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对水果、蔬菜中208种农药残留筛查确证能力的对比 被引量:55
1
作者 曹新悦 庞国芳 +5 位作者 金铃和 康健 胡雪艳 常巧英 王明林 范春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9-396,共8页
对比研究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GC.MS/MS)与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GC.QTOF/MS)在水果、蔬菜中208种农药多残留检测中基质效应及方法学效能的差异,提出两种仪器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残留检测分析提供... 对比研究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GC.MS/MS)与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GC.QTOF/MS)在水果、蔬菜中208种农药多残留检测中基质效应及方法学效能的差异,提出两种仪器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残留检测分析提供参考。在苹果、柑橘、番茄、黄瓜4种基质,3个添加浓度(5.0、10.0和20.0μg/kg)下,两种仪器中均有93.0%以上的农药回收率在70%~120%范围内且相对标准偏差( RSD)≤20%( n=5)。检测灵敏度方面,绝大部分农药在两种仪器的检出限均低于5.0μg/kg,满足各国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且GC.MS/MS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定量能力更加准确。筛查确证方面,GC.QTOF/MS在快速、高通量筛查、准确定性及非目标化合物鉴定等方面表现出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相色谱-串联质谱 农药多残留 水果蔬菜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挥发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范若静 张芳 郭寅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1-1057,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QTOF MS)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利用气相色谱的保留指数、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高分辨多级质谱数据以及谱库检索等对该植物的叶、茎、根三个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结...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QTOF MS)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利用气相色谱的保留指数、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高分辨多级质谱数据以及谱库检索等对该植物的叶、茎、根三个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共鉴别出挥发性成分54种,其中叶47种、茎35种、根32种。主要成分均为蒎烯、表双环倍半水芹烯、柠檬烯等萜烯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气相色谱的高分离度和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高分辨率可以有效地对复杂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合多维数据定性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未知成分鉴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QTOFMS) 结构鉴别 加拿大一枝黄花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检测土壤中24种有机磷与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磊 赵志燊 +1 位作者 赵杰 向章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4-1189,共6页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GC-Q-TOF MS)建立了土壤样品中24种有机磷和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快速同时检测方法,样品经索氏提取后直接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有效实现了杂质与目标物的完全族分离效果。以24种...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GC-Q-TOF MS)建立了土壤样品中24种有机磷和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快速同时检测方法,样品经索氏提取后直接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有效实现了杂质与目标物的完全族分离效果。以24种有机磷和20种有机氯农药的高分辨精确质量特征离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4种农药均在20~3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03~0.9999,检出限(LOD)为0.3~7.9μg/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3.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6.9%。该文可为土壤中农药残留的高通量快速筛查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有机磷 有机氯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高通量检测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9
4
作者 钱沉鱼 陈啸天 +3 位作者 肖雪 周雪倩 王玉梅 向章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90,共13页
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GC-QTOF MS)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水蒸气蒸馏提取后,直接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谱库匹配、保留指数及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确认。结果... 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GC-QTOF MS)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水蒸气蒸馏提取后,直接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谱库匹配、保留指数及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确认。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了独活挥发油中207种化学成分,其中正向、反向匹配因子大于800的化合物占90%以上,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偏差均小于3 ppm,且80%以上物质的保留指数偏差在20以内。同时,通过半定量分析发现酯类、醇类、酚类、碳氢化合物是独活挥发油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对于挖掘独活挥发油的物质基础和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独活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艺洁 刘国瑞 郑明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79-3589,共11页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活动导致大量化学品进入环境,进入环境的化学品会发生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环境污染物数量众多且包含大量未知化合物,传统的分析仪器受其分辨率和扫描速率的限制,不能满足对环境污...