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EP的某三级甲等医院5年住院日适当性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文婷 王蕾 +6 位作者 韩优莉 陈凤欣 李军 赵辉 邢红娟 刘爽 毛羽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运用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AEP)评价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3年住院日适当性。方法抽取2009—2013年间1—5月主要诊断为"肝硬化并伴有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病历,运用AEP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每一个住院日是否适当,... 目的运用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AEP)评价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3年住院日适当性。方法抽取2009—2013年间1—5月主要诊断为"肝硬化并伴有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病历,运用AEP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每一个住院日是否适当,并对不适当住院日进行原因和费用分析。结果回顾472份病历,共计6 297个住院日。其中,942个住院日判断为无效,住院日不适当性比例为14.96%。性别、所在科室、是否节假日或周末、区域、付费方式、入院年份和其他诊断数目对住院日适当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适当住院日医疗费用共计77.5万元,若能有效控制,平均每患者住院费用可下降1 641.4元,平均住院日可下降1.996天。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相比,研究的不适当住院日比例处于中低等水平;院内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住院日适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当住院日评价方案 平均住院日 评估工具 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当住院日评价方案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文婷 王蕾 +5 位作者 赵辉 李军 邢红娟 刘爽 韩优莉 毛羽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11期19-21,共3页
住院日指标的有效控制,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医疗资源,还能够降低患者负担,同时,帮助医院在不降低诊疗效果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当住院日评价方案是用来评价医院床位使用效率的工具。文章复习了近30年文献,介绍其开... 住院日指标的有效控制,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医疗资源,还能够降低患者负担,同时,帮助医院在不降低诊疗效果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当住院日评价方案是用来评价医院床位使用效率的工具。文章复习了近30年文献,介绍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总结经验,为适当住院日评价方案未来在我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当住院日评价方案 平均住院日 服务利用 评估工具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P的住院日适当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霞 何梦乔 《中国医院》 2008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某医院不适当住院日的比例及不适当的原因。方法:利用AEP的住院日标准对4个病种随机抽样的200份病案的2208个住院日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8.47%的住院日是不适当的,引起住院日不适当的两大原因是等待检查报告和等待手术... 目的:研究上海市某医院不适当住院日的比例及不适当的原因。方法:利用AEP的住院日标准对4个病种随机抽样的200份病案的2208个住院日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8.47%的住院日是不适当的,引起住院日不适当的两大原因是等待检查报告和等待手术,占不适当住院日的70.6%。按医院常规进行修正后,不适当住院日的比例为6.20%。结论: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比较发现,本次研究的样本中不适当住院日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日适当评价医院 医院管理 医疗卫生 病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评价方法在妇科和神经内科应用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陶婧婧 罗诚祖 马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1-753,758,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评价方法(AEP)在妇科和神经内科中应用的信度。方法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和神经内科,各随机抽取50例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由两名临床注册护士比照原始版本的AEP评估标准对患者的入院及住院日... 目的探讨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评价方法(AEP)在妇科和神经内科中应用的信度。方法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和神经内科,各随机抽取50例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由两名临床注册护士比照原始版本的AEP评估标准对患者的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做回顾性研究,计算两名测评者间的一致性和Cohen's Kappa(κ)值,分析AEP评估对入院和住院服务适宜性的信度。同时,在住院适宜性判断中引入"校正(overrides)"选项,评估者根据其临床知识经验及现有诊疗水平做出与AEP评价相反的结果,提高AEP的灵活性。结果剔除数据不完整的病例后,两个科室各43份病例进入统计分析。基于AEP的入院评价结果,测评者间整体一致率为90.70%,κ值为0.59。基于AEP的住院日评价结果,测评者间整体一致率为77.52%,κ值为0.54;加入"校正"这一主观标准后,整体一致率为81.65%,κ值为0.61。结论原始版本的AEP在妇科和神经内科的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院及住院日适宜评价方法 人院 住院日 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不适当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邱元作 孟开 李宁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测算酒精性肝硬化理论住院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18位患者资料,用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对患者9 694个住院日进行逐一分析,测算酒精性肝硬化的理论住院日,然后用SPSS 20.0对不适当住院日进行单因素和... 目的测算酒精性肝硬化理论住院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18位患者资料,用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对患者9 694个住院日进行逐一分析,测算酒精性肝硬化的理论住院日,然后用SPSS 20.0对不适当住院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6.6%的住院日是不恰当的,等待检查报告和等待手术导致的不适当住院日占76.09%;术前等待日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影响不适当住院日的两大因素。结论不适当住院日处于中间水平,应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在医技科室和网络上加强管理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肝硬化 住院日适当评价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日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潇潇 张云 +1 位作者 李江峰 崔楠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50,共5页
