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甲酸异丁酯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葡萄酒和黄酒中7种生物胺的含量
1
作者 周江平 木玉仙 +3 位作者 和春映 翟江舸 赵永信 吴平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4,共7页
目前国家标准中测定食品中生物胺的方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且我国尚未制定酒中生物胺的标准检测方法,基于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取1 mL葡萄酒或黄酒样品,加入100μL 50 mg·L^(−1)1,7-二氨基庚烷(1,7-DAP)内标溶液、300μL饱和碳酸... 目前国家标准中测定食品中生物胺的方法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且我国尚未制定酒中生物胺的标准检测方法,基于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取1 mL葡萄酒或黄酒样品,加入100μL 50 mg·L^(−1)1,7-二氨基庚烷(1,7-DAP)内标溶液、300μ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0.01 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涡旋净化5 min,离心1 min,取0.5 mL上清液,加入衍生试剂氯甲酸异丁酯70μL,室温涡旋反应5 min。加入100μL乙醇、150μL二氯甲烷,涡旋提取5 min,离心1 min,取下层二氯甲烷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其中2-苯乙胺(2-PEA)、腐胺(PUT)、尸胺(CAD)、组胺(HIS)、色胺(TRY)、酪胺(TYR)、章鱼胺(OA)等7种生物胺的含量。7种生物胺的衍生物在DB-5MS毛细管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生物胺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0.2~10.0 mg·L^(−1)。对实际样品进行0.5,2.0,5.0 mg·L^(−1)等3个浓度水平的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3%~11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0%,并确定测定下限均为0.2 mg·kg^(−1),方法完全可以满足澳大利亚等国家生物胺(HIS)限量规定要求(2~1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相色谱-质谱法(gc-ms) 组胺 葡萄酒 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定性定量分析煤直接液化石脑油中128种单体化合物
2
作者 李群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6,共10页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确定了色谱条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GC-TOF MS/FID)分析,得到煤直接液化石脑油中单体化合物的组成信息,将化合物按z值分类法进行分类,共得到5种...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确定了色谱条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GC-TOF MS/FID)分析,得到煤直接液化石脑油中单体化合物的组成信息,将化合物按z值分类法进行分类,共得到5种族类别化合物,极性由低到高依次为链烷烃类、一环烷烃类、二环烷烃类、烷基苯类和一环烷苯类化合物,其中芳烃类化合物共检测到13种,12种为烷基苯类,1种为茚满;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TOF MS/FID)分析,定性定量128种单体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环烷烃类,少量为链烷烃类,环烷烃类化合物多为带侧链的环戊烷和环己烷的同分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法 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煤直接液化石脑油 单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中国名优红茶中特征香气成分 被引量:2
3
作者 曹雪颖 牛云蔚 +2 位作者 张超 朱建才 马一玮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以三种中国名优红茶(祁红、金骏眉和滇红)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AFE)对三种红茶的香气进行萃取,并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GC-MS)对三种红茶中的香气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以三种中国名优红茶(祁红、金骏眉和滇红)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AFE)对三种红茶的香气进行萃取,并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GC-MS)对三种红茶中的香气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GC×GC-MS共检测出92种香气化合物,包括17种醇类、17种酸类、15种醛类、13种酯类、12种酮类等及18种其他香气物质。其中GC-MS和GC×GC-MS共同检测出的物质有51种,GC×GC-MS新检测出的物质有41种。将新检出的物质加入到香气重构组,通过感官分析、绘制S曲线法可分析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S曲线法表明,通过添加呋喃酮、异佛尔酮等OAV≥1的GC×GC-MS检测出的新香气物质,香气重构组的阈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证明这些香气物质是红茶中重要的特征香气物质。通过香气重组感官分析结果表明GC×GC-MS的检测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红茶的香气组成。因此,GC×GC-MS可以达到充分鉴定红茶特征香气物质组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全二维相色谱-质谱法(gc×gc-ms) 重组 活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衍生化GC-MS检测香精中糖类物质成分 被引量:2
4
作者 邹琳 王云龙 +3 位作者 刘茜 李坚 杨龙彦 宁振兴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26,131,共6页
