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腔和光学Tamm态耦合的全光二极管 被引量:7
1
作者 吴义恒 胡坚霞 方云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实现全光二极管的功能设计,采用1维光子晶体非线性微腔,在1维光子晶体两端设置不同厚度的金属薄膜,并运用非线性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该结构的传输属性。结果表明,两个非对称光学Tamm态和非线性微腔的耦合结构呈现双稳态,且滞回线的... 为了实现全光二极管的功能设计,采用1维光子晶体非线性微腔,在1维光子晶体两端设置不同厚度的金属薄膜,并运用非线性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该结构的传输属性。结果表明,两个非对称光学Tamm态和非线性微腔的耦合结构呈现双稳态,且滞回线的位置与入射方向有关,具有全光二极管功能;光二极管的性能依赖于微腔厚度和两个金属薄膜的厚度比。该设计为全光二极管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全光二极管 传输矩阵方法 微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非线性微腔的全光二极管研究
2
作者 李潮 王敏 +2 位作者 刘道柳 胡永禄 吴俊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9,共5页
全光二极管是未来光通信和光计算中的关键器件之一.文中通过仿真实验,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子晶体全光二极管的非互易光传输特性,提出通过利用两个超短脉冲泵浦对光子晶体直接耦合微腔与侧边耦合微腔分别进行泵浦,... 全光二极管是未来光通信和光计算中的关键器件之一.文中通过仿真实验,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子晶体全光二极管的非互易光传输特性,提出通过利用两个超短脉冲泵浦对光子晶体直接耦合微腔与侧边耦合微腔分别进行泵浦,以对两个微腔的非线性光学双稳态进行精确调控,从而在较宽的工作带宽内(0.44 nm,是已报道的数十倍)实现信号光的单向高透射率(可达90%),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正反向传输对比度(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二极管 光子晶体 光学双稳态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子晶体的单向透射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维江 肖万能 周金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9-443,共5页
利用非线性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对光从某些一维缺陷层掺杂克尔非线性介质的四分之一波长光子晶体的正反两个不同方向入射时对应的一般透射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表明:一定频率范围及一定光强范围的光从非线性光子晶体的正向入射时... 利用非线性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对光从某些一维缺陷层掺杂克尔非线性介质的四分之一波长光子晶体的正反两个不同方向入射时对应的一般透射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表明:一定频率范围及一定光强范围的光从非线性光子晶体的正向入射时,透射率是其从非线性光子晶体相反方向入射时的数倍,具有单向透射性,表现为全光二极管的行为.进一步对交替介质层由空气和金红石(Ti O2)组成而非线性缺陷层由聚合物(polydiacetykene 9-BCMU)组成的光子晶体模型的透射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在某一频率和强度附近,该模型的正向透射率是反向的6倍左右,表明其可作为一种全光二极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子晶体 单向透射性 全光二极管 双稳态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lateral PIN photodiode gated by transparent electrode fabricated on fully-depleted SOI film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海情 曾云 +1 位作者 曾健平 王太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44-748,共5页
A novel device, lateral PIN photodiode gated by transparent electrode (LPIN PD-GTE) fabricated on fully-depleted SOI film was proposed. ITO film was adopted in the device as gate electrode to reduce the light absorp... A novel device, lateral PIN photodiode gated by transparent electrode (LPIN PD-GTE) fabricated on fully-depleted SOI film was proposed. ITO film was adopted in the device as gate electrode to reduce the light absorption. Thin Si film was fully depleted under gate voltage to achieve low dark current and high photo4o-dark current ratio. The model of gate voltage was obtained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resented by ATLAS.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LPIN PD-GTE obtained in dark (dark current) and under 570 nm illumination (photo current) were studied to achieve the greatest photo-to-dark current ratio for active channel length from 2 to 12 /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to-dark current ratio is 2.0×10^7, with dark current of around 5×10^-4 pA under VGK=0.6 V, PrN=5 mW/cm2, for a total area of 10μm×10μm in fully depleted SOI technology. Thus, the LPIN PD-GTE can be suitable for high-grade photoelectric systems such as blue D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al PIN photodiode transparent electrode physical model photo-to-dark current ratio SILICON-ON-INSU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