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动态影像识别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步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明 眭亚楠 +9 位作者 王铖 张浩冲 蔡志威 张权磊 张宇 夏天天 祖潇然 黄一健 黄从书 李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55-861,共7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83~38.28(26.43±4.15)kg·m^(-2);左膝14例,右膝12例;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6例,Ⅳ级20例;病程1~14(5.54±3.29)年。使用智能手机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拍摄患者起立行走、行走侧拍、蹲起、仰卧屈膝的影像视频,通过人体姿势估计框架OpenPose分析步频、步长、步长时间、步速、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步幅、双下肢支撑相时间以及蹲姿中最大屈髋、屈膝角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周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 Society score,K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7(6.00±0.57)周。WOMAC总分由术前的(64.85±11.54)分,减少至术后6周的(45.81±7.91)分(P<0.001);KSS由术前(101.19±9.58)分,提高至术后6周的(125.50±10.32)分(P<0.001)。患侧步速、步频、步幅分别由术前的(0.32±0.10)m·s^(-1)、(96.35±24.18)步·分^(-1)、(0.72±0.14)m,提高至术后的6周的(0.48±0.11)m·s^(-1)、(104.20±22.53)步·分^(-1)、(0.79±0.10)m(P<0.05)。双下肢支撑时间和主动屈膝角度由术前的(0.31±0.38)s、(125.21±11.64)°,减少至术后6周的(0.11±0.04)s、(120.01±13.35)°(P<0.05)。术前可以完成蹲起动作的11例,术后6周可以完成的13例,术前和术后6周同时可以完成的9例。9例蹲姿最大屈膝角度由术前的76.29°~124.11°提高至术后6周的91.35°~134.12°,最大屈髋角度由术前的103.70°~147.25°提高至术后6周的118.61°~149.48°。结论:基于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步态分析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定量识别出患者步态的变化。KOA患者在行TKA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功能得以改善,TKA术后患肢的支撑能力有所改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得到了提升,双下肢整体运动节律更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智能 膝骨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在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吕元昊 朱欣 +3 位作者 王靖超 罗松 吴军 王淞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在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术...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在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术后给予常规镇痛药物与康复训练常规管理;研究组50例,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14、21 d,两组KS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14、21 d,两组VA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在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良好,可缓解膝关节疼痛,对患者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重度 膝关节骨性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期镇痛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的研究分析
3
作者 林小兴 杨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期镇痛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依据康复锻炼期接受不同的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给予股神经阻滞镇...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期镇痛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依据康复锻炼期接受不同的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给予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毕拔管后,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静息与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4~7 d康复锻炼VAS评分;术后4~7 d的功能锻炼期持续被动运动(CPM)度;关节CPM达到出院目标角度时间、膝关节外科学会(KS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毕拔管后、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静息与运动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7 d康复锻炼VAS评分分别为(2.41±0.62)、(2.78±0.71)、(2.71±0.76)、(2.13±0.7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0.94)、(3.89±1.04)、(3.71±0.83)、(3.68±0.81)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7 d的CPM度分别为(81.32±8.81)、(92.09±8.37)、(99.61±7.45)、(105.12±6.2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9.03±9.53)、(70.73±8.49)、(81.43±7.58)、(90.48±7.21)°(P<0.05)。试验组关节CPM达到出院目标角度时间为(4.91±0.84)d,对照组关节CPM达到出院目标角度时间为(7.06±0.6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期的股神经阻滞镇痛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锻炼期 镇痛方式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红 侯盼盼 刘金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邳州东大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2例,依据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开展手术室循证护理)、传统护理组(开展...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邳州东大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2例,依据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开展手术室循证护理)、传统护理组(开展手术室常规护理),各31例。比较两组的患侧膝关节周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循证护理组患侧膝关节周径小于传统护理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大于传统护理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后,循证护理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治疗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的70.97%(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8%,与传统护理组的12.90%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确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李文广 骆彬 +1 位作者 王传洲 李国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72例骨关节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保守疗法)与观察组(TKA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72例骨关节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保守疗法)与观察组(TKA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44%)较对照组(75.00%)高(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TKA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除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增加其活动度外,还能够缓解疾病带来的疼痛,使其程度减轻,改善患者炎性反应,值得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春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8期156-159,共4页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以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以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基于FT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下床时间[(1.20±0.23)d]短于对照组[(3.01±0.59)d](P<0.05);试验组导管拔出时间[(21.39±3.74)h]短于对照组[(38.99±4.15)h](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6.69±1.52)d]短于对照组[(10.52±2.31)d](P<0.05);试验组HS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增加FTS理念,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HSS膝关节评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9
7
作者 李付元 冯世庆 +4 位作者 周恒星 王天仪 张超 褚天慈 卢璐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140膝)DOA患者,均行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系统判定疗效。结果术后对...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140膝)DOA患者,均行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系统判定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5%;HSS评分由(40±5.56)分升至(95±7.68)分,关节活动度由平均60°提高至平均95°,P均<0.05。结论 TKA治疗KOA疗效确切,严格手术指征、术中矫正畸形时保持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及周围软组织平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HSS膝关节评分系统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训练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春兰 王志莲 +3 位作者 高丽霞 张桂兰 李静 李荣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85-2288,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训练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以电话访问及上门家访的形式进...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训练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以电话访问及上门家访的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干预前后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测评病人的功能训练效果、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测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功能训练效果、生活质量高于干预前(P<0.05),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功能训练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训练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附41例报告)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韶进 刘琦 +1 位作者 戴国峰 史东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共3页
对 41例 (64膝 )膝骨关节炎 (OA)患者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术后平均随访 11.6个月 ,并应用 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缓解疼痛效果尤为显著。综和评定 :优 48... 对 41例 (64膝 )膝骨关节炎 (OA)患者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术后平均随访 11.6个月 ,并应用 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缓解疼痛效果尤为显著。综和评定 :优 48膝 (75 % ) ,良 12膝 (18.75 % ) ,可 2膝 (3 .13 % ) ,差 2膝 (3 .12 % ) ,优良率为93 .75 %。其中 12例 2 4膝同时行双 TKA,采用自体血回输 ;41膝行髌骨置换 ,3膝 (7.3 1% )术后出现髌前不适和疼痛 ;2 3膝未行髌骨置换 ,3膝 (13 .0 4% )出现髌前不适和疼痛。 41例中 ,有 4例 (9.8% )术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不保留后交叉韧带 (PCL)的后方稳定型假体 5 5膝中 ,综合评定可者 2膝 ,差者 1膝 ;保留 PCL 型假体 9膝中 ,1膝综合评定差。认为 TKA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病效果满意 ,术后有效的康复措施和功能锻炼甚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术后 疼痛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TKA 膝骨关节 髌骨 施行 保留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0