建立了基于硅烷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香精中17种糖类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衍生化的最佳条件为以BSTFA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温度40℃、衍生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共鉴定出17种糖类物质。17种糖类物质在一定质量浓度内具... 建立了基于硅烷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香精中17种糖类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衍生化的最佳条件为以BSTFA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温度40℃、衍生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共鉴定出17种糖类物质。17种糖类物质在一定质量浓度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27~0.077μg/mL,加标回收率为94.80%~1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3.03%~8.06%。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香精中17种糖类物质成分,满足对香精中糖类物质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衍生化 相色谱-质谱法(gc-ms) 检测 糖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里阿魏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及抗宫颈癌作用研究
5
作者 张柏生 王德玺 +2 位作者 张帆 赵生俊 张海英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建立托里阿魏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并考察托里阿魏挥发油的抗宫颈癌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托里阿魏根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鉴定所含成分。通过MTT比色法考察不同浓度托里阿魏挥发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 目的建立托里阿魏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并考察托里阿魏挥发油的抗宫颈癌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托里阿魏根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鉴定所含成分。通过MTT比色法考察不同浓度托里阿魏挥发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Transwell法检测托里阿魏挥发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托里阿魏挥发油作用下的细胞凋亡率。结果托里阿魏挥发油中鉴别出58种化学成分,含量最多的是孕酮。托里阿魏挥发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为55.21μg/ml。托里阿魏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托里阿魏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是酮类化合物。托里阿魏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里阿魏 挥发油 宫颈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15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志敏 薛华丽 +3 位作者 李坚 丁辉 赵波 张新中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313,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157种农药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乙腈和QuEChERSEN-提取包提取,用无水硫酸镁150 mg、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75 mg、石墨化碳黑(gr... 【目的】建立一种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157种农药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乙腈和QuEChERSEN-提取包提取,用无水硫酸镁150 mg、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75 mg、石墨化碳黑(graphitized carbon black,GCB)5 mg的填料管净化,在GC-MS/MS的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结果】157种化合物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 1,检出限范围为0.032~6.198μg/kg,定量限为0.107~19.496μg/kg。在0.01、0.02、0.10mg/kg加标水平下157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4.5%~117.3%,RSD(n=6)为0.4%~10.5%。【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能够满足多种农残的同时检测需求,可广泛应用于蔬菜等样品的筛查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 多种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华 涂正顺 +2 位作者 王华 刘芳 李可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0,共3页
采用溶液萃取法 ,提取“早鲜”猕猴桃果实中的香气成分 ,经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分析 ,鉴定出45个香气组分 ,占总峰面积的95.9%;其相对含量 ,以棕榈酸、辛酸、油酸、3_羟基丁酸乙酯、(Z,Z)_9,12_十八二烯酸、1,2,4_三羟基_(对)_萜烷、(E)... 采用溶液萃取法 ,提取“早鲜”猕猴桃果实中的香气成分 ,经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分析 ,鉴定出45个香气组分 ,占总峰面积的95.9%;其相对含量 ,以棕榈酸、辛酸、油酸、3_羟基丁酸乙酯、(Z,Z)_9,12_十八二烯酸、1,2,4_三羟基_(对)_萜烷、(E)_2_己烯醛、1,2_苯二甲酸双(2_甲氧基乙基)酯、硬脂酸、2_己烯醛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 成分 相色谱-质谱法 分析 gc-ms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嗅闻仪联用的天然苹果香精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马永昆 李祥波 蒋家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1-234,共4页
