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运用丰田生产方式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时间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冬娟
卢晓蓉
李鸿飞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1期987-990,共4页
目的研究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至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和提高DNT≤60 min的比例。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2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
目的研究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至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和提高DNT≤60 min的比例。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2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启用TPS改善溶栓流程后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DNT时间及DNT≤60 min比例。结果研究共纳入对照组68例,实验组87例。对照组DNT平均(92.27±16.98)min,实验组DNT平均(63.52±11.86)min,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2)。改善流程后DNT≤60 min的比例由对照组的6.11%提高到实验组的51.09%(P=0.001)。结论通过组建TPS团队多学科合作进行溶栓流程改造,能够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时间,缩短DNT,提高DNT≤60 min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田生产方式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
溶栓
入院至溶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
24
2
作者
杨珊珊
何金爱
郑冬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70-2472,共3页
[目的]探讨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时间追踪表,对每例病人从入院到溶栓的各时间节点追踪并进行流程优化。按护士参与的流程优化的病房护士溶栓、卒...
[目的]探讨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时间追踪表,对每例病人从入院到溶栓的各时间节点追踪并进行流程优化。按护士参与的流程优化的病房护士溶栓、卒中护士前移CT室溶栓和急诊护士溶栓3个阶段,收集流程优化期间病人的资料,比较3个阶段发病4.5h内入院病人的溶栓率、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发病4.5h内入院病人的溶栓率、DNT、DNT≤60min的病人比例,在病房护士溶栓阶段分别为44.0%、101min、18.2%,在卒中护士前移CT室溶栓阶段分别为84.9%、65min、45.8%,在急诊护士溶栓阶段分别为93.9%、40min、87.0%,且病房护士溶栓阶段与其他两阶段相比,发病4.5h内到院AIS病人静脉溶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士溶栓阶段与其他两个阶段相比,DNT、DNT≤60min的病人比例、溶栓后24h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时间追踪、护士参与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流程优化,可有效减少院内时间延迟,提高溶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治疗
入院至
溶栓
治疗
时间
流程优化
溶栓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用丰田生产方式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时间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冬娟
卢晓蓉
李鸿飞
机构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1期987-990,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2016ZHB036)
金华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5-3-025)
文摘
目的研究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至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和提高DNT≤60 min的比例。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2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启用TPS改善溶栓流程后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DNT时间及DNT≤60 min比例。结果研究共纳入对照组68例,实验组87例。对照组DNT平均(92.27±16.98)min,实验组DNT平均(63.52±11.86)min,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2)。改善流程后DNT≤60 min的比例由对照组的6.11%提高到实验组的51.09%(P=0.001)。结论通过组建TPS团队多学科合作进行溶栓流程改造,能够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时间,缩短DNT,提高DNT≤60 min的比例。
关键词
丰田生产方式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
溶栓
入院至溶栓时间
Keyword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Door to needle tim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
24
2
作者
杨珊珊
何金爱
郑冬香
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护理学院)
出处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70-2472,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A070713016
文摘
[目的]探讨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时间追踪表,对每例病人从入院到溶栓的各时间节点追踪并进行流程优化。按护士参与的流程优化的病房护士溶栓、卒中护士前移CT室溶栓和急诊护士溶栓3个阶段,收集流程优化期间病人的资料,比较3个阶段发病4.5h内入院病人的溶栓率、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发病4.5h内入院病人的溶栓率、DNT、DNT≤60min的病人比例,在病房护士溶栓阶段分别为44.0%、101min、18.2%,在卒中护士前移CT室溶栓阶段分别为84.9%、65min、45.8%,在急诊护士溶栓阶段分别为93.9%、40min、87.0%,且病房护士溶栓阶段与其他两阶段相比,发病4.5h内到院AIS病人静脉溶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士溶栓阶段与其他两个阶段相比,DNT、DNT≤60min的病人比例、溶栓后24h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时间追踪、护士参与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流程优化,可有效减少院内时间延迟,提高溶栓率。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治疗
入院至
溶栓
治疗
时间
流程优化
溶栓
率
分类号
R472.2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运用丰田生产方式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时间临床研究
徐冬娟
卢晓蓉
李鸿飞
《中国卒中杂志》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时间追踪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杨珊珊
何金爱
郑冬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