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1
作者 袁梁英 张乐蒙 陈凯 《渔业研究》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目的】海洋沉积物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但目前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于2018年—2020年采集了6个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27个沉积物样品,旨在了解其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水平及主要... 目的】海洋沉积物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但目前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于2018年—2020年采集了6个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27个沉积物样品,旨在了解其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水平及主要来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和组成进行研究,分析该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并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海域PAHs的含量范围为70.5~508.9 ng/g,平均值为195.9 ng/g,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含量总体较低,但差别较大;主要受排污口位置影响,与排污类型无显著相关性。陆源入海排污口可能是福建近岸PAHs的重要输入来源。生活污水、火力发电和石油加工排污口的沉积物中各环数PAHs占比接近,纺织印染、电镀和漂染排污口沉积物中PAHs各环数占比差异较大。通过不同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和异构体比值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不尽相同,主要来源是燃烧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PAHs对生物体极少产生负面生态效应,潜在生态风险很小。【结论】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含量差别很大,但与排污类型无显著相关性,主要来源是燃烧源,其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入海排污口 沉积物 多环芳烃(PAHs) 分布 来源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及其对邻近海域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国峰 李志恩 +1 位作者 刘鹏霞 范海梅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2期6-10,共5页
统计分析2005—2010年上海市陆续开展监测的29个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并对该时期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年间,市政排污口占总监测排污口数量的45%,其污水排放量占总量的80%,是上海市最大的入... 统计分析2005—2010年上海市陆续开展监测的29个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并对该时期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年间,市政排污口占总监测排污口数量的45%,其污水排放量占总量的80%,是上海市最大的入海污染源;COD、悬浮物、NH3-N位居入海污染物(指标)排放量的前3位,共占98.80%;COD、NH3-N、总有机碳、磷酸盐和悬浮物是主要超标污染物质;在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19.33 km2的监测范围内,营养盐含量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但沉积物质量符合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要求,大型底栖生物状况基本稳定,说明陆源排污对其邻近海域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入海排污口 排污状况 邻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海排污口选址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比选研究——以深圳近岸海域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石红 翟雅男 +2 位作者 李媛 海热提 刘睿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75-82,共8页
入海排污口选址和方案比选对保护海洋环境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近岸海域的区域特点,在广泛咨询与调研的基础上,辨析入海排污口选址的影响要素,从水域纳污适宜性和排污口工程建设可行性两方面构建入海排污... 入海排污口选址和方案比选对保护海洋环境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近岸海域的区域特点,在广泛咨询与调研的基础上,辨析入海排污口选址的影响要素,从水域纳污适宜性和排污口工程建设可行性两方面构建入海排污口选址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单因子的权重,并采用生态适宜性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深圳固戌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其最优的入海排污口位置。该研究可为入海排污口的选址提供技术与决策支持,对于科学地开展海洋环境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选址 决策模型 适宜性分析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海排污口布局合理性评估与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宇铭 张淑芳 韩成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8,共8页
从近岸海洋环境整治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交换能力和排污对敏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影响,建立了入海排污口布局合理性评估方法,进而以渤海湾湾顶海域为例,对沿岸所调查的入海排污口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参... 从近岸海洋环境整治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交换能力和排污对敏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影响,建立了入海排污口布局合理性评估方法,进而以渤海湾湾顶海域为例,对沿岸所调查的入海排污口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参与评估的21个入海排污口中有2个排污口布局不合理,需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以缓解入海排污对近岸海域的水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布局合理性 洋环境 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天津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综合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文雯 刘克明 +5 位作者 王娜 孟一耕 郝郁 王刚 王麒麟 谷德贤 《河北渔业》 2019年第9期43-50,共8页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资源,了解陆源入海排污口对海域的有机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状况以及对近岸海洋生态损害的状况与程度,掌握天津市近岸海域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放入海的污水量、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污...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资源,了解陆源入海排污口对海域的有机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状况以及对近岸海洋生态损害的状况与程度,掌握天津市近岸海域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放入海的污水量、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状况,2016年对天津12个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单因子评价法确定排污口主要污染物;并通过超标率、污染程度、污水生物毒性对排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天津市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粪大肠菌群。各排污口年超标率为7.29%~17.86%,年平均污染程度指数为5~7分,排污口等级为黄色到橙色,生物毒性均为低毒性风险。其中大沽排污河入海口、泰达市政排污口Ⅰ、泰达市政排污口Ⅱ、海河入海口四个排污口污染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陆源入海排污口 排污状况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任保卫 《渔业研究》 2018年第2期148-155,共8页