作者 季艳萍 杨威 +1 位作者 刘继兰 王笑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低(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在躯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年龄、其他疾病史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精神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钱燕 董文君 +3 位作者 胡三莲 钱会娟 董芳辉 李迪斐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8期680-682,共3页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3~6月期间8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多模式镇痛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未手术,有2例患者改行其他手术,...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3~6月期间8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多模式镇痛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未手术,有2例患者改行其他手术,共有36例纳入研究;对照组中有4例未手术,3例改行其他手术,因此,共有33例纳入研究。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样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以及关节周围注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0mg;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术后均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术后行走)和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镇痛效果良好,不但能改善手术后的整体疗效,更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增加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对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琦 王韶进 +1 位作者 戴国峰 史东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回输 双侧 引流血 自体 术后 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 节省 困难 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法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晓龙 王文波 张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5期59-62,共4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骨科骨折患者中,TKA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膝关节疼痛以及膝关节功能的重建,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异常疼痛现象。以往对于TKA镇痛多采取多模式镇痛,如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连续外周股神经...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骨科骨折患者中,TKA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膝关节疼痛以及膝关节功能的重建,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异常疼痛现象。以往对于TKA镇痛多采取多模式镇痛,如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连续外周股神经阻滞,但均各具有一定的缺点。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针刺镇痛在国内及国际上治疗TKA术后疼痛正逐渐得到广泛重视与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刺及其相关技术作为临床手术镇痛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TKA术后疼痛发生的原因、TKA围术期常用的传统镇痛方法及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针刺镇痛用于TKA术后的镇痛效果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开展新的镇痛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 针刺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雄 林国兵 +3 位作者 郭文荣 洪志群 薛青贵 黄宏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7-98,共2页
目的 观察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6例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均行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结果术后随访1~7a,6例关节功能均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 目的 观察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6例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均行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结果术后随访1~7a,6例关节功能均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特制肿瘤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复发性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小藕 姜稳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84-84,87,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针对40例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与病情进行心理疏导,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局部冰敷、抬高患肢、合理饮食、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针对40例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与病情进行心理疏导,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局部冰敷、抬高患肢、合理饮食、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良好的系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下,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系统的临床护理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坤 李海燕 +1 位作者 苏晴晴 王田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1期198-201,共4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病的最有效方法,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TKA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TK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研究做一综述,初步探讨了TKA术后DVT相关危险因素,并从术前评估和健康教育、术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病的最有效方法,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TKA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TK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研究做一综述,初步探讨了TKA术后DVT相关危险因素,并从术前评估和健康教育、术前锻炼指导、术中护理、术后观察和功能锻炼几个方面阐述了TKA术后预防DVT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健康教育 踝菜运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祖高 陈宣煌 +4 位作者 陈国仙 吴长福 郑锋 陈旭 高小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11-1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指导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手术精确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80例(90膝)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被随机分为数字化组(数字化设计及3...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指导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手术精确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80例(90膝)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被随机分为数字化组(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组)和传统组。数字化组40例(46膝),应用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指导手术;传统组40例(44膝),按传统经验进行手术。分别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中假体与术前设计的匹配度,评价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复查影像学比较术后下肢力线变化。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随访对比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定标准评分(KSS)和髌股关节Feller评分。结果数字化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较传统组有优势,假体匹配度、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纠正和VAS、KSS、Feller评分方面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能良好指导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精确性及短期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数字化设计 3D打印 下肢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现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丽娜 王爱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适用于治疗各种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关节强直及屈曲挛缩等疾病,在我国正逐渐普及。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和康复锻炼,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保证...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适用于治疗各种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关节强直及屈曲挛缩等疾病,在我国正逐渐普及。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和康复锻炼,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治疗 关节强直 膝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锻炼 TKA 适用 保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稳定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义忠 张志刚 陈德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应用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分总结。结果根据Tohn.N.Insall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2.5%... 目的探讨后稳定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应用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分总结。结果根据Tohn.N.Insall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2.5%,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后稳定型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切实有效方法,而且尤其适用于严重膝骨性关节炎后交叉韧带退变明显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 后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建华 吴祖亮 胡锐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屈曲畸形、关节肌力、稳定性评分分别为(25.36±2.24)、(17.65±2.32)、(15.57±2.61)、(8.94±1.16)、(9.45±1.37)、(8.45±1.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48±1.42)、(11.43±1.68)、(10.12±1.15)、(4.42±1.04)、(4.87±1.13)、(4.26±1.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且可以对患者受损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良好改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因此建议在今后的临床中针对该种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晚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