目的 对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日适宜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明确不适宜住院日存在的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 使用住院日适宜性评价方案对300名患者的3 142个住院日进行回顾性评价,根据原因表明确不适宜住院日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单因素分... 目的 对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日适宜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明确不适宜住院日存在的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 使用住院日适宜性评价方案对300名患者的3 142个住院日进行回顾性评价,根据原因表明确不适宜住院日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不适宜住院日共269天,占总住院日的8.56%;等待手术、等待检查和出院不及时是导致不适宜住院日的主要原因;支付方式等是影响住院日适宜性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样本的不适宜住院日处于较低水平,但部分不适宜住院日可进一步缩减。建议针对不适宜住院日产生的原因,多措并举,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评价方案 直肠恶肿瘤 不适宜住院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效住院所导致的潜在资源浪费的估算 被引量:1
7
作者 陶婧婧 罗诚祖 马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3-576,584,共5页
目的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的妇科为例,从直接经济负担和床位使用效率两方面估算无效住院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情况。方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的妇科为样本科室,在2012年上半年入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份病例。采用病例回顾的方式,由1位妇科临... 目的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的妇科为例,从直接经济负担和床位使用效率两方面估算无效住院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情况。方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的妇科为样本科室,在2012年上半年入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份病例。采用病例回顾的方式,由1位妇科临床护士应用入院及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AEP)对样本病例的入院、住院日适宜性作出评价。根据患者支付的住院总费用、床日费用计算无效住院产生的直接经济负担。采用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数来反映剔除无效住院后床位使用效率的提高程度。结果妇科的入院无效率为12.40%,住院日无效率为22.93%。剔除无效入院和无效住院日后,可节省近18%的直接经济负担,平均住院日由6.04降低至4.81,床位周转次数由8.06降低至7.06。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剔除住院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无效入院和无效住院日,可以减轻患者看病就医的直接经济负担,并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院及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 妇科 直接经济负担 床位使用效率 无效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效住院在住院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存在现状 被引量:7
8
作者 陶婧婧 罗诚祖 马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研究无效住院在住院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存在现状,包括入院和住院日的无效率、无效住院日在入院诊疗期间以及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和神经内科作为样本单位。根据2011年的入院人数,妇科抽取185例... 目的研究无效住院在住院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存在现状,包括入院和住院日的无效率、无效住院日在入院诊疗期间以及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和神经内科作为样本单位。根据2011年的入院人数,妇科抽取185例/月,神经内科抽取100例/月。在2011年12月及2012年3月和6月入院患者中进行随机抽样。由2名临床护士根据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评估标准(AEP)对样本病例的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进行判定。对病例的入院和住院日无效率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不同入院适宜性条件下的住院日无效率,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描述无效住院日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结果共调查855例,入院无效率为14.62%,住院日无效率为24.88%。无效入院患者的住院日无效率高于有效入院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整个诊疗过程的推进,住院日无效率逐步增加;洛伦兹曲线表明无效住院日在研究对象中分布的均匀性较差。结论无效入院的患者,其入院诊疗期间的无效住院日更多;无效住院日集中于少数患者的入院诊疗中;住院天数较短并不意味入院诊疗过程中的无效住院日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评价 入院 住院日 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新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沙巍 张青 +17 位作者 崔文玉 王琳 施军卫 高绪胜 阎建栋 严晓峰 岳冀 顾欣荣 谭守勇 雷建平 谢兰品 李丽 李凫坚 接力 阚晓宏 陈裕 曹子中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观察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17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542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被数字... 目的观察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17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542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被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标准复治方案组(A组,123例;2S-H—RE-Z/6H-R-E)、氧氟沙星组(B组,142例;20frPa-R-E-Z/60fx-Pa-R)、左氧氟沙星组(C组:137例;2Lfx-Pa-R-E-Z/6Lfx-Pa-R)和超短程组(D组:140例;5Pa-Rfb-E-Z-Mfx)。各组患者结束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新方案的疗效、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4个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3%(84/123)、72.5Z(103/142)、71.5%(98/137)和81.4%(114/140),其中D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14)。各组患者的脱落率分别为20.3%(25/123)、14.8Z(21/142)、20.4%(28/137)和11.4%(16/140),其中D组的脱落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47)。共有289例患者报道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oH(289/556);其中,患者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者A组有14例(11.4%)、B组有7例(4.9%)、C组有12例(8.8%)、D组有7例(5.0%);4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7,P=0.129)。4个组患者的复发率如下:A组21.4%(12/56)、B组23.3%(17/73)、C组2.9%(2/70)和D组9.7%(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P=0.001)。结论5个月Pa—Rfb-E-Z—Mfx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可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人再入院 药物疗法 联合 喹诺酮类 药物治疗依从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