根据"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海洋部门陆续开展的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了厦门以外区域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和主要污染物类型。在分析中作者提出热电厂和垦区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主要由海水组成,排放的污染物中大... 根据"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海洋部门陆续开展的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了厦门以外区域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和主要污染物类型。在分析中作者提出热电厂和垦区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主要由海水组成,排放的污染物中大部分并非陆源,在统计陆源排污量时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分析了各类污染物排放趋势变化。结果显示,调整前,5年内污染物总量为2.16×10~6t,工业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较大,占80.4%;悬浮物入海量最大,占85.5%。调整后,污染物总量为5.31×10~5t,排污河类型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最大,占46.8%;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入海量较大,分别占48.46%和48.30%。部分排污口如晋江石狮11孔桥排污口、晋江陈埭乌边港排污口、宁德市蕉城区市政排污口、罗源松山排污口因排污量较大,造成其邻近海域环境存在多项超标污染物,需要严加监管。"十二五"期间,连续监测的3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水入海量年度变化较小,化学需氧量入海量逐年降低,氨氮、总磷、油类、重金属也呈下降趋势,悬浮物入海量逐年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 入海排污口 排污状况 来源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环境容量的入海排污口选址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华坚 周劲风 +2 位作者 李岚 侯雪鹏 黄锐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97-1502,共6页
基于纳污海域整体环境容量研究,结合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构建了入海排污口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环境风险和工程经济共3个要素7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珠海市某石化工业污水处理厂为例... 基于纳污海域整体环境容量研究,结合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构建了入海排污口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环境风险和工程经济共3个要素7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珠海市某石化工业污水处理厂为例,首先根据周边海域环境现状进行排污口位置初选,确定了3个初选点位;然后构建研究区域水环境数学模型,采用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海洋环境容量;最后通过各项评价指标计算与比选,从环境/经济费用效益角度实现入海排污口选址优化。该研究丰富了入海排污口选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可为加强和规范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选址优化 洋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入海排污口分类分布特征及监督管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唐俊逸 余香英 +2 位作者 刘晋涛 张文博 蒋婧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8,共8页
本研究在广东省现有入海排污口清单的基础上,将入海排污口划分为4类,研究分析了入海排污口的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广东省共有入海排污口1436个,东西两翼数量多于珠三角,区域和地市差异明显。结合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本研究在广东省现有入海排污口清单的基础上,将入海排污口划分为4类,研究分析了入海排污口的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广东省共有入海排污口1436个,东西两翼数量多于珠三角,区域和地市差异明显。结合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和排污口分布特征,针对性提出了推进入海排污口规范化设置与备案、分类推进各类排污口污染治理,提升入海排污口监管能力建设等监管措施,为分类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强化重点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现状分析 监督管理 措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市入海排污口粪大肠菌群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狄龙 马骏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160-160,共1页
入海排污口水质状况直接影响临近海域的海水质量状况,大肠菌群指数是综合评价城市污水,尤其是生活污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阐述了2011年3月、5月、8月、10月台州市2个入海排污口的粪大肠菌群的监测情况,结果表明:台州市2个入海排... 入海排污口水质状况直接影响临近海域的海水质量状况,大肠菌群指数是综合评价城市污水,尤其是生活污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阐述了2011年3月、5月、8月、10月台州市2个入海排污口的粪大肠菌群的监测情况,结果表明:台州市2个入海排污口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生活污水的污染,对临近海域海水质量状况构成一定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市 入海排污口 粪大肠菌群 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入海排污口污水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傅松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3-912,共10页
陆源污染主要通过入海排污口排入海洋,入海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严重损害海洋生态安全,因此,加强入海排污口的污水监测非常重要。入海排污口污水主要包含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两大类,其中,生物污染物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有毒藻类和抗... 陆源污染主要通过入海排污口排入海洋,入海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严重损害海洋生态安全,因此,加强入海排污口的污水监测非常重要。入海排污口污水主要包含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两大类,其中,生物污染物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有毒藻类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等。近年来,生物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量不断增多,其检测要求和难度亦越来越大,客观上要求研发一种涵盖以上所有生物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检测特定环境下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丰度变化,是污水监测的理想解决方案。本文阐述了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污水中致病性细菌、病毒、有毒藻类和ARGs的丰度与动态变化角度,综述了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入海排污口污水中生物污染物监测的应用进展,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了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入海排污口污水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绝对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定量预测模型,实时预测相关疾病的疫情规模,从而构建污水监测预警体系,以期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污水监测 有害藻华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海排污口处红树林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素炎 叶晖 +5 位作者 罗松英 李秋霞 李一锋 洪嘉欣 梁晓琪 黄诗涵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41-47,共7页
