节镜下肩袖修补... 目的:探析诊疗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肩袖修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4年4月由本院骨外科收治的62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联合肩袖修补方案治疗。评价组间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1.21±8.98)min,术中出血量(57.25±9.72)mL,住院时间(25.32±6.80)h,疼痛缓解时间(7.32±1.66)d,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疼痛评价(2.07±0.57)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肢体活动度、日常生活、肌力、疼痛、总分,分别为(25.43±3.54)分、(15.64±1.10)分、(22.36±1.43)分、(12.06±0.94)分、(75.46±7.04)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评价外旋、后伸、前屈、外展、内收、上举,分别为(57.53±8.55)°、(46.33±15.21)°、(161.39±13.56)°、(151.65±11.38)°、(35.45±6.16)°、(147.24±11.58)°,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松解与肩袖修补联合方案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有良好恢复效果,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回归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关节镜 间隙松解 修补 关节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