本实验针对天然苹果香精浓缩过程因苹果品种、加工季节、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不同引起的质量差异,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梯度稀释的天然苹果香精,通过GC-MS分析定量与嗅闻仪联用确定了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丁酯、2-甲基... 本实验针对天然苹果香精浓缩过程因苹果品种、加工季节、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不同引起的质量差异,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梯度稀释的天然苹果香精,通过GC-MS分析定量与嗅闻仪联用确定了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丁酯、2-甲基丁酸乙酯、2-己烯醛、丙酸丁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等11种天然苹果香精的特征香气成分,为天然苹果香精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苹果香精 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嗅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原香醋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群 麻成金 +2 位作者 余佶 高耀富 葛文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60-261,共2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湘西原香醋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湘西原香醋中鉴出15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乙酸40.23%、2,3-丁二醇13.43%、9-油酸辛酯12.46%、乳酸乙酯7.7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湘西原香醋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湘西原香醋中鉴出15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乙酸40.23%、2,3-丁二醇13.43%、9-油酸辛酯12.46%、乳酸乙酯7.79%、正四十烷6.06%。尤其是其四甲基吡嗪(川芎嗪)占总香气成分的1.97%,赋予了该香醋特有的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原香醋 成分 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型茶酒香气成分的GC-MS初步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邱新平 李立祥 +2 位作者 赵常锐 倪媛 余红军 《酿酒科技》 2011年第9期100-102,106,共4页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发酵型茶酒中的香气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2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主要有丁二...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发酵型茶酒中的香气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2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主要有丁二酸单乙酯、苯乙醇、4-羟基苯乙醇、4-羟基丁酸、咖啡因、2,3-丁二醇、己酸、丁二酸二乙酯、辛酸、辛酸乙酯、苹果酸、对羟基肉桂酸乙酯、没食子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型茶酒 成分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不同季节酿造的青稞酒挥发性组分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志鹏 车富红 +3 位作者 李善文 冯声宝 陈双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18-226,共9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 -TOFMS)对青稞酒的挥发性组分特征进行系统解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研...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 -TOFMS)对青稞酒的挥发性组分特征进行系统解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季节酿造青稞酒挥发性组分的差异特征。采用多级鉴定策略在青稞酒中准确鉴定出448种挥发性化合物。除醇、醛、酸、酯类化合物外,青稞酒中还含有种类丰富的呋喃类、含氮、含硫、内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不同季节酿造青稞酒中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的83种物质。其中夏季青稞酒中β-大马酮和二烯醛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春季青稞酒中1-辛烯-3-酮、二甲基三硫、肉桂酸乙酯等香气物质含量较高;秋季青稞酒中吡嗪类化合物、4-甲基戊酸乙酯等物质含量较高;冬季青稞酒中风味物质含量在4个季节中相对较低。该研究对全面认识白酒的挥发性成分及季节因素对其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 挥发性组分 全二维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 季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橙果汁与果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晓英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采用溶剂萃取法分别提取脐橙果汁和经发酵后的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从果汁中鉴定出19种成分,占峰面积的83.5%,香气成分主要为苯乙醇、4-羟基-苯乙醇3-甲基-1-丁醇、D-柠檬烯、2,3丁二醇、巴伦西亚桔烯、... 采用溶剂萃取法分别提取脐橙果汁和经发酵后的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从果汁中鉴定出19种成分,占峰面积的83.5%,香气成分主要为苯乙醇、4-羟基-苯乙醇3-甲基-1-丁醇、D-柠檬烯、2,3丁二醇、巴伦西亚桔烯、亚油酸、油酸等;从果酒中鉴定出30种成分,占峰面积的91.13%,主要香气成分为苯乙醇、3-甲基-1-丁醇、d-柠檬烯、2,3丁二醇、乙酸乙酯、香叶醇、棕榈酸乙酯、3-乙氧基-1-丙醇、巴伦西亚桔烯、吲哚-3-乙醇、乙酸戊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成分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红木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磊 赵志燊 +1 位作者 王兴宁 向章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4-1280,共7页
称取50.0mg红木粉末样品置于顶空瓶中进行固相微萃取,平衡温度为60℃,平衡时间为20min,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碳分子筛羧乙基-二乙烯基苯纤维头,吸附时间为15min,最后在260℃进样口解吸进样,按仪器工作条件先后经过DB-1MS非极性色谱柱和DB... 称取50.0mg红木粉末样品置于顶空瓶中进行固相微萃取,平衡温度为60℃,平衡时间为20min,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碳分子筛羧乙基-二乙烯基苯纤维头,吸附时间为15min,最后在260℃进样口解吸进样,按仪器工作条件先后经过DB-1MS非极性色谱柱和DB-17中等极性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和质谱分析,色谱分离过程中使用了全二维调制器。在此条件下可以检测到182个峰,而且峰宽较窄,灵敏度较高。按此方法检测出大果紫檀红木中5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约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量的94.3%,测定值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8.5%(日内)和11%(日间)。据此可见所提出的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均较好。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分析了3个不同来源的大果紫檀红木样品,基本确定了α-桉叶油醇、β-桉叶烯、桉树脑、茅苍术醇、桉叶素、α-马榄烯等6种化合物为其气味成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相色谱-质谱法 大果紫檀 红木 挥发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型紫苏叶精油GC-MS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4