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活动导致大量化学品进入环境,进入环境的化学品会发生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环境污染物数量众多且包含大量未知化合物,传统的分析仪器受其分辨率和扫描速率的限制,不能满足对环境污染物全面筛查的需要.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和气相色谱-轨道离子阱质谱(GC-Orbitrap MS)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及更高的灵敏度,已在环境分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环境分析中基于GC-QTOF MS和GC-Orbitrap M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基于GC-QTOF MS和GC-Orbitrap MS分析的常用样品前处理方法,探讨了GC-QTOF MS和GC-Orbitrap MS在不同环境基质中有机污染物靶向筛查、可疑化合物筛查以及非靶向筛查中的应用,有助于为环境基质中新污染物的识别和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析 分辨质谱 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污染物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QTOF-MS对物理回收的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中迁移物的非靶向筛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浩然 曾少甫 +2 位作者 刘宜奇 王志伟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6-232,共7页
以3家企业提供的21?种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ecyc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rHDPE)样品在60℃条件下与两种代表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4%乙酸溶液)接触10 d作为迁移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迁移... 以3家企业提供的21?种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ecyc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rHDPE)样品在60℃条件下与两种代表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4%乙酸溶液)接触10 d作为迁移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物质。被筛查出的161种物质根据其毒性进行分级(由低至高分为Ⅰ~Ⅳ级),其中毒性Ⅲ和Ⅳ级的有59种,且其预测辛醇/水分配系数大于毒性Ⅰ、Ⅱ级的物质。被筛查的物质中苯及取代衍生物占比最高。邻苯类增塑剂、抗氧剂降解产物以及多环芳烃等物质需要特别关注。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迁移物在不同阶段样品中的迁移量变化,发现终产品相较母粒样品中物质的迁移量有所提升。该研究可以为食品接触用r HDPE中迁移物的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密度聚乙烯 迁移 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秦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质谱特征研究
7
作者 邓乾亚 徐金伦 +5 位作者 倪春芳 曹芳琦 斯洋 何思阳 郑水庆 梁晨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2,共9页
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法分析依托尼秦(etonitazene)、氯尼他秦(clonitazene)、N,N-二乙基-2-(2-(4-异丙氧基苄基)-5-硝基-1H-... 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法分析依托尼秦(etonitazene)、氯尼他秦(clonitazene)、N,N-二乙基-2-(2-(4-异丙氧基苄基)-5-硝基-1H-苯并[d]咪唑-1-基)-1-乙胺(isotonitazene)等10种尼秦类物质,收集电子电离(EI)和电喷雾-高能碰撞解离(ESI-HCD)模式下的高分辨质谱信息,推测各碎片离子的结构,并归纳该类物质的质谱裂解途径。在这2种模式下,尼秦类物质的碎裂途径显示出相似性和互补性。在EI模式下,主要发生1(N)位取代基以N原子游离基为中心的α裂解,生成亚胺正离子,为基峰;在ESI-HCD模式下,主要发生1位C—N键断裂,生成1位取代基正离子,为基峰,质量数较EI模式下的亚胺正离子多14 u。本研究可为尼秦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 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 新精神活性物质 尼秦类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酒曲和醋酸杆菌发酵珊瑚姜前后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8
作者 彭梅 杨娟 +7 位作者 李良群 杨小生 郁华英 孙斌 罗忠圣 杨艳 潘雄 蔡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0-85,共6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的高效酒曲联合醋酸杆菌发酵液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UPLC-Q-TOF-MS/MS检测出珊瑚姜发...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的高效酒曲联合醋酸杆菌发酵液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UPLC-Q-TOF-MS/MS检测出珊瑚姜发酵液中含有已知化学成分43个,珊瑚姜水煎液中检测出46个化学成分;经GC-MS检测到酒曲联合醋酸杆菌发酵珊瑚姜的发酵液中77个成分,水煎液中73个成分,经发酵后珊瑚姜烯烃含量由发酵前45%降低至22%。珊瑚姜发酵前后的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菌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发酵后珊瑚姜发酵液抑菌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酒曲 发酵 珊瑚姜 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QTOF/MS对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物的筛查 被引量:1
9
作者 蔡美全 丁萌萌 +3 位作者 常淼 沈秀娥 王小菊 刘保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7-4050,共4页