选择深圳福田和湛江观海长廊入海排污口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析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福田和观海长廊红树林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值在国家... 选择深圳福田和湛江观海长廊入海排污口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析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福田和观海长廊红树林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值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范围内;但福田研究区重金属质量分数均超过广东省土壤背景值,观海长廊仅Cd、Cu和Zn超出广东省土壤背景值。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看,福田红树林各站点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观海长廊为轻微至强生态风险。从地累积指数结果看,福田红树林土壤中Cu达到了中等-强污染,Cd、Ni、Zn达到了中等污染,Pb、Cr为轻度污染;而观海长廊红树林土壤中Cd、Zn和Cu属于轻度-中等污染,Ni、Pb和Cr均未受污染。福田红树林土壤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污和交通污染;观海长廊6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生活排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重金属污染 风险评价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爱红 《河北渔业》 2016年第1期19-21,共3页
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成为沿海地区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于2015年8月,针对三亚市镇海村、三亚港、红沙港、后海村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共选取20个站位进行水质调查,分析其主要污染物,采用水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监测海域的水... 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成为沿海地区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于2015年8月,针对三亚市镇海村、三亚港、红沙港、后海村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共选取20个站位进行水质调查,分析其主要污染物,采用水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监测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水质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应用研究
13
作者 郭杨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8期177-179,共3页
结合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实际,建设了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本文阐述了该平台建设的意义、目标,对其总体功能框架、平台实现及应用进行了分析。该平台实现了对入海口监测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同时展现了入海... 结合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实际,建设了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本文阐述了该平台建设的意义、目标,对其总体功能框架、平台实现及应用进行了分析。该平台实现了对入海口监测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同时展现了入海排污口的空间定位,提高了业务管理的运作效率,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了管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管理平台 应用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海排污口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平台设计的思考
14
作者 郭杨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244-245,共2页
指出了入海排污口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做好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并实现对入海口监测工作的智能管理显得十分重要。结合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的现状,建设了辽宁省入海口排污口监测信息动态数据库,实现了对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的录... 指出了入海排污口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做好入海排污口监测工作并实现对入海口监测工作的智能管理显得十分重要。结合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的现状,建设了辽宁省入海口排污口监测信息动态数据库,实现了对辽宁省入海排污口监测信息的录入与查询、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为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入海排污口提供智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排污口 环境监测 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河(海)排污口遥感监测污染影响实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牟永铭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76-79,共4页
通过对入河(海)排污口污染影响区的遥感解译和反演,综合排污单位污染排放监测数据,构建排污单位的污染排放-排污口扩散-受纳水体污染影响之间的“厂-河”关系模型。以钱塘江某排污口为例,应用遥感技术建立废水排放量与污染影响范围之间... 通过对入河(海)排污口污染影响区的遥感解译和反演,综合排污单位污染排放监测数据,构建排污单位的污染排放-排污口扩散-受纳水体污染影响之间的“厂-河”关系模型。以钱塘江某排污口为例,应用遥感技术建立废水排放量与污染影响范围之间的回归方程,用实例验证并分析排污口的排污情况及河流的污染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入河排污口污染影响区的分析结果与污染物排放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厂-河”关系模型可被用来监控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预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排污口 遥感监测 地面核查 回归模型 污水排放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赖翔宇 王世存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2,共4页
为了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情况,2018年9月至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4个执法检查组,分别对天津等8省市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此次执法检查显示,中国海洋生态基本稳定,但近海污染情况较... 为了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情况,2018年9月至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4个执法检查组,分别对天津等8省市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此次执法检查显示,中国海洋生态基本稳定,但近海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陆源污染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海洋环境灾害依然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 域面积 入海排污口 水水质标准 河流 陆源污染物 洋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