作者 曾燕茹 陈少美 徐陞梅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9期44-50,共7页
为了深入探究PK型紫苏叶精油的抗氧化潜力,通过气相色谱分析(GC)技术筛选出一种紫苏酮含量高于40%的精油,进一步采用GC-MS技术对该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分析该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PK型紫苏叶精油在抗氧化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科... 为了深入探究PK型紫苏叶精油的抗氧化潜力,通过气相色谱分析(GC)技术筛选出一种紫苏酮含量高于40%的精油,进一步采用GC-MS技术对该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分析该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PK型紫苏叶精油在抗氧化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紫苏叶精油中含量大于0.5%的化学成分有17种,均为萜类及其衍生物,占精油总含量的89.72%,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有紫苏酮(44.98%)、异白苏烯酮(13.06%)和β-石竹烯(10.53%)。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PK型紫苏叶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都有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7.00、2.66 mg·mL^(−1),且具有一定的铁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其RP0.5AU分别为11.96、1.83 mg·mL^(−1)。研究表明PK型紫苏叶精油的上述抗氧化活性指标均与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型紫苏叶精油 成分分析 相色谱-质谱法(gc-ms)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不同香型白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傅海峰 林琼珍 +7 位作者 朱晨 唐雅弦 李小桢 陈兰 周承哲 欧阳明秋 赖钟雄 郭玉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97,共7页
采用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青草香型、花香型、毫香型、粽叶香型、枣香型和药香型6种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利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6种不同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6种不同香型白茶共检测出48种... 采用顶空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青草香型、花香型、毫香型、粽叶香型、枣香型和药香型6种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利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6种不同香型白茶的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6种不同香型白茶共检测出48种香气成分。其中,青草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己醛、顺-3-己烯醇和2-甲基丁醛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花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己醛、2-甲基丁醛和香叶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毫香型白茶以芳樟醇、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和香叶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粽叶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芳樟醇和2-乙基呋喃等为主要特征成分;枣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己醛、芳樟醇和顺-3-己烯醇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药香型白茶以1-戊烯-3-醇、2-甲基丁醛、芳樟醇、己醛和2-乙基呋喃等为主要特征成分。聚类分析将6种香型白茶分为两大类型,青草香型、毫香型和花香型聚为一类,而粽叶香型、枣香型和药香型聚为另一类。其中1-戊烯-3-醇和芳樟醇是区分6种不同白茶香型的重要香气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香型 成分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快速测定淡水鱼中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残留
16
作者 魏琴芳 胡文彬 +2 位作者 吕旭红 朱锦雨 邢峰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7期89-93,97,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快速、大批量检测淡水鱼中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对采集的200批次淡水鱼样品(包括黑鱼、鲈鱼、鲫鱼等16个品种)中的丁香酚类化合物残留进行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快速、大批量检测淡水鱼中丁香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对采集的200批次淡水鱼样品(包括黑鱼、鲈鱼、鲫鱼等16个品种)中的丁香酚类化合物残留进行测定与分析。方法: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条件。结果: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0.02~0.20 m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回收率为82.4%~106.0%,相对标准偏差(n=6)为1.6%~9.2%;在200批次淡水鱼样品丁香酚类化合物残留检测中,鲢鱼、鲈鱼、草鱼的检出率较高,均大于5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可满足对大批量水产品中丁香酚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要求,为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丁香酚 状况分析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的黄精叶绿茶和龙井绿茶香气成分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洁 罗建群 +7 位作者 尹峰 吴曼曼 李凯旋 李英 柴建新 梁宗锁 张晓丹 韩蕊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8-295,共8页