本文基于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MS)技术对大气细颗粒物中的有机物进行定性筛查及半定量分析.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和NIST标准质谱库,在大气细颗粒物样品中识别出180余种有机物,包括多环芳烃、甲基多环芳烃、含氧多环芳... 本文基于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MS)技术对大气细颗粒物中的有机物进行定性筛查及半定量分析.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和NIST标准质谱库,在大气细颗粒物样品中识别出180余种有机物,包括多环芳烃、甲基多环芳烃、含氧多环芳烃、芳香酯、脂肪酸酯、烷醇等.样品中有机物浓度在126.9-774.3 ng·m^(-3),其中24种定量的多环芳烃浓度在12.6-203.4 ng·m^(-3),占总浓度的10%-26%,其他多环芳烃及多环芳烃衍生物浓度为17.7-103.0 ng·m^(-3),芳香酯浓度为25.9-104.4ng·m^(-3),脂肪酸酯浓度为9.0-65.8 ng·m^(-3).此外,棕榈酸、二苯砜、左旋葡聚糖、萘二甲酸酐、十八烷酸、十二碳醇酯、蒽醌、芥酸酰胺的浓度也较高,分别为7.5-36.8、11.4-30.7、7.7-19.4、3.7-18.0、3.5-17.6、8.7-14.7、3.4-12.3、7.1-19.5 ng·m^(-3).样品中有机物总浓度随PM_(2.5)、PM_(2.5)中O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具有较好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GC-QTOF/MS在大气细颗粒物有机物的定性筛查及半定量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研究可为开展污染源废气及颗粒物中有机物的筛查,全面掌握大气污染来源及特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ME/GC×GC-QTOF MS法测定回收PET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17
10
作者 叶智康 曾莹 +5 位作者 林勤保 吴学峰 郝天英 董犇 李丹 钟怀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6-1603,共8页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GC×GC-QTOFMS)测定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固相微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顶空平衡时间、调制周期和升...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GC×GC-QTOFMS)测定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固相微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顶空平衡时间、调制周期和升温速率对测定效果的影响,用NIST谱库结合色谱保留指数对物质进行定性,并对高频检出物质进行半定量。结果表明,最佳检测条件为:80μm DVB/C-WR/PD⁃MS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110℃、平衡时间30 min、二维调制周期4 s、色谱升温速率8℃/min。9个回收PET样品中共检出209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系物、烷烃类、醇类、醛酮类、酯类、烯烃类、萘类、羧酸类和酚类等。高频物质的最高含量为2.13 mg/kg(十四烷),未发现浓度极高的误用物质。该研究为回收PET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调查提供了科学和可靠的方法依据,并为回收PET的利用和安全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PET 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质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钱振华 李彭 +1 位作者 郑珲 刘翠梅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3-592,共10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对2015~2016年国内检测发现的8种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分析。GC/MS分析采用电子轰击源(EI)模式采集数据,UPLC-Q-TOF MS分析采用电喷雾正离...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对2015~2016年国内检测发现的8种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分析。GC/MS分析采用电子轰击源(EI)模式采集数据,UPLC-Q-TOF MS分析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碰撞诱导解离(CID)模式采集数据。通过总结该类物质在两种模式下获得的碎片离子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推测其可能的碎裂途径,并归纳了通过谱图推导未知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结构的方法,结果可为该类物质的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GC/MS) 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芬太尼 新精神活性物质 碎裂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和GC-MS/MS技术分析“川朴”与“温朴”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慧 严颖 +4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柴川 华愉教 王胜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探讨厚朴不同商品规格药材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LC-Triple TOF MS/MS)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川朴"与"温朴"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 为了探讨厚朴不同商品规格药材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LC-Triple TOF MS/MS)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川朴"与"温朴"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非挥发性成分的LC-Triple TOF MS/MS分析,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挥发性成分的GC-MS/MS分析,质谱图与NIST05质谱数据库匹配及参照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川朴"与"温朴"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明显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21种非挥发性差异成分和9种挥发性差异成分。该结果从化学角度为建立"川朴"与"温朴"药材辨识的新方法以及厚朴商品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分辨质谱 相色谱串联质谱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系列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的质谱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钱振华 贾薇 +1 位作者 花镇东 刘翠梅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2,I0004,共10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分析国际药物滥用市场最新流行的U系列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分别在电子轰击源(EI)和电喷雾正离子(ESI^+)-碰撞诱导解离(CID)模式下采集数据。EI...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分析国际药物滥用市场最新流行的U系列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分别在电子轰击源(EI)和电喷雾正离子(ESI^+)-碰撞诱导解离(CID)模式下采集数据。