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芝麻香型白酒堆积发酵对入窖发酵过程及原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小东 高大禹 +3 位作者 田庆贞 蔡丛菊 夏海锋 陈建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9,共7页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芝麻香型白酒实际堆积发酵和入窖发酵过程,研究不同堆积发酵条件下,微生物菌群演替对入窖发酵过程及原酒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堆积温度条件下,入窖发酵初始微生物菌群数量不同,其中霉菌、总细菌、乳酸菌数...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芝麻香型白酒实际堆积发酵和入窖发酵过程,研究不同堆积发酵条件下,微生物菌群演替对入窖发酵过程及原酒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堆积温度条件下,入窖发酵初始微生物菌群数量不同,其中霉菌、总细菌、乳酸菌数量较接近,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数量差异显著。入窖后在厌氧以及特定发酵温度条件下,微生物菌群进一步演替并进行相关代谢活动,最终出酒率正常,原酒质量合格,但酒体风格不同。堆积发酵结束时,表层酒醅微生物菌群数量巨大,其中酵母菌、霉菌、总细菌数量达9.04~9.35 lgCFU/g。单独取表层酒醅入窖后,酒醅升酸快,尤其是乙酸量迅速增加,酵母菌下降迅速,最终出酒率低,原酒质量不合格。可能是由于微生物菌群数量过高,代谢产乙酸抑制酵母菌酒精发酵。因此在堆积发酵过程中控制适宜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最终出酒率和原酒质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香型白酒 微生物菌群演替 堆积发酵 入窖发酵 出酒率 酒体风格 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酯化酶制剂在浓香型粮食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恩举 徐世江 周士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27,共1页
红曲酯化酶制剂同已酸菌液一起入窖发酵,可以大幅度提高己酸乙酯含量,己乳比更加协调,年增利润400多万元。
关键词 己酸菌液 入窖发酵 浓香型大曲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