目的 了解黄精叶绿茶主要香气成分,探明黄精叶绿茶和龙井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 MS)分析... 目的 了解黄精叶绿茶主要香气成分,探明黄精叶绿茶和龙井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 MS)分析两种绿茶香气成分组成与相对含量。结果 两种绿茶共鉴定出332种成分,归属为醇、酮、饱和烷烃、烯烃、醛、酯、吡嗪、芳烃、酸、胺、醚、环氧烷、环烷烃、酚、呋喃、呋喃酮、酰胺、吡咯啉、酸酐、硫化物、卤代烃、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氮氧化物等26类化合物。黄精叶绿茶鉴定出225种挥发性成分,龙井绿茶鉴定出200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93种。醇类均为含量最高的种类,占黄精叶绿茶香气总含量的26.47%,占龙井绿茶香气总含量的30.94%。黄精叶绿茶的醛类含量仅次于醇类,占21.75%,而龙井绿茶的烯烃类含量仅次于醇类,占14.33%。结论 38种挥发性化合物在二者中相对含量较高,其中戊醇、苯甲醇、苯甲醛在黄精叶绿茶中相对含量较高,对其香气品质可能具有直接影响。与之不同的是,龙井绿茶中反式-2-戊烯-1-醇、(R)-1-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等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同时相对含量不高的低阈值挥发性化合物也可能是形成黄精叶绿茶香型的关键香气(如α-紫罗兰酮等)。这有利于后续深入研究黄精叶绿茶香气成分的化学组成,为黄精叶制成茶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叶绿茶 龙井绿茶 全二维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塑料中50种高关注物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龙龙 薛秋红 +5 位作者 刘一龙 牛增元 罗忻 尹桂林 马强 谢堂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8-1465,共8页
该文建立了塑料制品中50种高关注物质(24种多环芳烃、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3种烷基酚、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1种卡拉花醛香料和1种磷酸三(2-氯乙基)酯残余化学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检测方法... 该文建立了塑料制品中50种高关注物质(24种多环芳烃、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3种烷基酚、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1种卡拉花醛香料和1种磷酸三(2-氯乙基)酯残余化学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检测方法。样品裁剪后经甲醇超声萃取,萃取液氮吹浓缩至2 mL,用GC×GC-TOF MS检测,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50种高关注物质在0.05~1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04,方法的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4~5.96 mg/kg和0.05~13.39 m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为80.0%~12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1%~13%。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和多环芳烃。方法准确、高效,可同时实现50种高关注物质的筛查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 塑料 高关注物质(SV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解析井冈蜜柚中的风味物质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凯 王栋 +2 位作者 郭平 王琪 胡重怡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9-247,共9页
目的通过与琯溪蜜柚和沙田柚对比来解析井冈蜜柚风味物质特征。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GC-MS)测定了井... 目的通过与琯溪蜜柚和沙田柚对比来解析井冈蜜柚风味物质特征。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GC-MS)测定了井冈蜜柚、沙田柚和琯溪蜜柚3个品种柚肉和柚皮的挥发性物质,通过聚类分析挖掘井冈蜜柚的特征风味物质。结果相比较琯溪蜜柚和沙田柚,挖掘到井冈蜜柚果肉中反-2-庚烯醛、己醛、1-辛烯-3-酮、芳樟醇、戊醛、桉油烯醇为特征风味物质,而井冈蜜柚果皮中β-罗勒烯、桉油烯醇、香叶醇、τ-依兰油烯、3,7-二甲基-6-辛烯醛、新橙花醛、α-松油醇为特征风味物质。对不同品种的果肉与果皮进行对比,发现柚果皮中反-香芹醇、6-甲基-5-庚烯-2-酮、β-蒎烯、香叶醇、芳樟醇、癸醛这些化合物的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挖掘出井冈蜜柚特征风味物质,可以为井冈蜜柚风味的品质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 风味 固相微萃取-全二维相色谱-质谱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二噁英类物质的同位素稀释-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
20
作者 尹帅星 吕冰 +2 位作者 张磊 李敬光 吴永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992-999,共8页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GC-MS/MS)测定17种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Fs)同系物的痕量分析方法。方法将牛血清样品经过加速溶剂萃取,全自动净化仪净化后,通过配备DB-5MS和BPX...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GC-MS/MS)测定17种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Fs)同系物的痕量分析方法。方法将牛血清样品经过加速溶剂萃取,全自动净化仪净化后,通过配备DB-5MS和BPX-50柱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样品分析。结果 17种PCDD/Fs同系物的标准曲线在范围内显示良好线性(R2】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1~0.8 pg/g。结论本方法满足血清样品中PCDD/Fs的痕量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同位素稀释法 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