EI模式下,U系列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的分子离子峰丰度较低,几乎都出现了m/z 84、125(或者m/z 112、153)的峰;ESI^+模式下,U系列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的碎裂主要发生在酰胺基的两端及内部,二级质谱图中除准分子离子峰([M+H]^+)外,至少还会出现5个峰,分别为离子碎片A~E,其中A为基峰,A比B的质量数多80,C比D的质量数多28,E的精确质量数为81.069 9。通过总结该类物质在两种模式下获得的碎片离子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推测其可能的碎裂途径,并归纳了通过谱图推导未知U系列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结构的方法,可为该类物质的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GC-MS) 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U系列新型合成阿片类物质 新精神活性物质 碎裂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何首乌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17
14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训红 王胜男 华愉教 兰才武 邢清清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8-689,共12页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何首乌中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何首乌中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以提取特征峰;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4个不同产地的何首乌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可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出36种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并鉴定出33种成分,其中有12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该结果可为揭示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 MS/MS) 差异性化学成分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UPLC-QTOF-MS与HS-SPME-GC-MS测定赣南脐橙果肉化学成分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渝辰 余迎利 +6 位作者 甘思逸 刘宇鑫 金汝生 蔡新送 叶咏虹 毛雪金 王远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16-228,共13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在37 min内鉴定脐橙果肉中的148种非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黄酮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和其他植物化学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赣南地区4个主产区瑞金、...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在37 min内鉴定脐橙果肉中的148种非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黄酮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和其他植物化学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赣南地区4个主产区瑞金、信丰、安远和南康脐橙果肉中挥发性有机物,总共鉴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97种,包括酯类、醇类、醛类和萜烯类化合物。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赣南地区的脐橙果肉物质提供详细数据,对进一步研究赣南脐橙物质基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相色谱-质谱联用 赣南脐橙 挥发性有机物 非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GC-Q-TOF MS结合化学计量学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鉴别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郝天英 林勤保 +5 位作者 钟怀宁 董犇 寇筱雪 陈智峰 叶智康 王志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47-1458,共12页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GC×GC-Q-TOF MS)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别回收和原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首先,对回收和原生PET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非靶...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GC×GC-Q-TOF MS)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别回收和原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首先,对回收和原生PET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非靶向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T检验筛选出对鉴别贡献度高的标记物质,并基于所有物质、标记物质和高标准标记物质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结果表明,PCA模型很好地展示了回收PET组和原生PET组之间的差异,基于高标准标记物的LDA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达到100%和97.1%。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高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能够达到鉴别回收PET材料的要求。此外,共检测和鉴定了468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31种挥发性有机物为对鉴别起重要作用的高标准标记物质。这些高标准标记物质的可能来源是食品、药品、化妆品、农药、塑料、工业和未知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全二维相色谱 飞行时间分辨质谱 化学计量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回收塑料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Q/TOF MS技术快速鉴定防风挥发油中的成分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林燕 王博 +3 位作者 裴艳玲 盛振华 陈森淼 关旸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97-1705,共9页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Q/TOF MS)技术对中药防风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首先在标准EI电离源模式下采集样品,通过定性软件对数据进行解卷积和NIST库比对,鉴定出库内化合物82种,包括烃类、醛酮类、醇类、酸类和... 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Q/TOF MS)技术对中药防风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首先在标准EI电离源模式下采集样品,通过定性软件对数据进行解卷积和NIST库比对,鉴定出库内化合物82种,包括烃类、醛酮类、醇类、酸类和酯类。此外,采用GC-Q/TOF MS的低能量电离源(Lower energy)模式,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采集二级质谱,获得碎片离子信息,推断分子式,并结合Chemspider数据库,鉴定了未知物结构。运用该方法鉴定出NIST库外化合物2种,分别为(5E,7E,11S)-5,11-二甲基-5,7-十四碳二烯-1-炔-4-醇和(6S,7E,9E)-7,9-十七碳二烯-11,13-炔-6-醇。同时鉴定了库内化合物3种,为2,4-癸二烯醛、肉豆蔻酸和棕榈酸甲酯,与自动匹配结果相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综上,从防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4种化学成分。该研究丰富了GC-Q/TOF MS在中药防风挥发油中的运用,也为其他物质的快速全面鉴定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GC-Q/TOF MS的Lower energy和MS/MS联用模式适用于NIST库中未收录化合物的准确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成分鉴定 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Q/TOF MS) 可变能量电离源 二级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涂层中光引发剂迁移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小婷 饶璞 +6 位作者 刘春生 陈意光 宋梓锋 林醇 李慧勇 黄晓钢 何国山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586,I0006,共11页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光引发剂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 MS)和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中的响应灵敏度和稳定性,并依此建立了食品接触涂层中12种光引发剂迁移量的LC-QTOF MS测定方法和11种光引发剂迁移量的GC-MS/M...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光引发剂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 MS)和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中的响应灵敏度和稳定性,并依此建立了食品接触涂层中12种光引发剂迁移量的LC-QTOF MS测定方法和11种光引发剂迁移量的GC-MS/MS测定方法。对于LC-QTOF MS方法,采用酸化甲醇稀释样品后上机测试。采用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以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高分辨(MRM HR)模式监测。方法检出限为0.002 5~0.01 mg/kg,回收率为60.9%~1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1.6%。对于GC-MS/MS方法,采用正己烷萃取样品,萃取液上机测试。采用CD-5色谱柱,MRM模式监测。方法检出限为0.000 4~0.002 mg/kg,回收率为77.0%~128%,RSD为0.4%~8.1%。使用这2种方法检测13批次食品接触涂层样品的迁移液,其中在5份迁移液中检出光引发剂TPO和2,4-二乙基噻唑酮。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适用于食品接触涂层制品中光引发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剂 涂层 迁移量 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QTOF MS) 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究辐照对冷鲜乳鸽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巧瑜 陈俊文 +4 位作者 黄晓霞 游云 陈伟波 曾晓房 陈海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0-277,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辐照乳鸽中挥发性物质及脂类代谢物的变化,探究辐照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并推测其可能的主要风味前体物质。结果表明:烃类和醛类物质是乳鸽中主要挥... 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辐照乳鸽中挥发性物质及脂类代谢物的变化,探究辐照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并推测其可能的主要风味前体物质。结果表明:烃类和醛类物质是乳鸽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乳鸽中共10种关键风味成分,其中壬醛、(E)-2-己烯醛、癸醛、己醛、(E)-2-辛烯醛、(E,E)-2,4-壬二烯醛、辛醛、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物质来源于脂质氧化,壬醛、癸醛、己醛等醛类可能是由油酸和亚油酸分解生成。脂肪酸、酰基肉碱(AcylCarnitine)、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lasmenylPE)、葡糖鞘氨醇神经酰胺(GlcCer_NDS)、酰基葡糖基二神经酰胺(AcyGlcADG)、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硬脂酰基鞘脂(Cer_BS)、溶血磷脂丝氨酸(lysoPS)是差异显著的脂质亚类。30种变量投影重要性值较高的脂质分子中,6种脂质分子的脂肪酸组成中含有油酸(C_(18:1)),10种脂质分子含有亚油酸(C_(18:2)),油酸和亚油酸作为形成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前体物质,可能由这16种脂质分子降解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乳鸽 脂质组学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萃取-相色谱-质谱 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分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性离子快速筛查和识别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振华 花镇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7-206,I0001,共11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分析2015~2019年国内检测发现的11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GC-MS在电子轰击源(EI)模式下采集数据,UPLC-QTOF MS在电喷雾正离子(ESI^(+))-碰撞诱导...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分析2015~2019年国内检测发现的11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GC-MS在电子轰击源(EI)模式下采集数据,UPLC-QTOF MS在电喷雾正离子(ESI^(+))-碰撞诱导解离(CID)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对目标物质谱裂解产生的特征性离子进行分析,推测了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可能的碎裂途径,建立了一种快速、便捷筛查和识别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GC-MS) 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色胺类 新精神活性物质 碎裂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